如倾如述如诗如画: 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
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萨拉萨蒂,幼年时即学习小提琴,十岁登台演奏。1856年入巴黎音乐学院深造,毕业后在欧美各地巡回演出并且大受欢迎。其演奏技艺精湛,音色甜美纯净,因而被后人称为“帕格尼尼再世”。与他同一时代的著名作曲家如布鲁赫、圣-桑、维尼亚夫斯基、德沃夏克等人都曾创作小提琴作品题献给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独奏曲和协奏曲,大大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力。
萨拉萨蒂自己创作的《流浪者之歌》和《卡门幻想曲》位于古今中外最流行的小提琴曲前列。
http://www.youtube.com/v/N2FlPY1xZCs&hl=en&fs=1
《流浪者之歌》 是萨拉萨蒂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又名吉普赛之歌。作品自始至终十分讲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纯粹的小提琴作品。
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吉普赛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都是从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本曲中的管弦乐伴奏部分,也是作者亲自编配的。
全曲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板,C小调。由强而有力的管弦乐齐奏作为开始,然后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满忧伤的旋律。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第二部分:缓板,由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是一种美丽的忧郁,以变奏和反复做技巧性极强的发展,轻巧的泛音和华丽的左手拨弦显示出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这一部分管弦乐并不太明显,始终以小提琴的轻柔旋律为主题。第三部分:稍为缓慢的缓板。小提琴装上弱音器,“极有表情地”奏出充满感伤情调的旋律,悲伤的情绪达到极点,这一旋律广为人知。第四部分:急变为极快的快板,有与第二、三部分形成明显对比的豪迈性,反映出吉普赛民族性格能歌善舞的另一面。以管弦乐的强奏作为先导,小提琴演奏出十分欢快的旋律,右手的快速拨奏与高音区的滑奏无比欢愉;这一旋律告一段落后,又用小提琴的拨奏开始新的旋律,接着是由十六分音符的断奏所构成的像游丝般的旋律,充满舞蹈气氛;然后以更具技巧性的拨奏再现第四部分的最初部分,逐渐朝气蓬勃地趋于高潮,最后像闪电般结束乐曲。 哇,厲害。這支曲子仔細聽越聽越有味道。而且這個 YOU TUBE 的音效特好。謝謝推薦,真的是一部好作品。薩拉薩蒂此曲的小提琴演奏者 Zino Francescatti技藝真是絕冠古今啊,佩服。 :) 这是法国小提琴家 吉诺•弗朗西斯卡蒂 在1959年演奏的.
1902年8月9日生于马赛的吉诺•弗朗西斯卡蒂(Zino Francescatti 1902~1991)
出身于音乐世家,父母均为音乐演奏家。五岁时,弗朗西斯卡蒂便展示了出众的音乐才华,由双亲亲自教导。1918年在马赛首度登台演出,此后便前往巴黎演奏,与作曲家拉威尔建立了友谊。拉威尔曾写过几首小提琴曲,并与他一同演出。在欧洲成名后,弗朗西斯卡蒂前往美国发展,此后便长期留在纽约。由于他与大部分当代作曲家交好,因此许多作曲家的作品均有他首演,包括伯恩斯坦、米尧、雷斯毕基、齐玛诺夫斯基,当然还有拉威尔。弗朗西斯卡蒂使用一把1727年的斯特拉迪瓦里琴"雄鹰",琴音温暖优美。他被认为是四十至六十年代法国小提琴家的顶尖人物,承袭了提博(Jacques Thibaud)的地位,他也曾写下几首作品,均为小提琴演奏曲。
而他演奏的<流浪者之歌>,实乃大师风范,众皆无出其右者,为此曲最精彩的小提琴演奏版本. 啊,明白了。薩拉薩蒂是作曲者,不是演奏者。抱歉,是我搞錯了;我對這個音樂家不大瞭解。謝謝介紹,這個曲子演奏得很精彩。 :D:D:D 啊,明白了。薩拉薩蒂是作曲者,不是演奏者。抱歉,是我搞錯了;我對這個音樂家不大瞭解。謝謝介紹,這個曲子演奏得很精彩。 :D:D:D
你老兄太谦虚了.
人品大大的好.
这年头德才俱佳的人, 少. 你老兄太谦虚了.
人品大大的好.
这年头德才俱佳的人, 少.
你老兄過獎啦。非常感謝!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