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硕士
发表于 2010-11-11 23:21:02
不是俺崇洋媚外,看了这些油画,再看看中国国画,觉得国画就像小家碧玉,而油画则如同大家闺秀.....两者的观感差别实在蛮大的
费老 发表于 2010-11-11 22:53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有机会去意大利看看那里的建筑,您会有同样的感觉。:D
单枪匹马
发表于 2010-11-12 09:09:18
不是俺崇洋媚外,看了这些油画,再看看中国国画,觉得国画就像小家碧玉,而油画则如同大家闺秀.....两者的观感差别实在蛮大的
费老 发表于 2010-11-11 22:53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在你的客厅里摆上一两张油画,你会感到你的房子立马升值了:D
费老
发表于 2010-11-12 09:16:21
在你的客厅里摆上一两张油画,你会感到你的房子立马升值了
单枪匹马 发表于 2010-11-12 09:09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是这样!我总觉得油画比国画的表现力要强一些...尤其当你看到那些世界名画时,心里会觉得轰的一下.但欣赏那些中国名画,心里反应相对平淡得多...:D
生杭
发表于 2010-11-12 18:34:34
生杭
发表于 2010-11-12 18:35:17
《雅典学派》说明:
在雄伟壮丽的大厅里,汇聚着人类智慧的明星,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的杰出学者、思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热烈地进行学术讨论,可谓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天才智慧的精华。画面构图宏大,视觉中心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围绕这两位大哲学家画了50多个学者名人,各具身分和个性特征。
他们代表着古代文明中七种自由学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等。画家借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过去文明的赞颂,对未来发展的向往。我们欣赏这幅巨作,如同进入人类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这个思想领域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争论展开的。他们两人从遥远的历史走来,边走边进行激烈的争论。从一上一下对立的手势,明显地表达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分歧。两边的人物成众星捧月分列两旁,表情动势向着两位争论学者,有的注目倾听,有的用手势欲表达自己的看法,强化了画面的中心。画幅左面一组的中心人物,是身着长袍,面向右转,打着手势在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的苏格拉底;下面身披白色斗篷,侧转头冷眼看着这个世界的青年人,是画家故乡乌尔宾诺大公弗朗西斯柯;大公身后坐在台阶上专心写作的秃顶老者,是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身边的少年在木板上写着“和谐”和数学比例图;身后上了年纪的老人,聚精会神地注视毕达哥拉斯的论证,准备随时记录下来;那个身子前倾伸首观看,扎着白头巾的人,据说是回教学者阿维洛依;画面左下角趴在柱墩上、戴着桂冠正在专心书写的人,有人定为语法大师伊壁鸠鲁;画中前景侧坐台阶、左手托面、边沉思边写作的人,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身后站着一位转首向着毕达哥拉斯的人,他一手指着书本,好像在证明什么,他就是修辞学家圣诺克利特斯。
画面中心显眼处的台阶上横躺着一位半裸老人,他是犬儒学派的哲学家狄奥尼,这个学派主张除了自然需要之外,其他一切都是无足轻重的,所以这位学者平时只穿一点破衣遮体,住在一只破木箱里。画的右半部分又分几组。前景主体一组的中心人物是一位老者,他是几何学家欧几里德,他正弯腰用圆规在一块石板上作几何图,引来几位年轻学者的兴趣;欧几里德后面那个背向观众手持天文仪的人,是天文学家托勒密:对面的长胡子老人是梵蒂冈教廷艺术总监、拉斐尔的同乡勃拉曼特;那个身穿白袍头戴小帽的是画家索多玛,在索多玛后面的只微露半个头颈,侧面看着我们的就是画家拉斐尔本人。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最善于在画中描绘自己崇敬或诅咒的人,也爱将自己画到画中,借以表明自己对画中事件的态度,或代表签名。这幅壁画画家巧妙地利用拱形作为画面的自然画框,背景是以勃拉曼特设计的圣彼得教堂作装饰,两边作对称呼应,画中人物好像是从长长的、高大过道廊走出来,透视又使画面呈现高大深远。建筑物的廊柱直线和人物动态的曲线相交融,产生画面情境柔中有刚,加之神像立两旁,使画中充满深层的古典文化气息。画家极善利用台阶,使众多人物组合主次前后有序、真实、生动、活泼,画面将观赏者带进先哲们的行列。这宏大的场面,众多的人物,生动的姿态表情,具有肖像性人物个性刻画,布局的和谐、变化且统一的节奏,可谓把绘画创作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顶峰。
fgucm
发表于 2010-11-12 19:38:44
画面中的夫妇很可能是为画面以外的事情在祷告,而不只是土豆
姗姗而来
发表于 2010-11-12 19:46:50
画面中的夫妇很可能是为画面以外的事情在祷告,而不只是土豆
人在天涯2010 发表于 2010-11-12 19:38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可以分享一下你的观后感吗?:smile:
szm
发表于 2010-11-12 19:53:32
本帖最后由 Modest 于 2010-11-12 19:59 编辑
Acu123 发表于 2010-11-12 18:34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漂亮,
szm
发表于 2010-11-12 19:57:05
本帖最后由 Modest 于 2010-11-13 19:13 编辑
《雅典学派》说明:
在雄伟壮丽的大厅里,汇聚着人类智慧的明星,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的杰出学者、思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热烈地进行学术讨论,可谓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天才智慧的精华。画面构图宏大,视觉中心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围绕这两位大哲学家画了50多个学者名人,各具身分和个性特征。
他们代表着古代文明中七种自由学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等。画家借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过去文明的赞颂,对未来发展的向往。我们欣赏这幅巨作,如同进入人类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这个思想领域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争论展开的。他们两人从遥远的历史走来,边走边进行激烈的争论。从一上一下对立的手势,明显地表达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分歧。两边的人物成众星捧月分列两旁,表情动势向着两位争论学者,有的注目倾听,有的用手势欲表达自己的看法,强化了画面的中心。画幅左面一组的中心人物,是身着长袍,面向右转,打着手势在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的苏格拉底;下面身披白色斗篷,侧转头冷眼看着这个世界的青年人,是画家故乡乌尔宾诺大公弗朗西斯柯;大公身后坐在台阶上专心写作的秃顶老者,是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身边的少年在木板上写着“和谐”和数学比例图;身后上了年纪的老人,聚精会神地注视毕达哥拉斯的论证,准备随时记录下来;那个身子前倾伸首观看,扎着白头巾的人,据说是回教学者阿维洛依;画面左下角趴在柱墩上、戴着桂冠正在专心书写的人,有人定为语法大师伊壁鸠鲁;画中前景侧坐台阶、左手托面、边沉思边写作的人,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身后站着一位转首向着毕达哥拉斯的人,他一手指着书本,好像在证明什么,他就是修辞学家圣诺克利特斯。
画面中心显眼处的台阶上横躺着一位半裸老人,他是犬儒学派的哲学家狄奥尼,这个学派主张除了自然需要之外,其他一切都是无足轻重的,所以这位学者平时只穿一点破衣遮体,住在一只破木箱里。画的右半部分又分几组。前景主体一组的中心人物是一位老者,他是几何学家欧几里德,他正弯腰用圆规在一块石板上作几何图,引来几位年轻学者的兴趣;欧几里德后面那个背向观众手持天文仪的人,是天文学家托勒密:对面的长胡子老人是梵蒂冈教廷艺术总监、拉斐尔的同乡勃拉曼特;那个身穿白袍头戴小帽的是画家索多玛,在索多玛后面的只微露半个头颈,侧面看着我们的就是画家拉斐尔本人。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最善于在画中描绘自己崇敬或诅咒的人,也爱将自己画到画中,借以表明自己对画中事件的态度,或代表签名。这幅壁画画家巧妙地利用拱形作为画面的自然画框,背景是以勃拉曼特设计的圣彼得教堂作装饰,两边作对称呼应,画中人物好像是从长长的、高大过道廊走出来,透视又使画面呈现高大深远。建筑物的廊柱直线和人物动态的曲线相交融,产生画面情境柔中有刚,加之神像立两旁,使画中充满深层的古典文化气息。画家极善利用台阶,使众多人物组合主次前后有序、真实、生动、活泼,画面将观赏者带进先哲们的行列。这宏大的场面,众多的人物,生动的姿态表情,具有肖像性人物个性刻画,布局的和谐、变化且统一的节奏,可谓把绘画创作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顶峰。
Acu123 发表于 2010-11-12 18:35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顶。
fgucm
发表于 2010-11-12 20:46:17
本帖最后由 人在天涯2010 于 2010-11-12 20:54 编辑
可以分享一下你的观后感吗?
姗姗而来 发表于 2010-11-12 19:46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我联想到电影《活着》,画面中的主人公可能也已经历了一系列苦难,比如他们的孩子刚刚去世,当然我只是举个例子
刚找到某种说法,和我的感觉一样,尽管这种感觉不一定是正确的。
------------------------------------------------------------------------------------------
在达利的未发表论文草稿《米勒<晚钟>的悲剧传说》里(有书~ms没有中文译本~大部分内容是很艰涩抽象的哲学概念~),提出《晚钟》里的年青夫妇其实是在为死去的孩子默祷的观点。
达利认为画中的妻子脚边的篮子的位置很不自然,原本篮子的位子应该是一具小小的棺材。
达利接着推论出:米勒的《晚钟》原本画的是年青的夫妇埋葬了他们死去的孩子以后,丈夫低头抽泣,而妻子为孩子祈祷的场景。后来因为不知名的原因,米勒才把《晚钟》改成了现在的样子。
姗姗而来
发表于 2010-11-12 22:51:21
我联想到电影《活着》,画面中的主人公可能也已经历了一系列苦难,比如他们的孩子刚刚去世,当然我只是举个例子
刚找到某种说法,和我的感觉一样,尽管这种感觉不一定是正确的。
------------------------------------------------------------------------------------------
在达利的未发表论文草稿《米勒的悲剧传说》里(有书~ms没有中文译本~大部分内容是很艰涩抽象的哲学概念~),提出《晚钟》里的年青夫妇其实是在为死去的孩子默祷的观点。
达利认为画中的妻子脚边的篮子的位置很不自然,原本篮子的位子应该是一具小小的棺材。
达利接着推论出:米勒的《晚钟》原本画的是年青的夫妇埋葬了他们死去的孩子以后,丈夫低头抽泣,而妻子为孩子祈祷的场景。后来因为不知名的原因,米勒才把《晚钟》改成了现在的样子。
人在天涯2010 发表于 2010-11-12 20:46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也许史上有文记载你以上的说法,但无论怎么看,画面似乎没有交代过孩子的事,即使是代表孩子的遗物等等,所以,我认为你的说法,只能说是“画外有话”,同意否?:confused:
fgucm
发表于 2010-11-12 23:28:04
也许史上有文记载你以上的说法,但无论怎么看,画面似乎没有交代过孩子的事,即使是代表孩子的遗物等等,所以,我认为你的说法,只能说是“画外有话”,同意否?
姗姗而来 发表于 2010-11-12 22:51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也只是一种感觉,我是觉得“画外有话”才更有意思
姗姗而来
发表于 2010-11-12 23:38:05
我也只是一种感觉,我是觉得“画外有话”才更有意思
人在天涯2010 发表于 2010-11-12 23:28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是啊,看画,评画,感觉因人而异,很多时观众的想象远远超过创作者的构想。
快门之旅
发表于 2010-11-13 02:38:05
是啊,看画,评画,感觉因人而异,很多时观众的想象远远超过创作者的构想。
姗姗而来 发表于 2010-11-12 23:38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钢铁是怎样炼钢出来的,名画就是怎样"贫"出来的.:laugh:
胡硕士
发表于 2010-11-13 12:00:24
是啊,看画,评画,感觉因人而异,很多时观众的想象远远超过创作者的构想。
姗姗而来 发表于 2010-11-12 23:38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老俩口祈祷:今天收获的土豆一定好吃;愿上帝保佑明年的土豆也会好吃。这感受很朴实不?: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