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论坛

标题: 怀旧武汉---关于湖北 [打印本页]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1-19 18:22
标题: 怀旧武汉---关于湖北

武汉过江隧道东线贯通 破解世界难题
加国无忧 51.CA 2008年1月19日 14:47
来源:中新社 作者:徐金波


中新社武汉一月十九日电 武汉过江隧道东线孔洞今日顺利全线贯通,由此成为第一座全程穿越长江天堑的过江隧道。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与二桥之间,由两座各长三千六百三十米的单体隧道组成,旨在缓解武汉主城区过江交通压力。设计为双向四车道,最高时速为五十公里,使用年限为一百年,可抗六级地震和三百年一遇洪水。工程总投资约二十亿元人民币。

  武汉长江隧道是中国政府批准建设的第一条全程穿越长江公路隧道,其盾构挖掘长达两千五百三十八米。工程于二00四年十一月开工,早于目前正在建设的南京长江隧道和上海长江隧道。

  今日,由江南向江北挖掘推进的“长江一号”盾构机,顺利地在江北出洞,由此标志着东线工程的贯通。西线“长江二号”盾构机正以日均十二米的速度向南推进。预计今年春节后,东西双线隧道可南北贯通。按计划,武汉长江隧道将在今年八月建成通车,由此成为万里长江上首条投入运营的公路隧道。届时,过江隧道日均车流量可达六万辆以上,可极大地缓解目前武汉中心城区过江通道拥挤的状况。

  专家介绍,武汉长江隧道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大断面泥水盾构施工的世界性难题。该隧道东线工程的贯通,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破解这一难题,而且为中国以后的跨江过海的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1200784933.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56)

1200784933.jpg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1-19 18:29

湖北大雪低温造成数万市民用水困难
加国无忧 51.CA 2008年1月19日 14:1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1月19日电 由于持续雨雪,湖北省发生近10年持续时间最长的冰冻,武汉市中心地带多处水表、水管被冻裂,一些地方遭到水淹。据武汉市水务部门统计,目前全市已发生5000多起停水事故,大雪低温造成数万市民用水困难。

水管冻裂水箱冻住

12日以来,湖北境内鄂西北、江汉平原等地遭遇大范围降雪。武汉市水务局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从17日开始,市供水热线收到的诉求上升到2000人次,为历年少有,这其中最多的为水表、水管冻破。供小区居民用水的水箱、立管等受损更多。

至18日下午,水务集团共受理市民诉求5200多起,目前已更换2300余块水表。家住汉口开明路38号4楼的刘先生向供水热线告急,说5楼的水管冻裂,自来水冲进自己房间,水深足有10厘米,家中物品浸在水中;在汉西铁路小区,两栋居民楼内4 楼以上的十几户居民家中都停水了,一检查是水箱冻住。

直径500毫米干管冻裂

家住武昌区中华路街楚才小区一栋的居民告诉记者,由于气温低,居民楼顶的水箱冻裂了,他们小区四个单元的居民已经断水四天了,只好到楼下的锅炉房提水喝。“十几年了,没有碰到这种情况。”市水务集团的供水热线一直都是忙音,停水第五天,终于等来了维修人员。

对城区居民用水影响最大的还是供水干管。17日,汉口民意四路直径500毫米干管冻裂,沿线数千居民家停水;武昌岳家嘴立交桥下,直径800毫米干管冻裂,水务抢险队员挑灯夜战,第二天才恢复供水,近万居民用水受影响。

至18日,武汉三镇大型干管破裂从6起增至17起。武汉市水务部门估算,全市因冰冻而遭遇用水困难的市民达到10万人。

已抢修15200多人次

为保证市民用水,水务集团“全员上阵”,出动抢修车辆3909台次、组织抢修15200多人次,目前已处理完4000余起“水荒”。

18日凌晨,武汉再度遭遇暴雪袭击,江城气温再度大幅下降。武汉市对停水时间较长的地段,供水部门安排3台消防车送水,以每车5吨的水量暂时“解渴”。

武汉水务集团武昌供水部调度科科长朱海波说,连日来维修人员异常忙碌,工作量很大,每天安排20多辆车出去,小分队三四十个,到各家各户去抢修。但是由于水管爆裂太多,抢修进度依然较慢。

新一轮冰冻天气又袭来

据了解,武汉市全市供水管网有5000多公里长,其中2000多公里趋于老化,部分管材又为普通铸铁管或水泥管,一遇恶劣天气,就容易“热胀冷缩”导致破裂。此外,经过数年暖冬,市民“防冻”意识较弱,今年冰雪天气持续数日,致使地表立管、水箱及水表等结冰、破裂。武汉中心气象台的预报显示,本周末武汉降雪还将继续,新一轮冰冻天气将再袭武汉,水务集团表示,今年将加大投入,给供水管网升级,以后建设管网多用球墨铸铁管,增加材质强度与韧性,增强干管“抗冻”能力。同时,提醒市民最好用保温材料,为裸露于室外的供水管道、水表“保暖”。抢修人员将24小时待命,争取将绝大多数问题在48小时内解决。

1200785468.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50)

1200785468.jpg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1-24 10:04
中国横跨长江大桥六十座 实质效果引争议

倍可亲(backchina.com)香港大公网报道,连接江苏和安徽的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近期获得中国国家发改委批准,至此长江干流上的大桥数量将突破60座。不过,在长江大桥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近年来围绕长江大桥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批覆,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全长约36公里,总投资约65.2亿元(静态投资58.5亿元),其中国家安排中央专项基金(车购税) 7.27亿元。而于6日举行奠基仪式的南京长江第四大桥是江苏省境内开工建设的第8座长江大桥。大桥位于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下游约10公里处,全长 28.996公里,其中跨江大桥长约5.448公里,工程概算总投资约67.5亿元,核批建设工期5年,预计将于2013年建成通车。

  各地争建隧道大桥自从1957年中国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建成武汉长江大桥,结束数千年来长江天堑“有舟无桥”的历史以来,长江大桥的数量逐渐增多。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融资方式多元化以及造桥技术的进步,内地兴建长江大桥的热情持续高涨,大量高投入、高技术、大跨径的长江大桥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据统计,不包括上游的青藏地区以及下游的上海黄浦江流域,目前长江干流上海至宜宾段建成、在建和获批的长江大桥已突破60座。其中重庆境内的长江大桥有24座,在所有长江流经的省市当中位居第一,湖北境内的长江大桥也多达16座。而即将开工的长江大桥还有10余座,包括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二桥、安徽望江长江大桥等。

  此外,目前还有三条穿越长江的隧道正在建设中,分别是武汉长江隧道、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和南京长江隧道,其他很多地区也正在规划建设长江隧道。预计至2010年,万里长江之上平均不到50公里就有一座特大桥或隧道。

  担心沦为政绩工程不过,很多人认为各地争相建设的长江大桥可能会沦为政绩工程而无法发挥其实际效应,环保人士则担心,不断增加的长江大桥会破坏长江流域本已恶化的生态环境。

  以南京为例,从1997年到现在的11年时间里,南京先后在长江上建成二桥、三桥,并开工建设四桥和过江隧道。其中南京长江二桥、三桥建成以来一直饱受批评,很多市民认为这两座大桥所发挥的效用远远低于预期。即使是刚奠基的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也是如此,在奠基后召开的南京市“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政府部门缓建这座大桥,而先行建设其他交通要道。

  一位桥梁专家2006年公开呼吁炸掉1968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以疏通“长江黄金水道”,由此引发了激烈争论,南京与重庆两地政府高官甚至还为此爆发“口水战”。重庆副市长黄奇帆曾在公开场合暗批南京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阻碍重庆的发展,应该考虑将其拆除,但在场的南京市副市长蒋裕德则以“很难做到”作为回覆。

  有着“万里长江第一桥”之称的宜宾长江大桥也遭到了市民的强烈反对。因为大桥南岸引桥红线范围内6户居民在4年多时间内都拒不搬迁,这座原定于2007年12月底建成通车的长江大桥不得不延迟通车。

120118704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49)

1201187041.jpg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3-1 19:36
标题: 武汉将投资近3000亿元建设轨道交通
(http://info.51.ca/news/china/2008/03/01/147022.shtml)

新华网武汉3月1日电 新近修编完成的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显示,未来武汉轨道交通建设将由原先远期规划的7条220公里扩容至12条530公里,建设规模总投资逼近3000亿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车辆保有量的快速增加,素有“九省通衢”美誉的武汉城区拥堵及污染、噪声等“现代城市病”日益加剧。

  针对这一情况,武汉从2006年开始加快城区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并将规划中的轨道交通线网扩容至7条线路、220公里、设站182座。

  2007年,经过专家评审,武汉决定将轨道交通线网扩容至3条市域快线和9条市区线路,站点增至309座。

  按照新规划,三镇主城区的地铁线网规模将达333公里。同时,地铁将全面延伸至武汉城市圈。届时,武汉市城区66%的人口在600米的步行范围内,就能找到地铁站,并可实现“60分钟穿城而过,30分钟到达中心城区”。

  武汉轨道交通线网除1号线为轻轨外,其余各线均为地铁(重轨),平均每公里投资超过5亿元。目前,已有3条线路动工兴建,其中轻轨一期工程已建成通车。

1204418183.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51)

1204418183.jpg

作者: dlstbwzg007    时间: 2008-3-10 23:14
谁说长江大桥没用,武汉修了3个长江大桥(第四个修好没有我现在不知道),但过江通行的交通压力还没缓解,大桥上还经常堵车。如果少个桥,估计现在的武汉人是难以忍受的。
作者: 封刀浪子    时间: 2008-3-10 23:43
新建的桥梁从设计到功用都应该超过以前的水平是正常的,但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意义却是任何新桥都无法取代的。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3-11 09:00
最初由[dlstbwzg007]发布
谁说长江大桥没用,武汉修了3个长江大桥(第四个修好没有我现在不知道),但过江通行的交通压力还没缓解,大桥上还经常堵车。如果少个桥,估计现在的武汉人是难以忍受的。

您知道 武汉长江 4 桥 的具体 位置吗???

是在 阳逻 还是在 天兴(星)洲 ??

过江隧道, 轻轨 也都会相继投入使用,
慢慢会 好很多。。。

武汉的江滩改造 是最令人满意的了!

120524401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51)

1205244011.jpg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4-11 11:09
标题: 楚文化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 ... 03&postID=46389

我的湖北朋友当中,能干智慧性格果敢的居多。在中国时,对湖北的地理探访以及文化景物的粗略了解也早让我对湖北人有了敬佩之意。

荆楚大地,自古地灵人杰,湖北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牛省。

湖北的地域称谓就让人感觉脑子不够用。古代春秋时期是楚国,那时的楚人就好文,"唯楚有才"的说法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翻阅成语词典,常看到许多成语典故来自战国策的楚策篇,透着湖北佬的聪明。还有那楚辞,离骚九歌天问......,一个屈原老头就让荆楚历代诗人辈出。在那风流骚客唐伯虎祝枝山的家乡地姑苏城,那首《枫桥夜泊》却是湖北人张继的手笔。

湖北的人文历史伴长江而辉煌。沿长江流域的湖北也叫荆山楚水,因此湖北又有了荆楚的名号。长江中下游地段,虽江面开阔地势平缓无险,却也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怀古地。

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往上是长江上游,鬼斧神工不仅凿出了三峡地段,也给现代人留下了葛洲坝和三峡大坝这样的大型水利枢纽地。宜昌古称鄂州,曾是湖北的中心,所以湖北又称鄂。这一地带最是湖北的精华,神女云雨缭绕,姊归屈原家乡,香溪昭君故里,当阳三国古战场,真是说不完的故事看不完的景,好像中国那点山俊水秀历史古迹都浓缩在荆山楚水当中了。

还有那襄阳樊城隆中山,"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一觉春睡醒来,对天下事便能先知先觉 -- 诸葛孔明也是湖北佬啊。卧龙凤雏共济皇叔,汉寿亭侯水淹七军败走麦城,故事就发生在这鄂西北一角。

湖北佬古时能文善武,现代更是不差! 辛亥革命是武昌城头响的第一枪; 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林家军从白山黑水一路杀到天涯海角功不可没。湖北军事将才济济,红安一县就出将军223位。"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果敢彪悍让人叹服。

像湖北这样对华夏历史文化贡献良多的省份很难找出第二个。不仅对中国传统,就是在中外交往中,湖北也是举足轻重。清朝张之洞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办中国近代工业就在武汉,从此武汉始终是中国经济的重镇。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 ... 03&postID=46389

1207930187.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54)

1207930187.jpg

作者: hhxxttxs    时间: 2008-4-17 13:10
最初由[jan_ai Zhang]发布


您知道 武汉长江 4 桥 的具体 位置吗???

是在 阳逻 还是在 天兴(星)洲 ??

过江隧道, 轻轨 也都会相继投入使用,
慢慢会 好很多。。。

武汉的江滩改造 是最令人满意的了!
4桥在天兴州。
东湖周边改造的也很好,非常漂亮。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4-17 18:18
最初由[hhxxttxs]发布

4桥在天兴州。
东湖周边改造的也很好,非常漂亮。

谢谢 【[hhxxttxs]】大兄弟 / 大妹子 替我 一解乡愁 !

当年 我喜欢 一个人 流连 在 天兴州 岛上, 常自作多情地 感叹: 多好一块宝地, 要建成 旅游度假游乐中心, 多美呀。。。。

“东湖周边改造的也很好,非常漂亮。”
上次回去, 我提议了几次 去玩玩 和吃顿饭, 弟妹们都没给我落实,现在都还在 熊他们。。。“东湖“ 是我心中的最靓丽的风景之一:以前动不动就要去 省里(或省邮电局??) 开 什么电话会议, 我们的中巴 就穿行东湖而过,会后, 再一起 一顿美餐。。。。

“东湖周边改造” 希望 像 江滩改造一样的也很好: 兼顾到 自然, 环保, 和切实 改进 对普通老百姓的 服务。。。

武汉美呀, 除了 天气 太热 和武汉人缺少人文情怀外。。。

120847430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54)

1208474301.jpg

作者: hhxxttxs    时间: 2008-4-17 20:44
最初由[jan_ai Zhang]发布


谢谢 【[hhxxttxs]】大兄弟 / 大妹子 替我 一解乡愁 !

当年 我喜欢 一个人 流连 在 天兴州 岛上, 常自作多情地 感叹: 多好一块宝地, 要建成 旅游度假游乐中心, 多美呀。。。。

“东湖周边改造的也很好,非常漂亮。”
上次回去, 我提议了几次 去玩玩 和吃顿饭, 弟妹们都没给我落实,现在都还在 熊他们。。。“东湖“ 是我心中的最靓丽的风景之一:以前动不动就要去 省里(或省邮电局??) 开 什么电话会议, 我们的中巴 就穿行东湖而过,会后, 再一起 一顿美餐。。。。

“东湖周边改造” 希望 像 江滩改造一样的也很好: 兼顾到 自然, 环保, 和切实 改进 对普通老百姓的 服务。。。

武汉美呀, 除了 天气 太热 和武汉人缺少人文情怀外。。。

您是武汉人吗?
多少年没回去了?
东湖是上天赐给武汉的一块瑰宝。可惜武汉人还不太懂得珍惜它。
这方面应该象加拿大人学习。
以前,在好的天气里,我最喜欢的享受之一就是和朋友一起骑着自行车沿着东湖兜风。一路上,美丽的湖光、远处的青山、湖中蜿蜒的长提、湖边一棵棵整齐挺拔的水杉、湖中悠闲的渔船、水鸟,加上清风拂面,十分地惬意。
后来沿湖的路修好了,乌黑的高等级柏油马路,骑起来更加舒服。不过汽车也多起来,很多有车族喜欢开着汽车沿湖兜风,他们速度比较快。对我们骑车一族来说,随时得注意安全,没有了轻松的心情,后来就逐渐放弃了。
有了孩子以后,双休日更喜欢带她去江滩玩,一玩就是一整天,她玩那些玩具器材,我们坐在边上边聊天边看江景。中午就到吉庆街去吃饭,有时候也去江汉路上的麦当劳。
比起上海,武汉变化并不算快。但比起多伦多,武汉的变化可以说是极快的。很多老城区一年多不去,再去就不认识了。我离开武汉时轻轨只修了从汉口火车战到巡礼门那么一段,不知现在过江了没有。
就象您说的,武汉的天气真是比较糟。夏天又热又长,比起来多伦多的夏天象天堂一样。冬天由于家里没有暖气(当然现在都有空调了),而且湿度较大,也不是很好过。春天美好但是短暂,只有秋天是最好的季节。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4-17 22:22
最初由[hhxxttxs]发布
您是武汉人吗?
多少年没回去了?
东湖是上天赐给武汉的一块瑰宝。可惜武汉人还不太懂得珍惜它。
这方面应该象加拿大人学习。
以前,在好的天气里,我最喜欢的享受之一就是和朋友一起骑着自行车沿着东湖兜风。一路上,美丽的湖光、远处的青山、湖中蜿蜒的长提、湖边一棵棵整齐挺拔的水杉、湖中悠闲的渔船、水鸟,加上清风拂面,十分地惬意。
后来沿湖的路修好了,乌黑的高等级柏油马路,骑起来更加舒服。不过汽车也多起来,很多有车族喜欢开着汽车沿湖兜风,他们速度比较快。对我们骑车一族来说,随时得注意安全,没有了轻松的心情,后来就逐渐放弃了。
有了孩子以后,双休日更喜欢带她去江滩玩,一玩就是一整天,她玩那些玩具器材,我们坐在边上边聊天边看江景。中午就到吉庆街去吃饭,有时候也去江汉路上的麦当劳。
比起上海,武汉变化并不算快。但比起多伦多,武汉的变化可以说是极快的。很多老城区一年多不去,再去就不认识了。我离开武汉时轻轨只修了从汉口火车战到巡礼门那么一段,不知现在过江了没有。
就象您说的,武汉的天气真是比较糟。夏天又热又长,比起来多伦多的夏天象天堂一样。冬天由于家里没有暖气(当然现在都有空调了),而且湿度较大,也不是很好过。春天美好但是短暂,只有秋天是最好的季节。

(1) "您是武汉人吗?"

It depends!
用 美国前总统 克林顿 在国会作证的话是: 看您怎么 定义 了。
祖籍是 (我祖父,我爸), 但后来 我们家簇分裂了, 我爸这一枝下乡了:我出身在乡下。我大学毕业后,又在武汉工作 直至出国。但我不会讲武汉话: 板 土罐子 或 讲 弯管子话。

参见:

http://www.51.ca/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159972

最初由[jan_ai Zhang]发布
回复:回复:回复:Rap Video - 信了你的邪 (武汉话)
(2)“这个武汉话是否很正宗呢?”
******* 我认为还行。让人 饶有兴趣的看完。
因我是一 “二撇子”武汉人,我的看法不权威。只大学毕业后在武汉工作过十来年。

似乎是,只有商业区才讲 正宗武汉话,尤其 六渡桥,江汉区的 汉口一带。 知识阶层 和 管理层 (即使很多人是在武汉长大)不是太流行。汉阳话 又与 汉口话 差别较大。青山区 为 解放后的 新兴工业区, 他们称之为 “弯管子”话 (因为武钢 有很大部分职工 来自 东北)。武昌区 在 解放后 又成了 新兴 大学 科技区 。

以后看来, 还是 普通话的 天下。 因为 我的 在武汉的土生土长的所有后辈们, 均可讲一口 地道 普通话。 问其详, 答曰: “您发音不标准, 拼音学不好, 搞不到好分数,家长 要擂你的屁屁。。。”

我 2005 年 回国, 先到 上海, 我大吃一惊: 听不到 上海话!!!
所有服务行业 全是 普通话!!!
太佩服 中国的进步步伐!!!  

我穷, 买不起 飞机票 回武汉,坐火车吧。嘿,那上海 “的哥”居然 跟北京”的哥“ 一样能侃! 见我给的小费不差, 还专门送我到 一 “红帽子”服务站:不用我扛行李! 我心想,这不 诱导我变修吗?咱一农村孩子,还是男的,不一样能扛?一直送到 火车厢门口。

所以说, 虽然中国的问题是很多的, 但中国的进步绝对是神速的! 尤其 公共服务语言方面!


(2)“多少年没回去了?”
2005年回过一次, 但太匆忙,没时间 一个人 逛市容 和 看风景。。。
就一天清晨, 陪我爸 去了一下 他每天早锻炼和游逛的江滩 (我家在 南湾景苑。。。老六棉厂址处)。

(3)您的文笔 太好了! 描述 景物和心情 都很到位和传神!

“东湖是上天赐给武汉的一块瑰宝。可惜武汉人还不太懂得珍惜它。
这方面应该象加拿大人学习。”
******** 是是是!

(i)“以前,在好的天气里,我最喜欢的享受之一就是和朋友一起骑着自行车沿着东湖兜风。一路上,美丽的湖光、远处的青山、湖中蜿蜒的长提、湖边一棵棵整齐挺拔的水杉、湖中悠闲的渔船、水鸟,加上清风拂面,十分地惬意。”

********* 没错! 可惜, 我的青春少年美好回忆大多不在武汉。只记得两件事:一是夏天放暑假,我堂兄总带我去东湖 游泳,“挂眼科”。他对门的 一白嫩美少女是我堂妹的密友, 老跟我 眉来眼去(我猜可能我讲话比较‘俏皮’,易逗少女喜欢),我都不敢邀请她去游泳:因为农村出身,自卑。2005年回国时 问我妹 关于她的后来,堂妹说,“现在还问个鬼! 当时你都不敢表示一下!” 悔呀! 二是有很多同学在沿东湖 的大学 上学,武大,水电, 。。。他们带我 坐 东湖的 ‘小划子’(小木船)。那真是美。。。

比起您来,差远了:那时 我做梦都想青春男女少年在东湖里头骑着自行车沿着东湖兜风。。。。


(ii)"后来沿湖的路修好了,乌黑的高等级柏油马路,骑起来更加舒服。不过汽车也多起来,很多有车族喜欢开着汽车沿湖兜风,他们速度比较快。对我们骑车一族来说,随时得注意安全,没有了轻松的心情,后来就逐渐放弃了。"
****** 武汉可能没有这样的魄力: 要像 Toronto 的  center island 一样, 禁止机动车通行!!! 还武汉市民 一片 自然天地! 那天 容许 竞选武汉市长, 这就是我的 竞选 政纲之一。。。(玩笑话。 只是感到武汉人确需 这片 天然宝地。)

(iii)“有了孩子以后,双休日更喜欢带她去江滩玩,一玩就是一整天,她玩那些玩具器材,我们坐在边上边聊天边看江景。中午就到吉庆街去吃饭,有时候也去江汉路上的麦当劳。”
******  这太美了! 我没享受到。。。

(iv)“比起上海,武汉变化并不算快。但比起多伦多,武汉的变化可以说是极快的。很多老城区一年多不去,再去就不认识了。我离开武汉时轻轨只修了从汉口火车战到巡礼门那么一段,不知现在过江了没有。”
********  那是, 武汉发展的 势头是猛烈而稳健的! 我总在祈祷 武汉的官场 清廉一点,心里多装点老百姓,多有点 官位历史定位感, 多有点科学和人文情怀!倘如是,武汉的千秋万代有福了!

(v)“就象您说的,武汉的天气真是比较糟。夏天又热又长,比起来多伦多的夏天象天堂一样。冬天由于家里没有暖气(当然现在都有空调了),而且湿度较大,也不是很好过。春天美好但是短暂,只有秋天是最好的季节。”
********* 只能靠 慢慢改善 环境 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总体而言,发展得是很快的了。。。


一起 怀旧一下 黄鹤楼 吧 ! 以前 周末, 我爱 从 胭脂路出发, 沿 小巷 走到 蛇山, 再走过桥, 去龟山, 下到 汉水。。。

1208488956.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51)

1208488956.jpg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4-20 11:09


------------  献给故乡最美的歌:-----------

-------- 就算远隔千山万里   也能闻到故乡的花香 ---------

http://218.75.24.92/yh/ltgs/20/2011.mp3

<< 献上心中最美的歌 >>   

http://218.75.24.92/yh/ltgs/20/2011.mp3

演唱:梦之旅演唱组合

春风吹遍了黎明的家乡
太阳照亮了维吾尔的新房 欧呀勒
我要, 我要 我要 歌唱 歌唱
我要献上心中最美的歌 欧呀勒
歌唱我们美丽的祖国
到处充满灿烂阳光

白云飘荡 百花齐放
月光下面歌声飞扬
欧呀勒
我要, 我要 我要 歌唱 歌唱
我要永远放声歌唱 欧呀勒
就算远隔千山万里
也能闻到故乡的花香
来来来耶 来来来耶 欧呀勒
就算远隔千山万里
也能闻到故乡的花香
来来来来 来来来耶


http://218.75.24.92/20/2011.mp3

http://218.75.24.92/20/2011.mp3

1208707777.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51)

1208707777.jpg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4-23 05:49
标题: 烟雨武汉行 (By 【烟雨菲菲】)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rdzn&MsgID=440193

从来就不会写文章,那些文人就别往下看了,写的很烂的(当年好好学中文就好了)。想看热闹的也许可以凑和看下去。

(1)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我还在读研时的事了。那时候还没有男朋友,虽然周围有些许个蜜蜂,抽屉里压着个把不知如何答复的情书。
因为写了一篇文章,得以去武汉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其实我还顺便去了另一城市的一个学术会议,一稿2投,BS自己一下),所以我的记忆可能有点混乱.
我记得当时是做卧铺去的,一车厢很多年轻人,就熟了起来,不少都是去开那个大会的。大家一起打牌,聊天。其中有2个是南方某校的研究生,姑且叫他俩A, B,A突然问我看过香港的电视剧《xxxx》没有,我说没有,北京那时什么都比外地放的晚。他说你特像那里的谁谁谁,我说是吗?心想那有怎样?从小就总有人说我象某人。可他就笑也不说话,很古怪,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后来是B终于忍不下去,说A特象那电视剧里的某某某,。。。原来“我”-那个剧里的男一号的妹妹,被”A”-那剧里的男2号始乱终弃,跳了楼,虽然没死,也残了。B说完后,A使劲跟我解释他是好人,不象剧里的那么坏。我们住在武汉大学,环境很美,浪漫,比我那大学强多了。天天会后就是聊天,我又认识了许多人,包括某军队研究院的解放军C。C长的很英俊,用句时髦的话说,帅的是天人公愤,但是话不如A,B多,也许是军人的缘故,只是用那双大大的眼睛看着你,好象藏着很多话。几天的大会开过的很快,会议结束的最后一天,主办者送我们去玩,玩了什么地方我已记不太清了,我记得和A, B一起玩了黄鹤楼,A给我照了相。他们随车回去了。
我决定自己做渡轮去逛武汉市,(我一人其实有点怕,但是我是那种在那儿都要到此一游的),我一边看地图一边走, 后来我感觉有人跟踪我。

(2)
到了渡轮口,我终于忍不住回头看了一下,认识,原来是一起来开会的, 不过我和他不熟。我问你也要做渡轮?他说是,他要去办点事。互相介绍了一下,他是北京T大的老师(姑且称他D)。我们买了票一起上了渡轮,D年龄也不大,也许就30,但是儒雅有余,活力不足(当然这是当时在一个20出头女孩的眼里)。D好像也挺能聊的,要不就是我太能说了,反正聊了一渡轮,下了渡轮后玩了什么地方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我就一家一家逛店,衣服店,小手饰店,小吃店,他一直陪着我,一边逛,一边吃,一边聊…毫无怨言。只记得那天我们好像是赶的最后一班渡轮回来,到武大已经天黑了。他一直也没去办什么事,我问过他为什么不去办事,他说改天再办。我知道他也许就是为了我的安全陪我,但是我也不好戳破,心里对他是非常的感激。那是一个谢字都表达不了的感激。
第2天我上火车,忘了我是要去广州开会还是回北京,好像其他人没走,反正D没走,那天下着小雨,上火车后,我把我的伞给了D,我说我不用伞了,但是你有用。

广州番外
广州之行没什么烟雨,因为一起开会的有我的2个师兄(其实他们总想称是我的师叔,我没答应,虽然我年龄不大,辈份可不能小了),和他们一起到了深圳著名的中英街,到香港那边买了个小玩意儿,就算到香港一游了,街中心有警察,你得跑得快,抓着就罚。还到一个轮船上赌博,输了。我玩的特快乐,还吃了很多没吃过的,大师兄很会吃的人。

总结1,要想有烟雨,一定得一个人,要想玩的无忧无虑,吃的好,跟师兄(师叔也行,年轻点的)。
去看了几个大学同学,男生,聊了除学习以外所有的事,他们直感慨原来你也是一普通女孩子。早知这样,当初。。。
总结 2,女生学习太好会把男生吓跑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古话遗毒到现在。

(3)
回到北京,我一进宿舍,室友一拥而上,”你可回来了,我们给你找了个男朋友“。一群人(很多都是看热闹的)把我押到葱儿的宿舍,葱说,她的青梅竹马有一哥们要找女朋友,她把我桌上的照片送去了,那人对我的照片一见钟情。他是研究生,据说他有才有貌(据葱儿目测身高1米8),拿到了米国奖学金,3个月就去了。”只有3个月“,葱加重了语气。

然后我收到A的信,里面有我在黄鹤楼的照片。我找了很多杂志,找到了那个电视剧的介绍和剧照,他还真是像那英俊的坏蛋男2号。
解放军帅哥C也来了信,其实他单位就在北京,C的情书很独特,他说观察了我很久,发现我心地善良。。。。他的信与众不同,好像他是唯一一个不看外表,而看中我心灵的人。T大老师D开始老到我宿舍串门。

我那段时间很痛苦,左思右想,不过却让我意识到3个月爱上一个人对我来说根本不可能,远距离也是不可能的。我虽然不想靠别人出国,但是得找一个能陪我出国的人,解放军显然是不行的。所以那个快出国的,还有A,和C都不行。D只能是朋友。
C后来还是回过信,最后一次看到他是在骑车去外院上TOFEL班的路上。他叫我一定要给他打电话,我答应了,可是我太忙了,一心出国,从此再没见过他。很对不起他。我有时想他要是我哥哥就好了,不能给他爱情,亲情也好。

老师D常来宿舍找我,他最后一次来,我的男友,蓝颜都在,他们交换了当时严峻的形式,那那那死了几人,抓了几个人。。。我出去了(不记得是打水还是什么),回来不久他们就告辞了。男友说D老师担心自己会被抓起来。我也担心害怕,但是没什么办法,我认识的人有被抓的。那天在我的宿舍,男友逼婚,他不再等我了,奖学金,签证都办好了,3个月之内就走,再不走以后他们学校的可能都会被限制出境。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见我,所以我最好是嫁给他,探亲出国。

我本来的计划是先出国读完博士,28岁结婚,29岁生孩子,30岁之前回来报效祖国。我的计划全被打乱了。不久,男友升级为LG,然后我出国了,从此再没见过武汉之行认识的这些人。

希望 A, B, C, D 都平安,幸福。

120894776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44)

1208947761.jpg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5-2 03:20
标题: 陈士榘:林彪将女式袖珍手枪转送毛泽东,毛弃之于地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 ... amp;postID=38671)

陈士榘将军,湖北荆州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后裔。祖父陈克山,叔祖父陈克水,皆清军行伍。陈克山生子陈荣钟,将军父也。陈克水生子陈荣镜,将军养父也。荣钟、荣镜亦行伍,均为清新军十六协统工兵管带。将军出生于武汉新军军营黄土坡,其时1909 年4月,恰祖父陈克山六十大寿,故小名“祖庚”。辛亥革命后,陈荣钟任北洋政府陆军参谋,将军随父迁居北京,居山老胡同七年,后返武汉随母。母亲胡姓,无名。

建国后,陈士榘将军始任南京军事学院教育长。据云,1952 年,军委筹建工程兵时,陈士榘和陈伯钧均作为司令人选,上报中央。毛泽东曰:“陈士榘祖父克山、克水,父亲、叔叔工兵管带,工程兵司令非陈士榘莫属。”

1994 年3月18日,余访陈士榘将军于广州总医院,言及上井冈山,将军将其参加者分为四批:其一毛泽东领导之三湾改编队伍;其二为朱德、陈毅南昌起义队伍;其三为彭德怀、滕代远之平江起义队伍;其四为当地“山大王”王佐、袁文才所部。将军1927 年参加秋收起义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故自称为“正宗井冈山”。

陈士榘将军年幼读二年私塾,后上大泉中学读新学,最喜历史地理。毕业后家境困难,受雇于沙洋镇新万缢店当学徒,管事(老板)李连成,招牌“官商客栈”,意为官为商者来往。将军恶其名,夜摘牌丢厕中。某日,李管事请将军吃茶叶蛋,为滚蛋之意。次日,将军卷行李走。

陈士榘将军言,红军时期,缴获一女式袖珍手枪,类“掌中宝”,精致绝伦,不知何国所造。将军时任红一军团参谋处长,将此手枪送军团长林彪。林彪甚喜,转送毛泽东。毛泽东弃之于地,曰:“待我用它之际,红军完矣!”

陈士榘将军言,1938 年3月17日,将军负伤,日军炮弹所炸,头、胳臂、腿、耳九处受伤。转延安拐峁军队医院治疗。某日,有人送一封慰问信和二百元钱。信封书“陈士榘同志启”,为毛泽东手笔。

陈士榘将军善跳交谊舞。战争年代,凡有舞会,必多投入,尽兴而归。其时热血女子,当今领导夫人,多为足下之高徒。

1930 年12月,陈士榘将军患牙病,痛不堪言,请医生拔之。1938 年,将军请毛泽东批三克金以补牙。先后至西安、北平,均未补成。1946 年于重庆,由邓颖超介绍名医方补成。解放后某日,金牙不翼而飞。“三反”“五反”时,警卫员交代,偷金牙易七十五元钱。陈士榘将军自嘲曰:“一颗牙,补了十六年。三克金,卖了七十五元。”

http://army.tom.com/images/general/china/gongchandang/57shang/004.jpg

陈士榘将军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参谋长、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参谋长。解放战争,将军获一美式吉姆车,常亲自驾车驰骋沙场,为当时军中一大奇观。其时,多数指挥员不习惯以车代马,编顺口溜曰:“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六七人来坐,八九十人推。”将军闻后怒斥之。

1946 年12月,华野拟组织鲁南战役。苏中野战军以粟裕为首,坚持打两淮,以报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之仇,而山东野战军以张云逸为首,要求苏中部队北上打鲁南。双方意见相持不下,陈毅左右为难,举棋不定。12月22日,陈士榘将军与唐亮向中央发报曰:“目前,苏北、鲁南均处于严重阶段。我们只能钳一面,突击一面。南线敌第七军、七十四师等部已受严重打击,无力单独北进,华中野尚有四十四团,足以稳定苏北局面。而鲁南进攻之敌计三个师十四个团,我军只有十师、警旅五个团。如郯、马、临沂地区失守,将影响华东全局。建议按原计划集中山东野战军主力回援鲁南,粉碎敌人进攻后,再配合华中野战军会歼苏北之敌,尔后出击淮北。”中央军委于12月24日回报,同意陈唐建议。并指示:“要打一个比宿北战役更大的歼灭战,鲁南战役关系全局,此战胜利,即使苏北各城全部丧失,也有办法恢复。”据云,陈毅知陈士榘、唐亮擅自向中央发报,大怒:“你们向中央告我的状!”粟裕见中央回电后,一日沉默无言,作无可奈何状。鲁南战役大捷,创造了我华东野战军在一次战役中歼敌两个整编师,五个旅和一个快速纵队的先例。

1948 年12月,淮海战役。黄维兵团被围于双堆集。中原野战军两个纵队屡攻不下。陈士榘将军自告奋勇率三个纵队前往增援。12月11日至中野司令部见政委邓小平。陈要邓命中野部队让出一个便于指挥和使用部队的位置。小平不悦,电询所属各部队,曰无一愿出让位置者。陈士榘将军拂袖率部而去。行进间,小平来电曰: “停止南下,至六纵指挥攻歼黄维。”陈士榘对曰:“一个纵队不行,所有部队统归我指挥方可。”小平持电话沉思良久,方答:“可。”12月15日,在陈士榘将军统一指挥下,被围十九天之久之黄维兵团彻底覆灭。

邓小平善牌,几无敌手。淮海大战,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会合,统一指挥部。陈士榘将军时任华野参谋长,常与邓小平打牌,陈屡胜邓,且每局必争,从不相让。

陈士榘将军言,我国万里长城,实际只4000 多公里。自己任工程兵司令时,大修地下工程,我国地下工程(不含人防工程),总计有5000 多公里,比万里长城还长。

建国初期,陈士榘将军建议清华、北大、同济等大学设动荷载力学系。以前我国各大学只有静荷载力学系。

某年元旦之夜。毛泽东主席上天安门城楼接见开国诸将军。毛泽东指陈士榘将军曰:“你做窝(建成“两弹”基地)。”又指张爱萍将军曰:“他下蛋(成功地爆炸原子弹)。”众将军开怀大笑。

陈士榘将军1995 年8月22日病逝于北京。弥留之际,见夫人李峥泪流满面,命取纸笔陈卧榻,倚枕疾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赠之。此为将军绝笔也,然李峥至今不解何意?

1209716429.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50)

1209716429.jpg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5-19 20:11
标题: 三峡库区即将消失的千年古镇
http://cimg20.163.com/cnews/2008/4/17/2008041709101203b0b.jpg
2008 年 4月16日,工人正在拆除湖北省秭归县归州老镇的一幢楼房。

http://cimg21.163.com/cnews/2008/4/17/2008041709115725738.jpg
4月16日,湖北省秭归县归州老镇的居民在搬运旧居中的家具。 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http://cimg21.163.com/cnews/2008/4/17/20080417091209fd0bb.jpg
这是湖北省秭归县归州老镇(1997年11月摄)。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新华网4月16日电 三峡工程开工前,归州老镇是湖北省秭归县的县城,长期以来一直以千年古镇享誉峡江。归州主要建筑几乎都在三峡工程175米蓄水线以下,原有居民3万多人,经过移民清库,目前仅剩约160人和少量房屋建筑。

近期内,这些移民将全部迁出,建筑物清理干净。到2008年三峡工程再次蓄水时,这座古镇所处位置将被淹没。

http://cimg20.163.com/cnews/2008/4/17/2008041709111610f26.jpg
这是第一次大规模拆迁时,湖北省秭归县归州老镇一角(2003年3月24日摄)。

http://cimg20.163.com/cnews/2008/4/17/200804170911355a774.jpg
2008 年 4月16日,工人正在拆除湖北省秭归县归州老镇的一幢楼房。

http://cimg21.163.com/cnews/2008/4/17/20080417091034e66fa.jpg
2008 年 4月16日,工人正在拆除湖北省秭归县归州老镇的一幢楼房。

http://cimg20.163.com/cnews/2008/4/17/20080417091053bee95.jpg
这是湖北省秭归县归州老镇的几座楼房(2008 年 4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本文来源:新华网 )

1211245885.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34)

1211245885.jpg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5-28 22:25
标题: 防震标准万年一遇:三峡工程经受大震考验
http://www.backchina.com/newspage/2008/05/28/157037.shtml

震后三峡库区自重庆江津市红花堡至三峡坝前岸坡震后总体稳定,未受地震影响。”最新一期的《瞭望》新闻周刊援引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的观点指出,汶川大地震后三峡大坝坝体变形变化很小,各建筑物基础渗流量变化规律正常,枢纽工程运行没有异常,剩余项目建设按计划进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工程总设计师、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指出,三峡坝区是一个构造稳定性相对较好的地质区域,为典型弱震构造环境,属弱活动或基本不活动类型,发生强震可能性较小。

事实上,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等单位分别对三峡坝区地震基本烈度进行鉴定,最终得出结论为“坝区 100年内遭遇到的地震基本烈度以6度为宜”。但考虑到三峡工程的规模和重要性,最终设计时三峡大坝抗震设防标准提高到7度,相当于平均重现期万年一遇,为核电站抗震设防标准。

汶川大地震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16年来,对其影响程度最大、震级最高的地震。地震发生时,三峡坝区震感强烈。但地震发生后,连日来三峡枢纽运行未受影响。三峡船闸及坝区水域正常通航,上下游没有船只积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码头运行等也未受影响,三峡水库运行正常。为确保人员安全,地震发生后施工人员全部撤离现场。5月13日,全面恢复施工。

据湖北省地震局计算,此次地震影响到三峡坝区的烈度为4度,远低于三峡工程7度的设计防震烈度。而且,由于三峡水库与汶川不在同一地质板块,相距约700公里,大地震未对三峡水库、枢纽运行产生明显影响。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三峡库区范围内有3028个群测群防崩塌滑坡点及251个重大滑坡专业监测点,从汶川“5·12”震后至5 月22日监测的最新情况看,库区没发现因地震影响产生滑坡变形和新的滑坡。他强调,“汶川大地震未造成三峡枢纽任何损坏,向更高水位蓄水应该不受影响。”

121203153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37)

1212031534.jpg

作者: 新猪    时间: 2008-6-2 19:47
标题: 武汉是中国的首都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6-2 19:56
标题: 回复:武汉是中国的首都
最初由[新猪]发布
武汉是中国的首都

您对我有意见, 就骂, 就砸砖!

咋 把 “武汉” 跟 “首都” 扯在一块???

您以为 武汉人 不想? 问题是 北京人 不干!

祝好!!

1212454566.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41)

1212454566.jpg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6-3 18:22
标题: 湖北鄂州发现罕见六朝古墓:迄今为止结构最复杂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 ... -gb2312-620322.html

  为国内迄今发现的结构最复杂的六朝古墓

  “这个时期的墓葬,5至7米长的为中型墓,这个墓超过8米,十分罕见。”昨日,鄂州市公安局新建监管中心工地,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特大砖室古墓。据专家初步测算,该古墓为六朝早期墓葬,结构之复杂在全国罕见。

  该古墓位于鄂黄长江大桥连接线的新庙镇袁家店村。昨日,经过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这座距今一千七八百年前的古墓终于显现出全貌。
据鄂州市考古队专家介绍,该古墓长8.2米、宽6.6米,面积50多平方米,外部保存完整。该古墓结构复杂,有5个耳室,用于存放器物,一个前堂,中间有两个过道,后面有两个后室。该墓最大的特点是耳室多,墓大、甬道大、横前堂大,从两个棺室看,应该一个夫妻合葬墓。

  据鄂州市考古队队长徐国胜介绍,初步推断,墓主人为六朝早期地位非常显赫的人物,可能为一名将军。据目前国内史料来看,全国也没有发现结构这么复杂的古墓。该古墓的发掘对于研究六朝时期的丧葬习俗等有重要的意义。



2008-06-02日,鄂州考古人员在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

1212535352.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41)

1212535352.jpg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7-2 20:46
标题: 武汉-广州高速铁路铺轨: 2009年建成
http://info.51.ca/news/china/2008/07/02/154268.shtml

昨日上午,随着中铁十一局集团职工将第一组500米长轨稳稳铺下,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主干线——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开始正式铺轨。该铁路专线2009年建成,届时武汉至广州将由目前的11小时缩短为4小时。

该铁路总投资930亿元,全长995公里,是第一批经国务院审批立项的铁路客运专线,也是我国目前开工建设的铁路中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最大的铁路客运专线,折算下来,平均每公里造价0.93亿元。


http://info.51.ca/uploads/Image/2008/07/3_124402L04_0.jpg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工建设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跨越湖北、湖南、广东三省,全线将设25个车站。其中,湖北境内173公里,湖南境内518公里,广东境内304公里。起点为已选址青山天兴洲大桥附近但尚未开工的武汉火车站,终点为广州新火车站,途经江夏、咸宁、岳阳、长沙、湘潭、株洲、衡阳、郴州、韶关、清远和佛山等地。

武广线与京广线基本平行,正线共有桥梁662座,约410公里,占线路总长的41.2%;隧道(含明洞)236座,约168公里,占线路长度的16.9%。待武广线建成后,京广线和武广线将实行客货分流,原京广线主要走货运,武广线走客运。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是京广铁路客运专线的一部分。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建设规划,京广铁路客运专线北京至武汉段也将动工兴建,与武广客运专线相接。其中,北京至石家庄铁路客运专线以及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国家发改委研究通过。京石客运专线北起北京西站,南至石家庄南站,正线全长281公里。全线共设北京西、新涿州、新高碑店、新保定、新定州、石家庄南6个车站。石武客运专线北起石家庄南站,经邢台、邯郸、安阳、鹤壁、新乡,跨黄河后至郑州,再经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南至武汉天兴洲大桥北岸,正线全长840.7公里。这两段客运专线都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京广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武汉将成为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南北大动脉的中心,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更加凸现。


中国铁路网中长期规划示意图----

3_124402L04_1.jpg (91.9 KB, 下载次数: 42)

3_124402L04_1.jpg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7-19 23:04
标题: 和田玉王落户武汉名寺 将雕成玉佛做镇寺之宝
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 ... content_8547886.htm

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8-07/15/xinsrc_1820705151102906141439.jpg

    一块号称新疆和田籽玉王、重3.2吨的青碧玉石被运往武汉归元禅寺,并将被雕成佛像后供奉于专门修建的圆通阁内。6月27日,该寺方丈隆印大师在北京为该玉石启运举行了隆重的仪式。这块巨大的玉石长241cm、宽175cm、高83cm,其尺寸之大、玉质之好,尚属罕见。此玉石是1994年在海拔4500 米的古河道冰川上发现的,由于环境运输条件十分恶劣,历经千难万险才运低乌鲁木齐市,并于今年1月上旬运抵北京。 (中新社发 宋吉河 摄)



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8-07/15/xinsrc_1920705151102171125910.jpg

6月27日,几位鉴石专家、玉石工艺大师等相关人士观察来自新疆的和田玉巨石

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8-07/15/xinsrc_1920705151102453491211.jpg

对于武汉著名寺院归元禅寺来说,今天是喜庆吉祥的日子。一块重达三点二吨的新疆和田巨型籽玉石料今天正式落户归元禅寺,经过雕刻成玉佛之后,将供世人膜拜,成为寺内新的镇寺之宝。来自归元禅寺的常住高僧、护法居士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代表近百余人出席了玉石落户仪式。

    归元禅寺方丈隆印大师在该寺举行的仪式上表示,中国人信奉玉随人缘,石有灵性。这块世上罕见的玉石来到归元禅寺,此为佛教界的一大盛事,这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怀和广大信众的支持分不开的。

    这块千载难逢的玉石运抵本寺后,本寺将请最好的玉石雕刻大师,为其度身设计,雕刻成玉佛,供奉于寺内新建的圆通阁内,让世人膜拜,为百姓祈祷福安,宏扬中国佛教文化。

    据介绍,该玉石长二点四一米、宽一点七五米、高零点八三米,其尺寸之大,玉质之好,世所罕见,是一九九四年在海拔四千五百米的昆仑山脉和田地区的古河道冰川上发现的,由于当地环境和运输条件十分恶劣,历经千难万险,最终于二00三年运抵乌鲁木齐。(记者 潘旭临)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9-10 18:11
标题: 武汉第六座长江大桥合龙: 创四项世界纪录
http://info.51.ca/news/china/2008/09/10/158371.shtml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今日,武汉第六座长江大桥、第二座公铁两用桥天兴洲长江大桥将实现江中合龙,计划于明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建成后,我国时速最快列车也将经这里过江,武汉将逐步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全国第四大铁路枢纽站。

  昨日,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天兴洲大桥总设计师高宗余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解析了大桥特点及相关背景。

  创下四项世界纪录

  天兴洲大桥正桥全长4657米,公路引线全长8043米,铁路引线全长60.3公里,全桥共91个桥墩,总投资约110亿余元。

  如何展现领先于世界的建桥水平?高宗余介绍,天兴洲大桥创下的4项世界之最,是最好的诠释。

  跨度最大。武汉天兴洲大桥在当今世界公铁两用斜拉桥中跨度第一,主跨达504米,超过了当今世界公铁两用斜拉桥中跨度第一的丹麦海峡大桥(主跨490米)的跨度。

  结构载荷量最大。武汉天兴洲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按4线铁路修建的大跨度客货公铁两用斜拉桥,可以同时承载2万吨的载荷,是目前世界上载荷量最大的公铁两用桥,荷载能力至少是长江二桥的6倍。

  列车运营时速最高。武汉天兴洲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能够满足高速铁路运营的大跨度斜拉桥,列车时速可达250公里,而世界上同类大桥列车时速在120公里-160公里之间。

  铁路桥最宽。目前世界上公铁两用桥均为两条轨道,天兴洲大桥铁路桥为4条轨道并行。

  此外,天兴洲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00年,能抗7级地震、11级大风和300年一遇的洪水,主通航孔桥墩能防止5000吨海轮撞击,牢固又可靠。

  铁路桥史上新里程碑

  2004年9月28日,天兴洲大桥开工,此前大桥的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已进行了12年。高宗余介绍,最初,大桥仅根据当时需要设计出的为2线铁路,还不是高速铁路。随着经济的发展,铁路网线规划调整,2002年,铁路变更为3线。由于京广、沪蓉高速客运铁路专线(武汉段)都由天兴洲大桥过江,一年之后,大桥最终确定为4线铁路,其中包括2线高速铁路。

  天兴洲大桥创造了我国铁路桥梁的第5个里程碑,前4个分别是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和芜湖长江大桥。这些桥梁,见证了我国大桥建设者自力更生的奋斗过程,不管是设计、材料还是施工方法,都在不断地进步。

  武汉长江大桥为钢桁梁桥,主跨仅128米,设计4车道公路、2线铁路,铁路为一级铁路,最初设计时速仅80公里/小时。昔日建武汉长江大桥,举全国之力,动用了两万多名工人;半世纪后建天兴洲大桥,现代化的大型设备使施工效率空前提高,建设者最多时不到2000人。

  武汉跻身四大铁路枢纽

  天兴洲大桥是实现武汉铁路、公路枢纽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铁路相关工程北至滠口,西至江岸西站、汉口站,东至武昌东站,南至武昌火车站。天兴洲大桥与长江大桥形成一个铁路环线,基本形成铁路环形枢纽格局,将大大提高枢纽通行能力。

  天兴洲大桥建成后,将帮助武汉跻身我国四大铁路枢纽之列。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来,武汉只有一条过江铁路通道。武汉过江铁路目前利用率达91%,几近饱和,这也限制了武汉成长为全国特大铁路枢纽。

  天兴洲大桥建成后,京广高速客运专线穿越该桥,与武汉长江大桥形成一个铁路环线,将使铁路过江能力扩大2到3倍。加上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也经过武汉,以及武汉火车站的新建、武昌站和汉口站的改造,武汉将成为我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

  铁道部计划在2020年前,打造一个高速客运专网,时速达到200公里以上。届时,从武汉这个“圆心”出发,到“1000公里半径圈”城市广州、上海、北京、重庆、成都等地,可以当天往返,乘火车从武汉至广州仅4个多小时,从香港直达武汉也只需5个多小时。武汉“九省通衢”的地位进一步得以巩固,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四座立交方便两岸车辆

  大桥公路引线北起江岸区平安铺,南至洪山区中北路延长线。记者昨从建设部门了解到,为便于汉口和青山地区的车辆上下,天兴洲大桥南北两岸将修建起4座大型立交桥——在江北修建横穿汉施公路的平安铺立交桥,在江南修建连通城区主干道的和平大道立交桥、武青三干道(友谊大道)立交桥和青化路(中北路延长线)立交桥。天兴洲大桥与这4座立交一起,构成三环线东环段一部分。

  目前,江北段平安铺立交主体工程完成过半,不过受拆迁影响,尚未与天兴洲大桥江北引桥对接上。同时,江南的和平大道、友谊大道和青化路三座配套立交,双向6车道的主线桥尚未拉通,受拆迁影响工程进展缓慢,预计明年上半年才能与天兴洲大桥对接贯通。

  同时,在江北与平安铺立交和天兴洲大桥对接的三环线北段正在施工中,在江南对接青化路立交的三环线东段(位于东湖风景区东侧、与王青公路基本平行)尚未开建,天兴洲大桥通车后的短期内,暂时借用王青公路通行。目前,全长88公里的武汉三环线除了北段、天兴洲大桥段和东段外,其余近60公里已经建成通车。

天兴洲大桥效果图 -----

001.jpg (73.03 KB, 下载次数: 38)

001.jpg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9-18 13:32
标题: 我国首条横贯东西高速铁路最后一段【(武)汉宜(昌)段】开工
http://www.dwnews.com/gb/MainNew ... feng_72_789847.html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据新华社武汉9月17日电 我国首条横贯东西的高速铁路大动脉——沪汉蓉高速铁路,17日上午在武汉东西湖区汉江北岸蔡家湾大桥工地宣布开工。至此,这条全长2078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铁路的最后一段正式进入建设期。

沪汉蓉高速铁路东起上海,西达成都,途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预计2011年建成通车。铁路建成后,将对中国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武汉铁路局局长、沪汉蓉铁路湖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余卓民介绍,汉宜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之一的沪汉蓉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端分别与即将建成通车的武(汉)合(肥)铁路和正在全面施工的宜(昌)万(州)铁路相连,是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铁路正线全长293.1公里,其中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度51.8%,总投资239.98亿元,总工期为4年。它的建成,不仅将结束江汉平原无国铁的历史,而且标志着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沪汉蓉高速铁路将全线贯通。

07040513235896.jpg (67.07 KB, 下载次数: 37)

07040513235896.jpg

作者: 罵 甲    时间: 2008-9-18 16:07
标题: 回复:我国首条横贯东西高速铁路最后一段【(武)汉宜(昌)段】开工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据新华社武汉9月17日电 我国首条横贯东西的高速铁路大动脉——沪汉蓉高速铁路,17日上午在武汉东西湖区汉江北岸蔡家湾大桥工地宣布开工。至此,这条全长2078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铁路的最后一段正式进入建设期。

沪汉蓉高速铁路东起上海,西达成都,途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预计2011年建成通车。铁路建成后,将对中国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武汉铁路局局长、沪汉蓉铁路湖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余卓民介绍,汉宜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之一的沪汉蓉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端分别与即将建成通车的武(汉)合(肥)铁路和正在全面施工的宜(昌)万(州)铁路相连,是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铁路正线全长293.1公里,其中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度51.8%,总投资239.98亿元,总工期为4年。它的建成,不仅将结束江汉平原无国铁的历史,而且标志着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沪汉蓉高速铁路将全线贯通。
湖 北 是 個 好 地 方 ﹗ 物 產 豐 富 ﹐ 人 杰 地 靈 。 聰 明 人 多 ﹐ 漂 亮 女 孩 更 多 ﹗ 額 愛 湖 北 ﹗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9-18 17:48
标题: 回复:回复:我国首条横贯东西高速铁路最后一段【(武)汉宜(昌)段】开工
湖 北 是 個 好 地 方 ﹗ 物 產 豐 富 ﹐ 人 杰 地 靈 。 聰 明 人 多 ﹐ 漂 亮 女 孩 更 多 ﹗ 額 愛 湖 北 ﹗      


都不对!

根本问题 是:

湖北人  发明 了 老 陝 夏 天 經 常 爱吃 的美味的 涼 面!!!

1434841660_c21d331ea6_o.jpg (182.4 KB, 下载次数: 41)

1434841660_c21d331ea6_o.jpg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12-31 17:51
标题: 2008年12月28日长江过江隧道试通车:抗300年一遇洪水
http://info.51.ca/news/china/2008/12/28/164889.shtml
(来源:中央电视台)

武汉长江隧道今日10时许试通车,这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条穿江隧道。据了解,武汉长江隧道进行了专门的防洪抗震设计,能够保证一百年不渗漏,可抗击六级地震和三百年一遇洪水侵袭。

  武汉市政府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称,继拥有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之后,经过十年筹划、四年施工,总投资20.5亿元人民币,建成了第一条完全穿越长江干线的隧道——“万里长江第一隧”。


  据项目投资方武汉市城投集团公司总经理陈跃庆介绍,武汉长江隧道工程项目在十年前正式启动,经过科学论证、国家审批,工程于2004年11月28日开工建设,连接汉口与武昌中心城区,主要为缓解主城区日益紧张的过江交通压力。

  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之间长江隧道,采用法国制造的复合泥水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刀盘直径达11.38米,分东西两线进行盾构掘进。今年4月29日,两线隧道安全顺利的长江河床下实现贯通。


2008年12月28日,武汉长江遂道在汉举行隆重的开通仪式。隧道内的滚滚车流

http://info.51.ca/uploads/Image/2008/12/3_12300920U_0.jpg


10点36分,第一辆花车通过隧道,到达汉口

http://info.51.ca/uploads/Image/2008/12/3_12300920U_1.jpg

  施工方历经4年施工,建成了这条双向四车道、全长3630米的长江隧道,并实现了零事故、零伤亡的安全目标。

  据了解,隧道内设置了专门的地下逃生通道,安装了一百多个摄像头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以及大型通风换气设备保障空气流通。此外,隧道两端都设置有防淹门,倘若遭遇战争破坏、恐怖袭击以及自然灾害,该门将关闭,防止江水进入隧道涌入城区。

http://info.51.ca/uploads/Image/2008/12/3_12300920U_2.jpg


通车前一刻,宽敞的车道静待车流

http://info.51.ca/uploads/Image/2008/12/3_12300920U_3.jpg


隧道口顶部是巨大的通风机

http://info.51.ca/uploads/Image/2008/12/3_12300920U_4.jpg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8-12-31 17:56
标题: 继“长江第一隧” 之后,武汉再建两条长江隧道
http://info.51.ca/news/china/2008/12/31/165054.shtml
(2008年12月31日  来源:新华社)

记者29日从武汉市政府获悉,继“万里长江第一隧”建成之后,武汉将着手修建第二条和第三条长江隧道,其中包括一条公路隧道。

  即将动工兴建的第二条长江隧道,是武汉市地铁二号线过江通道,位于28日通车的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公路隧道和武汉长江大桥之间,距离“长江第一隧”不足1000米,由相距13米的两条六米宽的盾构隧道组成,目前已进入开工前的最后准备阶段。

  第三条长江隧道选址武汉长江大桥上游的汉阳鹦鹉洲或杨泗港,是汉阳通往武昌的通道,以分担武汉长江大桥的交通压力为主,目前正在加紧规划论证之中。武汉城投集团负责人介绍说,规划中的鹦鹉洲或杨泗港过江通道因与武汉长江大桥十分靠近,有专家建议也建成隧道。

  据了解,“万里长江第一隧”开通前,武汉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的日均交通流量分别达到了9.8万辆和13.9万辆,大大超过了设计流量。长江隧道开通首日,车流已达到了2.8万辆,在29日向社会车辆全天开放的第一天车流量接近饱和。

  预计隧道通车一年左右,武汉三镇过江交通的压力将进一步显现。武汉市交通管理部门按全市购车量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来估算,未来一至两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超过100万辆。届时,中心城区需过江的车流量将达四十余万辆,增加1倍左右。

c10.JPG (253.6 KB, 下载次数: 41)

c10.JPG

作者: 霧雨霜風清秋月    时间: 2008-12-31 18:22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9-2-10 18:06
标题: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货运首条铁路线贯通
http://www.dwnews.com/gb/NewsPic ... _10_11_1_9_576.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9-02/10/xin_16202061019396562361964.jpg

2月9日,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首条货运铁路线全线铺通,为大桥2009年6月底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兴洲大桥共有4条铁路线,首条货运铁路线铺通后,火车可从江南或江北引桥运载施工物资、设备上正桥,这将使剩余3条铁路线的铺设速度大幅提高。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9-02/10/xin_1620206101939796820065.jpg
作者: jan_ai Zhang    时间: 2009-2-11 14:21
标题: 武汉第七座长江大桥加紧建设
http://www.dwnews.com/gb/NewsPic ... _11_7_0_45_458.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9-02/11/xin_35202061115496253098221.jpg

这是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施工现场(2月10日摄)。

    武汉市第七座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目前正加紧建设,预计将于2011年建成通车。二七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二桥下游3.2公里处,是武汉市二环线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桥采用三塔斜拉桥型,于2008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9-02/11/xin_3520206111549765118122.jpg

建设者在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施工现场焊接桥墩桩基钢筋网(2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9-02/11/xin_35202061115499211313723.jpg




欢迎光临 无忧论坛 (https://sns2.51.ca/)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