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论坛

标题: 网友不买帐:红十字会要在骂声中“自我救赎”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堂泉    时间: 2013-4-22 10:39
标题: 网友不买帐:红十字会要在骂声中“自我救赎”
雅安震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而作为救灾援助理论主角之一的中国红十字会,正忙并痛苦着。
  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似乎打开了“潘多拉之盒”。由此开始,中国红十字会遭遇了“仁爱基金”捐赠劣质自行车、善款“长毛”、红会购买别墅、员工工资福利……等系列信任危机,社会认可度跌入谷底。一个多月前的两会期间,红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曾坦承,重拾信任有待时日。而就在地震前夕,因为增加了76万元出国经费,红会刚刚接受了公众苛刻的拷问。
  雅安震灾之于红会,更像是一次救赎的机会。红会也的确在第一时间响应灾情并付诸行动。可惜网友并不买帐。就在20日上午,红会发微博称“总会工作组正在赶往机场赴灾区考察灾情”,也许斯时不会预料到,迎接它的却是数万网民的“满屏喊滚”。对此,红会除了承认“考察”一词不妥之外,唯有以“埋头苦干”自遣。
  信任危机之下,红会在汶川地震时期的无限风光不再。一个略显尴尬的数据是,截止20日晚20点,红会接受到的捐款是可怜的不足15万元;而同一时期,一基金获认捐善款已超千万,其中包括了史玉柱、马化腾、潘石屹、王石等一干名流。
  红会的大额认捐在21日姗姗来迟,其中包括了台湾红会的捐款500万元。但就是这500万,又引发了红会向后者收取“买路钱”的传言,以致红会秘书长王汝鹏不得不出面“辟谣”。
  信任的大厦建成需要几十年,而崩塌只需一夕。在民众怀疑的目光中,红会现在可谓举步维艰。对此,意在重塑形象的红会,除了像小媳妇一样“忍辱负重”之外别无他法。
  客观地说,红会在此次救灾中的行动不可谓不力。从帐篷食品等救灾物资,到医疗救护、志愿者,都第一时间出动。而相比一基金,如着名媒体人胡舒立所言,“理性地看,红会的救灾系统大得多,资源更丰富。”着眼大局,目前的怀疑似乎多少有“添乱”之嫌。但是,不能以此苛责民众,无论是红会、网民,抑或现在的灾区,由于信任而出现的损耗成本,都是在为红会的历史问题买单。
  对红会的问题,赵白鸽曾归结为三个“不够”:专业化程度不够、工作效率不够、真正以百姓需求为主导做得不够。上述问题,可以一言以弊之,那就是行政体制下的官僚作风,有悖于慈善事业的本质。面对雅安重大灾情,“考察”一词,同样是长期官僚积弊的无意识流露,并预示着红会的改革和转型难以一蹴而就。
  但红会的问题其实并不限于此。赵白鸽的总结小心地避开了“财务透明”这一机制性的问题。为了取信于民,红会采取的行动是设立了“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这样的独立监督机构,但这一方式,并不如已经独立运作的一基金构聘用“四大”之一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担任财务审计更为直接和有说服力。而前者官方背景的领导班子,也不如后者的理事,如李连杰、王石、周其仁、柳传志等的个人魅力更强。说到底,如一基金宣称的,“机制比机构、人墙重要。”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红十字会最大的优势和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其与政府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现在正值救灾。灾情就是命令,目标一致的战役会暂时掩盖很多问题。红会目下的努力,也许会暂时给自己加分。但是,要真正取信于民,终究取决于提升效率、规范管理以及财务透明方面的机制建设。公众对那些正奋战在灾区前线的工作人员并无意见,甚至充满敬意;他们的怀疑,针对的只是红会的历史和未来。而一个背着信誉欠债、真正有意于改革的红会,需要理解,目前所有对自己的批评,都是着眼于自身未来的苦口良药。
作者: 星汉灿烂    时间: 2013-4-22 10:47
雅安震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而作为救灾援助理论主角之一的中国红十字会,正忙并痛苦着。
  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似乎打开了“潘多拉之盒”。由此开始,中国红十字会遭遇了“仁爱基金”捐赠劣质自行车、善款“长毛”、红会购买别墅、员工工资福利……等系列信任危机,社会认可度跌入谷底。一个多月前的两会期间,红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曾坦承,重拾信任有待时日。而就在地震前夕,因为增加了76万元出国经费,红会刚刚接受了公众苛刻的拷问。
  雅安震灾之于红会,更像是一次救赎的机会。红会也的确在第一时间响应灾情并付诸行动。可惜网友并不买帐。就在20日上午,红会发微博称“总会工作组正在赶往机场赴灾区考察灾情”,也许斯时不会预料到,迎接它的却是数万网民的“满屏喊滚”。对此,红会除了承认“考察”一词不妥之外,唯有以“埋头苦干”自遣。
  信任危机之下,红会在汶川地震时期的无限风光不再。一个略显尴尬的数据是,截止20日晚20点,红会接受到的捐款是可怜的不足15万元;而同一时期,一基金获认捐善款已超千万,其中包括了史玉柱、马化腾、潘石屹、王石等一干名流。
  红会的大额认捐在21日姗姗来迟,其中包括了台湾红会的捐款500万元。但就是这500万,又引发了红会向后者收取“买路钱”的传言,以致红会秘书长王汝鹏不得不出面“辟谣”。
  信任的大厦建成需要几十年,而崩塌只需一夕。在民众怀疑的目光中,红会现在可谓举步维艰。对此,意在重塑形象的红会,除了像小媳妇一样“忍辱负重”之外别无他法。
  客观地说,红会在此次救灾中的行动不可谓不力。从帐篷食品等救灾物资,到医疗救护、志愿者,都第一时间出动。而相比一基金,如着名媒体人胡舒立所言,“理性地看,红会的救灾系统大得多,资源更丰富。”着眼大局,目前的怀疑似乎多少有“添乱”之嫌。但是,不能以此苛责民众,无论是红会、网民,抑或现在的灾区,由于信任而出现的损耗成本,都是在为红会的历史问题买单。
  对红会的问题,赵白鸽曾归结为三个“不够”:专业化程度不够、工作效率不够、真正以百姓需求为主导做得不够。上述问题,可以一言以弊之,那就是行政体制下的官僚作风,有悖于慈善事业的本质。面对雅安重大灾情,“考察”一词,同样是长期官僚积弊的无意识流露,并预示着红会的改革和转型难以一蹴而就。
  但红会的问题其实并不限于此。赵白鸽的总结小心地避开了“财务透明”这一机制性的问题。为了取信于民,红会采取的行动是设立了“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这样的独立监督机构,但这一方式,并不如已经独立运作的一基金构聘用“四大”之一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担任财务审计更为直接和有说服力。而前者官方背景的领导班子,也不如后者的理事,如李连杰、王石、周其仁、柳传志等的个人魅力更强。说到底,如一基金宣称的,“机制比机构、人墙重要。”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红十字会最大的优势和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其与政府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现在正值救灾。灾情就是命令,目标一致的战役会暂时掩盖很多问题。红会目下的努力,也许会暂时给自己加分。但是,要真正取信于民,终究取决于提升效率、规范管理以及财务透明方面的机制建设。公众对那些正奋战在灾区前线的工作人员并无意见,甚至充满敬意;他们的怀疑,针对的只是红会的历史和未来。而一个背着信誉欠债、真正有意于改革的红会,需要理解,目前所有对自己的批评,都是着眼于自身未来的苦口良药。
天堂泉 发表于 2013-4-22 11:39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自孽的结果,我也不会捐红十字!
作者: 非秀不可    时间: 2013-4-22 22:45
官僚体制下的红会,天生畸形




欢迎光临 无忧论坛 (https://sns2.51.ca/)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