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4°
    温度感觉: 24°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7°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1°
    温度感觉: 10°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5°
    温度感觉: 25°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5°
    温度感觉: 13°
楼主: 紫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以忘却的八九64(原创)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21: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6月4日打电话到国内,问起朋友们“64”周年感触,大部分人起先一头雾水,随后恍然大悟,接着轻描淡写一语带过。是的,他们此时此刻关心的是股市房市走势、亲朋好友小孩高考准备和麻将的最新趣闻。八九64,已经离他们很远很远了,虽然他们中间许多人当年也是群情激奋当中的一员。

89年,那年是我大学毕业后进单位工作没几年。虽然借“干部年轻化”东风,我已早早顶戴花翎,但在许多年长同事称谓里,我依然“大学生”一个。86学潮时,我旗帜鲜明支持学生,感受到自己真的还是“大学生”一个。89年春天,由于“官倒”的臭名,民众纷纷支持“打倒”,学生成了大家奋起抗议的子弟兵。

那段时间里,白天我是上班一族,晚上我是人民广场“学生”一个。每天精神亢奋,要打倒那榨取人民血汗的官倒和腐败官员。看成群的游行队伍,我不是其中成员(因为以大学为单位),只是路边一个呐喊者。看许多游行队伍的装备,被单和凉席(用于贴标语)占不少比例。这说明大家自发组织,匆忙上阵。平面媒体大篇幅报道,无线电里滚动播出。89年春季,学潮成了民众最为关心的大事。

但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学潮,让人有些疲倦了、担心了和不知所措了。

一是“上面”到底有什么对应?----出来说话的大人物,虽然异口同声“肯定”学生的爱国热情,但多少程度能接受学生的要求?谁说了算?

二是学生有多少限度?-----抗争逐步升级,要求越提越高,不知道最后的要求是什么。到处是路障,把原先支持他们的普通民众,推到了对立面。有一次我车被拦,下车对一位拦车准备放(轮胎)气的同学大谈“自己人”时,被告知,“继续上班就是反学运!”。无线电里学生发言还是不出2个月前的套路,谁谁是谁的儿子,哪个军队的军长是谁谁的孩子。。。。。这些在学运起初还是有鼓动力的,但到了这剑拔弩张时,还是这些说词,多少让人觉得学生太没料了。

之后的日子里,到游行队伍去打气的热情已经消失,如何“收场”才是我的关注点。这里不得不说几个人物(仅我个人立场):

赵紫阳:中国经济改革的开路先锋,政治改革的尝试者和失败者。平心而论,赵紫阳在经济改革上的建树是成功的,不仅是在改革的初期,即便是在他出局以后,中国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具体方式,依然延续“赵式”。但赵的政治改革有点冒进。三点可看出:1、那年赵视察上海,对上海的江泽民说,大胆改革,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军队也是掌握在你的手里”(注:上海的市委书记同时兼任南京军区第一政委);2、视察北京蔬菜市场时,对北京领导人说,“工会和行政应当适当对立”(从民主政治看,这理所当然,但时机不对);3、在64前一次面向全球的经济发展电视讲话中,赵一反以往神爽气定,有点局促不安和有意示好。似乎向西方世界表明有意成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

江泽民:得到元老族的厚爱,长袖善舞。这点让赵一直很不放心。89年初陈云到杭州休养,江自行探访,被赵召到北京质询。江与赵不在一条线上。也正因为这点,江代替赵不出意外。江泽民和朱镕基在处理上海的学潮时还是比较有套路的,即不违背中央(妥协),又不得罪学生。尤其是朱走亲民路线(一张冒过膝大水探访受台风灾民的照片,足以感动学潮中的上海市民)。在学运强驽之末时,江朱一声号令,工人纠察队上街,上海的学运立时烟飞灰灭。得失人心是关键。
江在万体馆万人干部大会上的宣读《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让在场的我知道,江与真正的中央保持一致,尤其是江用近乎声嘶力竭宣布对《世界经济导报》和钦本力的处罚时,我知道,此人必定已有牌局的底牌。

李鹏:一个很想在学潮中“有所为”的人。无论是接见学生代表,还是到天安门绝食现场看望学生,到最后很主动站出来“宣布戒严”,李鹏的强硬有点莫名其妙,太想展现自己。(学生再幼稚,也到不了被杀掉的地步。李鹏的罪孽将无可饶恕)

乔石、胡启立:都有黄袍加身的幻想和举动。

学生及学运领袖们:一腔热血让人钦佩。一往无前,不计套路体现出了青年人的长处与短处。最后的幻想有悖起初时的“爱国反官倒”的清纯。
在64前夕,我清楚记得一段无线电录音采访,一个女性学生(不是柴玲)对记者说:“只要枪声一响,这个政府就要被推翻”,这让收听的我大吃一惊。我知道,学生们已经脑子发热了。之后的事态发展,已经不是那么单纯了。

64那天,枪响了!有学生死了,有市民死了,有军人死了。。。。各方都被逼到死角,放手一搏才是唯一出路。悲剧!

回看场面,触目惊心,我伤心透顶。都是热血青年,有正义感的市民,年轻的军人,他们成了政治漩涡里的牺牲品。

。。。。。。。

89年8月去北京出差,每到一处,不论是饭店还是商场,不论是路边还是公园里,被人看到我们是外阜来的,就马上会被围住,细说2个月前发生的惊天动地故事细节,几个小时后还不让离开。

这场集天、地、人一体的灾难发生在中国,没有赢者,只有输者。学生输了,中国政府输了,共产党输了,中国输了,中华民族伤了。

悲剧!我不忍回首那场灾难,但又不想把它从记忆中抹去。也许不会每年写东西纪念,但那场悲剧不应被忘却。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 收起 理由
青蛇之泪 + 3 好文!见识了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21: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黄 于 2010-6-8 20:49 编辑
06年才注册啊,,,咋弄成金牌会员的啊。。。。不上班啊,天天泡51,,,??
车库门 老刘 发表于 2010-6-7 00:47


偶尔客串51时事新闻,见笑,见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23: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紫黄生花妙笔,先赞一个。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又一早就顶戴花翎了,怎么就放弃了大好前程?51水浅,大材小用哦。

对八九年春夏上海及八月北京的描述生动,相信也真实。可我从对几个大人物的点评里看到的是:胡哥要把李鹏抛出来了,泽民也得担待一点(江不是胡阵营的人,据说江住进了301),邓不能动,隔代指定胡接班,否定邓不就是否定胡吗?!

淡忘,一厢情愿,表面而已。等到集体堕落走不通时,自然会出现集体的进化。对一个“学生输了,中国政府输了,共产党输了,中国输了,中华民族伤了”的灾难,大大方方地摊开来反思,还原历史真实,求和解,求各阶层都能接受的说法,才是抚平伤疤的唯一办法。可以借鉴国民党反思228的例子。
三和居士 发表于 2010-6-7 22:04


谢谢你的肯定,但我不认同你的观点。如果64只是“反贪”“反官倒”,它会有平反的一天。但64的后期已经不是这一层意义了,要平反什么?

反思当然需要,但“反思”尺度太大,轻到“回顾小结”,重可到“反省”。至于台湾228,国民党、民进党,甚至共产党都可以拿出来利用一把。如果按李敖考究,228事件是一件起因很小、很荒谬的台湾人杀台湾人的内讧。。。。。现在的国民党为了选票,不惜鞠躬掉眼泪。(不扯这档碎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22: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的“64”不想再写什么了,我的观点和立场是一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