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8°
    温度感觉: 18°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5°
    温度感觉: 15°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2°
    温度感觉: 11°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7°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5°
    温度感觉: 15°
楼主: 一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拿大总理哈珀表示共产主义是最致命的思想瘟疫之一

 
16#
发表于 2014-6-5 16: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忘了,还有政治上的误判和个人私利在起作用。冷战后西方自以为世界大同了,只有朋友没有敌人了,所以放松了警惕。再加上跨国公司对美国政客的大规模政治献金,使他们把个人利益放到了国家利益的上面,知道这样作对自己国家未必有好处也要去作,为的是肥政客个人的钱包。当然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中国经济已经这么举足轻重了,西方确实是无能为力了,政客们只能 lip-service,不痛不痒的说两句话交交差罢了。

你不觉得你自己说的自相矛盾么。国家之间没有什么无私的帮助,有的是利益,所有的一切都是交易,是你情我愿,不是谁对谁的施舍。有些人仍然怀念冷战,喜欢以极端的思维方式评价中美之间的纷争。一个国家走向歇斯底里的结果只能是亲者痛,仇者快。麦卡锡主义和文革就是一面镜子。
SUPERFAN 发表于 2014-6-5 17: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6-6 09: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inberger 于 2014-6-6 10:39 编辑

麦卡锡主义实行的50,6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最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年代,怎么能和文革相比?40,50年代初期很多美国的工会,演艺界,政界人士纷纷加入共产党,到处为苏联,中共政权游说。共产党成了一个时髦的组织。在这种形式下为捍卫自由民主进行干涉,抑制共产组织的嚣张气势历史证明是很有必要的。

回复 68# SUPERF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6-6 13: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问题要看是否比以前有进步,5,60 年代的美国是黑人民权运动启蒙和取得很大进展的20年。

50,60年代,黑人坐公交还得坐后排吧!金是那时候被杀的吧!还"捍卫自由民主"?
aaazzz 发表于 2014-6-6 14: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6-6 14: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方面是进步了,但是政府是为纳税人打工的,每天都受到纳税人的批评讨伐是一种正常现象,应该习以为常。 如果批评执政党就是‘缝中必反’的话,那么加拿大的反对党不也是每天‘缝加必反’吗?

那是不是也应该说,看中国问题要看是否比以前有进步(指政治)。政府没有终身制,新闻言论舆论媒体比以前要自由得多,地方选举象模象样。
aaazzz 发表于 2014-6-6 15: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6-7 00: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形式开始发生了变化,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面临了困难。成本大涨,知识产权被盗,政府袒护国有企业,被网络攻击等等。吃了亏的跨国公司停止了替中国政府游说,甚至向美国政府抱怨。同时,中共开始对外扩张炫耀武力,让各国甚为担忧。64纪念日,美国总统,参众两院议长,白宫,国务院都发表声明谴责镇压,支持民主运动,这是25年来从没有发生过的现象。同时,7国峰会明确警告不得在南海东海动武。中共的出境很孤立,到底是改弦更张,还是要作困兽之斗,大家拭目以待。

回复  weinberger

美国人也会明白过来的。我猜下一届的美国总统会是比较强硬的。

加拿大人似乎明白得稍早一点,但是作用有限。
酒中仙 发表于 2014-6-5 14: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4-6-9 12: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话可不是我说的。网上说胡话可不是中国人特有的现象。刚才还看到英文网站上有个美国人说:现在如果你在美国大学里告诉别人是基督徒的话,你会被杀掉的。

你知道什么是‘缝中必反’,什么是‘受到纳税人的批评讨伐’。
比如说中共的一个南海钻井平台,到处游荡,每天消耗1000万美元;而越南在南海有100多钻井平台;按此算出越南的GDP近2万亿美元。你说这是什么?
aaazzz 发表于 2014-6-9 13: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4-6-15 12: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inberger 于 2014-6-15 17:34 编辑

周晓辉:中共驻英大使赤裸裸警告道出一大实情

据路透社6月13日报导,在中共总理李克强访英前夕,中共驻英大使刘晓明告诫英国政府,如果想要和中国建立强大的经济关系,就不要对中国的人权问题指手划脚。他在当日的记者会上坦言,过去英国政府对中国人权问题的关注方式,对中英两国关系造成了损害,而“指手划脚不能解决问题”。在暗示中国已经不再把英国看作是欧洲最重要的国家后,刘晓明表示希望中英之间建立起更好的关系,从而让英国重新恢复在中国人眼中的“欧洲之巅”形象,其潜台词似乎是中国将在英国重现往日荣光方面将扮演重要角色。
无疑,中共驻英大使道出了中共对外交往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实情,那就是在向西方输送经济利益的同时,要求西方政府在人权、西藏等问题上闭口不言。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刘晓明有如此的底气,敢赤裸裸的警告和威胁?显然,他的底气在于此次随李克强一起访英的企业家人数之多前所未有,且预期中英两国将签署总额达300多亿美元的商业协议,而这显然是英国政府和企业界都十分需要的。英国能拒绝这样送上门的利益吗?

至于刘晓明提前给英国政府打预防针,警告其不要在中国人权问题上指手划脚,是因为英国曾在今年4月发布年度人权报告,将中国列为“受关注国家”,称观察到中共在2013年越来越多的遏制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集会自由,“公民和政治权利仍然显著受到限制”。报告中也提及了“西藏和新疆骚乱的暴力镇压”。作为回应,当时除了中共外交部发言人谴责英国“诽谤中国”,“敦促英国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外,中共还突然取消了即将召开的人权对话,而这被英国首相卡梅伦视为其去年12月访问中国的一个重要成果。

显然,4月对英国的谴责和中止人权对话并没有影响李克强的此次访英以及签署合作协议,而300多亿美元的大礼能否让英国政府此后在人权等问题上闭口,虽然有待观察,但至少英国政府会三思而后行。

英国政府显然不是唯一一个因有限批评中共人权而受到谴责的西方政府,也不是最后一个接受中共经济诱惑的国家。不久前,习近平访问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也曾签署了几百亿美元、涉及多个领域的120多项合作协议。

事实上,在当今西方社会,一直流行着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观点,即不要遏制中国,不要与中共交恶,而是通过接触和交往来推动中国的政治、社会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中共。这也是当年克林顿政府将人权问题与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以及中国最终可以加入WTO的原因。

于是,中共抓住了西方这样的心理,一方面以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做诱饵,吸引西方大公司进入中国,并通过他们去说服西方政府;一方面在表面上摆出“诚挚”的愿意对话的态度,与西方多国政府进行双边人权对话,但同时又提出一个条件就是:私下里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但不要公开批评。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绝大多数西方政府牺牲了自己以人权、自由、民主为核心的价值观,对此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即不公开触碰中共敏感的神经,尤其是不触碰法轮功问题.

2008年出版的由奥地利自由记者Klaus Werner-Lobo撰写的《世界是我们的:跨国公司的权力和卑鄙勾当》一书,曾将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以详实的数据和颇具说服力的论证披露了出来。其核心观点就是,西方许多跨国公司见利忘义,在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放弃了西方国家所信奉的人权理念,放弃了道德责任,成为中共政府以及其他专制国家政权的帮凶。

那么,西方政府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听听中共驻英大使赤裸裸的警告和威胁,看看中共一副施舍的嘴脸,就知道西方政府面临着怎样的危机,而如果西方社会继续任由中共渗透,人类文明的基石就将被摧毁,这不仅是西方的灾难,也是世界的灾难,而这样的政府也注定在将来成为世人的笑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4-6-15 12: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共不但已经完全掌控了在华有业务的跨国公司,而且通过他们影响着西方所有政府的政策和政府运作。这样西方不但不可能通过贸易‘推动中国的政治、社会发生变化’,反而正在被中共利用其经济优势反渗透,将专制独裁,藐视人权道德,一切向钱看的‘中国模式’推广到全世界,成为新的‘普世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