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4°
    温度感觉: 24°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5°
    温度感觉: 15°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6°
    温度感觉: 15°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9°
    温度感觉: 30°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9°
    温度感觉: 19°
查看: 14813|回复: 9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迎新春音乐什锦 (By: Mr. 【alfonso】)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20: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alfonso】先生 !!!

今天,一大清早,门口院子里的喜鹊 就叽叽咂咂大声闹叫。
一查日历: 啊---, 今天是 腊月二十:
正式进于过年了咧!!!
(湖北风俗:腊月二十 到 三十,正式准备过年,
正月初一到十五,正式过年)

这边才把门外的喜鹊们安抚好,
门内的老伴也老不稳重地 喜鹊般叫喳喳地闹起来了:
“老头子喂,完了,完了,你的酒钱没了。。”
“瞎喳乎个啥呀, 一大清早地,完了完了地胡咧咧,咋地?家里还进小偷了不成?”
“不是,你不是说要写个年节风俗什么的换点酒钱的吗?
人家 51 上一个叫 【alfonso】 的人写的都登出来了,
你还换个鬼的酒钱呀!怪不得你老泡 51的,
这上面还什么能人都有。。。”

赶紧凑近电脑,一看端详:禁不住一声长叹,“既生亮,何生瑜!”
【alfonso】先生呀,你把我的酒钱搞跑了,我这年该咋过呢??

【alfonso】先生 原创的《迎新春音乐什锦》,
我想到要写的 年俗,他写了;
超出了我的水平的年俗音乐,他也写了!

居然还像博导 给学生批 “开题报告”一样,
把总体轮廓 稳扎稳打地都圈划精确了。
“物质准备习俗;社会礼仪民俗;过年精神民俗;。。。”

今年, 自从,【三和居士】先生打响了 《年节音乐歌帖》的第一枪,
您又在“年俗文学介绍”和 “年俗音乐介绍”方面开了 51 之先河!

我要 情不自禁 地对 【alfonso】先生 高声敬一个!
我要 情不自禁 地对 【alfonso】先生 高声赞一个!
我要 情不自禁 地对 【alfonso】先生 高声谢一个!

祝愿 【alfonso】先生全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好人一生平安!

1201484543.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44)

1201484543.jpg
沙发
发表于 2008-1-28 00: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alfonso]发布

不愧张大版主, 明了是给ALFONSO唱赞歌, 实际是想偷懒---不写写你们那里的春节民风民俗?讲不过去吧!"换酒钱"的那份稿费我可是給您留出来了... :p
您那三个"高声"还真搞的"地动山摇的,51网友都被您呼悠跑了, 小心年都过不踏实!  

您这不是 给咱 下套吗?

那 ”"换酒钱"的那份稿费“ 您要兑现的呀 ???

多少不论,起码 可到 太太那 涮耀 一下,对吧???
小小满足 虚荣心一把!

真的谢谢您!您这取材 的角度 确有过人之处!
那个 ”民乐合奏:   春节序曲“ 也是 太美了。。。
一听,就是 过年 气氛。。。

1201499605.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44)

1201499605.jpg
板凳
发表于 2008-1-28 01: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迎新春音乐什锦

最初由[琴键上的舞蹈]发布
回复:迎新春音乐什锦
一眼就看到了我喜欢的曾格格, 介绍一下:

曾格格,著名笛萧演奏家,民族新音乐开创者。现任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敦煌艺术剧院特邀艺术家。

1993年,曾格格用玉笛,玉萧首次演奏敦煌千年古曲[伊州],[箫韵]。并在多个国家表演,被人们爱称为[千年玉笛第一人]。

1996年12月,应澳门市政厅邀请,在澳门市政厅广场、大三巴牌坊古迹举办两场[民族音乐名家名曲独奏音乐会]。被称为[神笛手]。

1998年6月,在人民大会堂参加文化部举办的[欢迎美国克林顿总统访华音乐会],演奏笛子名曲[牧民新歌]。由于曾格格的出色表演,受到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克林顿总统的高度赞扬。同时克林顿总统欣然接受了曾格格代表中国赠送的三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竹笛,箫,埙。

1999年10月,赴俄罗斯克林姆林宫参加[为中国喝彩音乐会],她演奏的[踏春歌]倾倒了俄罗斯观众,被俄罗斯观众誉为[东方神笛]。

2000年9月,恰逢千年首脑会议在美国召开,7日,8日随中央民族乐团参加在林肯会议中心举办的中国民族经典音乐会。演奏[牧民新歌]。

2001年1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冯晓泉共同演出[天上人间]。向人们展示了民族器乐与现代音乐最新结合的开始。

2001年10月,应中央电视台邀请,赴法国嘎纳参加[2001国际电视节],并作为特邀嘉宾表演。

2001年圣诞节,举行新闻发布会,推出新音乐唱片---[天上人间]。同时推出[天上人间]的音乐电视。

2003年,冯晓泉.曾格格签约北京领先艺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多年来,曾格格在英国巴比肯音乐厅,德国伯林爱乐音乐厅,美国林肯会议中心,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希腊雅典卫城古剧场,澳大利亚情人港湾,香港艺术中心,南非太阳城,日本东京艺术剧院,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俄罗斯克林姆林宫等音乐圣地留下了美妙的笛声。她演奏的[天上人间],[雪山],[踏春歌],[雨中华],[貂禅],[世纪风情],[牧场],[我的亚西亚],[牧民新歌]等作品深受各国人们的喜爱。

并且,曾格格曾与冯晓泉一起在日本东京,澳门,新加坡,香港等地成功地举办了12场[民族新音乐专场音乐会]。被誉为[民族时尚音乐的代言人]、[东方神笛]、[民族音乐的新偶像]。

《天上人间》MTV 冯晓泉、曾格格 (民乐夫妻搭档)

http://news.xinhuanet.com/audio/2004-06/09/content_1516805.htm


隆重 欢迎 [琴键上的舞蹈] 老师 驾临  “故园情怀 ” !!!

谢谢您给我们送来 的 好贴!

真给我们上了 一课!!!
第一次知道 “曾格格” 还是上次她 演出后被困滞美国。
现在看了您的 详细介绍,看了您指引的 视频,
方知 她是 一个 天才!!!

先祝您 春节愉快!!!

我可否提点 个人请求:
您可否发些 您个人 的歌 让我们欣赏???
或您告诉我地方, 我去转过来。。。

大歌唱家的东东当然好,
但我特别喜欢 听真人唱的东东。
觉得特有真实感!
我个人一窍不通,就是特崇拜有此天分的人!
在国内就泡在那歌厅听人唱,我从不会唱。
这就是 我为什么 常去 “文学城” 和 万维的“高山流水”的原因。
从不发言,只听和download。。。

先谢谢您!!!

1201503493.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47)

1201503493.jpg
地板
发表于 2008-2-10 23: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春节拜年与忌门

最初由[alfonso]发布
春节拜年与忌门
熟人见面头一句:您过年好!”甭问,这是北京人、这是春节了。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过去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所以拜年的时限可以延长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现在这些讲头已不存在了...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1) It is a typical 【迎新春年俗原创贴】!  Mr. 【alfonso】 也堪称年俗专家了!

(2) 虽然 都过年, 看来 南北方的  年俗 是大不相同的。至少我老家是不同的。

1202703222.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30)

1202703222.jpg
5#
发表于 2008-2-10 23: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tinahu]发布
好消息,有孩子的朋友回国过年了,
坏消息,过年过的不是很热闹,没去几家蹭饭。
好消息,俺姑娘收了不少红包,
坏消息,俺姑娘自己把钱存起来了,不给我看。

鬼丫头, 终于露头了?

到哪里 好吃好喝 去啦???

拜年啊 ----------!

120270462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32)

1202704624.jpg
6#
发表于 2008-2-10 23: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回复:春节拜年与忌门

最初由[alfonso]发布
回复:回复:春节拜年与忌门

先给张班主拜年!

说说看,还没"破五"(初五)呢! :p

【alfonso】先生  客气了: 同拜! 同拜!

咱们可怜呀! 流落海外, 大年三十, 初一都不得闲!

先生的一些好贴都没时间 拜读. 愧疚!!!

下下周闲点, 慢慢读。。。

120270592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34)

1202705924.jpg
7#
发表于 2008-2-11 00: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tinahu]发布


就是大年三十开个party,周五考完试,今天去老人院当义工和老人欢庆新年。他们好开心我也好开心。一激动晚上吃的自助多了,现在还么消化呢,打算抗一礼拜

给同学办拜年了哦。恭喜发财!


“好消息,有孩子的朋友回国过年了,
坏消息,过年过的不是很热闹,没去几家蹭饭。
好消息,俺姑娘收了不少红包,
坏消息,俺姑娘自己把钱存起来了,不给我看。”

*********** 这不是说: 回国了吗?

“今天去老人院当义工”
********** 明年喊上我: 俺也想当 义工!

120270632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36)

1202706324.jpg
8#
发表于 2008-2-11 00: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tinahu]发布

每周都有那里用明年阿。
我没有回去,我上学呢。他们回去好啊,不用派红包
当 义工, 干些啥呢?

咱 广东话不会, 英语不会, 日语不会, 行吗???

咱就会 国语 侃大山, 能把人 侃乐, 行不?

1202706677.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36)

1202706677.jpg
9#
发表于 2008-2-11 00: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tinahu]发布

也没什么特别的,按摩按摩,陪他们做作运动,愉悦愉悦他们就够了。   

俺问语言要求 ?????????

(您答 动作。。。)

1202707089.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39)

1202707089.jpg
10#
发表于 2008-2-11 00: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tinahu]发布


语言没要求阿,你说话他们也没反应。说那国话都成,基本上是香港和台湾的老太太。也有外国老太太。

So, will it be very boring ???

Is there no fun ???

120270853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43)

1202708534.jpg
11#
发表于 2008-2-11 00: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tinahu]发布

你去的目的是让他们开心阿。
他们开心你就开心了。

Thanks!

It is so great!!!

Good night!!!

1202709289.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42)

1202709289.jpg
12#
发表于 2008-2-19 21: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春节拜年与忌门

最初由[alfonso]发布
春节拜年与忌门

熟人见面头一句:您过年好!”甭问,这是北京人、这是春节了。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过去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所以拜年的时限可以延长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现在这些讲头已不存在了...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熟人见面头一句:您过年好!---甭问,这是北京人、这是春节了。"
*********** 天津人 熟人见面头一句 拜年说什么呢?

*********** 天南地北 都叫 “油条”, 天津人为什么叫 “煎饼果子” ???  不懂哦!!!

  天津离北京不远呀???!!!

120347308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44)

1203473084.jpg
13#
发表于 2008-3-2 22: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jan_ai Zhang]发布


今天 正月 十四,明天十五,
标志着 过年要过完了,
新的一年的劳作又要开始了。
亲朋就利用这两天,
进行过年的最后一次欢聚团圆,
用吃米团子, 汤圆表示互道珍重,
互嘱别忘了来年重聚首,喜相逢,再团聚。。。
同时也借机思念并祝愿未相聚的亲朋。。。

---- 我印象中, 小时候 老家似乎没有闹元宵一说:
太穷 or 别的 风俗??? 我就记得上面那些!



”【原创】迎新春音乐什锦“ 是个 有始有终的好贴!
来首歌庆祝一下:

明月千里寄相思



1204513925.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40)

120451392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