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5°
    温度感觉: 25°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5°
    温度感觉: 14°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5°
    温度感觉: 14°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4°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7°
    温度感觉: 17°
查看: 6067|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历史上大师级经典照片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4-18 15:0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来自BillWang.Net | 论坛 » 美麗貼圖區  原作者:wxs


原来一幅照片的背后,还有其它的故事,若非透过批注的诠释,也许你我都会觉得,照片可能就只是一张照片而已。

              最著名的吻
这是有关接吻的著名照片中最早的一张。面对这张在公共场合强拍的照片,今天的人们可能会想到肖像权,隐私权这样的字眼,实际上它的确引发了一场肖像权的官司。但这并没能阻挡它在全世界流传。
http://bbs.billwang.net/attach/637536-image001-embed.jpg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2-4-18 15:04:11 | 只看该作者
《   他们看见了什么》
这位绅士跟妻子的注意力显然不在同一幅画上。这张照片是在一家古玩店里拍的。"有一天我去美术馆,看到许多人盯着这幅画,并且他们的反应非常有趣。于是我把照相机放在我的腿上,看我是否能够拍到一些好照片。因为橱窗的反光作用,路上的行人根本看不清我在做什么。"杜瓦诺斯把这个情景称作"开地球的玩笑"。http://bbs.billwang.net/attach/637537-image002-embed.gif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2-4-18 15:04:56 | 只看该作者
《她叫玛格丽特马瑟》
这幅坐姿人体使韦斯顿的人体摄影达到巅峰状态,也是人体摄影最伟大的经典之一,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抽象的人体艺术。http://bbs.billwang.net/attach/637540-image003-embed.jpg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2-4-18 15:05:38 | 只看该作者
《枪》
纽约105街区,一个小流氓将枪直指摄影家的镜头。"他只有11岁,却学会了一切狰狞。"克莱因回忆说:"当然,他手里是一把假枪,他正玩的也不过是美国孩子街头巷尾惯玩的游戏。但在我看,这一瞬间早已不再是儿童的游戏。" http://bbs.billwang.net/attach/637541-image004-embed.jpg
5#
 楼主| 发表于 2002-4-18 15:06:32 | 只看该作者
《婚礼上的妒忌》
捧花女孩简·斯奇罗特气愤地看着送戒指男孩里基·罗夫忙着和别的女人亲热,即使那女人是新娘。摄影师准确的抓拍到人物妒忌时的表情。
http://bbs.billwang.net/attach/637545-image005-embed.jpg
6#
 楼主| 发表于 2002-4-18 15:07:27 | 只看该作者
《硫磺岛》
1945年2月23日,硫磺岛战役打响第五天的清晨。在太平洋上这一次最血腥的战役中,有6821名美国人被杀,19217人受伤。这一切只是为了一片叫作硫磺岛的可怜的火山灰岛,一个长5英里,最宽只有2英里的小岛。上午10点15分,斯利伯奇峰终于攻下来了。上午12点15分,一面新旗插上斯利伯奇峰,乔罗森塔尔开始拍摄。"振作点,伙计们,这是带历史性的。"他开着玩笑说。这张照片后来被看作美国的"国家圣像"珍藏于华盛顿。
http://bbs.billwang.net/attach/637548-image006-embed.jpg
7#
 楼主| 发表于 2002-4-18 15:08:26 | 只看该作者
木偶戏表演》
伊森斯塔特清楚地记得这张照片是当时"生活"杂志委托他拍摄一个"伊森斯塔特眼中的巴黎"专辑中的一张。"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以为巴黎曾经被许多人摄入他们的镜头。后来在帕克得.芝刺索雷斯我发现了一个露天木偶戏表演。许多孩子在怀着惊奇和兴奋的心情在观看表演。我找到一个非常好的角度,接连拍了两卷胶卷。"当伊森斯塔特92岁时,他承认:"在我有关人的表情的作品中,没有哪一幅比这张成功。"
http://bbs.billwang.net/attach/637551-image007-embed.jpg
8#
 楼主| 发表于 2002-4-18 15:10:42 | 只看该作者
先转到这里,如果大家喜欢再继续吧。

再次感谢来自BillWang.Net | 论坛 » 美麗貼圖區的原作者:wxs  (a)
9#
发表于 2002-4-25 07:32:02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

我是博浩,为什么会说我会对这个页面感兴趣啊!!!
10#
发表于 2002-4-25 10:01:04 | 只看该作者

请继续贴

lucy 大侠,上次踢球你去了么?
11#
发表于 2002-4-25 14:56:31 | 只看该作者
好极了,请继续贴!我最喜欢第二张和第五张!
12#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7:27:56 | 只看该作者

家都喜我也非常喜欢这些图片,既然大家喜欢那就继续吧!

原文来自BillWang.Net | 论坛 » 美麗貼圖區  原作者:wxs

     引子
摄影诞生已经快两百年了, 从早期的盖达尔银版法到如今遍布全球的数字浪潮, 人类的历史第一次完整,准确的被记录了下来. 摄影也成为了一种艺术, 一种大众艺术. 借助摄影,个人也可以方便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全世界第一次有这么多人主动的参与到一项艺术之中.

在这长长的时间里, 出现了很多有才华的摄影家, 他们用手中的相机思考, 观察, 并留下了传世的作品. 有时, 甚至改变了历史:如越战的结束, 如希望工程的建立.
他们的作品也成了后来的爱好者们临摹的范本.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师.

这里介绍的是那些创立或影响各大流派, 或作品影响深远的摄影大师的生平,艺术风格及一些作品. 并希望大家能从这些作品中汲取力量。
13#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7:29:10 | 只看该作者
亨利·卡笛尔·布列松
主教和信徒(巴黎1938) 宗教,是人类艺术的一大主题。布列松说,我们所要表现的主题, 往往像一粒钻石上的各个切面,具有不同的细节,应该集中地表现出来。在这张照片里, 主教周围信徒们脸上的表情,就反映出了“钻石上的各个切面”。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bu3.jpg
14#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7:29:53 | 只看该作者
1936年,英王乔治六世举行加冕典礼,世界各国的摄影记者,闻风而至的全国记者,大 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富丽堂皇的仪仗队上。布列松却与众不同,他还注意到马路上的芸芸众生。 躺在报纸堆里入睡的人物。由于深夜出来“占座”,熬得又困又累,等到仪仗队过来时,他 却已经支撑不住,进入了梦乡……。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bu6.jpg
15#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7:31:15 | 只看该作者
这张照片的题材并不重大,但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它表现一个男孩:两 只手里,各抱着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地走回家去,好象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照 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显示出布列松熟练的抓拍功夫。抓拍是布列松一生所坚持 的基本手段。他从来不去干涉他的拍摄影对象。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bu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