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5°
    温度感觉: 14°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6°
    温度感觉: 15°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1°
    温度感觉: 10°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6°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0°
    温度感觉: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空椅 — 等待着中国人权

 
16#
发表于 2010-12-13 21:43:48 | 只看该作者
五毛脑子就是有问题,没收到指示就不会说话了。

孔老二奖颁给一个小孩子,这已经很明显地点题了,是“儿戏”。懂吗?
富士 发表于 2010-12-12 23:20


孔子奖让狗粮们很胸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12-13 21:47:27 | 只看该作者
这帮狗粮连孔子是干什么的都没闹清,还咄咄逼人。不知道这些狗粮们是否把狗粮从后门吃进去的。整天与这些人渣打交道,我是不是太自甘堕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12-13 21:59:51 | 只看该作者
和平奖只不过是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风向标而已,孰是孰非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不过个人认为和平奖颁给为和平为人权战斗的人还是无可非议的,至少获奖者是有所付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12-13 22:08:08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打倒孔家店”和“新尊孔读经”

         刘义忠

今天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各地都开展各种纪念活动。进入21世纪以来,对“五四”的反传统、反封建精神,海内外都出现了一些新质疑,人们问五四精神是否过时,五四精神还有现实意义么?特别是对于新年来的 “新尊孔读经”活动议论纷纷。
蔡元培当教育总长时,把经学搞掉了,废止读经,反对尊孔。下令小学堂读经科一律废止,不久再度下令废止师范、中、小学读经科。他认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故各级学校不应祭孔。针对守旧派尊孔及“以孔教为国教”等主张,他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创议。在民智未开、封建势力十分强大的当时,皆是保护少年儿童免受毒害的必要之举,但未见其有禁止大学讲授经学的政令。他后来执掌北大,也是兼容新旧之学,提倡学术自由。“经学”与“读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出任北大校长后提倡“兼容并包”并引入了西方的大学管理制度,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三十年间经济发展有成,贫富差距悬殊,教义依旧定于一尊,文化失去创造力。面对普遍的信仰危机,不得不搬回被“革命”打倒的文化偶像孔子充当陪祭。新的“尊孔读经”明为文化时尚,骨子里仍是维稳手段,以弘扬国学之名行愚民教育之实,“老调子”至今唱个没完。
到底是应该“打倒孔家店”,还是实行“新尊孔读经”呢?
  我以为,中国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不可一概而论。洋人讲“中国学”或“汉学”皆有科学定义,国人笼统以“国学”自诩,甚至将“经学”与“国学”混为一谈,皆有偷换概念之嫌。胡适、蔡元培、陈独秀、鲁迅等新文化运动巨子,都是学贯中西、受过全套传统教育而又从封建营垒中杀出的人物。就新文化运动形成的学风而论,胡适整理国故,得益于西方学术研究的科学方法;蔡元培办北大力倡“兼容并包”,才有了梁漱溟、钱穆、冯友兰等一代学术大师。
六十年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传统文化在大陆一度濒临灭绝,淹留一脉孤悬台港海外。当今日益浮躁的大陆学界,坐堂叫卖“国学”犹如艺场说书,但求名利双收,何须真才实学?有望成为硕学鸿儒者,凤毛麟角而已。
  孔子作为中国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人类文化史上自有其地位,但也只有在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才会产生这样的人物。顾准认为:“中国的传统思想,没有产生出科学与民主”,“批判中国传统思想,是发展科学与民主所十分必须的”。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是对历代封建统治者将儒教定于一尊、实行文化专制的反动,纵有矫枉过正之处,其进步意义同样不容抹杀。五四后提出“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是对传统文化的认真反思与批判继承。
年年都纪念“五四”,几乎成了一种仪式化的活动,有的地方领导仅仅是“孔子搭台,经济唱戏”,目的是招商引资。选择这个日子清场,在纪念牌前大办“成人礼”,堪与祭孔大典一比。高举“五四旗帜”而阉割“五四精神”,实为当今一大怪象。五四的旗帜是“科学与民主”,岂有偏废之理?有科学而无民主,则科学无以昌明;有民主而无科学,则民主徒托空言。中国在五四后出现了一批学术大师,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学生,也在海外成了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今日之中国,大师不出诺奖无缘,原因仍在体制对文化学术的思想桎梏未除。
  以生产线式的应试教育禁锢青少年的思想,制造体制机器的标准配件;罔顾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用技术手段监控国人的思想言行……;种种切切,皆是对“五四精神”的阉割,扼杀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九十年后环顾神州:孔店重开,五四已远,开创未来,任重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12-13 22:49:06 | 只看该作者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杜絕四種弊病:不主觀臆斷,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唯我獨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0-12-13 22:58:45 | 只看该作者
:thumbu: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杜絕四種弊病:不主觀臆斷,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唯我獨尊。
Belami 发表于 2010-12-13 22: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12-13 23:06:13 | 只看该作者
最近一段时间, 打从北欧向东刮出一阵"阴风"以来,
各路"道德"先生的活动异常活跃.
本楼吵闹热烈,
竟也惊动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哲人孔老夫子.
圣人就是圣人,
淡定非凡, 就回一句: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0-12-13 23:12:58 | 只看该作者
孔子奖让狗粮们很胸闷。
紫黄 发表于 2010-12-13 21:43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还没发奖金呢?赶紧找唐道夫要啊,周永康的经费他拿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0-12-13 23:14:39 | 只看该作者
五四的旗帜是“科学与民主”,岂有偏废之理?有科学而无民主,则科学无以昌明;有民主而无科学,则民主徒托空言。中国在五四后出现了一批学术大师,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学生,也在海外成了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今日之中国,大师不出诺奖无缘,原因仍在体制对文化学术的思想桎梏未除。


朝廷的胡阿斗不惜叛道离经,给太祖批倒的孔子屈膝叩首,自以为找到了一颗救命稻草,可悲。
听听太祖给你们留下的咒语吧:

主席说我们共产党人,是从批孔起家的,但是我们决不能走前面他们的路,批了再尊,等到我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再把孔子的思想来统治老百姓的思想时,落入历史的一种循环,这是不行的。如果共产党也到了自己没法统治或者遇到难处了,也要把孔子请回来,说明你也快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12-14 00:58:12 | 只看该作者
评价的挺好,,我确实没有角色,,,51上小鸟乱飞,,,小鸟都看不见我,,呵呵。。。编号1988    你家车库门坏了,我给你打8折,,现实当中我们也许成朋友了,,,
车库门 老刘 发表于 2010-12-13 20:15


刘师傅好气度啊!
您可听说过51论坛有一类"异族"?
他们
尊姓高,
名道德,
号岸然,
好西瓜,
食民猪,
挥刄拳,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14:02:17 | 只看该作者
孔子奖让狗粮们很胸闷。
紫黄 发表于 2010-12-13 21:43



    "孔子和平奖"的那一打人民币? ~~连战真可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12-14 14:11:18 | 只看该作者
和平奖只不过是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风向标而已,孰是孰非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不过个人认为和平奖颁给为和平为人权战斗的人还是无可非议的,至少获奖者是有所付出的
然也 发表于 2010-12-13 21:59


中国的新闻自由:

r.JPG (27.7 KB, 下载次数: 193)

r.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0-12-14 18:50:25 | 只看该作者
刘是不是犯人根本不是无人领奖的关键。

假设一下:
如果某中国人得了Nobel物理奖,但却因为某刑事罪被关了,中国政府会不允许他的亲人去领奖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12-14 22:38:49 | 只看该作者
朝廷的胡阿斗不惜叛道离经,给太祖批倒的孔子屈膝叩首,自以为找到了一颗救命稻草,可悲。
听听太祖给你们留下的咒语吧:
野驰 发表于 2010-12-13 23:14



这段引文真是TMD精彩了,美中不足是没有给出原始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12-14 23:04:40 | 只看该作者
这段引文真是TMD精彩了,美中不足是没有给出原始出处。
快乐散沙 发表于 2010-12-14 22:38


“我们共产党人,是从批孔起家的,但是我们决不能走前面他们的路,批了再尊,等到我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再把孔子的思想来(改造)老百姓的思想时,落入历史的一种循环,这是不行的。如果共产党也到了自己没法统治或者遇到难处了,也要把孔子请回来,说明你也快完了。”

(选自毛主席同毛远新同志的谈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