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7°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0°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8°
    温度感觉: 19°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0°
    温度感觉:
查看: 175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内 读研究生 作课题:青春岁月蹉跎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18:14: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疆篇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 ... 12&postID=38169

  最近在网上看到吐鲁番泥石流、哈密百里风区火车旅客遇险的新闻,不由得想起大约十年前,给老板作项目,在新疆蹉跎一年的日子。零零星星,点点滴滴,凭记忆写下来,算是对那段日子的纪念。

  1、台北台北,我是台中

  项目合作单位是吐哈石油会战指挥部。吐哈是吐鲁番、哈密盆地的简称,吐哈油田会战指挥部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直属的局级单位,驻扎在一个叫鄯善的地方。

  说起鄯善,十个人有九个不清楚到底在那旮沓,但说起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大概外星人也会知道。

  其实鄯善也盛产优质葡萄和甜瓜,据说由于历史的误会,葡萄被左邻吐鲁番抢了先、甜瓜被右舍哈密夺了名。新疆流传的民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出了个油田叫吐哈,无名英雄终何在?鄯善才是老本家。”

  鄯善人每每提起这碴儿,委屈得肠子都拐着弯叫屈。

  鄯善县地理上位于吐鲁番盆地的东部。西边是吐鲁番,东边是哈密县。鄯善县县城的规模不大,但号称是世界上离戈壁最近的城市。油田会战指挥部建在鄯善火车站附近,一溜十几栋平房,外加一个号称戈壁五星酒店:吐哈石油宾馆。

  鄯善火车站因油田而繁荣,后来干脆建镇叫火车站镇。

  吐哈油田的油气主要分布在鄯善的七克台镇北部地区,地质上叫台北凹陷。油田开发初期,勘探人员在野外联络,对讲机里常常听到类似如下的呼叫:

  “台北台北,我是台中,请回话。”

  “台中台中,我是台北,请讲请讲。”

  后来石油部周永康部长来视察,临走对油田牛总指挥说:工作做的很好,就是名字听起来别扭。

  搞石油的人以大老粗自豪,所以油田出二杆子。

  老牛是余秋里旧部,脾气更是典型的咬卵匠(倔强)。据说当时咣叽一下就给部长顶了回去:那就当我们已经解放了狗日台湾了。

  所以以后大家还是台北台中的叫,弄得多年以后,我一听到台北,还时不时联想起七克台那荒凉的戈壁滩  --- 台北台北,我是台中。

120510444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22)

1205104444.jpg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18:16:47 | 只看该作者

青春岁月蹉跎记---新疆篇

2、火焰山遇险

  出鄯善往西,便有著名的吐鲁番葡萄沟和传说中唐僧西天取经的火焰山。据考证,当年玄奘的确经过了吐鲁番,并曾在高昌故城歇息了一月。高昌当时是丝绸路上的一个重镇,但现在早已是一片废城,只留下零星可见的砖石瓦片,令人遥想旧时辉煌。

  火焰山虽然没有真火,但地处盆地底部,红砂岩在烈日照射下,看似烈火在燃烧;再加上炽热气流滚滚上升,热气蒸腾也酷似火焰。

  到乌鲁木齐的国道正好从火焰山旁边经过。如果平时有事到省里,大家都会避开正午时分过火焰山。据有经验的司机讲,最热的时候,公路路面会被烤得软呼舻模

1205104607.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9)

1205104607.jpg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18:17:52 | 只看该作者

青春岁月蹉跎记---新疆篇

3、车厢酒店

  刚到鄯善,油田暂时没有安排宿舍,便叫我住在勘探大队的车厢酒店里。其实就是活动列车,四列车厢排成井字形,我住北厢的一间。里面有一个单人床,一个小小的洗手间。好像还有中央空调,加湿器之类的东西。

  没住多久,我就觉得这车厢房不是久留之地。因为太不安全,一旦着火,那简直就是一个封闭的铁棺材。

  那时国内防火的安全意识还很不够,尽管94年克拉玛依火灾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

  仔细研究一下,发现车厢房很容易着火。比如化纤地毯有极强的静电,进屋脱衣穿衣常常会被电蜇一下。屋内电线如果老化,也容易裸露导电。整个酒店不禁烟,许多房里都有人吸烟。最为糟糕的是,屋内没有防烟火报警装置,唯一的透气窗还用铁条封起来了。

  我测试了一下,从我房间跑到走廊然后再到拐角出口,大约要30秒。在极端情况下,瞎灯熄火,葡匐出来,会更慢。而且,还需要一只手用湿毛巾捂着嘴。

  那段时间,我真是夜夜枕戈待旦,惶惶不可终日。

  好在不久后,一朋友在戈壁五星酒店顺出一铺位,我才可以安安稳稳睡个踏实觉了。

  但打那以后,我落下一毛病,出外住宿先找逃生路线。时不时还毛巾捂嘴演习一把。

  我真是胆小!

1205104672.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6)

1205104672.jpg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18:19:40 | 只看该作者

青春岁月蹉跎记---新疆篇

4、戈壁说吃

  如果说十年前我在鄯善,比现在在国外吃的舒服,你肯定不信。

  先说伙食标准(记住那是1996年):每人每天50元,如果是油田职工,自己交5元,其余单位报销。我帮老板作课题,当然得按油田职工待遇。后来,老板看课题干得不错,慷慨一把,干脆全给我在课题里报销了,当然这是后话。

  餐厅凭工作证加餐证进出,8人一桌坐满就吃。早餐银耳汤、油条、豆浆、牛奶、稀饭、馒头、小笼包子、蛋糕、酥饼、茶叶蛋。间天轮着上米粉、油茶、煎蛋面。

  中午晚上是八菜一汤,餐餐必定有鸡鸭鱼。偶尔还有海参鱿鱼,大虾螺蛳。那段时间,我才从学校食堂吃糠咽菜熬出来的胃,猛然一口尝到了红烧天鹅肉,其快乐程度就好比和尚洞房花烛夜,嘿嘿,自个儿偷着乐吧!

  春宵苦短,迷迷糊糊、猛打猛冲地吃了好几周,我才有了点满足的从容,才有闲功夫注意同桌或临桌食友。逐渐发现,这些家伙好像都跟我一样是菜鸟,属于刚翻身解放、吃上饱饭的一群人。平时我在办公室见到的那些机关老狐狸们,在这一个也看不到。难道他们境界高,不跟我等腐败?

  带着这样的疑问,去请教我的驾驶师傅、开发事业部小李。小李卖个关子,说你陪我到野外出趟差,那时师傅再点拨教你。

  跟小李在野外风餐露宿一周,爬井架、看柴油机,吃了不少苦头后,我终于探听到了老狐狸们进餐的去处:回民餐厅。

  原来,主餐厅后院,那看似苏州园林似的半月形门后,还有一个小餐厅。对外说是回民餐,其实只要后勤部张部长开个条,谁都可以去。我那段时间正在计财部给他们装系统,所以没费什么劲便弄到了特别通行证,有幸和老狐狸们共进三餐了。

  这回民餐的妙处,一时半会儿讲不完。反正日子一长,认识了政治部的田主任。他绝对是一美食家,单从他那,就听到了许多回民餐的八卦。

  据田主任介绍,回民餐厨师是从兰州某美食楼高薪请来的。最拿手的就是手抓羊肉,据说那是选正宗的宁夏滩羊中体重20多斤的小绵羯羊,作出的手抓羊肉没有半点膻味,而且鲜、嫩、香。

  我注意到,几乎每天晚餐都有一小盆手抓羊肉:雪白的瓷盆盛有大半盆方块儿羊肉,汤清澈如泉,每块方块儿肉上若有若无都能看到些炼乳似的羊脂。一小碟细盐衬托得羊肉纤维丝毫毕现。

  跟田主任吃手抓羊肉,有点象进行宗教仪式。只要有田主任在的那一桌,大家吃的时候就很严肃。肉通常没有多的,一桌八个人每人只能分到两块。仪式开始,但见公筷沉底传中,慢捞轻起,沾咸盐如裳嗦影咨常

1205104780.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8)

1205104780.jpg
5#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18:22:16 | 只看该作者

青春岁月蹉跎记---新疆篇

5、柴窝堡大盘鸡

  每次从鄯善去乌鲁木齐办事,来回都要经过达阪城、柴窝堡。达阪城就是王洛宾“达阪城的姑娘辫子长”里的达阪城。去达阪城看了当地的姑娘后,感觉很不爽。因为,心里老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其它不说,至少辫子应该长点吧?

  不过达阪城附近的柴窝堡却是想起来让人口水滴答的地方。

  柴窝堡大盘鸡太好吃了!

  不骗你的说,现在俺在梦里还经常念叨那种美味。

  其实说起名气来,柴窝堡远不及达阪城有名。它不过是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约40多公里的一个小镇,90年代因为一陈姓湖南人开柴窝堡第一家大盘鸡店后,才逐渐声名鹤起。所以我认为柴窝堡大盘鸡是湘菜。

  每次车快到柴窝堡,一车的人都开始口水津津,盘算着自己能干下去几盘辣子鸡。

  司机停好车,俺多半第一个跳下去,直奔餐馆后院。按事先统计好的食客数量,从院里挑选出健壮的大红公鸡。看着店伙计在后院现场点杀,然后在一块巨大的树墩菜板上剁出拇指大小的鸡丁。这时我就从后院墙根下如山高的红辣椒里,选出一大筲萁小手指长、大小匀称的精壮辣椒,和剁好的鸡丁一起送到厨房里。

  用不了多会儿,麻、辣、咸、甜、香的大盘鸡就热腾腾上桌了。如果不开车,你可以先狼吞虎咽干下半盘后,乘嘴巴麻木、五脏六腑气血翻涌之机,咕嘟嘟灌下一瓶啤酒。然后再慢慢品尝剩下的美味。

  最壮观的一次是五个人造下去六只鸡,而且司机因为要开车,过后还边开车边抱怨说没太好意思放开吃。

  最郁闷的一次是和机关一小妹妹同行,俺刚挑好第一只大红公鸡,正待挑第二只时,妹妹在一旁担忧地问:这么大一只鸡俺们能吃了吗?得,结果就一只鸡上桌,她老人家风卷残云干掉了一半。要赶路又没时间再宰一只,可怜我和司机兄弟几乎是半饿着肚赶路。

  以后谁要是考证出来,林黛玉妹妹一顿能造一大海碗面条,俺绝对相信!

  奇怪的是国外中餐馆居然没有大盘鸡一说,郁闷!

1205104936.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9)

1205104936.jpg
6#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18:25:11 | 只看该作者

青春岁月蹉跎记——新疆篇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 ... 12&postID=38209

6、巴里坤草原

在鄯善住了几个月,几乎没有见到过绿色植物,四下放眼望去都是戈壁苍凉的灰黑色。

戈壁滩没有土,全是一片片砺石碎片,这当然存不下水。所以在戈壁滩,植物存活极难。油田指挥部从外地运来土,用油毡垫底保水种了点草。但经戈壁躁风一吹,早变了枯黄。

没有绿色的日子比没有女人的日子还难熬,时间一长,开始受不了了。于是,约上几个朋友,上巴里坤草原玩。

从鄯善到哈密,再到草原,大概200多公里路,不知不觉,一踩油门就到了。

巴里坤草原是新疆第二大草原,也是天山三大高山牧场之一。进入巴里坤县,一望无际的绿色扑面而来,令人不饮自醉。草原地阔坦荡,湖沼广布。我们哥几个好象猛然从黑白世界到了彩色天地,全身的细胞都开始苏醒,有奔跑的冲动。

驱车在草原上狂奔了一阵后,遇到牧民。他们看上去象俄罗斯人,勉强能讲汉话。

于是问当地人“巴里坤湖”在那里,回答说我们现在就在湖里啊。

原来,巴里坤人管巴里坤草原叫“巴里坤湖”,而真正的巴里坤湖叫“海子沿”。

按牧人所指方向,找到了“海子沿”。那是还没有被破坏的原生湖泊,未开垦的处女地。清新、湿润的空气里游动著草原特有的甜香,微风一吹,草浪起伏。对此美景,心旷神怡。

我试了一下湖水,还不冷。就建议大夥儿下湖游泳,没带游泳裤没关系,反正周围渺无人烟。典型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于是,我便有了平生第二次的裸泳经历(第一次是读大三时去成都边上的三叉湖露营,月夜赤条条下水,感觉极妙)。

其实现在想起来,男人童真的样子在裸泳时最容易体现出来。环境越纯净、身体越赤条条无牵挂,越能让他回到童年。也许人最可贵之处就是在心底的某个角落永远保持著赤子之心。

以前一位女友说,看男人们哗笑着破浪前游、或是满头湿漉漉地回头快乐大叫,看他们在绽放比水花还灿烂的笑脸,再铁石心肠的女人都会感动得一塌糊涂。可惜,那天巴里坤“海子沿”里只有我们几个天体男人。
  
那天回鄯善基地后,大家还兴奋不已,一再说以后还要去。可是,以后就再没有那样的机会和心情了。

120510511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5)

1205105111.jpg
7#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18:31:45 | 只看该作者

青春岁月蹉跎记---新疆篇

红山塔下川菜馆 (1)

临近农历新年,油田机关的人都忙著办年货,准备过年了。我也趁机把工作挽了个小结,自己提前放假,计划到乌鲁木齐住上两周,痛快玩一下,然后再回家。

油田的一个二级单位在红山公园对面有一个招待所,看上去还干净整洁,进出都有门卫登记盘查,感觉也安全,便住了进去。

红山塔是乌鲁木齐的地标,不远就是以红山商场为中心的商业区。我每天早出晚归,疯疯癫癫玩了一周多,该玩的地方也玩得差不多了,于是就盘算著买机票回成都。

到民航售票处一问,年前的机票早就被预订一空。过年期间飞机停航,初五以后再开飞。我这一听傻了眼,赶紧到火车站问火车票,谁知比飞机票还紧张,不仅卧铺座票全无,连站台票都停卖了。

垂头丧气地回到招待所,管理员告诉我,春节期间招待所也要关门,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回玉门油田过年。这意味著我要被扫地出门,另寻住地。

窗外漫天大雪,天寒地冻。这时候到那找食宿都难啊。

一愁莫展的时候,想起油田住乌办事处的王姐。她也是四川人,平时对我这小老弟很关照。赶紧电话打过去,办公室里的人说她回玉门了。又打到她玉门家里,还好,她在家。

听了我的困境,王姐一边说别着急,一边说让她想想。

“这样,我给你个电话,去找刘老板。就说你是我的表弟。刘老板神通广大,肯定能帮你。”

按王姐给的号码,电话找到刘老板,请他帮忙。听说我是王姐亲戚,又在油田上,刘老板一口答应帮忙。果然不出半个小时,他就给我弄到一张四天后的机票。然后叫我带上身份证去他办公室取票。

刘老板办公室在红山商场旁边的一栋写字楼三楼上。他戴眼镜,瘦高个,白净面皮,四十来岁。给我的名片上写着“中国新疆楼兰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看得出,他办事干净利落,人也豪爽。

万事顺利,我自然高兴万分,要请他吃饭。他一摆手:“不用,今晚到我家饭馆去喝酒。”

1205105505.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6)

1205105505.jpg
8#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18:33:31 | 只看该作者

青春岁月蹉跎记---新疆篇

红山塔下川菜馆 (2)

原来,他还开了家川菜馆, 就在红山塔下, 离招待所不远,我有次回来晚了还去那里吃过饭。

饭馆门面不大,进去后感觉宽敞些,大约能同时摆下十来桌宴席。刘老板带我进去,招呼着坐下,问吃点什么。

点了麻辣兔丁、红油耳片、火爆双脆、水煮牛肉,一碟泡青菜。我见柜台边沿墙摆了5、6个广口大玻璃瓶,里面用不同的药草泡著酒。便走过去细看瓶上的大红标签,好象有什么三鞭酒,海马酒,藏红花酒等。刘老板开玩笑说,“这都是上火的, 咱们喝点清热退火的吧。先来一斤白果酒。” 白果就是银杏,第一次知道可以泡酒。

刘老板豪爽善饮,典型的江湖中人。我在油田摸滚爬打大半年,可能身上也匪气十足。加上我又是王姐的表弟,推杯换盏之间,便称大哥小弟地称呼起来了。

那晚不知道喝了多少清热去火的白果酒,我是迷迷糊糊地听明白了刘大哥孤身闯新疆的传奇经历。

刘大哥是四川阆中人,父亲文革时莫名其妙被判20年徒刑,充军到青海服刑。没几年监狱通知家属说犯人暴病身亡,尸骨无存。万般无奈中,刘母只好改嫁。谁知又遇人不淑,娘俩三天两头被酒鬼继父毒打。刘母见儿子小小年纪也难有活路,便含泪偷偷塞了十块钱给他,叫他到成都投奔舅舅。那年月谁家都不好过,小刘舅舅左思右想,最后叫小刘到伊犁找他一个战友。

可以想象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千里迢迢辗转找到伊犁,要经历多少血泪艰辛。总之还好,那位仗义的舅舅战友收留了他。后来,小刘当农垦战士,考上石河子大学,毕业后分到乌鲁木齐区文化厅,后来辞职作边贸;再后来,好像犯了点事儿,局子里蹲了一年。出来后就依靠监狱里认识的朋友做些极赚钱的买卖。这饭馆就是他把岳父一家(也就是舅舅战友家,小刘后来娶了舅舅战友的女儿)从伊犁接来后,专门给他们开的。

酒一直喝到很晚,尽管大家都没醉,但都晕晕呼呼的。反正没有搞清楚他究竟犯了什么事进监狱。

120510561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6)

1205105611.jpg
9#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18:35:38 | 只看该作者

青春岁月蹉跎记---新疆篇

红山塔下川菜馆 (3)

接下来几天,我没事就到他办公室玩,跟他聊天。 明地里,好像他的业务是组织旅游团到丝绸之路游玩,还开有旅游纪念品商店,卡拉OK歌舞厅。 暗地里,隐约知道他在作一些叫“刀口舔血的买卖。”

他认识很多人,三教九流,龙蛇混杂。听他打电话最有趣,他本来说一口地道的新疆普通话,就是陈佩斯小品卖羊肉串里的那种味儿。但说话间,时不时会蹦一句字正腔圆的川骂“龟儿子”。每当这时,办公室外间的白领小姑娘们就会偷偷抿嘴笑。

中午刘嫂会亲自从饭馆送午饭来。据说刘大哥坐牢时落下了胃病,所以刘嫂总是煲一碗汤,一定要看到他吃完才走。

刘大哥是吃过大苦,也享过大乐的人。他常常感叹父母走得太早,所谓子欲养而亲不侍。 看得出,刘大哥对夫人是敬爱有加,对岳父也是恭恭敬敬。这也应了他的口头禅“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后来,我知道他跟油田的许多领导都很熟,领导们是他歌舞厅的常客。用他的话说是“王八最喜欢吃红嘴巴鱼。”

他那段时间经常到鄯善去,据说准备在鄯善也开个同类的歌舞厅按摩房。但我过完年回油田后,听说不知为何最后没有开成,也许“红嘴巴鱼”不好找,或者“王八不吃窝边鱼”。当然这是后话。

几天后,我拿着刘大哥帮买的机票, 顺利在年前回家过了个团圆年。

(The END)

1205105737.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7)

1205105737.jpg
10#
发表于 2008-3-10 15:22:25 | 只看该作者
Very Good!
11#
发表于 2008-3-15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好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