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查看: 294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壮平、李勤父女油画《东方神女·山鬼系列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8:2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
诗作:屈原
诗歌:九歌·山鬼
油画:李壮平、李勤
模特:李勤
组画:东方神女·山鬼系列
配乐:滴酒倾相思
作曲:候建
专辑:听酒
编辑:单人影院
制作:单人影院
【单人影院】附言:
还记得最早看屈原的《九歌》,是儿时在好友马云路家里。我们偷偷打开他大哥的书箱,就因有此木箱,我读完了全部北大中文系的教材。如今,马云路是中国铁路文工团说唱团的相 声演员。那些年,我们看了许多中外文学典籍。看了李壮平、李勤父女创作的油画《东方神女·山鬼系列》,让我想起了屈原的《九歌》和 那段儿时的记忆。做此视频,是为纪念。关于屈原的《九歌》,有许多见解与注释。一般认为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女山鬼,在山中采灵芝及约会她的恋人。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郭沫若根据于字古音读巫推断于山即巫山,认为山鬼即巫山神女 。巫山是楚国境内的名山,巫山神女是楚民间最喜闻乐道的神话。身为楚文化发源地的川籍油画家李壮平、李勤父女,共同创作的油画《东方神女·山鬼系列》,近日正在重庆展出。李壮平以女儿为人体模特,也引发了热评。我赞赏他们父女的创作 ,给美术界留下了如此绝美的精品。配乐选自我喜欢的作曲家候建的作品,演奏的也都是当代名家,如陈悦、常静等等。

  【山鬼】

  最初见于屈原(名平,楚国人)的《九歌》。描写了一位极其有气质的美女形象,也被传说为一个山林中的神女,其文如下: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译文】
  仿佛有人经过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萝。含情流盼啊嫣然一笑,温柔可爱啊形貌娇好。驾着赤豹啊紧跟文狸,辛夷为车啊桂花饰旗。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
  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红颜凋谢啊怎能永葆花季?
  我在山间采撷益寿的灵芝,岩石磊磊啊葛藤四处缠绕。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啊头顶松柏。(心念公子啊暗自沉吟,)你想我啊是真是假。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
  【山鬼的形象】
  《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
  全诗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以人神结合的方法塑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
  她披戴着薜荔、女萝、石兰和杜蘅,乘着赤豹拉的辛夷车
  车上插着桂枝编织的旗,身边跟着长有花纹的花猫……
  其衣食住行无不带有强烈的神性和野性色彩,又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
  然而山鬼的容貌体态和情感变化又都是正常人的表现
  她感叹青春不能永驻,期盼爱人早些到来,不来则忧伤孤独……
  这种人神合一的形象创造,正是屈原诗歌中的一贯方法
  【赏析】:
  《山鬼》出自《九歌》的第九首。《九歌》是一组祀神的乐歌,据说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九歌》中有不少篇章描述了鬼神的爱情生活,如《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等,本文也是如此。[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
  赏析
  诗的第一节主要从各方面描绘了[山鬼]的美好。“若有人”一词,准确地传达出[山鬼]给人的迷离惝恍、来去飘忽之感。“被薜荔兮带女罗”以及下文中的“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等写[山鬼]的装束,既活画出[山鬼]这样一位身为山林之神的自然女儿的形象,又暗示了她外表和内心的美好,这也是[屈原]的善于以香草比美好品德的手法的体现。“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山鬼]的这两句突如其来的自夸,就好像演员在舞台上的第一个亮相,其美好形象让读者眼前一亮。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没有仔细地描摹[山鬼]的外貌,而是借她的爱人之口来赞美她的神态之美。这不禁令人想到《诗经·卫风·硕人》对“硕人”的美貌的描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前面几句穷形尽相的比喻固然煞费创作者的苦心,可欣赏者们并不太领情,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能见出“硕人”女儿情态与生命活力的诗句才博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山鬼》中的这句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更何况它是出自[山鬼]的爱人之口呢!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山鬼]在赴约途中,想起爱人对自己的赞誉,不禁满心欢喜,此时更恨不得马上与爱人见面。为了与爱人见面,她还特意准备了礼物:“折芳馨兮遗所思。”
  第二节写[山鬼]在约定处焦急等待爱人的情景,见出她温柔、痴情的性格。天色变了,下起雨来,由于还没见着爱人,[山鬼]并不甘心就此回家。“岁既晏兮孰华予”一句,写出古今女子共有的心理:对于时时威胁到自己青春容颜的时光流逝,惟一可令她们感到欣慰和放心的就是爱人对她们的欣赏和宠爱;如果爱人不在身边呢,自然容颜暗淡,没有光彩了。这句心理描写,使[山鬼]形象更多了凡俗气息,更让人觉得她的亲切、可爱。而类似的表达在后世诗歌中是屡见不鲜的,如“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里就有“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在长久的等待中,[山鬼]不免要揣想,他到底因为什么不来赴约呢?“君思我兮不得闲”既是为爱人开脱,也是自我宽解之词吧。
  第三节写总也不见爱人到来,[山鬼]开始心生疑惧,随着希望彻底落空,[山鬼]对爱人不禁有所怨愤。“山之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阴松柏”赞美[山鬼]的美好高洁;“君思我兮然疑作”承上“君思我兮不得闲”而来,至此时,[山鬼]的忍耐已到了极点,她不由自主地要往坏的方面想;天黑了,雷声隆隆,雨大起来了,猿狖也凄厉地鸣叫起来,风飒飒地吹过树林,——这一切,让[山鬼]倍感孤独、凄凉,她怎能不抱怨呢?“思念你只会徒然地让我饱尝忧愁啊!”
  这首诗情感线索清晰,与此相应的是,诗人善于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渲染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这在第二、三节中表现得尤其明显。第二节中,看到爱人并没有如约前来,[山鬼]愉快的心情蒙上了阴影,而天气也是“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第三节,在爱人终于不至,[山鬼]无限伤心、哀怨之时,风雨也更猛烈起来,并夹杂着猿狖的哀鸣。
  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楚国神话中有巫山神女的传说, 本篇所描写的可能就是早期流传的神女形象。她只能在夜间出现,没有神的威仪,和《九歌》中所祀的其他神灵不同。歌辞全篇都是巫扮山鬼的自白。
  读这首诗先得注意两点:一是“山鬼”究竟是女神还是男神?宋元以前的楚辞家多据《国语》、《左传》所说,定山鬼为“木石之怪”、“魑魅魍魉”,而视之为男性山怪。但元明时期的画家,却依诗中的描摹,颇有绘作“窈窕”动人的女神的。清人顾成天《九歌解》首倡山鬼为“巫山神女”之说,又经游国恩、郭沫若的阐发,“山鬼”当为“女鬼”或“女神”的意见,遂被广泛接受。本文的品赏即以此说为据,想来与诗中所述山鬼的形象也更为接近〖注一〗。苏雪林提出《九歌》表现“人神恋爱”之说以后,大多数研究家均以“山鬼”与“公子”的失恋解说此诗,笔者却以为不妥。按先秦及汉代的祭祀礼俗,巫者降神必须先将自己装扮得与神灵相貌、服饰相似,神灵才肯“附身”受祭〖注二〗。但由于山归属于“山川之神”,古人采取的是“遥望而致其祭品”的“望祀”方式,故山鬼是不降临祭祀现场的。本诗即按照这一特点,以装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入山接迎神灵而不遇的情状,来表现世人虔诚迎神以求福佑的思恋之情。诗中的“君”、“公子 ”、“灵修”,均指山鬼;“余”、“我”、“予”等第一人称,则指入山迎神的女巫。说明了这两点,读者对这首轻灵缠绵的诗作,也许可品味到一种不同于“人神恋爱”说的文化内涵和情韵了。
  你看,此诗一开头,那打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就正喜孜孜飘行在接迎神灵的山隈间。我们从诗人对巫者装束的精妙描摹,便可知道楚人传说中的山鬼该是怎样倩丽,“若有人兮山之阿”,是一个远镜头。诗人下一“若”字,状貌她在山隈间忽隐忽现的身影,开笔即给人以缥缈神奇之感。镜头拉近,便是一位身披薜荔、腰束女萝、清新鲜翠的女郎,那正是山林神女所独具的风采!此刻,她一双眼波正微微流转,蕴含着脉脉深情;嫣然一笑,齿白唇红,更使笑靥生辉!“既含睇兮又宜笑,着力处只在描摹其眼神和笑意,却比《诗经· 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之类铺排,显得更觉轻灵传神。女巫如此装扮,本意在引得神灵附身,故接着便是一句“子(指神灵)慕予兮善窈窕”——我这样美好,可要把你羡慕死了:口吻也是按传说的山鬼性格设计的,开口便是不假掩饰的自夸自赞,一下显露了活泼、爽朗的意态。这是通过女巫的装扮和口吻为山鬼画像,应该说已极精妙了。诗人却还嫌气氛冷清了些,所以又将镜头推开,色彩浓烈地渲染她的车驾随从:“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这真是一次堂皇、欢快的迎神之旅!火红的豹子,毛色斑斓的花狸,还有开着笔尖状花朵的辛夷、芬芳四溢的桂枝,诗人用它们充当迎神女巫的车仗,既切合所迎神灵的环境、身份,又将她手燃花枝、笑吟吟前行的气氛,映衬得格外欢快和热烈。
  自“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以下,情节出现了曲折,诗情也由此从欢快的顶峰跌落。满怀喜悦的女巫,只因山高路险耽误了时间,竟没能接到山鬼姑娘(这当然是按“望祀”而神灵不临现场的礼俗构思的)!她懊恼、哀愁,同时又怀着一线希冀,开始在山林间寻找。诗中正是运用不断转换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女巫的这一寻找过程及其微妙心理:她忽而登上高山之巅俯瞰深林,但溶溶升腾的山雾,却遮蔽了她焦急顾盼的视野;她忽而行走在幽暗的林丛,但古木森森,昏暗如夜;那山间的飘风、飞洒的阵雨,似乎全为神灵所催发,可山鬼姑娘就是不露面。人们祭祀山灵,无非是想求得她的福佑。现在见不到神灵,还有谁能使我(巫者代表的世人)青春长驻呢?为了宽慰年华不再的失落之感,她便在山间采食灵芝(“三秀”),以求延年益寿。这些描述,写的虽是巫者寻找神灵时的思虑,表达的则正是世人共有的愿望和人生惆怅。诗人还特别妙于展示巫者迎神的心理:“怨公子兮怅忘归”,分明对神灵生出了哀怨;“君思我兮不得闲”,转眼却又怨意全消,反去为山鬼姑娘的不临辩解起来。“山中人兮芳杜若”,字面上与开头的“子慕予兮善窈窕”相仿,似还在自夸自赞,但放在此处,则又隐隐透露了不遇神灵的自怜和自惜。“君思我兮然疑作”,对山鬼不临既思念、又疑惑的,明明是巫者自己;但开口诉说之时,却又推说是神灵。这些诗句所展示的主人公心理,均表现得复杂而又微妙。
  到了此诗结尾一节,神灵的不临已成定局,诗中由此出现了哀婉啸叹的变徵之音。“靁填填兮雨冥冥 ”三句,将雷鸣猿啼、风声雨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极为凄凉的山林夜景。诗人在此处似乎运用了反衬手法:他愈是渲染雷鸣啼猿之夜声,便愈加见出山鬼所处山林的幽深和静寂。正是在这凄风苦雨的无边静寂中,诗人的收笔则是一句突然迸发的哀切呼告之语:“思公子兮徒离忧!”这是发自迎神女巫心头的痛切呼号—— 她开初曾那样喜悦地拈着花枝,乘着赤豹,沿着曲曲山隈走来;至此,却带着多少哀怨和愁思,在风雨中凄凄离去,终于隐没在一片雷鸣和猿啼声中。大抵古人“以哀音为美”,料想神灵必也喜好悲切的哀音。在祭祀中愈是表现出人生的哀思和悱恻,便愈能引得神灵的垂悯和呵护。不知山鬼姑娘听到这首祭歌,是否也能怦然心动,而赐给世人以企盼的福佑?
  【注释】
  ①以此诗“采三秀兮于(於)山间”,“于”不该与“兮”相重,而断定“于山”为“巫山”,山鬼为“巫山神女”。其实,这种句式在本诗即有,如“云容容兮而在下”,“兮”与“而”亦不妨相重。则“于”不必读作“於(巫)”,此山鬼自是民间传说的女山神,而无证据必为“巫山神女“。
  ②《史记·封禅书》记齐人少翁语日:“上(指武帝)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即环境、装扮)非象神,神物不至。”荆楚民间迎“紫姑”神,亦须“作其形(紫姑形貌)迎之”(《荆楚岁时记》)。都证明了巫风迎神、降神的这一特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8:2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8:3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9-2-19 22:54:59 | 只看该作者
說句外行的話,一個夠水平的畫家,要畫誰就畫誰.不用赤身露體的.現在沒人可以驗明是他女兒

我若有時間,可以把畫中人捏出來,不用如此大陣仗.
人體結构,早已save在腦中,至于怎樣更符合要表現的意圖,實在隨心所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19:32:53 | 只看该作者
說句外行的話,一個夠水平的畫家,要畫誰就畫誰.不用赤身露體的.現在沒人可以驗明是他女兒

我若有時間,可以把畫中人捏出來,不用如此大陣仗.
人體結构,早已save在腦中,至于怎樣更符合要表現的意圖,實在隨心所欲


韩先生是内行的,你来发表评论真是求之不得,请你畅所欲言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16:59:29 | 只看该作者
与一位同事说起《山鬼》事,他说也听说此事,但没看到画作,希望我把它贴在51,这是开此帖的缘由。

既然决定要贴,就得认真了。我于是用功地细读了屈原的原作、译文、注解和赏析(都已转贴)。但是古诗对我来说实在太难,尽管努力了,可是离准确理解诗的含义,真正欣赏到作品的美,距离还大着呢。

看了照片,我猜想这个组画的真正作者大概只有李壮平一人,李勤太年轻,技巧还没炼成呢,她只是充当人体模特。
有人对我说,把亲生女儿作人体模特,有炒作成分。对于60前生的南方人的我来说,“炒作”一词确实较难明白其准确词义,我的理解是“不光明正大的宣传与自我推销”吧,不知对不对。可是随着文艺的市场化,艺术工作者没有政府养着以来,这种“不光明正大的宣传与自我推销”好象变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光明正大了,看看,影视、歌、体、乐、各类表演工作者、作家,炒作现象少吗?炒作也许是求生存的必然。

就美术方面而言,李壮平的《山鬼系列》是近似国画的功笔画的油画作法,这种画法我是不太欣赏的,我觉得它像农村的年画,失去了传统油画的质感和厚重,我喜欢陈丹青三十年前的《西藏组画》的风格,喜欢罗中立《父亲》的凝重与震撼。这就算是一个外行人的谬论吧,此其一。

其二,我觉得《山鬼系列》画出了女性胴体最美好的部位、线条和最美好的视角,的确能给予相当读者以美的感受,而且我认为,这种美的标准是由人的最原始的本性、由基因、荷尔蒙决定的,同时也受文化、即社会审美观的影响。《山鬼系列》把它称为“美女与野兽”也未尝不可,硬要把它和《九歌。山鬼》拉上关系,未免太牵强了,或者说《山鬼系列》离《九歌。山鬼》所描写的那位女神形象还差远了,看看画里那个普通美女的普通神情就知道。

以上纯是为抛砖引玉所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17:0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17:17:07 | 只看该作者
罗中立作品《父亲》(1980):

http://images.google.ca/imgres?i ... hl%3Dzh-CN%26sa%3DX

      罗中立,男,汉族,1948年出生。1968年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去大巴山钢铁厂当工人。1978年考入四川美院油画系,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6年去比利时留学,进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油画,获硕士学位。1984年和1985年先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美国波士顿举办个人画屏。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设立了“罗中立油画奖学金”。现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重要参展:巴黎春季沙龙展(1983 年)、当代中国油画展(1986年)、罗中立个人画展(1987年)、中国现代艺术展(1987年)、罗中立个人画展(1992年)、罗中立个人画展(1994年)、罗中立个人画展(1995年)、罗中立个人画展(1998年)。曾获奖项:第二届中国青年美展金奖。出版画册:《罗中立油画集》、《罗中立油画选》。,《父亲》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中国美术馆收藏;《春蚕》为哈佛纳画廊收藏;《巴山组画》其中两幅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附:

只有一个《父亲》栗宪庭:罗中立重画毫无意义

昨日,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无疑是出席“居住在成都———2005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的所有嘉宾中最引人注目的人。不仅是因为他的身份,而是他透露了自己正在准备重新绘画当年的成名作《父亲》。但是这个消息一透露,当年油画《父亲》的伯乐、著名艺术评论家栗宪庭却对外反对了罗的这种做法,并首次披露了《父亲》获奖背后的内幕。


发现《父亲》很偶然

   “发现《父亲》其实很偶然。1980年,罗中立创作完油画《父亲》时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当时这幅作品参加四川省青年美展,《美术》杂志社领导去参加了,带回来一些照片。我是《美术》杂志的责任编辑,有发稿权,在办公室看见《父亲》照片时,我跟罗中立并没有交往,之前只是刊发了他的女知青图等作品,但《父亲》让我特别震动,画的尺寸是用画伟人的规格,画里的农民父亲形象强调了真实的面貌,充满了人性关怀。虽然当时他还是个学生,我还是在1981年第1期《美术》杂志封面上选用了。”栗宪庭回忆说,他当时也是顶着压力刊发《父亲》的,但让他欣慰的是,《父亲》得到了中国青年美展很多评委的认同,随后《父亲》被评了一等奖。

为《父亲》挨骂停职

    罗中立因为油画《父亲》一举成名,但《父亲》的“发现者”栗宪庭却挨骂多年,甚至遭遇停职。“《父亲》在《美术》杂志上刊发后,除了得到巨大关注外,也引起了很长时间的争论,《父亲》被很多批评家批评为‘污蔑了农民形象’,作为编辑的我当时挨骂是肯定的,但我并不后悔,我觉得应该为当时新的艺术一个展示的平台,给年轻艺术家一个露脸的机会。”栗宪庭说,每一个新的艺术出来都会出现挨骂的现象,但最后大家又接受了,因此他不在乎自己为《父亲》挨骂,即使 1993年他被杂志社停职两年,他现在也不后悔。

反对重画《父亲》

    栗宪庭透露,在他决定刊发《父亲》时,他还收到罗中立邮寄给他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谈了自己创作《父亲》的感想,让我特别感动。这封信我修改了一些内容,就及时地发表在1981年第2期《美术》杂志上。原信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大致意思是说此画是他长期对农民强烈感受的结果,尤其是农民偷粪那个情节,他说想的就是要给农民说句老实话。他后来的绘画坚守乡土风格,我也非常支持。”

     不过,对于罗中立重画《父亲》一事,一直拥护罗中立画风的栗宪庭却持反对态度:“我觉得艺术没法模仿,重画《父亲》没有意义,即使是画一个当代农民父亲形象也无法超越当年的《父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5-23 21:45:56 | 只看该作者
罗中立,男,汉族,1948年出生。1968年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去大巴山钢铁厂当工人。1978年考入四川美院油画系,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6年去比利时留学,进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油画,获硕士学位。1984年和1985年先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美国波士顿举办个人画屏。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设立了“罗中立油画奖学金”。现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重要参展:巴黎春季沙龙展(1983 年)、当代中国油画展(1986年)、罗中立个人画展(1987年)、中国现代艺术展(1987年)、罗中立个人画展(1992年)、罗中立个人画展(1994年)、罗中立个人画展(1995年)、罗中立个人画展(1998年)。曾获奖项:第二届中国青年美展金奖。出版画册:《罗中立油画集》、《罗中立油画选》。,《父亲》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中国美术馆收藏;《春蚕》为哈佛纳画廊收藏;《巴山组画》其中两幅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附:

只有一个《父亲》栗宪庭:罗中立重画毫无意义

昨日,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无疑是出席“居住在成都———2005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的所有嘉宾中最引人注目的人。不仅是因为他的身份,而是他透露了自己正在准备重新绘画当年的成名作《父亲》。但是这个消息一透露,当年油画《父亲》的伯乐、著名艺术评论家栗宪庭却对外反对了罗的这种做法,并首次披露了《父亲》获奖背后的内幕。


发现《父亲》很偶然

   “发现《父亲》其实很偶然。1980年,罗中立创作完油画《父亲》时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当时这幅作品参加四川省青年美展,《美术》杂志社领导去参加了,带回来一些照片。我是《美术》杂志的责任编辑,有发稿权,在办公室看见《父亲》照片时,我跟罗中立并没有交往,之前只是刊发了他的女知青图等作品,但《父亲》让我特别震动,画的尺寸是用画伟人的规格,画里的农民父亲形象强调了真实的面貌,充满了人性关怀。虽然当时他还是个学生,我还是在1981年第1期《美术》杂志封面上选用了。”栗宪庭回忆说,他当时也是顶着压力刊发《父亲》的,但让他欣慰的是,《父亲》得到了中国青年美展很多评委的认同,随后《父亲》被评了一等奖。

为《父亲》挨骂停职

    罗中立因为油画《父亲》一举成名,但《父亲》的“发现者”栗宪庭却挨骂多年,甚至遭遇停职。“《父亲》在《美术》杂志上刊发后,除了得到巨大关注外,也引起了很长时间的争论,《父亲》被很多批评家批评为‘污蔑了农民形象’,作为编辑的我当时挨骂是肯定的,但我并不后悔,我觉得应该为当时新的艺术一个展示的平台,给年轻艺术家一个露脸的机会。”栗宪庭说,每一个新的艺术出来都会出现挨骂的现象,但最后大家又接受了,因此他不在乎自己为《父亲》挨骂,即使 1993年他被杂志社停职两年,他现在也不后悔。

反对重画《父亲》

    栗宪庭透露,在他决定刊发《父亲》时,他还收到罗中立邮寄给他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谈了自己创作《父亲》的感想,让我特别感动。这封信我修改了一些内容,就及时地发表在1981年第2期《美术》杂志上。原信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大致意思是说此画是他长期对农民强烈感受的结果,尤其是农民偷粪那个情节,他说想的就是要给农民说句老实话。他后来的绘画坚守乡土风格,我也非常支持。”

     不过,对于罗中立重画《父亲》一事,一直拥护罗中立画风的栗宪庭却持反对态度:“我觉得艺术没法模仿,重画《父亲》没有意义,即使是画一个当代农民父亲形象也无法超越当年的《父亲》。”


罗中立当年的<<父亲>>引起的反响还是颇大的,不知他后来还有些什么好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5-24 08:18:32 | 只看该作者
罗中立当年的<<父亲>>引起的反响还是颇大的,不知他后来还有些什么好作品。


罗中立的大部分人像油画作品画法和《父亲》不同,不是写实的,着重写意,色彩较暗,线条和色块粗犷夸张,人体画得肥短,不合比例,表情或爱怜、或呆滞、或惊恐,都较夸张,有印象派油画的痕迹。

罗中立油画作品欣赏

http://www.huashop.com/ysmj/2008/0916/article_28.html

http://opus.arting365.com/canvas ... 9566912d148886.html

http://www.yahqq.com/gallery/view_1252.html

http://cn.zmzart.com/hisArtworkDetail.htm?id=12037

http://santage.com/artists/2008/1023/article_3854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5-24 08:48:30 | 只看该作者
的确大不一样。
谢谢三和提供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5-24 11:2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李壮平、李勤父女油画《东方神女·山鬼系列 》

无限伤心、哀怨之时,风雨也更猛烈起来,并夹杂着猿狖的哀鸣。
  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楚国神话中有巫山神女的传说, 本篇所描写的可能就是早期流传的神女形象。她只能在夜间出现,没有神的威仪,和《九歌》中所祀的其他神灵不同。歌辞全篇都是巫扮山鬼的自白。
  读这首诗先得注意两点:一是“山鬼”究竟是女神还是男神?宋元以前的楚辞家多据《国语》、《左传》所说,定山鬼为“木石之怪”、“魑魅魍魉”,而视之为男性山怪。但元明时期的画家,却依诗中的描摹,颇有绘作“窈窕”动人的女神的。清人顾成天《九歌解》首倡山鬼为“巫山神女”之说,又经游国恩、郭沫若的阐发,“山鬼”当为“女鬼”或“女神”的意见,遂被广泛接受。本文的品赏即以此说为据,想来与诗中所述山鬼的形象也更为接近〖注一〗。苏雪林提出《九歌》表现“人神恋爱”之说以后,大多数研究家均以“山鬼”与“公子”的失恋解说此诗,笔者却以为不妥。按先秦及汉代的祭祀礼俗,巫者降神必须先将自己装扮得与神灵相貌、服饰相似,神灵才肯“附身”受祭〖注二〗。但由于山归属于“山川之神”,古人采取的是“遥望而致其祭品”的“望祀”方式,故山鬼是不降临祭祀现场的。本诗即按照这一特点,以装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入山接迎神灵而不遇的情状,来表现世人虔诚迎神以求福佑的思恋之情。诗中的“君”、“公子 ”、“灵修”,均指山鬼;“余”、“我”、“予”等第一人称,则指入山迎神的女巫。说明了这两点,读者对这首轻灵缠绵的诗作,也许可品味到一种不同于“人神恋爱”说的文化内涵和情韵了。
  你看,此诗一开头,那打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就正喜孜孜飘行在接迎神灵的山隈间。我们从诗人对巫者装束的精妙描摹,便可知道楚人传说中的山鬼该是怎样倩丽,“若有人兮山之阿”,是一个远镜头。诗人下一“若”字,状貌她在山隈间忽隐忽现的身影,开笔即给人以缥缈神奇之感。镜头拉近,便是一位身披薜荔、腰束女萝、清新鲜翠的女郎,那正是山林神女所独具的风采!此刻,她一双眼波正微微流转,蕴含着脉脉深情;嫣然一笑,齿白唇红,更使笑靥生辉!“既含睇兮又宜笑,着力处只在描摹其眼神和笑意,却比《诗经· 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之类铺排,显得更觉轻灵传神。女巫如此装扮,本意在引得神灵附身,故接着便是一句“子(指神灵)慕予兮善窈窕”——我这样美好,可要把你羡慕死了:口吻也是按传说的山鬼性格设计的,开口便是不假掩饰的自夸自赞,一下显露了活泼、爽朗的意态。这是通过女巫的装扮和口吻为山鬼画像,应该说已极精妙了。诗人却还嫌气氛冷清了些,所以又将镜头推开,色彩浓烈地渲染她的车驾随从:“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这真是一次堂皇、欢快的迎神之旅!火红的豹子,毛色斑斓的花狸,还有开着笔尖状花朵的辛夷、芬芳四溢的桂枝,诗人用它们充当迎神女巫的车仗,既切合所迎神灵的环境、身份,又将她手燃花枝、笑吟吟前行的气氛,映衬得格外欢快和热烈。
  自“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以下,情节出现了曲折,诗情也由此从欢快的顶峰跌落。满怀喜悦的女巫,只因山高路险耽误了时间,竟没能接到山鬼姑娘(这当然是按“望祀”而神灵不临现场的礼俗构思的)!她懊恼、哀愁,同时又怀着一线希冀,开始在山林间寻找。诗中正是运用不断转换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女巫的这一寻找过程及其微妙心理:她忽而登上高山之巅俯瞰深林,但溶溶升腾的山雾,却遮蔽了她焦急顾盼的视野;她忽而行走在幽暗的林丛,但古木森森,昏暗如夜;那山间的飘风、飞洒的阵雨,似乎全为神灵所催发,可山鬼姑娘就是不露面。人们祭祀山灵,无非是想求得她的福佑。现在见不到神灵,还有谁能使我(巫者代表的世人)青春长驻呢?为了宽慰年华不再的失落之感,她便在山间采食灵芝(“三秀”),以求延年益寿。这些描述,写的虽是巫者寻找神灵时的思虑,表达的则正是世人共有的愿望和人生惆怅。诗人还特别妙于展示巫者迎神的心理:“怨公子兮怅忘归”,分明对神灵生出了哀怨;“君思我兮不得闲”,转眼却又怨意全消,反去为山鬼姑娘的不临辩解起来。“山中人兮芳杜若”,字面上与开头的“子慕予兮善窈窕”相仿,似还在自夸自赞,但放在此处,则又隐隐透露了不遇神灵的自怜和自惜。“君思我兮然疑作”,对山鬼不临既思念、又疑惑的,明明是巫者自己;但开口诉说之时,却又推说是神灵。这些诗句所展示的主人公心理,均表现得复杂而又微妙。
  到了此诗结尾一节,神灵的不临已成定局,诗中由此出现了哀婉啸叹的变徵之音。“靁填填兮雨冥冥 ”三句,将雷鸣猿啼、风声雨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极为凄凉的山林夜景。诗人在此处似乎运用了反衬手法:他愈是渲染雷鸣啼猿之夜声,便愈加见出山鬼所处山林的幽深和静寂。正是在这凄风苦雨的无边静寂中,诗人的收笔则是一句突然迸发的哀切呼告之语:“思公子兮徒离忧!”这是发自迎神女巫心头的痛切呼号—— 她开初曾那样喜悦地拈着花枝,乘着赤豹,沿着曲曲山隈走来;至此,却带着多少哀怨和愁思,在风雨中凄凄离去,终于隐没在一片雷鸣和猿啼声中。大抵古人“以哀音为美”,料想神灵必也喜好悲切的哀音。在祭祀中愈是表现出人生的哀思和悱恻,便愈能引得神灵的垂悯和呵护。不知山鬼姑娘听到这首祭歌,是否也能怦然心动,而赐给世人以企盼的福佑?
  【注释】
  ①以此诗“采三秀兮于(於)山间”,“于”不该与“兮”相重,而断定“于山”为“巫山”,山鬼为“巫山神女”。其实,这种句式在本诗即有,如“云容容兮而在下”,“兮”与“而”亦不妨相重。则“于”不必读作“於(巫)”,此山鬼自是民间传说的女山神,而无证据必为“巫山神女“。
  ②《史记·封禅书》记齐人少翁语日:“上(指武帝)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即环境、装扮)非象神,神物不至。”荆楚民间迎“紫姑”神,亦须“作其形(紫姑形貌)迎之”(《荆楚岁时记》)。都证明了巫风迎神、降神的这一特点。


谢谢!三和兄为文艺沙龙带来不少新视角啊。
我觉得《山鬼》这个题材选得不错,至于要对这个系列做评论,正如三和兄所言,要细读相关材料,才敢哼几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5-24 12:16:50 | 只看该作者

顶,支持

顶,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