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3°
    温度感觉: 13°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4°
    温度感觉: 1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0°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5°
    温度感觉: 15°
  • 实时天气:温尼伯
    温度感觉:
查看: 8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何中老年人居多--- 一场声乐讲座听后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11:5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us 于 2010-2-1 13:48 编辑

为何中老年人居多

--- 一场声乐讲座听后感

2010130日,零下19度,今冬多伦多最寒冷的一个夜晚。

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室内热气腾腾,而室外两个停车场爆满,连附近小街上亦停满了车子。

笔者参加了张辉萍声乐讲座。整个文化中心大会议厅座无虚席。甚至门口走廊亦聚集了大批人群。歌声笑声一片欢腾,讲座生动活泼,颇受欢迎。

寒冷挡不住人们的热烈参与。为什么?仅仅因为讲座是免费的吗?

唱歌是年轻人喜好的活动,应该有很多年轻人参加,而放眼望去,在场的参加者年轻人却为极少数。70-80%的听众为中老年人。其中白发苍苍的甚至步履蹒跚的亦有二成左右。当然国语听众为大多数。

讲座的免费,恐怕不是主要原因。新移民,主要是大陆的中老年人。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生活有一种强烈的的渴求。唱歌,卡拉OK或上台演出是中老年人实现文化生活需求的一种方式。

笔者现场观察,爱好美声的,通俗的或民歌的,说国语的或广东话的欢聚一堂,很是热闹。唱歌,中老年人如此地热爱,恐怕在西人社区难以见到。这是华人社区的独特现象?据笔者多年观察,绝大多数的华人聚会,一般都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参加者,这才是华人社区的特色之一。

西人娱乐消费的种类和年龄层的分布是比较广泛的。中老年西人喜欢体育,音乐会,酒吧,夜总会或旅游等等。而这些活动除了旅游外,中老年华人参与的很少。

首要原因是语言的隔阂。多数中老年华人英文能力有限,无法同西人做良好的交流,难以融入西人社区。参与传统西人的娱乐项目自然就少。

中老年华人身上也印着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其民族的习性和文化惯性使其难以闯入西人的传统文化领域。

中老年华人移民的经济条件恐怕也是重要原因。中年人作为三明治一代(Sandwich Generation, 虽有工作,但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老年人收入有限。由于早些年的客观原因,这些人的身家积累程度有限。如何以微薄的财力参与传统西人的文化娱乐消费活动?

华人喜欢扎堆。其圈子就相对窄小。经济上加上交通上的原因亦会增加中老年华人融入西人社会的不便。

加拿大生活单调,语言隔阂。新移民经济窘迫,圈子有限,加上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的鼓励,使得中老年华人热衷唱歌这种文化娱乐形式。现代发达廉价的电子设备,方便有趣的卡拉OK,使得中老年华人的精神文化娱乐生活通过唱歌有了一个实在的落脚点。

为了使我们的中老年华人有更多健康愉快的精神文化生活。除了唱歌之外,我们的社会工作者和社区侨领们是否可以做些多方面的尝试呢?比如开展阅读写作,体育美术,厨艺园艺等等活动。侨领们能否与政府及西人社区多做些沟通,担当起华社与西人社区的桥梁作用,让华人走进西人社区,让西人了解华人社区。

201O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