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7°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4°
    温度感觉: 1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0°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6°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3°
    温度感觉: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才流失留下“失败国家” 他们为什么要移民?(图)

 
16#
发表于 2010-7-12 20:44:01 | 只看该作者
实话实说,访谈的内容和对形势的描述是比较中肯的。精英移民是中国许多问题的一个反映,对安全感的追求是移民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不平等,贫富差距扩大,对工作的竞争压力,住房,医保,社保,官员腐败,法制不健全,食品安全,污染等等都会造成这种不安全感。

但我相信中国政府也正在努力,前不久推出的医保,打压房价的措施,最近几年对腐败的严打,还有将出台的政府官员公布住房所得,还有严打黑恶势力等等,都在为建设平等和谐的社会而努力。

但要说失败,我不同意。只能说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精神文明和制度完善上下功夫,造成现在的局面。中国现在的发展不能说完美,但绝对强劲。只要社会不要出现文革式的动荡,加强精神,和制度的建设为时不晚。
sillymouse 发表于 2010-7-12 14:21

一个如此巨大的国家,任何一丁点儿的改变,都需要很长的时日
更何况涉及到政治改革的议题了
所以,很多精英这辈子,也许下两辈子也看不到这个变化的结果了
所以脚底抹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7-12 21:50:3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从来不缺少人才。中国最需要解决的不是精英的问题而是平民的问题。
显示名称 发表于 2010-7-12 16:06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人口多,人才广,再说移民很正常,哪个国家没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7-12 22:11:01 | 只看该作者
我又看到你來我的帖子裏洩憤了,
你不用這樣突然裝出正經的樣子,
你在這裡的表現大家耳熟能詳,
你舉報我的次數雖然很多,
但是我不打算反過來做,
沒意思!
我在上海生活過多年,
我的上海人朋友說真的也不少,
你這樣虛僞到極點的上海人也確實不少,
你其實不需要在51這個大衆論壇突然裝高雅的。


我向中國節道歉,
我看到你的邏輯只是思考了0.1秒就忍不住了。
新蛛 发表于 2010-7-12 21:21


你老是写一溜达狗屁不通的东西出来,看起来很费劲,所以我一般不看。
等你哪天能够把话说得完整了,思维不再颠三倒四了,我再慢慢阅读你的文章,不管是论理的,还是论战的。

至于你动辄谩骂,我也懒得搭理你。我会直接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7-12 22:26:2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才。
没后台的人才当然到国外寻求生路了,有后台的留在中国吃香的喝辣的。
在中国谋生,一切都靠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7-12 22:57:46 | 只看该作者
具体到个人,原因当然不同,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选择移民?是不是有共同点?

不要说中国人口多所以向外移民一定要拿第一,毕竟中国有人口出生限制,大中城市的老龄化日益严重,中青年走多了是一个潜在的问题... ...

欢迎理性思考与讨论.
从来就没救世主 发表于 2010-7-12 21:39


移民是个人或家庭的私人选择,为什么非要跟国家失败成功挂钩?
加拿大移民最多的是英法欧洲国家,你怎么说呢?

中国老龄化严重,青壮年移民出来挣了钱寄回国赡养父母也未尝不可。中国人太多都挤在那里干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0-7-13 07:40:19 | 只看该作者
哦!只要有移民就是失败国家。对哦!
中国节 发表于 2010-7-12 13:10


原文说的是,“在美国媒体近日推出的“失败国家”指标中,“人才流失”被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单独列出。”

没好好看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7-13 13:04:4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不缺人,至于人才嘛,我出来二十多年没见过一个,印度人才反而见过几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14:22:54 | 只看该作者

昔日首富仰融推美元换绿卡计划 吸引大陆富豪移民

本帖最后由 从来就没救世主 于 2010-7-13 15:39 编辑

文章来源: 凤凰周刊 于 2010-07-13 09:15:41

“仰融先生现在很忙,状态很好。”

仰融团队核心成员、美国正道汽车CEO王川涛6月8日在北京向《凤凰周刊》记者透露了仰融近况。

与曾经创出的巨大资本迷宫相比,2002年出走美国的仰融,一度将他的志趣转向为家人和自己在洛杉矶建造一座实实在在的房子,从设计到施工事多躬亲。

因为多年前那宗震撼政商两界的变故,他至今还被大陆公安部门签发的逮捕令拒之国门之外。不过,这个喜欢留后手的商人,早在1992年就已将夫人移民美国,随后自己也获得香港居民身份。

他自称这是得益于高人指点。1991年下海前,一位参加过延安整风运动的“老革命”告诉他,下海必须要做到三件事,其中第一条就是不能不顾家庭,因为在中国有点事,肯定是“连根拔”的。“每时每刻都要小心,你越做得成功的时候,人家越是拿着望远镜看的。”

与仰融同时期的其他私营企业家,不乏遭遇仰融式困境,前有牟其中,后有龚家龙,无一不是资产藉没,甚至身陷囹圄。

正是移民,成为了仰融摆脱此类命运的重要筹码:出走后,夫人的美籍身份为日后仰融在美国起诉讨要华晨宝马资产埋下伏笔,而自己身为香港居民,则是在华晨宝马被政府全面接管的情况下,还能将远东金源(香港上市公司,现已更名为正道汽车)攥在手心的关键因素。

不知道是否被自己的命运启示,这位出逃的昔日大陆第三富豪将东山再起的希望寄托在了中国富人的移民梦上。

日前,仰融在洛杉矶附近的帕萨迪纳市东科罗拉多大道置下办公室,试图在未来两年内,从全球运作5000名移民入籍美国,让他们每人将50万美元的移民投资额注入自己的汽车工厂,获得美国绿卡。

在这个“美元换绿卡”计划里,中国富人是无法忽视的客户群。如能成行,大陆可能迎来1949年以来最为密集的富人移民潮。而在这个庞大计划的背后,大陆富人移民海外已频频见诸国内报端。

EB-5成观测大陆富人移民重要指标

仰融的所谓“美元换绿卡”计划,依托的是美国移民法中,特别针对能创造就业机会的投资移民所设定的法案,简称EB-5(EmploymentBasedFifthPreference)法案。

EB-5不要求移民的语言水平,只需在美国100余家投资移民地区中心中投资100万美元,创造10个投资机会,即可获得两年期的EB-5美国绿卡,两年后,投资依然有效并保持就业岗位存在,可获得正式美国绿卡。为吸引投资,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100万美元的投资门坎,也可调低至50万美元。

由于EB-5的移民成本,不仅包括动辄百万美元的投资,更需维持美国本土就业岗位的运转,所以透过EB-5管道移民美国的人士一般身家不低。而美国也是大陆人士的传统移民选择,所以在某种程度上,EB-5正是观测大陆富人移民趋势的重要参考指标

王川涛称,由仰融控制的香港上市公司正道汽车(1188.HK),目前持有美国亚拉巴马州EB-5投资移民中心(ACFI)的80%权益。依据合同,截至2011年年底,正道汽车拥有批准投资移民落户该中心的权力。通过这家投资移民中心,仰融得以在美国政府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投资移民项目—投资者将自己的钱,投入到正道汽车位于亚拉巴马州的汽车工厂,在EB-5法案框架下,投资移民向仰融提供资金,仰融团队解决投资项目与就业岗位运转。通过合作,投资者将在两年后获得美国绿卡。

王川涛还证实,一系列认证工作在6月1日已经正式完成。他同时说,在EB-5基础上,仰融还开出优厚条件:投资人投资50万美元,5年后可转为65万美元等值的正道汽车(1188.HK)股票。这一金融操作模式,也已被仰融申请美国专利。

王川涛陆续接收到了各种信息。他说,对此有兴趣的富人群体,一般都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致富一代,他们出于各种原因,希望移民。其中不乏知识分子,这一点让王川涛颇为讶异。他直言没有料到,在大陆,知识分子也能跻身富人群体。

此外,美国方面似乎也更青睐大陆富人移民参与EB-5。不仅是由于他们资产稳定,而且因为一般大陆家庭为三口之家,以EB-5举家移民的规定衡量,大陆移民的家庭成员数要明显少于其他国家,这使得大陆富人移民更具优势。

美国前外交官、曾帮助多个区域中心得到联邦政府批准的律师荷塞·拉托尔(JoséLatour)表示,现在几乎美国每个投资移民中心,都有专人负责开发中国移民市场。

不独在中国大陆,仰融已将自己的富人移民计划延展到全球。目前,仰融控制的公司,至少在全球五个国家设有办事机构,面向墨西哥(全球最大的美国移民输出国)、俄罗斯、韩国、巴西、中国开展“投资换绿卡”的富人移民项目。透过EB-5与仰融独创的金融操作模式,仰融将面向全球,募集到工厂开工的建设费用。

年底带四百富人移民美国

按照仰融先前的计划,今年年底之前,要吸收2000名投资移民,收到10亿美元的资金注入。至2011年底,将吸收到5000名移民。如果按照过往数据测算,这明显是一个夸大的数字。

美国联邦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发言人克里斯·拉迪甘(ChrisRhatigan)在今年年初曾对大陆媒体说明,2008年10月至 2009年9月的联邦财政年度,获批EB-5的移民总数,已从2008财年的1443人升至4218人,增长几乎三倍。这其中七成左右,来自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

但EB-5法案规定,每年EB-5的移民配额是1万人。多位受访的移民律师分析称,在未来这一配额被用满的可能性很小。

美国旧金山陈丹虹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陈丹虹就向本刊记者表示,美国目前EB-5每年的申请人数在4000人至5000人左右。近几年来以每年20% 至30%的速度增长,其中以来自中国大陆的投资者的增长速度尤其显著。“但是即使以当前的速度而言,在未来短期内我们觉得每年1万的名额很难被打破。”

陈丹虹介绍,如果要修改EB-5法案的配额,首先要由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议员分别作出提案,在提案获得通过后,经过具体的协商形成最后统一意见,经由总统签字生效。2012年该法案会进行一次修正,对于修正的结果,陈表示目前不好预测。

美国乔治亚州总检察长办公室特别助理谢正权律师,也向本刊记者说明,“从目前形势看,还没有修改或者增加名额的呼声,也没有听说国会对此有什么动静。”

即使是达到1万的满额,全美共109家投资移民中心,仰融在亚拉巴马州一个项目上要突然集中2000个投资移民配额,也困难极大。

对此,王川涛独家向《凤凰周刊》记者透露,他的个人期待,是在今年年底之前,至少从全球吸引400个投资移民,这样能到位两亿美元,仰融的汽车工厂一期工程就能顺利开工。

王川涛称,目前已吸收到超过100名投资移民,这其中包括大陆人士。

尽管仰融今年从大陆吸引富人移民的实际数量并不惊人,但看起来,这个计划却生逢其时,商机无限。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到美国投资移民的EB-5类签证的大陆申报人数翻番,从2008年的500人,上升到超过1000人。

“投资换绿卡”已有先例

与此同时,各地的EB-5投资移民项目的宣讲会,也在今年悄然升温。在北京、温州、济南等传统富裕地域,一系列围绕投资移民项目的“投资峰会”,也开始进入富人的视线。在这些会议上,富人们被告知,美国迫切期待海外资金来缓解美国本土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 这意味着,除仰融与亚拉巴马州之外,还有更多人与美国地方政府对吸引大陆富人参与“投资换绿卡”的游戏充满兴趣。

在另一方面,更多EB-5的变种版本,也可能在未来出现在大陆富人的选单之中。 在稍早前的大陆媒体采访中,仰融曾表示,如果EB-5的人数配额不再满足现实需要,他会推动游说美国国会议员,推动超级EB-5(SuperEB-5)投资法案。 陈丹虹向本刊记者透露,美国国会确实有过相关提案,即要求增加新的被称为EB-6的投资项目,其目的是为美国的高科技产业设立风险投资。但是到目前为止也仅仅是提案,离最终获得批准生效还有很长的距离。

据记者了解,EB-6为创业投资签证,美国已有两名参议员在今年2月提出了EB-6法案。根据法案提议,只要申请人能够证明有足够的资金并投资25万美金,即可申请一个二年有效的创业移民签证,其后两年,根据条件可转为正式绿卡。

实际上,这类“投资换绿卡”的项目,在过去并不是没有先例。2007年,浙江商人骆金星,曾宣布开展一个名为瑞典中国商贸城的项目,称三百万元人民币即可购买位于瑞典城市卡尔玛中的中国城商铺,可全家移民瑞典。 骆金星所借助的,也是类似EB-5投资移民的瑞典移民法案,可称之为EB-5的瑞典版。卡尔玛是一个只有6.5万人口的小城。当地政府对于促成项目成功十分支持。而三百万元的投资,对于大陆富人而言,并不是一笔太大的数目。一时舆论骤起,不过此事的最新进展是,中国城资产被瑞典当地政府冻结拍卖,具体原因未明。项目商人辗转写字楼,拖欠职员薪资,一场蜚声海内外的移民项目,以近乎闹剧收尾。

而三年后的今天,投资移民项目似又重新登场,只是风头更甚。 炒房团成移民主力? 实际上,投资移民也只是富人移民群体中的冰山一角。 对于一部分坚持财不外露的富人而言,进入投资移民程序,无异于向旁人说明自己的财力巨硕。所以在富人相对集中的投资移民之外,更多的富人藏身在其他移民类别之中,令人难以一窥全貌。

朱身勇是某港资评估公司的房产估价师,自2005年以来,他每年都要评估800余套移民房产。5年下来,近4000套移民房产的评估经验,令一幅较为清晰的富人移民标准像,得以浮现。 “目前我接触到的移民去向,分为澳洲、加拿大、马耳他、美国、新加坡和香港(最近两年兴起)。”朱身勇说。 据了解,在这份移民去向名单中,马耳他这个陌生的国家正是大陆富人的移民向往之地。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其位于地中海地区,可作为进一步移民欧洲国家的跳板,还因为马耳他不设移民监,申请人获得马耳他身份后,没有每年必须居住当地若干月的限制。此外,该国永久居民的国外收入不征收任何税费,移民批准后半年内带入的实物资产也不征税。

大陆南北富人的移民地域选择,也不尽相同。朱身勇称,北方人多半喜欢去加拿大;而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人,则会选择加拿大、澳洲、香港、新加坡;福建与广西人,去澳洲为多数。 目前,朱的移民客户所属地区结构也是以上海、江浙、广东、福建、北京为核心,其他地区的人数不多,但目前有向内地扩展的趋势,也就是说,内地移民客户在增长。 在富人移民结构上,以中小企业主居多,企业高管并非主流,官员移民相对比较隐蔽,“大略应该中小企业主为80%,高管15%,官员5%。这还只是要评估的客户,因为新加坡移民一般只要有650万人民币投资,不问来源,因而不需要评估。还有很多客户不愿意选择评估,特别是官员,因为他们不想让太多人知道他们在办理移民。”朱身勇说。

朱身勇表示,移民客户的财产增值主要是靠买房地产,他们的生意所得一般与房产增值收益相差无几,甚至他们的房产增值收益超过生意收益。有一个上海的移民客户,其在上海市区购买多达18套住房,而且都是大户型(120平方米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0:49:27 | 只看该作者

说说我为什么出国

发信人: ulmqman (HIM),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说说我为什么出国

简单说就是受不了国内的气。我当年第一次去一个中央部委办事,事情很简单,就是交一个规范申请表格。去那里一看,不得了。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想皇帝一样。连收费的那个大学刚毕业的不知哪个领导家亲戚的小妹妹都那么的牛比。我旁边的三个高工,就是因为没有把收费单放在申请表的最上面,都被那个18,9的小妹妹奚落“有没有张脑子”。按规定要1个月审批完的申请,你可千万不要天真的回家等一个月。那样的话,你肯定拿不到!你要“走动“一下,走动的结果就是他们能够按规定的时间办完事。开始我太天真, 一个多月后去那表格,说表格还没有送审呢(我们的申请在那桌子上呆了一个多月!)受我们表格的人去欧洲休假了,让我们等两个月再来。我真怕了,害怕自己以后天天跟这些人打交道。这样的人脉谁爱要谁要,我没本事建立呀。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你是收申请的那些人,那恭喜你,日子很爽!薪水不高,却可以经常国外旅游,有很多的灰色收入。还能随意的奚落人,很有大爷的感觉!

国内办事成本太高了,麻烦了别人就要准备着被别人麻烦,这叫人情。规则也因此就是管平头百姓的,在关系网面前规则就是一堆狗屎。

这倒不是我出国的初衷,但是在国外逐渐感受到了比较大的差异,觉得国内这么干,社会成本太高了,积重难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58:58 | 只看该作者

大唐盛世说出国: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本帖最后由 从来就没救世主 于 2010-7-22 14:01 编辑

---读《河湟有感》

   晚唐诗人司空图(837——908年)生逢乱世,相继发生的黄巢起义和朱温篡位彻底粉碎了他效忠唐朝的美梦。虽然清人王士祯称“唐末人品,以司空图表圣为第一”,但毕其人生,他在政治上也没有什么作为,倒是留下了许多“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慨叹。《河湟有感》就是他此时心灵的写照: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萧关”曾是唐人引以为荣的地名,它位于宁夏固原东南,盛唐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道:“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壮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强烈的自豪感跃然纸上。那时大唐的疆域远在幕北,萧关乃是后方大本营。可安史之乱后,吐蕃一武力强行占领统治了这一地区。原本富庶的河湟地区,也就是河西、陇右之地(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沦于吐蕃的铁蹄之下,“华人百万皆陷于吐蕃” 。黄河、湟水,阻断了那一地域汉人与故园的联系,这一断就达百年之久。此时,大唐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雄风,任凭春风年年不过河湟。这一切怎能不让感伤呢?

  


经过一百余年,河西、陇右之地的唐人与吐蕃人杂居,外表已与后者无异。唐人的孩子学的都是吐蕃语言,早就忘却了自己的母语,汉族的观念已很淡薄,更无对唐王朝的效忠之心,反将唐人当仇人,用吐蕃语来骂自己的同胞。司空图路过此地,看到“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眼见沦陷区的同胞变友为敌,痛苦绝望之情可想而知。



   这首诗上两句写全景,下两句作特写,不避重字而刻意重复,两“汉”相对,两“儿”相应,耐人寻味。少年不知愁滋味,忍能对面为盗贼!


       还原历史的真相,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大唐盛世”。唐朝是乱世,古来少有的乱世!


  说到“盛世”,还得追溯到儒家。太平盛世是儒家的理想社会。尧、舜、禹是它的典范。


  儒学大师董仲舒认为,在太平盛世,天地仁和,统治者行王道,不行霸道,即实行仁政、德治,按照周礼等级制度治理天下。


  公羊学家认为,人类历史从无序走向有序,由乱世迈进盛世,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必须依次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这就是公羊学的“三世说”。“太平世”是由“据乱世”、“升平世”演进而来的。


  “三世说”是一种历史信仰。在极度黑暗时代,残暴不仁的吸血鬼世代“接班”垄断既得利益,弱势群体永世做奴隶。在那时的现实生活中,即使有侠客报仇,人们仍然焦虑、痛苦看不到任何希望,心灵绝望不堪,活着不如死去。在唐朝,李白就梦想做一名侠客,“解放”唐朝人民。


  为了给黑暗痛苦时代的人们指出光明,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公羊学家提出了“三世说”,并标榜将来会有一个“太平盛世”。它告诉世人,只要不放弃道德努力,最终可以达到理想的社会。


  公羊学家认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是三种不同社会,应当实行三种不同制度,所以必须不断革命。它的演进是道德的演进。“据乱世”,是血腥屠杀、卑鄙无耻、极度黑暗的恐怖时代;“升平世”,是世人开始有礼法可依的时代;“太平世”,是王道大同时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人类道德普通提高,个个为尧舜,崇尚仁义与良知,平等对待一切人类。



  在近代,康有为撰有《大同书》,即依据“三世说”和西方“自由王国”理想,为中国人及外国人设计了一种“太平盛世”。即使当今社会的李银河,还比不上一百年前的康有为。康有为鼓吹“婚姻自由”,人人平等,个个可以“换偶”,“同居”长的只能一年,短的必须满一个月,美满的也可以续约。(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康有为《大同书》)


  在今天,我们认为,一切以人为本,评价“盛世”的标准应为“民生”。只有老百姓说是“盛世”,才能算数。一切以“民生”为中心,凡是不计“民生”的,都不是“盛世”。


  所以,我们认为,唐朝不是“太平世”,也不是“升平世”,而是“据乱世”,即极度黑暗、卑鄙无耻、屠杀抢劫的时代。从李白梦想做侠客一事看来,唐朝人确实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可惜没有人去“解放”他们。


  唐朝无“道”,“道”既不在江湖,也不在庙堂。唐朝人崇尚无耻,看谁更狠毒,看谁会抢劫,以效率优先,不顾公平,良知淹没,正气不昌。

  因此,韩愈拨乱反正,要“原道”,抬举孟子,标榜良知良能,提倡“文以载道”。


  一



  唐朝是人间地狱,但没有救世主去“解放”唐朝人民。


  据《唐会要》记载,武则天时,700年七月,天官侍郎(原称吏部,负责选拔官吏)顾琮见寺院墙上画有“人间地狱”,他指着壁画对同事说:“我们也是最痛苦的,为什么不把天官选官画成地狱!”可见,唐朝不仅是百姓的地狱,还是官吏的地狱。


  因为官贪税重,土地兼并严重,全国一半百姓被迫逃亡。残疾人免税,所以许多人纷纷自残肢体,美其名曰:“福手”、“福足”。人人都想健康长寿,可唐朝人偏偏喜欢当残疾人。估计,唐朝的残疾人非常多。


  在关中,男丁害怕当兵,许多人采取烧、烫、烙、熨等手段,自成残疾,以逃避兵役。有的用麻染石蜡,缠绕手臂或大腿,点火烧成残疾,简直惨不忍睹。白居易有诗《新丰折臂翁》,讲述了唐玄宗时一农民捶成“福手”以保全“猪”命: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

  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惯听梨园歌管声,不识旗枪与弓箭。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臂折来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飞骨不收。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


  老人言,君听取。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儒家标榜“孝”道,认为人的身体,受之于父母,不能有任何的损伤,应当“全归”于天。虽然唐朝人自残肢体,是大不孝,但他们能苟且偷生,还有机会梦见“太平盛世”!

  

  唐玄宗手头紧,缺钱花,重用能人抓“创收”。他们个个擅长“勾剥”、“勾征”,即最大限度增加税收。皮日休在《橡媪叹》写道,贪官们欺压百姓,明明是一石谷,偏偏只量作五斗,“吃”掉百姓一半。这种情况,整个唐朝都一样。《橡媪叹》: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岗。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山前有熟稻,紫穟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如何一石馀,只作五斗量。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官尺长,民尺短。一匹布本来只有四丈,官吏在征收布帛时,使用官尺衡量,百姓六、七丈布也只能算做一匹,要吃二、三丈的亏。


  皇帝诈称减轻农民负担,免税一年,却又命令官吏照旧征税。唐太宗、唐玄宗常常玩这样的把戏。白居易《杜陵叟》一诗说: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馀。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百姓是“良民”,被迫卖田宅卖子女,仍然不能完税,只好借高利贷。王梵志诗说:“贷人五斗米,送还一石粟。”明知高利贷借不得,但为了救命,也只好借来下锅。


  古代中国,农民逆来顺受,不管是阿鸡、阿狗当皇帝,还是阿猪、阿猫做县令,他们只知道有两件事:吃饭与交“公粮”。农民胆小怕事,做不了流氓,所以一般不敢造反。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虾子吃水草,水草吃泥土。也正是如此,农民世代“接班”吃泥巴。

  

  唐朝有“和市”,名义上是公平交易,实际为合法抢劫。李世民时,“和市之物,不绝于乡闾。”各地都在合法抢劫老百姓。一次,韩琬说:“今和市颛刻薄,名为和而实夺之。”白居易有《卖炭翁》,虽然是记述中唐“宫市”强抢百姓,但其行为与唐初的“和市”无两样。 《卖炭翁》:

[ 转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牛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千馀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官府雇佣百姓干活,开始则诈称付报酬,可等你完工后,官府分文不付。王梵志诗说:“工匠莫学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来奴,妻亦官人婢。夫婿暂时无,曳将仍被耻。未作道与钱,作了擘眼你。”女工被雇佣,还要被强奸。


  在唐朝,奴婢是私有财产,可自由买卖。因此,许多不法分子掠卖人口牟利。


  武则天时,作家郭元振出任四川梓州通泉尉时,“收容”了一千多良民,转卖作奴隶牟取暴利,以作为交友、行贿的费用。当地百姓被他搞怕了。


  唐中宗时,安乐公主、长宁公主、安定公主等人,无法无天,竞相派走狗守候在马路,看见行人就“收容”。外国僧人范慧,因向太平公主行性贿赂而走红,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收容”百姓。


  官府每年要“和买”奴婢,名为“和买”,实则抢劫。富豪、地痞们怕亏本,无可奈何,就四处“收容”百姓,低价卖给官府。所以,许多自由民身份的百姓遭殃,一不小心被“收容”了。

[ 转自铁血社

  统治者不以人为本,无视民生,遇到天灾,竟然慌称无灾,大灾反而有大丰收。

  628年六月,首都闹旱灾、蝗灾。唐太宗抓了一只蝗虫吃掉,表示由他一人承担“天谴”。于是,官员们纷纷宣称蝗虫不为灾了,当年农业大丰收。

  753年、754年,水灾、旱灾相继而来。唐玄宗担忧大雨淋伤庄稼,将来收不到税,杨国忠叫人采集好的禾苗,进献给唐玄宗,说:“雨虽多,不害稼也。”于是,杨国忠上书宣称农业喜获丰收。

  875年秋,黄河流域,遮天蔽日的蝗群自东向西飞来,所过之处,好比日本鬼子进村,一片精光。首都地区的长官杨知至向皇帝报喜说,此次蝗灾遍及全国,但皇恩浩荡,蝗虫通人性,不吃首都的庄稼,个个朝荆棘自杀撞死了。于是,朝廷百官纷纷上表,互为庆贺。

  804年春夏,关中大旱。首都地区的长官向唐德宗报告说:“虽然今年有旱灾,但是谷田都非常好。”秋收之后,百官汇报说,农业喜获丰收。

  869年,中原大旱。百姓跑到衙门向陕州观察使崔荛诉说旱情。崔荛指着庭院中的一棵树说:“这棵树还有树叶,哪里有什么旱灾!”

[ 转自铁血社区

  唐高宗时,有人靠吃糟糠度日。唐玄宗时,有人吃泥土拌面饼。是什么“盛世”?


  贫民喜欢多生儿女,“多子多福”,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可以卖掉儿女来避难。王梵志诗说:“富儿少男女,穷汉生一群。”又说:“钱少婢不嫁,财多奴共婚。各各服父祖,家家卖子孙。”

  官吏贪婪,百姓不可活。《朝佥野载》说,皇室李熊为泽州都督,与前任都督尹某相比,他像白痴一样,贪婪无比。百姓创作民谣说:

  

  前得尹佛子,后得王癞獭。判事驴咬瓜,唤人牛嚼沫。见钱满面喜,无襁(钱贯绳)从头喝。尝逢饿夜叉,百姓不可活。

  

  在唐朝,纳税的尽是贫民。越纳税越穷,越穷越纳税。而既得利益集团免税。正如皇甫湜说的:“疆畛相接,半为豪家,流庸无依,率是编户。”

  贫民求生不可,求死不得,生不如死,王梵志诗说:

[ 转自铁血社  

  贫穷田舍汉,庵子真孤凄。两共前生种,今世作夫妻。妇即客舂捣,夫即客扶犁。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里正追庸调,村头共相催。襆头巾子露,衫破肚皮开。体上无裈袴,足下复无鞋。丑妇来恶骂,啾唧搦头灰。里正被脚蹴,村头被拳搓。驱将见明府,打脊趁回来。租调无处出,还须里正赔。门前见债主,入户见贫妻。舍漏儿啼哭,重重逢苦灾。如此硬穷汉,村村一两枚。

  

  男女有亦好,无时亦最精。儿在愁他役,又恐点着征。一则无租调,二则绝兵名。闭门无呼唤,耳裹挃星星。

  

  生时同毡被,死则嫌尸妨。臭秽不中停,火急须埋葬。早死无差科,不愁怕里长。行行展脚卧,永绝呼征防。生促死路长,久住何益当。

  

  

  奴人赐酒食,恩言出义气。无赖不与钱,蛆心打脊使。贫穷实可怜,饥寒肚露地。户役一概差,不办棒下死。宁可出头坐,谁肯被鞭耻。核为抛宅走,良由不得已。

  

  穷人无钱无粮纳税,不但要被里正拳打脚踢,还要被木棒、马鞭暴打一顿。


   王建《田家行》说: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繰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愿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元稹《田家行》说:


  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穀,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收得牛两角。重铸耧犁作斥劚,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胜雠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不遣官军粮不足。

  

  百姓无钱无粮纳税,只好卖掉家产,可惜卖掉家产,还是不能完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59:47 | 只看该作者

  二

  唐太宗时,没有“贞观盛世”。唐玄宗时,没有“开元盛世”。



  古代中国的税收,“取之于民”而用之于皇帝。老百姓卖田宅、子女,以向前来逼催的官吏交税。而皇帝却拿着老百姓的血汗钱花天酒地。

  如果说,剥削老百姓仅仅只供皇帝一个人的纵欲,百姓尚且能应付。但是,皇帝若重用能人搜刮民财,那就会天下大乱。儒家经典《大学》曰:“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意思说得好,与其有“经济能人”抓“创收”,搜刮民脂民膏,宁愿全国大部分官员贪污“公款”。


  大部分官员贪污,虽然也等于抢劫老百姓,但他们是“虎口夺食”,即从皇帝口中“分流”财富。“经济能人”奉命抓“创收”,为了多赚一分钱,不惜挖地三尺。他们都是“鬼子”,残暴不仁,无情无义,唯利是图,一有机会就中饱私囊,大发横财。皇帝新增两块钱,“经济能人”就私赚三块钱。百姓们苟且养活一只大官猪,偷生于人间,如果一群官猪来吃食,那么只有被吃死。


  因此,老百姓不怕皇帝像肥猪一样贪吃,税收“取之于民”而“用之于皇帝”,就怕有一群官猪,吃得民不聊生。


  唐玄宗重用“聚敛之臣”,虽然搜刮到了民脂民膏,但搞得民不聊生,搞垮了江山。“钱谷之司,唯务剥削,回残剩利,名目万端,府藏虽丰,民阎困矣。”(杜佑《通典·食货典》)唐高宗时,裴守真说:“黠吏因公以贪求,豪强恃私而逼掠。”张九龄说:“浅中弱植之徒,有才无耻。”像李林甫、牛仙客、杨国忠之流,都是半文盲,不读书,就是擅长抓“创收”,无耻之尤。


  因此,唐朝“国库”日丰,贪官私库渐满,老百姓益困。诗人杜甫《忆昔》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已故唐史专家韩国磐曾撰写《唐天宝时农民生活之一瞥》一文,利用唐朝敦煌文书的记载,分析当时的敦煌人的生活状况。他得出结论,唐玄宗时的敦煌普通百姓,交纳国税之后,几乎半年缺粮。


  唐玄宗时,人民逃亡最多,保守估计不下五百万户,二三千万人。贫民没饭吃,而“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有的落草为寇,有聚众起义。王梵志说:“世间乱浩浩,贼多好人少。逢着光火贼,大堡抄小堡。”


  整个唐朝,即使唐太宗时国力最强盛,也没有出现“贞观盛世”。从唐高宗开始,国力日弱,四面开始打败仗。唐玄宗时,国力十分衰弱,虽然“国库”丰盛,但民不聊生。所以,也并无“开元盛世”。


  传统史学家以“治体”为标准,认为“国库”丰盛,人口庞众,“国强”就是“盛世”。这种评判漠视“民生”,不是以人为本。不把“民生”当作“盛世”的衡量标准,是史学家良知的沦丧。我们必须否定它。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隋唐五代史》说:“……夫谷帛降贱,适益耕夫织妇生计之艰。货物流衍,更开駔侩豪民兼并之路。若此者,往往外观繁盛,实则贫富不愈不均。富者恣其骄奢,贫者耻其逮焉而追随于后,则俗益坏而民益嚣然愁苦,不聊其生。事势如斯,最宜警惕。而唐人转以是称开元为全盛,只见其昧于治体也。国家取民虽薄,利也或不在民,而归于中饱,搜剔征责,谁曰不宜?然亦视其用之之如何。若竭天下之资财,以供一人之侈欲,则其贤于中饱者几何?而中饱者究犹有所惮也。且搜剔征责者,岂能域于吏而不及于民乎?欲剥民者,不益得所藉手乎?故曰: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可谓不刊之论。


  初唐时,已是人间地狱。到了中晚唐,则是每况愈下。聂夷中《伤田家》诗说:“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粮谷尚在稻田里,就已被抵押借高利贷去了。其实,在唐朝初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三

  中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速了唐朝的败亡。唐朝初年,土地兼并已非常严重。一片土地,一百年之内,要换八十多个主人。为了吃饭,唐朝人疯狂地开垦“荒地”,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土地利用率下降,加上人口逃亡,所以中原经济日渐衰落,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诗人元结在765年《问进士第二策》里说:“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虽然有一些夸张,但大量开垦山地,破坏了环境,不无事实。


  许多失业农民逃入山林,有的打猎为生,有的抢劫为生,有的种植山地为生。其中,逃民种植山中旱地,大都刀耕火种,也就是唐诗中常见的“烧畲田”。放火烧山,最终导致童山濯濯,水土流失,经常山洪暴发。一片山林烧毁后,逃民又流窜到另外的山林去烧种作物。由此而来,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唐中晚期,黄河泥沙泛滥成灾,漕运河道经常因淤积而改道。到了宋代,黄河成为一大水害。


  四川一带烧山严重,长江由此变成黄河,宋人撰写的《岳阳风土记》说,一到夏秋雨季,长江上游的泥沙冲入洞庭湖,潇湘清流顿时混浊。岳阳人称作“翻流水”。


  在中原,人们为过度榨取地力,不进行休耕养肥,最终使得土地草原化或沙漠化,无法耕种。在南方,雨水充足,百姓靠渔猎、采集、种植水稻等,足以轻松地生存下去。所以,在北方粮食总产量、地力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榨取和开发南方成为救火之急。史称,在唐朝,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实际是南方人民严重倒霉的开始。



  在唐朝中晚期,中原藩镇割据,中央几乎完全靠南方税收支撑。784年,全国旱灾、蝗灾,关中最严重。米价暴涨,饿死无数。禁军差点哗变,闹着要粮食。浙西节度使韩滉调集一百万石浙西米,接济关中。当韩滉运载三万石米行抵陕州(今陕西三门峡)时,唐德宗听到这个喜讯,跑去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蓝勇教授提出,唐朝在八世纪中期,气温开始下降,中原经济衰落,最终导致唐朝败亡。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事实上,中晚唐时气温仍然与唐前期一样。如果气温下降,北方胡人生存压力加大,被迫南下抢掠或移民,那么应早就吃掉了唐朝,不必推迟到宋朝才形成南北割据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7-24 18:40:1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国内办移民出来,怎么办最快最便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0-7-24 19:16:0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国内办移民出来,怎么办最快最便宜?
zggg 发表于 2010-7-24 19:40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结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7-24 19:36:0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7-29 23:24: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回归线 于 2010-7-30 01:00 编辑

中国真好.要不是无奈,谁背井离乡地跑到外国受气呢?来到国外,三代之内别想同当地人平等,别管是明星大款还是偷渡平民,来到外国就是下等人,时间越久,这个感觉起深,最起码中国人都看不起中国人,前不日在一中国人商店买了东西,根本不能用,回去不给退,只能换别的东西,同时一老外也要退东西,把那收款员用英语大骂一阵,退钱走人. 我不知道杯具的是我还是收款员. 也许是全体中国人.

出来的人大多是看出了中国一个或多个无法忍受的问题.
中国是在整治腐败,但百姓不能做,这事要当官的干,但哪个当官的不腐败呢?最后就是拿几个政治斗争败将或跟错人的开刀,然后电视中就说,那个腐败分子被正法了.
中国总体经济腾飞,道德沦陷,什么信仰也没有,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人做,北京食品超市,早上一开门垃圾箱就满了,都是揭下的日期签,然后标上今天的日期,你去买食品永远是最新到货.什么骗子都有,老人小孩都不放过.
就说水,中国哪个城市自来水是合格的?全都只是浊度合格,看起来不错,就打压供水,有没有听到水厂或政府说过,我们的水不合格?
中国永远是当官人的国家,我们当不上了,就只能跑了,中国干部做大了,家具/家电都是政府出钱,公车当做私车用,个个都在法律之上,中国光有钱也不行,说不定什么时间当官的不开心,就让你的钱作废.
文化大革命有其成功的一面,央央大国,高层领导出了问题,都是法律之上的人,没有红卫兵小将拉出来就打,谁能治得了当官的?
中国的民主集中真不如以前的皇上一个人说了算的好,那时真有祸国殃民的皇上一句话就灭九族,现在都是换个地方做官,还是祸国殃民.

牢骚半天,还是祝愿祖国好吧,祖国真好了,让我们出来也不出来啊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