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2°
    温度感觉: 22°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9°
    温度感觉: 18°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0°
    温度感觉: 19°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1°
    温度感觉: 21°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9°
    温度感觉: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俺看了枪版金陵十三钗,

 
16#
发表于 2011-12-19 09:46:41 | 只看该作者
我刚开始也是,差一点没问“是三枪吗”,如果问了笑死了。
黎丽 发表于 2011-12-18 22:10


为啥不是单枪? :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12-19 11:57:37 | 只看该作者
为啥不是单枪?
云高天阔 发表于 2011-12-19 09:46


帖在庭院的我就以为是指斑竹的。:-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2-19 14:21:26 | 只看该作者
帖在庭院的我就以为是指斑竹的。
黎丽 发表于 2011-12-19 11:57


嗯,我以后低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12-19 15:27:06 | 只看该作者
听说很有水平的,, 谢谢。 明天看.
枫叶甜品 发表于 2011-12-18 22:25


那要先吃枫叶甜品,然后再看。否则就没有心情了吃了,对不? :apla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2-19 16:23:47 | 只看该作者
不是那种鲁莽感觉,而是......。

彻底看完了:一个国家的军队要强大才能保护国土民众,一个家的男人有能力才能让妻儿有快乐幸福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1-12-19 18:41:00 | 只看该作者
嗯,我以后低调。
云高天阔 发表于 2011-12-19 14:21


嗯。。。:ye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12-19 19:00:21 | 只看该作者
不是那种鲁莽感觉,而是......。

彻底看完了:一个国家的军队要强大才能保护国土民众,一个家的男人有能力才能让妻儿有快乐幸福的生活。
俺爱俺家 发表于 2011-12-19 16:23


我理解你说的意思。但有时候心情很郁闷的时候,尤其是看完这种题材的电影,心里非常压抑,就象发泄出来。
有个台湾拍的连续剧系列,在网上能下载下来,讲的就是从抗战以前,到抗战结束后的整个过程,讲述了为什么中国军队几百万人,被区区几十万日本兵追的到处跑。看完后心中那个恨,恨日本人,恨自己人不争气(窝里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12-21 13:06:11 | 只看该作者
各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电影能在加拿大上演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12-21 13:0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tinahu

各位知道这个电影什么时间在加拿大上演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12-25 23:39:12 | 只看该作者
I'm watching. th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12-26 10:49:35 | 只看该作者
这电影我也看了。
情节有点出乎意料,也很有人性味,挺感人的。

好象这里也有“抢版”下载了。。。。

哈!这年头的资讯速度,真是难以想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12-26 19:3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云高天阔

Ding!Ding!ding!
日本人是世界上最野蛮的民族!我们要永远永远防范日本人!!日本人只有强大的美国人和中国人治的了他!可惜,现在的中国人太傻,一直被日本人牵着鼻子走!不知道哪天中国人才能醒过来!
   
如果你看了下面的文章,你就会同意我的看法了:

在华寻找日军遗骨的日本人:一具尸换一辆轿车            1


【核心提示】:笔者在滇西采访期间,常常听到当地人说起日本人为寻找日军遗骨而“悬赏”的事,据说交换条件是:一具尸骸换一辆轿车,一根腿骨或手骨换一台彩电。这些,自然是日本方面在通过外交努力无果,从而私下活动后播散出来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文章摘自《看历史》 作者:余戈 原题为《日本:在遗骨与亡灵背后隐忍》

在研究写作滇西抗战历史的这些年里,笔者无数次地与“遗骨”与“亡灵”问题遭遇。在拙作《1944:松山战役笔记》的序章中,笔者尽量以平静的心情 写道:“如何对待阵亡人员遗骨,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不同民族对于历史的态度。”但当昔日在滇缅战场交战的日本、中国及其盟国美国处理这一问题的历史和现实在 眼前赫然对比,郁结于胸的痛楚与悲愤是难以抑制的。最让人难以面对的,是日本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和做法。

节节败退之际,脖子上仍挂着骨灰盒

1944年,日军在滇西战场上遭受惨重失败,战死的日军尸骨遍地。战后,日本方面曾绘制了滇西地区遗骨分布图,日军遗骨分布为:拉孟(松山)阵地 1250人,红木树附近100人,龙陵周边2937人,腾冲城及周边1800人,瓦甸及大塘子附近200人,桥头街及冷水沟附近100人,芒市及上街附近 878人,遮放及滇缅国境附近400人,保山附近约200人……合计约8265人。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资料只是日军在松山、高黎贡山、腾冲、龙陵等地阵亡 后“弃尸”的情况,并非其阵亡的全部数字。据日本厚生省的统计资料,在滇西战场上,侵华日军共战死14052人。但除了在松山、腾冲两地因“全员玉碎”而 无法收尸,在其他各地的战斗都属被击溃后还是收敛带走了部分尸骨。

据很多抗战老兵回忆,当年跟日军作战时,即便打了胜仗,也很难看到日军尸体,他们对收敛处理阵亡人员尸体极为重视。在日军传统中,战场上弃尸是对军人归属感的伤害,会严重影响部队士气;另外,日军非常好面子,即便从“护短不示弱”的角度考虑,也会及时处理阵亡者遗骨。

据腾冲县政府民政科长、国民党腾冲县党部书记长李嘉祜1944年4月20日呈报《腾冲敌情报告书》载:“……(日军)凡有伤亡,必严密警戒不令人见,焚烧扫除后方才解除警戒”。在松山战役中,日军指挥官曾 下令“处理”重伤员,要么用手榴弹自杀,要么吞下用来代替毒药的升汞片。实际上,这种办法已属“人本”之举,在过去流动性较强或仓促间失败的作战中,日军 对重伤者甚至“活杀”。“……每有伤亡,必将死尸抢运后焚化,决不留一具尸首与人看见。轻伤者抬回医治,重伤者虽其人尚能言动,要求抬回医治,皆不听,每 以大刀砍为两段,以马驮之而回”。从这些事实来看,至少在操作层面,日军处理遗骨的做法并非纯粹基于“人道”,或者对于牺牲精神的呵护,反而强烈地体现出 将人作为战争工具和材料的色彩。这也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最近在读军事科学院编译的内部图书《日本陆军统帅纲领与统帅参考》,这是1928年、1932年日军为方面军和军司令官(中将以上)颁布的战略战术 法规及诠释文本,日本自卫队又于1962年重印,作为干部、军事研究家的必读书籍。在书中笔者发现,对于“靖国亡灵”的祭祀,曾被列为日本帝国核心的统治 权,由天皇直接行使。具体表述如下:“日本帝国鉴于立宪政治的弊病,为了限制其危害,规定统帅、祭祀、奖励等统治权均不由国务大臣辅佐行使。这就是帝国宪 法的精神。”文中所说的统帅权即为兵权,这正是日军被称为“皇军”的缘由;而祭祀权竟位列其次,可想这个问题在日本帝国政治构架中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12-29 20:46:48 | 只看该作者
听说这部片子不错,入围第69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我还没看过。谢谢tina的链接。
黎丽 发表于 2011-12-18 20:05


丽丽丽丽哪去了? 我好想你呀。:cry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12-30 17:38:35 | 只看该作者
丽丽丽丽哪去了? 我好想你呀。
西西哥们谁傻 发表于 2011-12-29 20:46


谢谢星星!新年愉快!新年好运!(f)(f)(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