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保罗。莫里哀68年推出此曲,5周荣登法国榜首
最初由[三和居士]发布
保罗。莫里哀68年推出此曲,5周荣登法国榜首
70年代初,大量港人(其中不少是自行往港谋生的知青,农民)开始回乡探亲,带入风行一时的:“三洋”收录机,还有一集集的——
保罗。莫里哀乐团的卡式录音带。
79年,父亲有了第一台“三洋”,单声道的,他一有空就播放,直到带子卡了,绞了断了。再旋开卡合的小螺丝,摊平,胶水小心贴好,再听。那几年是他一生中最开心的日子了。
巧地很, 父亲79年送我上大学的同时在北京为我买了一个“三洋”的收录机,我还记得价格是350人民币...但也是单声道, 后来我才知道350元全部是借的, 我走后(上学), 全家为还钱竟吃了大半年咸菜头 ...
[谢谢alfonso的补充和贴出,你最知我心。你的乐评是言简意赅,几句话都说到点子上。 :clap: 。
:O 嘿嘿, 这叫同频共震, 同质相吸, 彼此彼此...
阿车,alfonso:请问保罗。莫里哀是克莱德曼的老师吗,我觉得他们的风格接近,好像有传承的痕迹。
我不清楚莫里哀是否是克莱德曼的老师,虽然是同一首曲子,但就你上边POST这两个曲子演奏比较,我感受到的是不同风格, 不同感受: 莫里哀乐队的乐器配器及旋律的节奏,轻重变化,将人的心情带入忧郁的旋涡中...;而克莱德曼演奏的效果: 欢快, 明亮, 青春, 浪漫...当然节奏要比莫里哀乐队演奏的快了许多...感觉不道半点哀怨沮丧... 当然不同人不同处境,不同心情也会不同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