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查看: 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辣妈育儿经:做最好的自己让哈佛挑吧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5:1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园子在美国华人家长圈里属于“偶像般的存在”,因为她的女儿和儿子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考入哈佛大学。《青年参考》记者在对她进行了数小时的采访后,不禁感慨,这位“哈佛妈妈”的教育思想堪称“以道御术”的典范。
  

    从“清华学霸”到“哈佛妈妈”
  谈及成长经历,园子不谦虚地称自己曾是“一枚学霸”,甚至“嘲笑”子女不像自己小时候那样轻松考第一。园子本科和硕士都就读于清华大学,先生是大学同学。1990年赴美读博后,留在美国生活。
  园子写过一篇文章,在华人家长圈和国内的留学生家长圈中广为传播,题目是《做最好的自己,让哈佛去挑吧》。这几乎概括了她育儿的核心理念。用她的话说,“如果我有老三,我可能还用同样的理念养育他,但能不能上哈佛完全不敢保证”。
  园子认为,美国高校录取学生时,除了关心念书能力,还考察该生“是个怎样的人”。
  作为一名“接受了那个年代的中国能提供的最精英教育的人”,园子反思,应试教育一门心思冲高分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一旦离开了学校既定的轨道就会发现,要做大事还要有锁定目标的眼界和百折不挠的坚毅。即使做个平凡快乐的普通人,也要有为人处世的智慧。”园子说,品格和个性是有关人生走向的真正决定性因素,而这些恰恰是高分无法保证的。
  当女儿被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哈佛同时录取时,园子给女儿的建议是,如果去MIT,就挑个文科专业;如果去哈佛,就选些理科课程。有人对她专挑“薄弱学科”的建议十分不解,她的解释是,MIT的理科课程设置本就很扎实,哈佛文科也很强,她希望女儿在本科阶段接受“通识教育”,文理都学点,更加平衡。
  最终,两个孩子都选择了理科专业。园子告诉记者,儿子研究生阶段想读法学院,或许会去从政。但在她看来,儿子现在定下今后的发展之路还为时过早,“小孩子嘛,志向今后一定会变。我的原则是18岁后就不管了”。
  作为家长,园子的心态非常“放松”,“他们上大学之后接触的人比我们更多、眼界比我们开阔。我不会帮他们做任何决定,不过如果他们觉得爸爸妈妈的意见有价值,欢迎找我们讨论”。
    中西结合的家庭教育
  园子的家中三代同堂,“中国化的教育理念”主要由家中老人“灌输”。据园子的儿子回忆,姥姥姥爷总是告诉他们“先苦后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与西方随时享受生活的理念不同。
  虽然园子谦虚地表示,孩子思维中的中国理念主要依靠家中长辈的耳濡目染,但她实际上很早就用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建立孩子们的处世哲学。她告诉记者,自己在孩子上初中时就鼓励一双儿女独自去探索和把握事情的尺度。
  “好比一根棍子,我只能告诉你两端在哪里,但棍子的重心在哪儿,握住哪儿能让它平衡,要你自己去试。”她告诉孩子们,所有的事情都有好有坏,要自己去揣摩衡量。
  园子认为辩论是很好的训练,他的儿子也表示从辩论中得到的收获最多。因为在辩论之前,必须对正反两方都做准备,“这就训练孩子从两方面看问题,而且都要看得尽量全面”。
  作为和先生双双从清华毕业的高材生,园子的育儿理念中不仅有知识分子的理性,也有美国式的放手。她的家中没有家长制的气氛,环境非常平等,有什么事情需要决定的时候,恨不得一人一票来决定。
  在美国把孩子带大,园子觉得“很幸运”,因为“美国名校的指挥棒指得正合适,即使按照录取要求去发展,最后没进名校,从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也让人受益”。
  “美国名校关注的素质比如正直、创造力、领导力、激情、坚定,都能让孩子受益终生,比简单的提高分数和堆积各种课外活动的小时数更有意义。” 园子说,自己孩子小时候“爬藤”的压力还没那么大。“初中之前没有拼命学习,到高中才有为上大学做准备的意识。”
  园子说,对分数和素质的不同侧重不仅存在于中美之间,在美国国内也“阴魂不散”。比如美国华人子女多的公立学校,对学业的要求更高,压力更大,让孩子没有精力投入到感兴趣的业余活动中。而当园子的儿子转学到私立学校后,她才发现,私立学校限制的是最高的选课数量,也不排名次。
  说到这里,园子和记者谈起了一个插曲:高中毕业典礼前,老师告诉她的儿子要上台讲话,因为他是学业成绩第二名的学生。儿子对此很惊讶,此时才知道年级第一是谁。他回家告诉园子,要是早知如此,他在某门功课上再加把力,就能超过那个第一名了。
  园子认为,这也从侧面证明,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完全没压力,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园子觉得,子女在这样的学习环境成长“很幸运”。
    言传身教胜过刻意培养
  在园子眼中,成功的人生不是功成名就,而是“自己高兴,让身边人也高兴。”这样的理念在她身上发光,也成为子女的财富。
  园子说,她和先生都不是关上门过小日子的人,“社区里的事,我们都爱搀和。我们从小给孩子的环境也是这样的。”她对孩子的要求是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意识。
  “自己健康、快乐,同时将这份快乐带给周围的人,至于能带来多少,取决于能力和运气。几千几万也不多,周围十个八个也不少。”园子说着,自己就笑了,“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园子说,她并非基督徒,因为作为理科生“很难相信真有上帝”,但她特别接受教会提倡的“与人为善、帮助他人”等理念。
  这似乎与她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有关。在那个相对单纯的年代,她伴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长大,觉得帮助人很快乐,因此也教育子女“要关注周围的事情”。
  园子女儿9年级时,开始为被美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孩子开办中文学校,带着这些小孩唱歌跳舞学中文。这个活动后来演变成“手拉手”项目,至今已延续8年。女儿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组织者、大姐姐和知心人,虽然付出很多,却从中得到无限快乐。
  园子的儿子则在童子军活动中克服了胆小怯懦的弱点,找到了“更好的自己”。随着对活动的不断投入,他获得了童子军最高荣誉“雄鹰奖章”,并作为组委会成员,筹办即将在美国举行的世界童子军大会。
  这些社会活动增加了他们在名校眼中的吸引力。但在园子看来,重要的不是“手拉手”活动和童子军本身,而是她的子女在参与过程中表现出的投入、专注、坚持、热情和领导力。
  总有家长向园子请教如何培养孩子的领导力,园子说,其实没那么复杂。她告诉《青年参考》,自己的孩子可以随时邀请小伙伴到家里吃东西、玩耍、过夜,不需要请示家长。这种“自作主张”就与领导力息息相关。
  很多家庭的小孩会有约束感,不觉得自己是家庭的主人,而三代同堂的园子家的大门永远向朋友敞开。
  “向别人开放你的家、你的心,不怕吃亏,这就是领导力。”园子笑称,领导也不是自封的,一定是别人愿跟你玩、信任你、亲近你、周围有一群朋友,你就很易成为一个领导,“领导力不是嘴皮子多么利索,一呼百应多么威风,而是很实在的东西。”
    不做急功近利的家长
  自女儿和儿子先后进入哈佛后,很多家长向她取经,而她并没主动介绍经验,“因为不喜欢这种风气”。
  儿子读高中时,和家人去中文学校介绍童子军,有六七百名学生的中文学校就来了十几个人。等儿子被哈佛录取后,又去做童子军讲座,来了近二百人。同时,身边华人家庭子女加入童子军的人数迅速增长。
  提及这些现象,园子挺着急,她担心家长们没有理解童子军之于她儿子是兴趣、是激情,是从头开始参与、坚持不懈完成,并收获成功的经历。她告诉《青年参考》,简单地认为“加入童子军,获得荣誉称号,就能进哈佛”的观念并不正确。
  园子说,自己讲不出进哈佛的秘诀,这样的秘诀也没有价值。让孩子做喜欢的事、然后全心投入地从头做到尾,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成长和变化,才最重要。
  儿子高中毕业前,老师让班里的同学写下来遇到困难时最愿找谁帮忙,园子的儿子得票最多。这让她和儿子都特别骄傲。
  “儿子是10年级转入这所私立学校的,与其他同学从小一起长大不同,只和他们相处了3年,却赢得了大家的信任,这比考试获得好名次更令我欣慰和自豪。”园子说,这就是她眼中儿子的最优秀之处。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15/09/14/384176.html#ixzz3mV4c9qp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