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查看: 6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我看蔡志忠、朱德庸和几米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4-26 18:0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除了在看一些新买来的书外,还在看一些漫画,朱德庸的都市生活系列和几米系列。掩卷微笑着沉思之余,再想及曾经触动过的蔡志忠,倒是颇有一些东西想说,于是就他们三个一一谈开去。
  一、蔡志忠盛行的时候正值大学后期,“忽如一夜书风来,千本万本眼前摆”,于是也随众的开始看了一些,大致有《禅说——尊者的棒喝》、《大学——博大的学问》、《论语——儒者的诤言》、《中庸——和谐的人生》、《菜根谭——人生的滋味》、《韩非子说》,《孔子说》、《老子说》什么的。以前看惯了太多过于戏剧化的人物造型和故事情节,第一次发现漫画居然可以这样画,不仅那傻傻的、可爱至极的人物形象令人想一直看下去,而且在内容上除了童话、神话外居然还可以诠释名著,深入浅出的向读者将禅和那么多的人生道理一一娓娓道来,不仅不觉枯燥抑或难懂,反而更显的妙趣横生,令人爱不释手,不知不觉间将书中的东西吸收的深入人心,在如沐春风的轻松中享受到“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的读书至高境界。
  正是看腻了太多说教的时候,又浮躁的无心深入故纸堆研摩;另一边面对即将正式踏入社会工作的现实,有太多的现实的和心理的问题需要劳神费心。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蔡先生的漫画无疑是一针强力清心剂,面对人生的重大转折点,面对读书、思考和做人的出世与入世,让无谓烦恼着的自己冷静下来,整理思绪,重新思考和面对应该直面的一切。
  现在看来,蔡先生此举其实就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着重吸收与继承,经过自我的精心整理与艺术性的创作和再发展,针对现实,以历史的、唯物的、严谨的治学观进行有科学的、有意识的扬弃,最后通过漫画这种形式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而自己从看蔡先生的漫画开始,逐渐的对禅等传统文化的精华兴趣趋浓,也是理所当然的意外收获了。常常想:如果没有蔡先生的漫画来启迪心智,引导心灵,恐怕我这一生都会与禅无缘了吧。——于合适的时候受到合适的文化熏陶,吾何其幸也!
  二、朱德庸的都市漫画在内地的走红应该是近几年的事了。除了各种版本的出版物之外,《女友》等杂志报刊也一直在连载他的作品,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之余于阅读之中欣赏到的一道颇为亮丽的风景。
  于我,他的漫画是最近看的最多也是最仔细的,从《双响炮1-6》到《涩女郎》和《醋溜族》系列,一本不拉的一路看将过来,甚至对漫画旁注译的爱情公理、婚姻定律、醋溜兵法等也是揣摩再三,对于他的四格式风格印象尤其深刻。只是他的漫画大多描绘的都是生活中人性的一些颇为丑陋的东西,且体现的比较集中和显而易见,剖析的尤其淋漓尽致和入木三分,令现实中的人或尴尬或莞尔一笑而后或多或少的从多个崭新的角度顿悟一些切实的东西。我想这除了人物性格刻划的需要之外,也是他的创作方向罢,就如同他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读书时间》1999年第152期特邀时就他的漫画作面对面的谈论时的标题:“漫画不是歌功颂德的事”。
  这不由令人想起了最近一期《报刊文摘》上讲述的著名的宗教小说班扬(Bunyan)《天路历程》中的“扒粪者”(muckrakers)——“这位扒粪者手拿粪耙,目不旁观,只知道朝下看,因此看不到任何美好的事物,满目都是地上的的秽物。此称呼的固定源自20世纪初老罗斯福总统与斯蒂芬斯等专门揭丑的记者的斗争。虽然官方反对,但”扒粪“运动声势不小的历时十余年之久,促使社会猛醒,人们开始与各种丑恶现象作斗争,通过各种立法,涉及到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力遏制了腐败的滋生,迅速缓解了已成剑拔弩张之势的社会矛盾。”扒粪“运动揭出社会的种种黑暗的确令人触目惊心,但它的目的和后果却不是也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推翻美国制度、美国社会,而是相反,促使其自我调节、改革,使之躲过一”劫“,从而使之更加稳定。推而广之,任何制度、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都不能没有大众传媒、所谓”天下之公器“强有力的监督。”那么对朱德庸而言,他正是以一已小小现实漫画家的视点出发,对现代人爱情婚姻和日常工作生活的各种丑陋面进行艺术的深挖和再现,使“如有雷同”的人在芨芨自危之下深刻反思和自省,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正常社会伦理道德等的规范下,正视、经营自已的爱情、婚姻和其它的人生。
  最近不知是不是由于《流星花园》等剧热播的影响,港台大陆影视圈一片翻拍漫画风。听说朱德庸的作品也在被排电视连续剧和话剧,而且一色的大腕。对于没看到的东西我不便评说些什么,但依以往类似改编作品的经验,只希望到时媚俗的成分少一些,多一些有教益的、深刻的东西,但愿不只是奢求,否则真有些偏离朱德庸当初创作的本意,成了不伦不类的俗物了。
  三、现而今几米的风行则更是体现现代互联网传媒推广和传播速度的事例——自卓越网引进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和《月亮忘记了》,并且发起了强大的宣传攻势,从垃圾邮件到网络新闻,到处可以看到几米的名字,除了印刷品由各个出版社的大量发行外,网上关于他的作品网站和论坛也是随处可见。又让我想起了另一位动漫大师——日本白发苍苍的老者宫崎骏。忽然之间,我知道几米的画本很快将成为新的流行趋势,并冠以小资的身份,带着被商业包装的城市温情席卷大陆。
  看了一些他的作品,我很是赞同网上关于几米的评论:“几米以精美细腻的图画,配上新诗一样的文字,描绘出都市人的感慨、幻想与梦。他1998年开始首次的绘本创作,即让”图像“成为另一种清新舒洁的文学语言,在他的作品里营造出流畅诗意的画面,散发出深情迷人的风采。是在午后的漫长时光,不想干别的,斜倚在沙发上,或者在咖啡馆几缕阳光温柔的照射下看的书。舒缓的读进去,流动的空气里仿佛有了忧郁的或莫名的情绪,徘徊着、自由漂浮着,令人沉浸在惆怅的幻想里。”
  在我们这些困死在都市混凝土森林里的现代人来说,成天戴着各式各样的面具为生计四下奔波着,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越来越从交往和内心上疏远更对别的一切可能伤及自我的人和真情实感警惕防备着,于是现实的残酷让我们一方面越来越发现浪漫的柔弱和无奈、寂寞的痛苦和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又由于内心情感的日益荒芜想逃避物质的繁荣,寻找内心感动的绿洲。就这样一天天的在太多的自相矛盾之中自我折磨,无力地让对美丽的事物和情感的认知能力日渐式微。而几米正是以自我工作和患病的经历生感悟,以无比绚烂的创作激情,用别样细腻、出彩、精致而极富情感穿透力的文字和绘画重新感动着大家,令大家于喧嚣与纷乱之中重新面对审视自我,重拾那份久违的年轻时的梦。有报道说有的人是一边看一边在落泪,我绝对相信,这不仅是我本身在阅读几米时类似的切身感受,更因为仿佛那些或欢乐或忧愁的单纯美丽的整合的片断都印有读者们自己的记忆似的。于是,几米的作品深刻抑或肤浅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中读出来的切肤的认同的快感。
  四、读他们的漫画读到后来,心情上早已不把它们仅仅等同于一般的休闲娱乐了。所以我不太赞同于社会上一般对它们的说法:“成人漫画”,因为无论是蔡志忠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泛泛而谈,还是朱德庸的现实爱情婚姻休闲的活世绘,抑或几米对人自身内心深处脆弱情感的微妙触动,对不知或不熟悉的人来说它们更象是一种全面的启蒙,对围城内或较熟悉它们的人来说则是一种启迪、归纳和整理。学以致用,正所谓“读要读的进去,钻要钻的出来”,如果在现实的生活中能令读者达到以上的所表达的用心良苦,应该也是各位著书者源本的希冀了罢。
  同时,读着他们的漫画,我还乐于把它们与写作风格和宗旨近似的作家或作品放在一起理解和揣摩,比如蔡志忠之与南怀瑾和林清玄,朱德庸之与时下的爱情小说家张小娴和婚姻专家吴淡如,几米之与法国传世的不朽哲理童话《小王子》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尽管体裁、内容和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他们所表达的对人生的理解和希冀却都是殊途同归的,不同的角度衍生不同的感悟和意义,每一分更深的阅读和触类旁通的比较都会带给自己更多知识的积累和升华以及自我素质和思想境界的提高和完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把读书的境界等同于人生的境界,逐级递进的大致分为三层:自“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再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爛珊处”,不计大悲大喜,锲而不舍的一步步的探索,最后终得苦尽甘来、收益无穷。我想,以一颗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去尽读每一本有用的书都会或多或少如此的罢。“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别说单纯与感动,连秉性的坚持和沉迷的执著倒反成日益稀少的东西了,而自己的做人也当如此循序渐进,坚持原则一步一个坚实脚印的走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