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查看: 104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乐教育”在中国真的行不通吗?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8-20 14:0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快乐教育”在中国真的行不通吗?

    这个暑期,上海某英语培训机构开设了一种VIP学生证(贵宾学生证),持有该学生证的学生可以不受课表限制,随时走入任何一间教室听课。然而,VIP学生证推出不久,三个持有该证的“VIP学生”就先后由于不遵守课堂纪律,被外籍教师请出教室。冒着得罪校方的危险而赶走VIP学生,加拿大籍教师布莱恩说:“这些VIP孩子真令我失望!”

    据了解,调皮学生被请出外教课堂并非偶然现象,记者走访了上海几家较为著名的培训机构,发现类似这样的“蜡烛小孩”的确存在于各培训学校中,而且不在少数。

    面对如此难应付的“蜡烛一族”,失望的外教很迷惑,为何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反而事与愿违,纵容了他们的惰性;被“解放”的孩子也很迷惑,不需要考试的课应该怎么上;而部分家长却很失望,认为“快乐学习”没有“显性指标”来体现,自己的投资没能“物有所值”。

    对此,培训机构感到无奈:“看来,我们推崇的‘快乐学习’不适合这些‘蜡烛孩子’!”

事件跟踪

调皮学生被请出教室

    被请出教室的三名学生都是12岁,与中心签定了为期一年的培训合同。合同规定,这些学生在中心的培训将以“等级口语”为基础,但同时也可以自由选修中心的其他课程,令外教气愤的是,学员们非但不珍惜学习机会,反而扰乱了普通学生的课堂纪律。

    第一位被请出教室的是一位女学生。当3个小时的课已经上了2个小时的时候,该生才大模大样地走进教室。另两位学生的表现更让布莱恩生气。对于老师布置的FREETALK(自由谈话)练习,他们在课堂上大声用中文交谈,回答老师的提问也完全用中文。布莱恩试图用自己所知道的简单中文和他们对话,没想到,两个学生立即改用上海话,让布莱恩无法听懂他们的对话,并以此为乐。

    对于将VIP学生请出教室一事,布莱恩并不认为偶然,在他看来,有些孩子根本不能适应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培训方式,“也许我们也应该有考试,应该让他们的父母看到他们的不良成绩。”布莱恩无奈地说。

记者调查

孩子:不会上不考试的课

    为了求证一些孩子究竟是不是不考试就不会上课,记者走访了上海几家较为著名的培训机构。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记者以实录的形式,记录孩子在培训班中的种种表现。

镜头一

时间:8月14日早上9点

地点:徐家汇某英语培训学校教室里

    外教老师正在上课。“Jack,Jenny,Sici,一起把今天教的单词填在拼版上。”教室里老师正带着多数学生围成一圈拼版组词,同学也叫了他们好几次,但三个小家伙就是装没听见,头碰在一起,Jack正手脚并用在给两个女生讲鬼故事。

    在连续叫了几遍后,三个孩子终于不情不愿地来到拼版前,可他们的故事却没有结束。突然,两个女生发出一声尖叫,打断了正在带领孩子玩拼版游戏的老师。整整一堂课,三个小孩既没有听老师讲的内容,也不参加游戏和活动。

镜头二

时间:8月15日晚8点

地点:某大学英语学院教室

    托尼正在书包里翻来翻去找他的家庭作业,外教老师脸带微笑,还叫他不要急,慢慢找。找了半天,别的同学露出了不耐烦的神色。托尼终于用英语向老师承认自己没做家庭作业。外籍教师没有生气,只叫他上讲台唱了一首英文歌曲作为“惩罚”。

    唱完歌回到座位的托尼并不老实,动动这个,摸摸那个。当老师提问他一个英国著名历史人物时,他的回答居然反问老师是不是怪兽,全班哄堂大笑。他另一次引起全班注意是和同桌争一把剪纸的剪刀而把同桌的文具盒掀到地上,发出的响声打断了老师的讲话。

“蜡烛小囡”怎么教?

    几年前,一句“哑巴英语”触动了千万名家长的神经,希望把孩子从应试教育里“拯救”出来的家长们,不惜支付一两千元的高额学费,把孩子送到外籍教师的课堂上,希望他们扎扎实实地练一把口语。然而,没有了考试和分数做指挥棒的孩子,在松了绑后似乎反而不会学习了。把胡闹当创意、把捣乱当有趣,不少外籍教师反映,“没有考试,没有分数,上海的孩子就不好好学。”

    外教布莱恩说,来中国以前,他曾听说中国有一句话叫“学海无涯苦做舟”,当时十分不理解。他认为学习应该是自愿的,怎么会非要吃苦才行?现在在上海教了半年书后,布莱恩深深感到这句话所蕴涵的深意。现在他认为,这些孩子也许只有在压力和催促下才能学到东西。

    现在,布莱恩又学到一句上海俚语叫“不点不亮的蜡烛”,他说他遇到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蜡烛小孩”。但他还是希望,这些小蜡烛能自个儿亮起来,用滚烫的火去点他们决不是他来中国任教的本意。

培训机构“快乐学习”触礁

    目前沪上的部分培训机构沿用了国外的教学方法,倡导在一种“快乐游戏”的氛围中,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口语训练。据了解,“快乐学习”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随意提问和插话,与老师和学生充分交流;没有作业和考试的压力。但一些倡导“快乐学习”的培训机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却挠头地表示,许多孩子甚至是父母都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

    某著名儿童英语培训机构,按照全球分校的统一布置模式,在教室周围采用软包、在四周放上积木等玩具,在图书室放上可上网电脑。但老师发现,许多孩子将这里与游戏室等同起来,来到教室并不学习,而是玩起积木,或到电脑上网。

    某培训机构的外教苏珊现在正忙着为孩子布置作业以及设置考试。她说,本来口语训练不需要布置作业和考试,但她发现只有在看到回家作业和测验分数这样的“显性指标”,学生家长们才会感到他们的教育投资价有所值。她还意外地发现,有了作业和考试后,她的学生听课时认真多了。显然,这样的学习是不愉快的,但苏珊对此也感到无奈。

专家说法:功利思想导致矛盾

    上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卢家楣教授认为,孩子不适应宽松教学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的结果,而家长的心态也是如此,并且他们在读书上希望见分数、看成绩的功利思想可能更明显。

    这种功利思想在孩子身上产生了潜意识,中国孩子仿佛认为花了时间学到东西却不多。这种应试教育下的功利学习观,使他们对宽松的教育产生不满情绪。

    卢家楣同时认为,孩子在课堂上的种种调皮捣蛋的行为,某种程度上是中外教学管理方式中差异的外现。长期以来,我们的孩子接受的是专制型、严格约束的管教模式,从这样的束缚中一下子来到没有约束的自由课堂上,很自然就感到不适应。

    卢家楣认为,这样的状况需要一个过程,中国的孩子和外国的教师都需要互相适应。培训学校作为一个暂时的学习地,哪怕实行宽松的学习方式,也必须在把“规矩”说明白。万事有了规矩,再建立起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就比较容易了。
沙发
发表于 2002-8-20 17:44:45 | 只看该作者

即使在国外又怎样

即使出了国,教育孩子更是一个矛盾。我们习惯了家长作风,在中国没问题,但是在国外就有点矛盾。想学西方的父母教子方式,可是能学的来吗?
我觉得这是个大问题,我思考很久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唉,真是头疼头晕啊。。。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2-8-20 18:0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即使在国外又怎样

最初由[退化人!]发布
即使在国外又怎样

即使出了国,教育孩子更是一个矛盾。我们习惯了家长作风,在中国没问题,但是在国外就有点矛盾。想学西方的父母教子方式,可是能学的来吗?
我觉得这是个大问题,我思考很久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唉,真是头疼头晕啊。。。

这就是代沟啊!

等你自己有了宝宝,就更要头痛头晕了! ;)
地板
发表于 2002-8-20 19:07:44 | 只看该作者

我尽量狠下心来

我可不能看着自己的孩子不会写汉字!我可不能看着自己的孩子光想吃麦当劳!我绝对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胖子!我也不想找个只说英文的儿媳妇!
我早就想好了!我尽量狠心送他会中国读完高中!
5#
 楼主| 发表于 2002-8-20 20:4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我尽量狠下心来

最初由[退化人!]发布
我尽量狠下心来

我可不能看着自己的孩子不会写汉字!我可不能看着自己的孩子光想吃麦当劳!我绝对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胖子!我也不想找个只说英文的儿媳妇!
我早就想好了!我尽量狠心送他会中国读完高中!

那你不陪着他回去?不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地长大?
等孩子读完高中,你想陪着他他都不要你啦!
6#
发表于 2002-8-20 20:53:53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处处是矛盾

是啊!我还忘了这个事情呢我!我连儿媳妇都想到了怎么就忘了自己了我?
还是不太周密啊我!这个世界矛盾太多!这简直是太复杂了。。。还是等等再说吧我。。。
7#
发表于 2002-8-20 21:06:45 | 只看该作者
请小退来看看,对未来也早有个准备................. :O


从天堂跌入苦海---“海归”子女教育遭遇尴尬


抢在美国小学开学前,戴女士带著她的一对儿女赶回了加州。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她伤心地告诉记者:“我从来没想到过,孩子在国内上学会遇到这么多麻烦。”

她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他们一家从美国回上海后,安置7岁半儿子的就学问题,成了一件最困难的事。

进第一个重点小学的一年级上了还不到一个星期,老师就严厉地提出:“他肯定不行,你明天必须把他带走!”

经熟人介绍,戴女士又把儿子带进了一家区重点,校长挑剔地迅速发问:“32加32等于多少?”“64”。“64加64呢?”

儿子刚犹豫了一下,就遭到一句不耐烦的追问:“你懂不懂中文呀?怎么那么慢!”戴女士只得陪笑,让他试试吧!旁听可不可以?学费赞助费我都照付!

一个月后,班主任又不耐烦了:“上课手不停脚不停,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回答问题也很慢,还是让他去读幼儿园吧。"

像戴女士这样的留学生归国后,孩子遭遇教育难题的不在少数。这些孩子基本都是出生成长于国外,结交的朋友、接触到的教育系统都是西方的。和父母一起回到国内,对他们来说,意味著离别熟悉的朋友,放弃习惯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以及适应陌生的教育方式。

彭铁城先生上班的时候,总要惦记在家中无所事事的12岁儿子。从微软研究院回国后,彭先生煞费苦心地给孩子挑了一所贵族学校,那里,是海归派子女云集的地方。学生们说英语、学美国的教材、外教授课……环境俨然跟国外一样。彭先生“展望”:等孩子一能自立,就把他送回美国读大学。

可到了暑假,问题出现了。学校地处北京郊区,同学的家相距遥远,孩子们又都不太会中文,很少走动。结果,儿子只能每天在家看国外电视、DVD,上网和美国朋友聊天,过著跟他年龄不相符的闭塞生活。“他真是挺寂寞的。”彭先生十分心疼。所以,虽然他认为自己在国内的发展很不错,但也不得不重新考虑。他说:“我和夫人最近还是在打算回美国发展,孩子的教育毕竟是大问题。"

跟这些留学归国人员一谈到子女的教育问题,每人都有一肚子苦水。

在国外,他们觉得学校教育的孩子太轻松太放纵,回到国内,又受不了教师对孩子的过分严厉和教育体系的刻板。一位从温哥华来的台湾父亲说,他孩子上学的地方,为了不把操场上的草坪踩坏,老师不让孩子跑不让孩子跳,只可以在操场上慢慢走,对孩子来说太压抑了.

他们认为国内公立学校的教育方式有许多应该调整和改善的地方,但升学率逼得老师也没办法。所以,海归派们相对更信任私立学校,“为了钱,他们起码能以人为本一点。”他们说,在公立学校,上课是封闭的,家长根本无法了解老师的授课情况。而在私立学校,家长可以任意地旁听,及时把孩子的情况和老师交流,老师也更愿意听取家长的意见。

俞老师5岁的女儿在加拿大上了半年幼儿园回到国内,“我送她去幼儿园,第一天她很高兴地去了。第二天就哭,不想去。第三天,手拉著我的车门,死活不进去。”

女儿讲出的理由,吓了俞老师一大跳。过程是这样的:老师在教室里骂别的孩子,把那个同学骂哭了,女儿说,在国外的时候,即使我们犯了错误,老师总是跟我们好好说,从来不骂我,我害怕。女儿还说,这个老师骂人的时候,是怀里抱著她骂的。结果,下课以后,女儿想和别的小朋友玩,别的小孩都不愿意和她玩。所以女儿以后就再也不愿意去幼儿园了。

大家都在呼吁:海归派归国创业正当时,而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子女的教育是相当大的砝码,如果配套的教育工程解决不好,已经安了巢的燕子也会飞走。因此,戴女士说,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否该包含子女的教育环境?

其实,在海归派子女身上折射出来的教育问题,是所有孩子都共同遭遇的,只不过,在这些小海归的身上表现出的反差更大。而要想改变这种种的不如意,不仅仅是哪几所学校或哪几个老师的问题,它有赖于整个社会教育资源的丰富,教育体制和观念的转变,老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最近,一套新的教育大纲正在酝酿出台,据介绍,这是个相对温情和人性化一些的大纲,希望它对海归派子女,以及对所有的孩子,会是一个好消息。
8#
发表于 2002-8-20 21:24:23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推荐

好象是听谁说过,说移民是人生一件大事。
我对此颇为赞赏,我认为其中只有两件事情最难处理:1是自己的心态和归属2是子女教育
看来这个问题极端复杂,不是那么简单,还是走着瞧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