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3°
    温度感觉: 13°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1°
    温度感觉: 10°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0°
    温度感觉: 10°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9°
    温度感觉: 19°
查看: 3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妙招!为何中国突然要找菲律宾打一战的原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23:5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朝鲜国防委员会政策局18日就美朝对话开出三个条件:停止挑衅并道歉,不威胁恐吓朝鲜,撤出韩国及周边核战争手段。

韩国就此回应,称朝鲜开出的条件无法理解且十分荒唐,并要求朝方立刻取消这种不合理的主张。

虽然中方一再敦促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共同推动局势尽快降温,但美国在美韩军方高层举行磋商时表示,将不惜动用包括核保护伞在内的一切现有军力保卫韩国,坚决应对朝鲜的挑衅。

http://world.people.com.cn/mediafile/200906/18/F200906181345506734226242.jpg

朝美对话无异于“鸡同鸭讲”,半岛局势仍很紧张。最关键的问题是:假若半岛战火熊熊燃烧,中国该怎么办?对此,中方似乎很郁闷。

其实,虽然半岛危机是发生在中国家门口的事,虽然当事各方抛开中国各说各话、没有顾及中国的感受和利益,但中国内心其实可以不必很纠结,也不必很难受。既然美朝日韩都在心里打自己的“小九九”,那么中国也不必过于担当,不必过于顾全大局。如果到了极为危急的关头,则应不怕添乱、不怕水浑,甚至考虑浑水摸鱼、乱中取胜。

一、战略要义

本文即将阐述的战略要义是八个字:“抽身半岛,兵指菲国”。这就是:如果朝鲜半岛即将燃起战火,如果中国无力制止战火蔓延,如果中国无法幸免无难,那么不妨以超然的姿态睥睨半岛纷乱局势,马上掉转方向,从中抽身出来,实施围魏救赵之策,辅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举,通过自制规划、自定战场、自主攻防、自由进退,突破美日战略迷惑和战术欺骗,以精锐之师直指南海失地,以果敢的措施收复菲占我岛。

其精髓要义是:既然中国不能改变现状,那么不如接受现状,甚至利用现状;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得中有失,我失中有得。最大的特点是:战术转移,战略未变。

二、基本原因

1、“抽身半岛”事出有因

有副对联为“琴瑟瑟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这用来形容半岛危机各方心思有蛮合适:朝鲜有朝鲜的道理,韩国有韩国的应对,美国有美国的私心,日本有日本的狡诈,俄方有俄方的计较,中国有中国的利益。

在美日等国各怀鬼胎的情况下,中国独树公正仁义的大旗,难有具体、积极的作为,因为身处吵吵闹闹、纷纷扰扰的场景,各方都不太理会中国的声音。

你劝与不劝,他们都闹闹哄哄;你拦与不拦,他们都折折腾腾;你阻与不阻,他们都挥刀舞剑、一意孤行。既然做不做都是无用功,那么中国也应有自己的盘算。不如超然于半岛纷争之外,借此乱局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一手为公正、公义,一手为私利、私愤。

2、“兵指菲国”师出有名

大国如若挥师,必要师出有名,要么拥有正义,要么找到借口。中国挥收复菲占岛屿,二者兼备。正义就是:中国对菲占我岛有着无可辩驳的主权。

借口就是:菲律宾在一些大国的怂恿、指导和暗中支持下,就中菲岛屿争端提起国际仲裁,中国应当有所反应。


中国的表态和反应,既用语言文字,更用实际行动。一是口头的,即引经据典、有理有节地进行法律性、外交性的申辩,这只是程序性的;另一种则是实质性的,即军事行动。

三、实施步骤

借朝鲜半岛危局之契机,充分牵制美日军队以及北约等潜在力量。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则大走三步,剑锋直指散布于茫茫南海的菲律宾所占我岛。

第一步,大军压境,包围失地。调动精锐部队向南海争议地区进军,围困中业岛、北子岛、西月岛、马欢岛等被菲律宾实际控制、驻有部队的岛屿,先围而不打,勒令其驻岛部队限期离开。

第二步,强攻猛取,收复失地。菲律宾若派本土之兵驰援,我则围岛打援。若守岛之敌限期之内仍不离开,中方则毅然决然登岛驱逐;若菲军顽强抵抗,则猛攻狠打,干净利落的收复失地,起到菲国上下人心震动的效果。要么诸岛齐收,要么逐一收拾。

第三步,试射核武,驱遣菲民。对菲律宾以民间面目侵占的岛屿,中方可以负责任的姿态,宣布试射核武,善意地提醒他们限期离开,否则后果自负。估计其民众眼见先前夺岛战斗之烈、军队被歼之惨,将信不疑。

四、利好因素

有人可能会问:值此朝鲜半岛危机四伏之际,中国精兵挥师南海、激发与菲岛屿争端,极为不妥---那不是将世界的眼光从半岛危机转移到中菲争端吗?那不是把本来属于朝韩的危机自动转嫁给中国吗?那不是引火烧身吗?

提出质疑的也有几分道理,但道理似是而非。问题的关键是:如果美国日本把战争引入到朝鲜半岛,中国能否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不予参战?答案是不容置疑的:不能!

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么中国则要从利已的角度出发,着重考虑的战争的时间、战争的地点、战争的对象、战争的强度和规模了,核心是要考虑战争的主动权。

超脱于半岛危机之外,直取菲占我岛,对中国而言利好因素如下:

http://image.wenweipo.com/2008/10/13/20081013fy0007.jpg
资料图:中国海军525战舰

1、成功转移半岛战争带来的心腹大患。

中国挥师南海,很可能会转移战略焦点。在各方的惊愕、观望中,朝鲜半岛狂风暴雨式的备战或战争风云,很可能因此会慢慢平静下来,但南海上空将风云密布、电闪雷鸣。

不错,与此同时,与菲争端必然会骤然增加中国头上的围堵、战争压力。

但它与朝鲜半岛的战争压力有着本质区别:这种压力虽然更大、更直接,但却是全身在承受;而且这种压力已由心脏地带转移到相对而言无足轻重之处。

中国必须要看到:朝鲜半岛不能乱!它离中国太近,离中国富庶繁华的沿海发达城市太近,离中国的心脏京津要冲太近!

必须考虑到:如果持久争战的朝鲜半岛发生核战,如果在核战中某个心怀叵测的国家“误炸”北京,中国那怎么办?!届时,主权将轰然倾覆,国家将分崩离析,民族将沦丧衰亡。

这是不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警告有关国家“不允许在中国的家门口生事”的原因之一呢?

相比之下,菲律宾占领的几个中国岛屿离中国有数千里之遥。中国战败则退,战胜则取,影响不大。

这种战略压力转移的道理,好比人身上承受的压力转移:同一个人,他的腿脚承受200斤压力、肩膀承受100斤压力,问题不大,但若将一个只有80斤重的包袱放在靠近他心脏的胸口上,他就会感到心胸压迫、呼吸困难、十分不适,甚至死亡。

2、收复失地。

朝鲜半岛危机尚且可以说是别国的事,只是怕无辜殃及自身,最多是间接的战略空间压缩而已;但收复菲律宾侵占的岛屿则纯粹是自己的事了,针对明确,效果直接。两者意义谁大谁小,不可同日而语。

处理与菲主权争端,和平谈判他们无理取闹,平时强取我们师出无名;现在借朝鲜半岛危机陷入僵局、菲律宾对争议岛屿单方面提起国际仲裁之机,浑水摸鱼、以战争强取的方式夺回所失领土,对强势一方而言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3、实战练兵。

中国军队缺乏实战练兵,举世皆知。在30多年没有战争的情况下,找个合适的对手练练拳脚,十分必要。

为什么要找菲律宾打一打?一方面,菲律宾铁了心联美国反华,不惜充当美国“重返亚太”、控制中国的马前卒,目前就它嚷得最凶,逼得最狠。中国“枪打出头鸟”,不冲它冲谁?

另一方面,就实力对比而言,它最合适。

越南实力较强,且现在相对低调些,接下来可以听其言、观其行。

与日本在钓鱼岛打不打,要审时度势,如果日本逼得中国没有退路,那么肯定会打一打的,不过日本实力雄厚,战果如果还不知道。

在这种情况下,不如拿菲律宾试一试身手,检验自己的实力到底如何、在实战中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改进。这样比较积极稳妥。

当然,假如日本此时借机进军南海,助菲攻华,那么解放军则也不必回避日军,或者在外交上有任何绥靖想法,而应先搁置与菲纷争,掉转枪头,将战场由南海转移至东海甚至日本本土。

4、强势威慑。

大国与大国之间应和善友好,小国对大国应远交近亲,这是基本的外交战略。小国如小草,无法单独成活于恶劣的国际环境。它们需要藏身于大国的树冠之下躲避风雨霜雪。

但某些小国不知道这个道理:菲律宾,远拉美国,近攻中国;越南联美联俄联日制华;朝鲜亦心生脱华亲美、与美建交之意。

中国不妨通过这次重拳出击:①证明阿基诺当局远交近攻之大错。②警告朝鲜弃华亲美极端不智,无非充当大国之争的炮灰;因为美远中近,靠中则美不敢打,如当年抗美援朝;靠美反华则中华经常敲朝震美,如这次攻菲即是先例。③让美国、越南、日本、印度等国对抗中国时,心里有所顾忌,行动有所收敛。

5、化战略被动为战略被动。

眼下的半岛危机让中国忧急如焚,呼吁和平,人家不听;若参与战争,又恐伤及自身。朝鲜半岛是战是和,不由中国决定。如果擦枪走火,战争何时开始、何时结束、控制范围,中国也作不了主。战略被动态势显而易见。

与其惴惴不安,不如铁定下心来。既然不能以和求和,那么只能以战止战。

朝鲜半岛的劝架中国无能为力,但与菲领土争端中国却可自我主张。既然菲律宾提起国际仲裁,那么中国可以将之视作挑起事端,从而可以后发制人的姿态决定攻防。

将世界的眼光聚集在中国身上,让美日来审慎地评估中国的言行,以此决定对方的言行。

中国在分析战略态势的基础上科学、精准地支配自己的言行,让别人随着自己的节奏起舞,而不是自己随着别人的调子起伏。

五、注意事项

1、防止中国出兵南海时半岛局势骤然缓和。

如果中国出兵南海之时半岛局势忽然缓和,那么美日等国也很可能抽身半岛,赴南海帮助菲律宾抗衡中国,中国将压力大增。更为甚者,朝鲜借机与美国同声谴责中国侵略行径,以此为交换条件与美国媾和,以求更宽广的国际战略空间和更强大的经济转型升级动力。

所以中国此时应设法使朝鲜半岛保持适度紧张的状态。不要因中国攻菲而使美、日、朝、韩借机下台,导致朝鲜半岛局势缓和。特别是要严防朝鲜借机在战略上倒向美国,沦为美国遏华棋子。

如果美日逼朝太紧,则给朝鲜鼓劲打气;如果美日有所退让,则以另外的条件交换督导朝鲜此时牵制美日。

中国给朝鲜鼓劲打气的前提,是认定金正恩不敢悍然主动开战。值此美日韩联合兵临朝鲜、双方实力强弱悬殊巨大之际,朝鲜贸然进攻美国无异于自取灭亡。

所以金正恩口头嚷得很凶,但内心应当是忐忑不安的。他年轻轻轻就为一国之主,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身居大统的时间,都是美日韩元首无与伦比的。按照正常思维,他目前想的一般不是同归于尽,而是万寿无疆、千秋万代的事。

中国可以表面上延续由来已久的对朝战略,但内核之中却作大的调整:口头维护和平或支持朝鲜,实际在疏远淡漠它,实际准备转向。

在美日朝韩在对恃中互相牵制时,中国则悄然抽身,转战茫茫南海。

2、防止擦枪走火、引发战端后美日对中国趁火打劫。

对此,最重要的是中国布兵于中朝边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划定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中国应严正声明:日本若越线,必遭核击;美国若犯境,必将大战;中华大地炮声隆隆之时,必是全球大地生灵涂炭、世界文明灰飞烟灭之日。

当代战争一个前所未有的特点是核战,过去战争只有胜负,今日战争只有共死。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恶战之后,孰能全身?

所以,中方还必须严肃警告各方:和平时期中国倡导半岛无核化;战时各方更是必须恪守半岛无核化,谁首先使用核武,谁就是中国的敌人,中国将帮助它的敌人。

因为第一个使用核武的国家,将必然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只要半岛战场出现核武,中国必然受到严重波及。

3、防止美国扶持亲美政权。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23:51:19 | 只看该作者
3、防止美国扶持亲美政权。

朝鲜主动攻击美日韩的可能性不大。

但如果对方欺人太甚,那么在危急关头,朝鲜可能不顾一切。届时,使用 “强大攻击器” 对美日韩实施恐怖袭击、企图玉石俱焚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如此的话,美日韩抢先联合发力、攻陷朝鲜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这种可能性也不大。

笔者认为,可能性较大的是:美日韩一手高调地从外部对朝鲜强力施压、制造混乱,另一手则不动声色地从内部煽动朝鲜政变、颠覆金正恩政权、扶植亲美政权。如果美日韩得逞,那么他们将兵不血刃地使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有利于他们、不利于中俄的巨变。

这一点,不但朝鲜,而且包括中俄都必须要严格予以防范。

中俄即使认同朝鲜政变,那么也只是认同由中俄主导、新政权靠中亲俄的良性政变。

4、万一战争不幸爆发,大量朝韩难民涌入中国,怎么办?

如果大量韩朝难民涌入中国,那么中国则可借机遣返安置难民的名义占领朝鲜半岛。

如果中国独力难支,则拉俄共占共管朝鲜半岛。这也符合俄罗斯防范美日的战略,俄应会考虑。

六、结束语

据说,毛泽东一生最为得意的战争是“四渡赤水”。“四渡赤水”体现了声东击西、变幻莫测的战略战术。

朝鲜半岛危机的本质是:中美两个大国在亚洲博弈争雄,朝日两个非正常国家在半岛投机取巧。

化解半岛危局,仅仅运用就事论事的思维方式是不行的。运用广阔深远、纵横捭阖的战略思维,采取异军突起、鬼神难测的奇谋妙计,常常可以收到极具震撼力的战略战术效果。

中菲领土争端给平息朝鲜半岛乱局提供了一定契机。面对朝鲜半岛乱局,中国直来直去地反对美日、劝导韩国、斥责朝鲜,事倍功半,且难成功。不如学习孙膑以围魏之策解救赵国危难的办法,以超然态度面对半岛乱局,以勇毅决心收复菲占我岛。

朝鲜半岛危机给中国收复菲占岛屿的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中国需要大和平以大发展,但也需要小战争练兵、树威、维权。可惜菲律宾的决策者们没看到这一点。否则他们就不会在当下形势下施压中国、激化矛盾了。

广义的看,声东击西、围魏救赵、以攻为守、化退为进的战略战术还可以延伸拓展到更多领域、更多事件、更多环节。美国每次别有用心地拿捏、暗伤一下中国,中国其实也有很多选项:比如说就事论事予以回应,比如说以牙还牙地在美国家门口制造些事端,还比如说不予正面回应、而是在其意想不到之处回敬、刺痛他们。你想玩弄我,那我也对不住---拿你玩一玩。

如果运用扩散思维,把思路充分拓展开来,以前瞻、宽广的视野看待风云、全球格局,那么映入眼帘的世界将会多么的不同画卷!

本文只是抛砖引玉,且观点也许存在不少不对的地方,仅供诸位同道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