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查看: 103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哪个牛人的作品?-----<<40岁给你一个怪物>>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1:53: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自亚西亚的狼 于 2014-8-16 16:58 编辑





<<少年念想 茶与酒>


茶是一种生活。

  在含阴笼雾的日子里,有一间干净的小屋,小屋里有扇稍大些的窗子,窗子里有不大聒噪的风景,便可以谈茶。

  茶要的不多:壁龛里按季节插的花只是一朵,不是一束。只是含苞未吐的一朵,不是瓣舞香烈的一束。只是纯白的一朵,不是色闹彩喧的一束。茶要的不浓:备茶的女人素面青衣,长长的头发用同样青色的布带低低地系了,宽宽地覆了一肩,眉宇间的浅笑淡怨如阴天如雾气如茶盏里盘旋而上的清烟如吹入窗来的带地气的风如门外欲侵阶入室的苍苔。茶要的不乱:听一个老茶工讲,最好的茶叶要在含阴笼雾的天气里,由未解人事的女孩子光了脚上茶山上去采。采的时候不用手,要用口。不能用牙,要用唇去含下茶树上刚吐出的嫩芽。茶要的不烦:茶本含碱,本可以清污去垢,而在这样的小屋里饮这样一杯茶,人会明白什么叫清乐忘忧,会明白有种溶剂可以溶解心情,可以消化生活。

  只要茶的神在,也不一定要这么多形式。

  比如心里有件大些的事,一通电话,便会有三两个平日里也不甚走动的朋友把小屋填满,一杯茶后,我们便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所以来谈谈棋的神仙,屋顶上的天空或是屋门外的世间便是我们着子的棋盘。待茶渐无味,天渐泛白,心里的事情便已被分析得透彻,一个近乎完美的计划便已成形。走出屋子,这盘棋一定会下得很精彩。

  再比如,心里实在不自在,七个号码接通那个女孩:“心里烦,来喝杯茶,聊聊好吗?”如果人是长在时间里的树,如果认识的朋友经过的事是树上的叶子,她和我之间有过的点点滴滴的小事,说过的云飞雪落不经意却记得的话便是茶。这个时候,你我之间不属于尴尬的沉默便是泡茶的水了。话不会很多,声调也不会很高,我可以慢慢地谈我所体会到的一切精致包括对她的相思,而不会被她笑成虚伪。

  这茶也可以一个人喝。“寒夜兀坐,幽人首务”,自古以来,一个人喝茶是做个好学生的基本功。一杯泛青的茶一卷发黄的史书,便可以品出志士的介然守节,奸尤的骄恣奢僭,便可以体会秦风汉骨,魏晋风流。不用如孔丘临川,看着茶杯中水波不兴,你也可以感知时光流转,也可以慨叹:“逝者如斯夫!”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1:53:58 | 只看该作者
酒是另一种生活。

  阳光亮丽,天气好得让人想唱想跳想和小姑娘打情骂俏想跟老大妈们打架骂街。小酒馆不用很堂皇,甚至不用很干净,但是老板娘一定要漂亮一定要解风情,至少在饱暖之后能让你想起些什么。“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发髻要绾得一丝不乱梳得油光水滑,衣服要穿得不松不紧,至少在合适的角度可以看见些山水。菜的量很足,酒的劲很大,窗外的人很吵,偶尔闪过的花裙倩影可以为之尽一大杯。人很多,店很乱,如果喝多了吐出些什么没人会厌恶,如果用指甲清清牙缝或是很响地打打饱嗝没人会在意。

  这样的时候,最好有朋友,可以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憧憬着将来可以一起大分金分骗来的小姑娘。高渐离是酒保,樊哙是屠夫,刘邦是小官吏,刘备是小业主,朱元璋是野庙里的花和尚,努尔哈赤是林子里的残匪头目。杯中无日月,壶中有乾坤,我们可以煮酒论英雄,说“儿须成名酒须醉”。看着窗外的俗汉,想起自己的老板,想起小报里的名流,“唉,世无英雄,方使竖子成名!”看着窗外的丑妇,说起办公室满脸旧社会的女孩,说起黄色边缘上的杂志封面,“唉,世无美人,方使竖子得宠!”

  这样的时候,也可以和自己的老婆喝。有些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家,有些女人是天生的酒鬼,只是这两种才能很少能在这个男人统治的世界里表现。酒能让女人更美,能让她颊上的桃红更浓。酒能让女人更动人,能让她忘记假装害羞,可以听你讲能让和尚对着观音念不了经的黄故事,而不觉得你如何下流。这样的时候,也不妨一个人干三大杯,唱“把酒当歌,人生几何”,捡几个自己赔得起的杯子摔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1:54:37 | 只看该作者
茶是一种生活,酒是一种生活。都是生活,即使相差再远,也有相通的地方。

  酒是火做的水,茶是土做的水。

  筹桄之后,人散夜阑灯尽羹残,土克火,酒病酒伤可以用杯清茶来治。茶喝多了,君子之间淡如水,可以在酒里体会一下小人之间的温暖以及市井里不精致却扎实亲切的活法。酒要喝陈,只能和你喝一两回的男人是不能以性命相托的酒肉朋友。只能和你睡一两回的女人是婊子。茶要喝新,人不该太清醒,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不必反复咀嚼。酒高了,可以有难得的放纵,可以上天摘星,下海揽月。茶深了,可以有泪在脸上静静地流,可以享受一种情感叫孤独。

  不是冤家不聚头,说不尽的茶与酒。在这似茶般有味无味的日月中,只愿你我间或有酒得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2:02:06 | 只看该作者
体会时间流逝中那些生命感动

中文小说整体水平低下

  开篇明意,首先表达我的观点:中文小说先天不足,整体上无甚可观。

  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讲,中文小说和西文小说整体上都不在一个重量级。美国现代图书馆评选20世纪英文小说一百强,争得不亦乐乎,反反复复定不下来。之后,亚洲周刊跟风效颦,推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很快尘埃落定,各路英雄座次排定,鲁迅《呐喊》第一,二月河《雍正皇帝》第一百。读到这则消息,我第一感觉想乐,好像听到清华大学拼命选出清华校园美女一百强,第四名就开始觉得长得像女傻强。第二感觉凄凉,“世无英雄,方使竖子成名”。第三感觉振奋,好像项羽看见嬴政坐着大奔逛街,“彼可取而代之”。跟我老妈讲了我的感受,老妈说,你改不了的臭牛逼。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意见还是和鲁迅当初一样:如果喜欢小说,多读外文小说,少念或是不念中文。

  中文小说整体水平低下有两点原因,第一是中国文字太清通简要,难负重。第二是中国文人外儒内庄,不吃苦。

  不是灭自家威风,中文和英文哪个更优秀,实在是一个数量级的问题。数量少,二三十字以下,中文占绝对优势。有时候,中文一个字就是一种意境,比如“家”字,一片屋檐,一口肥猪,有屋睡有肉吃就是家。乱翻词谱,有时候,中文三个字的一个词牌就是一种完整的意象,比如“醉花阴”:丁香正好,春阳正艳,他枕在你的膝上,有没有借着酒意浓重树影朦胧说过让你脸红的话?比如“点绛唇”:唇膏涂过,唇线描过,你最后照一下镜子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他的眼睛?五言绝句,有时候,二十字就是一个世界,比如柳宗元的《江雪》,有天地人禽,有时间空间。数量多些,比如两三千字,中、英文基本持平。唐宋八家,三袁张岱的小品同兰姆、普里斯特利的散文一样筋道儿。数量再多些,比如二三十万字,英文占绝对优势,中文长篇小说几乎无一不可批为庞杂冗长,而不少英文长篇充满力量。

  这也有历史成因,中文是像形表音文字。一张图画的信息量抵过千言万语,所以宇宙飞船带给外星人看的信大量使用图表,所以一张电子春宫比几万字的《灯草和尚》更占硬盘空间,所以中文没有必要写得那么长。另外刚有中文的时候,纸张还没有发明,写字要用龟甲和兽骨。野兽会跑,乌龟会咬人,龟甲兽骨不易得到,文人不得不清通简要。英文是单纯表音文字,英文成形以后,纸张就出现了,没有了太多限制,英文就倾向于唠叨。点滴积中国文人从小讲究的是乐生和整体和谐。他们从不中国文人从小讲究的是乐生和整体和谐。他们从不为了理想引刀自宫,他们很少悲天悯人,他们在陋巷没事偷偷快乐。他们故意打破逻辑或者让逻辑自己循环论证,他们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言”,他们说路上有狮子。但是好小说需要丝丝入扣的逻辑、毫发毕现的记忆和自残自虐的变态凶狠,需要内在的愤怒、表达的激情和找抽的渴望。我们的文人怕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2:02:43 | 只看该作者
小说阅读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

  简单地说,小说阅读没有任何道理可言。天大的理,抵不过自己喜欢。掩卷书味在胸中,和张三、李四,或者隔壁的王胖子没有任何关系。仿佛饮食男女,有人喜欢吃辣,有人喜欢吃甜。有人喜欢小腿细细的小嘴紧紧的,有人喜欢面如满月笑如大芍药花的。没有任何道理可言。

  小说阅读没有高低贵贱。给艺术排名次本身就是一个很滑稽的事。如果你对着雪地里一泡狗尿想象出一块熟糯橙黄的琥珀,只能说明你的功力不凡。如果你喜欢上一个聋哑的姑娘,觉得她没有任何欠缺,其他女人不是言语过分恶毒就是心胸过分狭促,只能说明你是情圣。

  小说阅读没有禁忌。再吃牛肉也是变不成母牛的,看八遍《鹿鼎记》你身边也不会冒出七个老婆。我们都已经太老,很难改变。现在有了互联网了,什么东西拐弯抹角都能找到了,不用等太阳落山再去偷偷找书摊王大爷借《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了。我们不要怕怪力乱神。神农吃了大毒草之所以没有暴死,是因为他一口气吃了一百种大毒草。我学医的时候,上公共卫生课,那个教课的小老太太,小鼻子小嘴,干净利落,她说她健康的秘诀就是每个月找东单街头最脏最乱的餐馆吃一盘京酱肉丝,如此保持肠胃的菌群平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2:03:21 | 只看该作者
在小说的阅读中体会时间流逝里那些生命感动

  到底什么是好小说?好小说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坏小说各有各的坏法,但是好小说具有一些共性。

  文字妙曼。好小说的文字要有自己的质感,或浓或淡,或韧或畅,或是东坡肘子或是麻婆豆腐,但是不能是塑料裹脚布。好文字仿佛好皮肤,一白遮百丑,即使眉眼身材一般,一点脑子都没有,还是有人忍不住想摸想看。所以南方女孩比在沙尘暴里长大的北方姑娘好嫁,所以诺基亚只给手机换个金属外壳就多要两千块。

  结构精当。好故事仿佛好脸蛋,好结构仿佛好身材。长久而言,好身材比好脸蛋更动人。好脸蛋只是个好故事,看过了,知道怎么回事儿,不复想起。好结构转承起合,该凸的凸、该仄的仄,该紧的紧、该疏的疏。让人从头看到脚,再从脚看到头,从胸看到臀,再从臀看到胸,感叹天公造化。

  才情灿烂。才情不是思想,好小说不是论文,可以不谈思想,只谈才气纵横、心骛八极。就像好姑娘可以胸大无脑,但是不能不解风情、不知体贴。好的小说家用肚脐眼看天下,从另一个角度拿捏你的痒处或在你毫不设防的时候给你一记断子绝孙撩阴腿。就像一些有气质的姑娘,肤如五号砂纸、平胸没臀,但是见月伤心、听歌剧涕泪横流,主动问你能不能抱她一下,还是能迷倒一片。

  讲到最后,小说文字不好不重要,结构不好不重要,才情不好不重要,小说最重要的是让你体会到生命感动,就像姑娘最重要的是让你体会到爱情,听到激素在血管里滋滋作响或是心跳。在读到足够数量的好小说之前,我不相信任何鬼怪灵异。但是,好小说简简单单透过白纸黑字,将千年前万里外一个作者的生命经验毫不费力地注入我的生活,让我体会生命中不灭的感动。我开始怀疑灵魂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2:04:37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二种美丽,二十二种感动

  我在下面列了一张中文小说书单,它们曾经给我不同的生命感动。小说的兴起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对中文最重要的变革动力。虽然我们先天不足,但是我们上探先秦,外采欧美,前途还是光明的。

  列单说明如下:

  1.纯属个人观点。

  2.排名不分先后。

  3.有些人杂文、散文强出其小说太多,未入围不等于我不敬仰其文字。这些人中包括鲁迅和李碧华。

  4.外举避仇,内举避亲。仇雠和亲朋好友以及我自己的东西,不在推介之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2:05:32 | 只看该作者
《战国策》

  有逻辑,有故事,有人性,有冲突,够贫。像北京的士司机一样关心世事,像管理咨询顾问一样慎思笃行。熟读半部,在街面上混个肚圆不是问题。

  《世说新语》

  和《史记》一起构成我的文字师承。刘伶和阮籍到北京不会无聊,三里屯有高价假酒,紫云轩和芥末坊都有曾经沧海媚眼如丝的老板娘。

  《红楼梦》前四十回

  小时候喜欢看林黛玉吃醋和贾宝玉处理三角关系,长大了从中读到齐家治国平天下,读到如何平衡利益,给足面子。不知道是曹雪芹隐藏得太深还是世界把我变得太庸俗了。

  《水浒》

  要看金圣叹评点的版本。细节处理独步,满布机锋。太多的元素在里面:凶杀、奸情、同性恋、生活在别处、生活在低处、追求理想、遁世、幻灭、创业,战略决策、战术处理、兼并重组、儒道禅合流。让人不得不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2:06:20 | 只看该作者
《肉蒲团》

  当初没有互联网,看的是从外教借来的英文翻译版。同期看的还有冯梦龙的三言和意大利的《十日谈》。感觉《肉蒲团》是我见过的行文最干净利落的中文长篇。

  《金瓶梅》

  写尽市井人情,建议中小企业主管精读。同《肉蒲团》比较,其色情描写添加得极为生硬,疑为后人伪作。

  《牛天赐传》

  北京那一辈人,没谁都可以,不能没有老舍。没有老舍,北京今天不会有这么多闲人,房地产也不会这么热。如果老舍生在今天,王朔就泡不着文学女青年了。

  《围城》

  钱钟书写老海龟的这篇小说至今时髦。只是读者通常没有以前那种旧学和西学的底子,领会他那些精致的笑话有些障碍。老天如果有眼,把他和张爱玲弄成一对,看谁刻薄过谁。

  《十八春》

  张爱玲是个异数。你可以不爱读,但是挑不出任何短处。张爱玲巨大的旗袍阴影之下,新锐女作家不脱,如何出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2:07:18 | 只看该作者
《边城》

  沈从文只念过小学,对汉语的贡献比所有念过中文博士的人加起来还多。

  《洗澡》

  同样写知识分子生活,同《围城》是夫妻篇。钱钟书比杨绛元气足,是更好的小说家。杨绛比钱钟书更懂得收敛和控制,是更好的文体家。

  《白金的女体塑像》

  天妒英才,二十七岁就早逝了。这一篇的调停布置比郁达夫那篇著名的课桌文学《沉沦》不知道强多少。

  《台北人》

  出手便知家学和幼功深厚,这样的文笔,如同一手漂亮的瘦金体毛笔字,不知道以后到哪里找。

  《绿化树》

  如果那一拨人里没出来更多这样的文字,都是“四人帮”的过错。

  《鹿鼎记》

  韦小宝是比阿Q更典型的中国人物。刘邦、刘备、朱元璋在基因上和血缘上一定是韦小宝的近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2:07:59 | 只看该作者
《大人物》

  古龙的自传,那时候好像没有太大的出活压力,写得难得的从容。古龙有一支有魔力的笔,绝对是个大人物。

  《受戒》

  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但是一百年后评价汪曾祺的成就,首推的很可能是剧本《沙家浜》。

  《棋王》

  再看感觉有些做作,没有他现在的随笔精气内敛。文笔太内敛太老到也有问题,仿佛奶太稠,挤出的产量严重受限。最令人钦佩的还是阿城的态度,写不出来就不写,珍惜羽毛爱惜名声。

  《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最早的长篇,他最好的东西,也是他那拨人中最好的长篇。我不相信他这辈子能够超越这一篇中达到的高度。不如学学格非,找个名牌大学去教书,培养下一代文学女青年。

  《动物凶猛》

  有时候一部几千万字关于“文革”的论著不如几万字的一篇小说更说明问题,《动物凶猛》就是一个例子。写得太急了,有些浪费了一个好题材。如果当初沉一沉,就这个题目写个长篇,垫棺材底儿的资本就有了。

  《黄金时代》

  生命灿烂,人生美好,即使是“四人帮”也不能破坏。好在有小波在,要不大家都认为王朔就全权代表北京精神了呢。

  《窗外》

  “文章憎命达”,要是琼瑶阿姨考上大学,世界将会怎样?还记得林青霞演《窗外》时的样子,双手托腮,仿佛一朵莲花绽开。现在莲花谢了,结了莲子,自己也搞得不男不女了。

  2002.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6:01:51 | 只看该作者
40岁给你一个怪物

今年冯唐的运气不错。先是随笔集《如何成为一个怪物》出版,诗集《冯唐诗百首》也上市了。而在《人民文学》杂志社与盛大文学举办的“未来大家TOP20”评选中,他力压张悦然、笛安名列第一。这个医学博士、战略规划专家、文坛外高手,越来越耀眼。   
  冯唐是个有意思的人。做过医生,后弃医从文;还曾就职于麦肯锡,做咨询顾问。或许正因为“跨界”,冯唐的人生态度既有着医生的冷峻,又有着顾问的直接,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前几天在新浪微博做微访谈,有粉丝说错过了一次见他的机会,难过得想哭,他答复:“不哭。人还活着。”

 冯唐
  冯唐,真名张海鹏,1971年生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曾就职于麦肯锡公司。70后代表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北京北京》,最近出版随笔集《如何成为一个怪物》和诗集《冯唐诗百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6:03:24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在写,一直在路上
  生活周刊:新书为什么取名《如何成为一个怪物》?

  冯唐:我心中有个大毛怪,我时常调戏他。生活周刊:“未来大家top20”评选中你名列第一,有什么感想?

  冯唐:尽管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有人喜欢,我还是挺开心,何况评奖的人还有品位。我会码字,我自己知道,别人也认为我擅长码字,我同意。即使别人不这么认为,也不妨碍我自己这么认为。

  生活周刊:那你怎么理解“大家”这个词,自己离大家还有多远?

  冯唐:“大家”要用作品说话而不是市场营销说话,大家的作品要有一定的数量和极高的质量。只有一两万字好东西,除非是诗,否则不能称为大家。极高的质量包括文字之美和思想之洞见,汉语大家的作品必须能对汉语做出贡献、必须能颠覆世界观和人生观,触及常人不愿或者不能触及的深处。我不知道我离大家有多远,只是一直在写、一直在路上,也可能已经过了顶峰,也可能在冲顶的过程中。这个,不是我能判断的。

  生活周刊:我注意到,你爱用“码字人”形容自己,而不是作家。

  冯唐:码字和码砖头类似,给我一种手艺人的感觉。在成名成家之前,要有做个手艺人的心态;在成名成家之后,也要有继续做个手艺人的心态。

  生活周刊:说到“成名成家”,谈谈70后作家吧。比起风头正劲的80后、崛起中的90后,你们比较沉寂。

  冯唐:和以周作人、周树人、钱锺书为代表的五四一代相比,我们没有幼功、师承和苦难——没背过十三经,没挨过私塾老师的板子,读不通二十四史,写不出如约翰·罗斯金、毛姆之类带文体家味道的英文,写不出如《枕草子》之类带枯山水味道的日文,更不用说化用文言创造白话了。和以王小波、王朔、阿城为代表的这一代相比,我们没有理想、凶狠和苦难——没修理过地球,连打群架的冲动都没多少(笑)……

  总之,70后基本没被耽误,规规矩矩上学,考清华北大,依靠学习改变命运……经历太平淡,所以作为整体,70后在文学上还没有声音。但大器晚成也挺好。

  生活周刊:那70后作家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冯唐:从经历上看,独一无二,跨在东西之间、古今之间。从知识上看,受过纯正的科学训练,独立思考已成习惯。从时间上看,还有大把光阴,这个岁数,王小波站在人民大学门口望着车来人往,还一脸迷茫呢。所以,70后的气数远远未尽。

  生活周刊:“气数”指什么?

  冯唐:指写出大作品、用文字打败时间的可能。现在的70后作家接近或刚刚超过40岁,生活阅

  历和见识都有了一定的积累,也基本有了一间自己的房子、一点点积蓄,可以安静写点东西了。近年来路内、阿乙、李海鹏、盛可以等都写出了不少好作品,那个“未来大家TOP20”里也是70后居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6:04:28 | 只看该作者
感受在边缘,理解在高处,表达在当下


  生活周刊:即便在70后作家里你也独树一帜,李银河就在你最新的随笔集《如何成为一个怪物》的序言里说,你的文字是个“谜”。透露下“师承”吧?

  冯唐:写作上我属于自学,文字的师承包括:司马迁、司马光、亨利·米勒、劳伦斯、我老妈——我老妈骂人厉害、生动,而且不累。

  生活周刊:你读了不少古书,是怎样的过程?冯唐:小时候读古书,开始非常绝望,因为要读的太多了,不提《四库全书》,就算《书目问答》也涉及两千多种。后来世事渐明,发现中国古书值得反复精读的非常少,十来种而已:史记,通鉴,嘉言钞(曾国藩),论语,老庄,五灯,诗经,世说,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

  生活周刊:但你没读成老冬烘,我想这跟你读古书的方法有关。

  冯唐:非常简单,不懂不妨全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之后就是,读、读、读。

  生活周刊:王小波呢,很多读者都觉得你的文风跟他有渊源。

  冯唐:最早读的是《黄金时代》,王小波的好处显而易见。第一,有趣味,第二,说真话。这两条本来是做人作文最基本的要求。第三,纯粹个人主义的边缘态度。这个是成就“文章大师”的基本标准。王小波的出现是个奇迹,在文学史上完全应该有一席之地,但还谈不上伟大。这不因他的早逝而改变。他有四个缺点:文字寒碜、结构臃肿、流于趣味和缺少分量。

  生活周刊:看来你对“码字人”的标准很高,那你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码字人应该如何自处?

  冯唐:首先,感受在边缘。码字人最好的状态

  不是活在风口浪尖,上万人等你决策,一天开几十个会,那样就看不到月亮的暗面,容易忘记很多简单的事实,比如人都要死的、草木都会腐朽。其次,理解在高处。文字里隐藏着人类最高的智慧和最本质的经验,所以,码字人钱可以比别人少、名可以比别人小、活得可以比别人短,心灵却必须比任何人柔软流动,脑袋必须比任何人清楚,手必须比任何人更知道如何把文字码放在一起。最后,表达在当下。码字人要从观照当下开始,收官于当下。写项羽,我写不过司马迁和班固,写21世纪的街头百态、民营企业家和海龟白领则未必。

  生活周刊:这些观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清晰、丰富起来的?冯唐:这个观点是在对于大量英文小说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在我30岁写完《万物生长》之后,基本确立了。

  生活周刊:《万物生长》是小说,和杂文比,你更看重哪一类?冯唐:老问题了。我认为我小品文字基本通顺,不灌水。我的小说比杂文好。

  生活周刊:同时你还出了本诗集,你的微博简介也是“其实我是个诗人”。

  冯唐:从八岁开始写诗,四十岁出了《冯唐诗百首》。诗歌是文学中的珠宝,至美至伤。

  生活周刊:作为粉丝超百万的微博主,你怎么用微博的?

  冯唐:微博比博客随意,随手写、随手发。微博是我的云端记事本,是我的个人发布站,是我了解现世的渠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6:05:34 | 只看该作者
 快问快答
  生活周刊:当初为什么学医?

  冯唐:觉得怎么都能有口饭吃。

  生活周刊:又为什么弃医从文?

  冯唐:发现做医生太闷了。

  生活周刊:你还做咨询顾问,这么多身份不割裂吗?

  冯唐:不分裂,人生百态的不同途径而已,触类旁通。

  生活周刊:文字为什么让你如此迷恋?

  冯唐:不知道,躲不开。

  生活周刊:目前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冯唐:活够了,再多活也不反对。

  生活周刊:内心最感恐惧的是什么?

  冯唐:给别人添麻烦。

  生活周刊:为什么而写作?

  冯唐:为了一个妄念:不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