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6°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3°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8°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7°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8°
    温度感觉: 18°
查看: 2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拉拉丑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07:52: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y)的枪击——枪击的疤痕呢?


马拉拉丑闻

      --- 给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一封信(七)


尊敬的诺贝尔委员会评委们:

老实说,并不曾想过你们给个回复,但为了中国大思想家顾晓军得到公正的对待,给你们写信也成为全社会热爱“公正”的人民的一种义务。

公正是什么?公正,是人类群居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的维系;公正,是公众认为正、方为正;公正,是社会不乱的前提与保证;大到国际关系、小到家庭和睦,无不依赖公正(顾晓军语)。在阅读了顾晓军先生的《简论公正》、《公正第一》、《公正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观》、《现在时的公正与良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之后,相信普通人都明白为什么社会需要“公正”的!

同理,诺贝尔奖也需要“公正”来捍卫独一无二的地位。记得顾晓军先生有一句话:公正,是以真实为前提,客观为中坚,良知为底线。为了诺贝尔奖的“公正”,借“巴维权少女马拉拉”人选和平奖一说,谈如何做到公正。

怀着同情和好奇,搜索马拉拉的有关新闻,“玛拉拉11岁起开始在英国广播公司乌尔都语网站上匿名撰写博客,揭露塔利班统治的阴暗。”这是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上的一句话,于此,我在想,玛拉拉的第一篇博文“讲述自己为BBC服务的经历”写得怎样,也很好奇这样的年龄又是以怎样的观点来揭露塔利班的阴暗的?

于是用“一个巴基斯坦女孩的日记”搜索她的文章,见她在《我感到害怕》(I Am Afraid)中写道,“昨晚,我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梦见了军用直升机和塔利班。”怎么就一语成谶了?还真发生了塔利班枪击马拉拉被直升机送往军队医院这事!

一番搜索下来,枪击事件的版本各式各样,枪击部位也是五花八门!照说有当场目击者,袭击者的人数和枪击部位应该清楚,是不是!俄罗斯之声的“目前维权少女进行了去除头部五颗子弹的手术”,“子弹穿过头部打中玛拉拉的肩膀”,“子弹从耳朵附近穿过”,拿几个比较靠谱的版本说:“左侧眉毛处射入,子弹没有射入头骨,而是从头皮下方沿着头部进入颈部”,法新社的“在白沙瓦市的军队医院,医生实施外科手术,成功地取出了她肩部的子弹。”、“子弹穿过她的头部打中肩膀。”、新华社的“马拉拉的头部和颈部中弹,生命垂危。”和译言网的“朝她脸颊和脖子扳动了两次扳机。接着他又开枪把其他两名女孩打伤了,然后两个人逃之夭夭。”

因为不懂枪械的知识,但我想在面部留下疤痕的可能应该很大吧!对比网络上马拉拉左眉上方缠绷带的图片,在英国医院病床上的图片和现在马拉拉出院时的视频和图片,怎么就不合常理呢?

我困惑了,难道一个14岁的少女被塔利班枪击后,舆论媒体就可以不顾事实真相,几近疯狂的炒作吗?难道真的是网络上的猜测,一切是为了巴基斯坦来年的大选?一切是为了阻击顾晓军先生入选和平奖?

尊敬的诺奖评委员们,你们是否与我一样困惑呢?况且作为一个顾晓军先生发现的“公正第一”的价值观者,为了马拉拉的公正,我也特别的希望诺贝尔奖研究所查清楚!

求真相,求事实!一个真实的马拉拉枪击事件就是入选和平奖候选人应该有的前提!

如果诺奖研究所不能有一个真实完整的枪击事件资料,评委们又如何来客观的评选和平奖呢?又如何对得起逝去的诺贝尔老人的遗愿呢?

于是,为了不辜负“颁发给保卫和平的声望最高的奖项”这一崇高荣誉,我再次呼吁:推荐并评选顾晓军先生人选和平奖吧!


                                     --- 无民主 2013-02-08 重庆   

附马拉拉图片(象被枪击了、生命垂危吗?)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暂时出院(疤痕在哪里呢?):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y)的枪击——枪击的疤痕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