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当日未售出餐点放入包装袋,一份剩菜盲盒就轻松诞生了,这种起源于国外的新型餐饮模式,本意是期望解决「浪费与饥饿并存」的社会问题,不同于玩具盲盒能炒出高价,剩菜盲盒总是越便宜越受欢迎。
剩菜盲盒通常指商家为了减少浪费,将临期食品或当日未售出库存,以盲盒形式打折卖出。比如,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剩菜盲盒」会出现上千条笔记,面包、奶茶、水饺、轻食都可以被装入盲盒。作为一种刚刚兴起的新型生活方式,购买剩菜盲盒的理由有很多,有人为了实惠环保,有人为了尝鲜打卡,也有人真的靠剩菜盲盒度过了一段暂时不太宽裕的时光。
而刚开始,孙远只是感到新奇,在一个平台上,他花7.9元买了一小份包子盲盒,结果开出两张肉饼、一张菜饼和三张面饼,够他吃上两天。后来,他又花11.9元买了大份包子盲盒,这次的食物更丰富了,除了上面那些,还有煎蛋和包子。
这让孙远惊喜不已,毕竟在北京,11.9元可能刚够买一碗面条。
某种意义上,剩菜盲盒让没有收入来源的他,也能偶尔改善生活。比如有一次,他花了39.9元,买到了一家日料店的寿司盲盒,一共买到了两盒原价三十多元的金枪鱼寿司,外加三四盒小菜。
只不过,为了取这剩菜盲盒,他在晚上7点出发,在下班高峰期坐上近两个小时公交才取到。他记得当时取盲盒的场景,店里的服务员从展示柜中拿出寿司,用外卖袋子装好,递给他的时候用的是双手。
尝试过小程序上的各类盲盒,孙远的购买领域又拓展到便利店和生鲜超市。
时间是新鲜度的敌人。对这些地方来说尤其如此。比如盒马日日鲜,明明蔬菜到了第二天依然能吃,但就不能算是「日日鲜」了,价格因此也会跳水。而对于当天售卖的熟食来说,更是如此,通常当天晚上八九点就是分界线,在那之后,它们统一会成为「剩菜」,成为孙远这样人群的猎物。
从耐心上说,孙远是个合格的猎手。比如买盒马的果切,买一送一的时候他不会出手,他会耐心等到九点半以后,售货员高喊「买一送二」时下手。买熟食也不错,当成剩菜卖时通常是半价,回家放冰箱能吃两三天。而在便利蜂,八九点以后,眼前是一片红色标签,除了饭团、便当,还有便宜牛奶和一两元钱的包子肉串。
这样,不超过50元,就能买上三四天的食物,但孙远并没有从中感受到什么乐趣。买来的食物会被塞进冰箱,他的三餐也极不规律,每当饥饿或焦虑来袭,他才会掏出一包食物,扔进微波炉。
说到底,他只是为了温饱罢了
另一种生活
人与食物的关系往往反映着不同的生活状态。
也有开心买剩菜盲盒的年轻人。比如居住在成都的张茜,她每次买剩菜盲盒都很开心,因为这恰好符合她的消费理念——实用、实惠,以及环保。
张茜一家人都有早餐吃面包的习惯,上午在剩菜盲盒的平台上下单,晚上就可以用三折左右的价格,拎回一大袋面包。儿子会兴奋地打开袋子,提前挑选第二天的早餐。
还有一次,她想着「要是能开出草莓面包就好了」。结果打开袋子,居然真的有草莓面包躺在里面,「那种感觉是花钱买不来的双倍开心」。
而在剩菜盲盒更普及的国外,每天都有人在参与「抢盒大战」。这其中的主力购买群体,就是中国留学生。
4年前,李魏去英国就读本科,一年要花家里几十万。她吃得很省,常用燕麦奶和黄油饼干打发午餐。英国街边的寿司店,她也馋过,但一盒迷你泡菜寿司就要6英镑,她心疼钱,舍不得买。初到英国一年,她瘦了二十多斤。
但很快,她发现了英国有剩菜盲盒。
对比之下,无论是从选择面还是普及度来说,国内的剩菜盲盒都只是初级阶段。在平台上,按照攻略,她挑选了一家连锁法国咖啡店,距离公寓只有800米,店里的午餐盲盒仅售4英镑。
那是长期只在学校和公寓间往返的她,第一次为购买食物出门。
一开始,她还怀着一种羞耻感,担心买剩菜会受到店员冷遇。但戴着椭圆耳环的年轻店员只是礼貌地请她先坐下,等待正价购买顾客结账完毕,没过一会儿,就笑眯眯地走来问她想吃什么。在李魏不解的目光中,另一位中年店员招手示意她来到展柜旁,「剩下的热食都可以挑选,选够12英镑」。
李魏不好意思挑太久,只随机拿了一份蔬菜汤、鸡肉卷和一盒芝士焗菜花,回到公寓,久违地吃到热乎午餐,她不禁后悔,「怎么不早点用剩菜盲盒」。
后来,吃得多了,就没有当初的羞耻感了,这甚至成了她的一种生活方式。连续两年「沉迷」剩菜盲盒,让李魏成了「抢菜能手」,每次要先抢热门餐食,可以逛街般挑选平时舍不得买的10英镑奶茶,或是15英镑法国甜点,现在它们统统只售3英镑,而且还是双人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