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3°
    温度感觉: 24°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2°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7°
    温度感觉: 29°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2°
    温度感觉: 12°
楼主: luc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历史上大师级经典照片

16#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7:35:39 | 只看该作者
柏林墙边(1962) 在东西柏林的交界处,布列松抓到了这样一个发人遐想、引人深思的镜头。 双手持拐而行的残废者,暗示出以前发生过的战争;荷枪的卫兵,又反映出了持续的对立。 再加上阴雨天气的灰暗影调,使得画面有一种低沉的气氛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bu4.jpg
17#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7:36:39 | 只看该作者
门里门外(北京,1949) 门里坐着富态的老板,门外石阶上坐着辛苦一天的雇工,要吃着窝头、 咸菜、小米粥---当时北京劳动者最普通的一日三餐。不同的人物身份和境遇鲜明而突出,足 见布列松的抓拍功力。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bu2.jpg
18#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7:37:41 | 只看该作者
国庆日 美国国庆日,这位老太太准备在自己家里悬挂国旗来庆祝这一节日,可是她家的旗 杆断了。没的办法,她就把国旗披在身上。她说:“在我的心中不能没有这面国旗”。这时, 布列松迅速成地拍下了这张照片。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bu1.jpg
19#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7:44:50 | 只看该作者
郎静山
郎静山先生半辈子游历中国名山大川,在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以后, 他悟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风景文物更是丰富多彩.而照相机因受机械的限制,不能同时表现许多不同的内容.

于是他寻找了一种能表达自己理想的方法---集锦摄影,通过完整的构思,确定祝词,把不同的底片一遍遍的结合,套放,不露痕迹,将胸中的山水化为纸上的神奇画幅.

郎静山先生的作品在忠实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将不同的景物按中国传统绘画的布局巧妙的组合在同一画面上,采用散点透视法,远近呼应,浓淡相见,恰到好处的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

郎静山先生说:"照相虽然五分钟就可以学会,但其中的学理和门道,可够人摸索研究一辈子."

纽约摄影学会把郎静山先生推为世界十大影艺专家之首.认为他天衣无缝的妙造自然,开创了影艺的新天地.
《张大千和黄山》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07.jpg
20#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7:46:25 | 只看该作者
专拍时代脸孔的巨匠
优素福. 卡什
法国的碧姬.芭铎,简称B.B,外号“性感小猫”。 在卡什的镜头前,她却显得秀美清纯。晚年的碧姬全身心投入到动物保护事业之中。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ka2.jpg
21#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7:47:05 | 只看该作者
被誉为"小提琴之王"的海菲兹一生演奏了无数出色的乐章. 卡什通过抓取提琴演奏中的拨弦这一动作, 把脸, 琴, 手 巧妙而自然的结合在一起.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ka4.jpg
22#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7:48:21 | 只看该作者
卡什的自摄像 这幅自摄像的难度甚大:在灯光的运用上,一方面要用逆光透射 出底片上的影像,另一方面又要用一强一弱两盏侧光照明脸面,脸和举起的底片又 离得那么近。卡什成功地避免了灯光的彼此干扰,显示出这位肖像大师在摄影用光 上的深厚功力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ka1.jpg
23#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7:49:17 | 只看该作者
与苦难者呼吸同一口空气的人

塞巴斯提奥. 萨尔加多
褴褛的淘金人 他们虽然衣衫褴褛,甚至赤裸身体,但保持着人类的尊严。人是美的,这些苦难的人并不丑陋。 萨尔加多以尊敬的心情审视着被摄的人物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sa6.jpg
24#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7:50:16 | 只看该作者
攀援 象蚊群般的淘金者们争先恐后,前赴后继地向上攀援,场面蔚为壮观。因泥泞而滑跌, 摔得粉身碎骨,是经常发生的惨剧。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sa5.jpg
25#
发表于 2002-4-25 19:20:01 | 只看该作者
棒极啦! ;)
26#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9:31:43 | 只看该作者
雨中的上海马路 80年代,萨尔加多曾到上海采访。这张照片是人行天桥向下俯摄的,刚刚下 班后的马路上更显得车如流水。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sa4.jpg
27#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9:33:00 | 只看该作者
马里灾民援救中心 萨尔加多报道非洲旱灾造成饥饿死亡的照片,1985年获得世界新闻摄影 大赛人道主义摄影奖。由于灾民援救中心根据体重补给食品,所以在给这个瘦弱的儿童称体重。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sa3.jpg
28#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9:34:21 | 只看该作者
嗷嗷待哺 这个镜头摄于马里一个灾民援救中心。饥饿的母亲还要为双胞胎婴儿哺乳。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sa2.jpg
29#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9:35:07 | 只看该作者
因饥饿而惨死的儿童 一具即将下葬的儿童尸体。亲人在收敛他那具皮包骨的遗骸时,是怎样一 种悲痛欲绝的心情呢?1985年摄于埃塞俄比亚。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sa1.jpg
30#
 楼主| 发表于 2002-4-25 19:36:49 | 只看该作者
我憎恨战争
罗伯特.卡帕

巴黎,我回来了
http://www.goyoyo.com.cn/photo/master/k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