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7°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0°
    温度感觉: 19°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6°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5°
    温度感觉: 15°
查看: 8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宋词与宋代理学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5-16 17:3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宋代理学是中国传统儒学融合了佛家、道家的思想而形成的一种哲学观,它维护封建伦理制度,强调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讲“天道”,论“本心”,希望人通过自身克制欲望,以期成贤做圣,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但是,宋词却大多在吟唱儿女私情,用浓艳的词风描写放荡的妓女,写风流的文人如何与妓女寻欢作乐,它完全摒弃了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主张,而强调放纵人性。这显然与理学所倡导的“穷理尽性”相抵触。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明理学是统治阶级提出的,理学家朱熹说“今人不去讲义理,只去学诗文,已落第二义”,杨简也警告士子“勿学唐人李杜痴”而写艳词的文人也多为统治阶级的权贵。如欧阳修、晏殊、苏轼是写艳词的高手,但他们同时也是朝廷的重臣,艳词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他是宰相的儿子,而他与妓女的亲密关系在艳词史上却是出了名的。由此可见,明理学与宋代艳词是有微妙的关系的。
   理学的兴盛并不能遏制宋词的发展。首先,两宋时代是封建社会的后期,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理论去维护它的统治,于是理学就应运而生,它是“新学”,但是,它又是一种哲学,它不能用行政的手段来抵制宋艳词的发展,同时,它也是在不断的发育,成熟,在这自身完善的过程中,它不能时时刻刻地都在控制艳词的泛滥。程伊川有一日见秦少游,问秦:“天若有情,天也为人烦恼,是公词否?”秦以为程赏识他,拱手道谢,没想到程对他说:“上穹尊严,安得易而而悔之!”秦少游惭而退之。但是,在此事之后,他仍然写他的艳词粉语,“怎得香香深处,作个蜂儿抱”,这更展现了他的轻佻。其次,宋词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是唐诗发展到一个极端的产物,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成熟是不可避免的。
   同时,宋代理学可以说上一种“内省”之学,它重视对内心生活的体会和感悟。而词也叫做“心曲”,它重视人的情感体验,它表达的可以说是一种人的内心意识的活动。在这一点上,宋词和宋明理学有相同的一面。另一面是理学自身的问题,理学的核。心是人性论,理学家一个最响亮的口号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性即理”(《二程遗书》)“天理”也就是道心,“人欲”指情欲,物欲,功利之心,及感官上的享受欲,也就是“人心”。“人欲”的说法,虽然强调一个“心”字,但是它遇到了矛盾:一方面要用“天理”来驱除“人欲”,另一方面又是承认“人欲”是现实的,道心要依赖人心才能生存。理学的自相矛盾为张扬“人欲”的宋词开了绿灯。
   所以说,理学和宋词之间也不是相互排斥的,它们也有联系之处。宋代统治文人重理,宋代是中国文化空前繁荣的朝代,人们开始对事物内在的规律进行探索。理学是儒学由宗教神学向思辩哲学过渡的产物,理学家宣扬义理,注重思辩,就会掀起一股崇尚理学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波及到文学,就会产生有哲理的诗文,很多理学家都是有名气的文学家,这些理学家都是站在理学的立场上,发挥“诗言志”的风格,要求作者注重心性和个人修养,使诗“归于义理之正”词是由诗发展而来的,宋诗中议论说理的成份也会影响到宋词,词人大多数也都是诗人,理学家写词,一般都会将理学的哲理纳入词中,如魏了翁《满江红 玉质金相》:“即向性中观性份,偏于发处知生色”
   理学家在写词时,也会写到山水风月等自然景物,但这类词中常常含有微妙的哲理,宋代最有名的理学家朱熹就曾作《春日》一诗,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传世名句。理学家一方面批评写景名句是“闲言语,道它作甚”(《二程遗书》)一方面自己又用这种风格写诗,看起来很矛盾,其实,他们是觉得这是一种有理趣的表现。理学家认为,天地万物、宇宙、和人的本质是合而为一的,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体会到“道”的本意,只有在鸟语花香里才能感悟生命。
   宋词同时也在对理学施加压力。宋词在当时很风行,理学家不可能不受到词的影响,再说,虽然理学家在一般的场合爱说正心明理的大道理,但是,他们也有儿女闲情的一面,虽然理学家们自称“心中无妓”,但是,对于注重文化修养,喜欢标榜才学的理学家来说,他们可以借机施展自己的才能,或者可以借机吐露内心的闲情雅趣,偶而为之,也不会伤大雅。
   宋代理学家在作词时,要求以理学的观点来指导歌词的创作,加重词的理念性,词体以“雅正”为主。在理学家看来,词的哲理性与词体的“雅化”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但是理学家评词时也有能变通的,朱熹就很欣赏陈亮的词的豪放、又欣赏他的词婉约,说他的词“说尽风物好处”,至于创作歌词,理学家中创作歌词的数量不是很多,,理学家总认为词体是“小技”一般不太喜欢玩弄歌词。程颐评论晏殊《鹧鸪天》的“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时,一方面说是“鬼语”,另一方面又说“意以赏之”,可他并没有作词。
   纵观理学人物的创作,可见理学家写词并不算很差,他们熟悉当时流行的曲调,长调和短令都很擅长。这可见宋词的艺术美对理学家有很大的吸引力,当然,他们也写过充满理学味道的语录式的词,但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传世。理学家不一定专写理学词,反而是那些写艳词的词家们会常常写些理学词,也就是说,“理学家的词并不等同于理学词。另外,理学家一般不写艳词,所以这使他们更容易注重词的实用性,工具性,这类词更爱直接表白、议论,词境不是很优美,但是,这有利于使词体形式多样化。
   宋代理学作为一种学术,它对宋词风格和词话著作等方面也有影响。宋代的儒家学子们,借口张扬正统儒学,进一步抬高孔子的地位,他们的宗派性更加明显。朱熹的《中庸章句序》就全面论述过道统传授世系的历史。就算是在理学家内部,也是分派别的,主要有程朱派与陆派,后来这两派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派别之间和同派之间又常常为谁才是正统的儒家而吵个不停,这种带有宗法色彩的学风也被文艺学家们用来分类。
   总之,宋词与宋代理学之间存在着即对立又统一的复杂关系。清朝时有人批评理学家们“纸上谈性天,心头矜觉悟”是误天下后世之学。但应该说明的是,作为新儒学的理学也溶入了禅和道。理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种统治思想,它对其它文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然而就宋词而言,理学的影响也只是一个方面,因为宋词的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对于宋词和理学的关系,它们也只是存在于宋代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