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楼主: 三和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年贺礼:《血色浪漫》--陕北民歌视频集锦(附原剧全套)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21:0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沾阿车光...

最初由[阿车]发布
回复:回复:回复:沾阿车光...



看来居士没有看完,我说的“不地道”不是指中间那些狗熊掰棒子,相反这些倒使人物形象显得真实些,鲜活些,有性格些。我所指主要是对宁伟的处理。。。。。。

是的,还没看完。非常高兴你“鲜活”的说法。宁伟的事等我看到那儿再讨论吧。
17#
发表于 2007-12-27 22:42:22 | 只看该作者
在下觉得首都红卫兵没有出现过,不太合理.犯驳.只是一些流氓不合当时国情

1198813340.swf

0 Bytes, 下载次数: 78

18#
发表于 2007-12-29 13:52:2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海船长]发布
很感叹西北的某些地区,黄土高坡,沙尘遍野,满眼灰黄,毫无生机。在那里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老百姓真是苦啊。说句不好听的话,那样的地方,草都没多长几棵,屎橛子都不会生蛆,那里众多的炎黄子孙是如何生存的呢?非常令人同情。


最初由[三和居士]发布
那些陕北农村的地貌、村口的桥洞、还有四通八达的窑洞,太美了,朴素美,比高楼大厦好看!
前提是别在那长期生活。

从剧片里你感受到的是"美", 但如果一直生活在城市里, 因某种原因,猛来到这里生活, 第一感受会是感慨人类很强的生存能力...首先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水---要走很远的地方, 从几百米井下摇出水...别说洗澡, 连女人洗头也常常是几个月甚至一年才洗一次...滴水贵如油...

另外就是窑洞,第一天与朋友爬山玩耍以为是山坡,结果跑到人家窑洞顶上...被"教训"了一通...:p
住窑洞是很节能的, 因它是冬暖夏凉...但窑洞选址很重要, 这也是时而会听到窑洞塌方的事故发生...

那里人们最怕的是生病...交通实在不方便...

可能是电视取景缘故, 其实山坡上应该有几处"梯田"...那时到处都在推广农业学大寨,但人们其实还是只能靠天吃饭...
19#
发表于 2007-12-29 14:2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沾阿车光...

最初由[阿车]发布

相当相当有同感,此剧的亮点也就是这几集。其他部分可以略看,而只有这几集值得反复看。 有些歌曲是由作品沾光,而有些作品是由歌曲沾光。此剧不用说是属于后者。也正是由于细细的看了这几集才使人把后面的看完。


很高兴你能与我同感, 尤其是你那句歌曲与作品相互沾光之说...据说原著比电视连续剧更好看, 但因我对这几首歌更偏爱,所以也没再抽时间读原著...

其实, 我最喜欢的是当地人唱信天游时用那种地方话,及发劈沙哑的嗓音喊(唱)出来的效果, 常常会让人感受到那种浪漫的旋律下掩盖的生活中的悲苦,那种眼泪只能往肚里落的仓凉感...例如此电视剧里的"一碗碗谷子两碗碗米"的那个调式, 还有"上一道坡下一道梁"...这些调式我在当地也听过, 因此也优感亲切...
20#
发表于 2007-12-29 15:2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回复:沾阿车光...

最初由[三和居士]发布
回复:回复:沾阿车光...



我还没看完,可也忍不住插个嘴。我认为,在一些人那里,可能是绝大部分人,也可能是所有人,身体里本来就带着一种“不地道”,那是上天给的,是老祖宗通过遗传基因给的,是本性,自然属性。地道,只是有了社会之后,社会对人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的生产关系对人言行的要求。

钟跃民的狗熊掰棒子,不安分,精神永远在路上,种种不地道的"行为,都是源于他活跃的灵魂,他就象一棵自然生长的植物,而那些地道的人,则是被修整得体的盆景。而盆景往往被“艺术家”们欣赏、称道、树为楷模标签。

人就这么带着不地道的天性,在一个必须顾及左右上下的社会里活着,平衡着,无奈着,最后麻木着。(谬论,别当真)


因看过此剧时间已将近两年,许多细节(不提醒的前提下)都已忘记.
印象中,钟跃民的"狗熊掰棒子"实则是因他的不同经历使他思想变化而引发的, 还不完全是源于他有一个"活跃的灵魂"(我知道即使如此, 许多老辈人也是不能理解接受),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这种变化是正常的..且他这种情感变化,也并没有实质性地触及或破坏到你所提到的"社会对人的要求"的道德规范(或许我对你此帖理解有所偏差...)

至于你那"盆景", 还有"“艺术家”之说, 因第一次听到,觉的挺新颖,也有些费解,不知具体指的是什么?指某一社会群体?还是传统道德标准?

这两天实在太忙, 抽空看见你此帖,匆忙回帖,话有不当, 请多担待或以"谬论"处置

印象很深的"血色浪漫"中片段:除插队中的几段, 还有就是"有个叫什么"满囤"的战士那几段, 还有就是"宁伟"那几段, 他的死好象是后边有一魔掌将他一步步推向了死亡, 最后他的女友也为他自杀...看的着实嚷人痛切心扉...

不很满意此剧后半部, 是因为剧后边编排的漏洞百出,不符当时社会或情感逻辑...例如裁军与部队服装的配戴不相符等, 另外感情上的戏线条很粗糙(心理变化与实际人的本性不符...),还有结尾几处交代地也是含含糊糊...但许多细节我确实记不太清...

等着听三和兄的观后感...说不定又会带来什么新的论点...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9 21:1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沾阿车光...

最初由[alfonso]发布
回复:回复:回复:沾阿车光...

至于你那"盆景"

等着听三和兄的观后感...说不定又会带来什么新的论点...

还没看完呢,我随便说说的,别往现实生活上靠.盆景一说,记不起哪里听来的,说做"好人"就象盆景,绳子绑石头坠铁丝缠,不合心意的枝杆得剪子剪,锯子锯,还要经过多少岁月的折腾,才造出一个盆景作品,看到钟跃民的人物形象,实在喜爱,就想起这段文字来.听歌再说:

血色浪漫主题曲(片尾曲)

刀  郎  演唱



22#
发表于 2007-12-30 14:05:51 | 只看该作者
血色未浓    重读一下 弦上的歌 心中的痛
浪漫不高    看美院开溜的小偷 成第一代数码雕塑家
23#
发表于 2007-12-30 22:4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沾阿车光...

最初由[三和居士]发布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沾阿车光...



还没看完呢,我随便说说的,别往现实生活上靠.盆景一说,记不起哪里听来的,说做"好人"就象盆景,绳子绑石头坠铁丝缠,不合心意的枝杆得剪子剪,锯子锯,还要经过多少岁月的折腾,才造出一个盆景作品,看到钟跃民的人物形象,实在喜爱,就想起这段文字来.听歌再说:

血色浪漫主题曲(片尾曲)

刀  郎  演唱





血色浪漫片尾曲 是由"新阿瓦尔古丽"改编,叫"远方的人",词曲都为刀郎原创.也是目前为止所知他几首原创词曲中,"阿瓦尔古丽"是我喜爱的首选之一(在船长"刀郎样板房"中我曾提到过)...

你再听一下"大敦煌"片头曲,比较一下:



你可能想象不出就为这首歌, 我竟在非常忙的时期里(当时正考试)一口气又看了"大敦煌"...
24#
发表于 2007-12-31 12:52:12 | 只看该作者
HAPPY NEW YEAR!!!

好音乐共享。谢谢!
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21:2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沾阿车光...

最初由[阿车]发布
回复:回复:回复:沾阿车光...



看来居士没有看完,我说的“不地道”不是指中间那些狗熊掰棒子,相反这些倒使人物形象显得真实些,鲜活些,有性格些。我所指主要是对宁伟的处理。。。。。。

愚以为,宁伟的结局怪不得钟跃民,故事的发展也符合大陆的主流思维方式。其实跃民和宁伟在性格上是一类的,跃民也比宁伟多不了几滴墨水,不同之处是跃民的出身比宁伟高贵,这使到跃民牢牢站在社会主流一边,而宁伟只能不断地被边缘化,虽然跃民出卖了宁伟,但因为他是代表社会主流,他不能不这样做,换位思维一下就清楚,而且他已做的很不错了。正如台词里说的,一切都是命决定的。

倒是宁伟卸掉弹夹,却又举起空枪作攻击状去招人射杀,之后珊珊也举枪自杀殉情,也可以是畏罪,前者更多,使这两个坏人(一是反社会的冷血杀手,一是三陪、走粉的)的形象彻底的脱俗,丰满了,反正我是被感动哭了。我想这可能也是阿车同情宁伟、谴责跃民的原因吧。
2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1 21:3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沾阿车光...

最初由[alfonso]发布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沾阿车光...



血色浪漫片尾曲 是由"新阿瓦尔古丽"改编,叫"远方的人",词曲都为刀郎原创.也是目前为止所知他几首原创词曲中,"阿瓦尔古丽"是我喜爱的首选之一(在船长"刀郎样板房"中我曾提到过)...

你再听一下"大敦煌"片头曲,比较一下:



你可能想象不出就为这首歌, 我竟在非常忙的时期里(当时正考试)一口气又看了"大敦煌"...

其实我不大会欣赏刀郎。

为什么两部片的主题曲在音乐上那样吻合,是刀郎才尽了吗?

我更欣赏常宇宏、常謦内父女创作的音乐,包括多首信天游。
27#
发表于 2008-1-1 18:25:21 | 只看该作者
总算看完了.
他们不是老三届的. 七五届 差不多 相差甚远呢.
血色未浓
浪漫不高
28#
发表于 2008-1-1 18:57:0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solstice]发布
总算看完了.
他们不是老三届的. 七五届 差不多 相差甚远呢.
血色未浓
浪漫不高
Solstice 中贝(中国的贝多芬)先生:
      关于老三届,我查了一下 Google,出来一篇文章,附录在后。钟跃民他们初中毕业于1968年,是老三届里的最后一批。

文章链接:http://www.white-collar.net/wx_hsl/dangdai/wgq/015.htm




什么是“老三届”
老三届知青   葛焰

      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知道,“老三届”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毕业的初、高中生。他们在接受文革前期的大洗礼后,被伟人一声号令,打起铺盖卷一并送入“大自然”中,接受“再教育”。这批人历经磨难和艰辛,承受身体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带着一颗满目创伤的心,在十年中陆续返城。返城后的他们在城市中处于最底层。他们中大多数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好的对象。他们岁数大、工资低、没有住房,有的还有“孽债”。他们象一批被弃儿,他们茫然,不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到了1977年,托老天爷的福,在那伟人过世以后 ,“老三届”们居然还有一次凭自己的本事去考试上学的机会。这一消息对当时尤其是老三届中的优秀人群来说,就象是沉闷多年土地上的一声惊雷。他们欢呼,奔走相告,把积尘多年的书本找出来,静静地读....。当时的老三届中的大多数都带着婴幼儿,有的正在孕期或生产期中,就我当时亲眼所见,我们同考场的人中就有7、8个月的孕妇、头上缠着布条18天的产妇,而我本人也是有着一个刚满2岁正在住院得重病的孩子,拖着满身疲惫走上考场的人。据我了解,当时象我们这样艰难的一批考生,全部考上大学,无一落榜。我为我的同龄女性感到骄傲,因为这种苦难,男人们是无法体会的。

    “老三届”中大约可以分三个阶层:

    第一个阶层是有门路的人,这群人家有靠山(有的是自己寻找的),他们可以凭关系进中专、大学(主要是工农兵学员)、参军、出国,当然有些是所谓“推荐”的,但里面的内容甚广。

    第二阶层,是中间阶层,是大多数,他们的智商、情商一般,没有关系,没有后门,苦苦等待“政策”的降临,如上海1978年知青返城风,基本上都回到了上海(这在“孽债”影片中可以看到),而目前社会上一大批下岗人员中这一阶层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因为他们年龄大,又缺少文化知识。

    第三阶层是“老三届”中的优秀人群,他们在校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他们的智商、情商都超过前二类人,也就是说,一有机会他们便会“蠢蠢欲动”。当然1977、1978年恢复高考,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占领了大学的位置。这群人少有关系,否则他们早就去上什么“工农兵大学”了。这批人是社会的栋墚,目前许多单位的技术部门都由他们把持。他们虽然受过震,但是他们勇敢地迈过了这一坎,最后他们凭自己的努力,终于在这个社会上立住了脚!

    “老三届”是那特殊年代里的特殊产物,是“伟人”的“焚书坑儒”的愚民政策的充分体现。记得当年一位八旬老太颠着小脚颤巍巍地说“这世道真是弄不懂,读了一个小学、中学就算是‘有知识了’,没有那个朝代不让孩子们读书的!”。老三届们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往事不堪回首!现在大多数老三届人都已到了或接近“知天命”的年龄,但当老三届聚在一起,谈起当年的遭遇,无不感慨万分!
29#
发表于 2008-1-1 19:13:5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solstice]发布
总算看完了.
他们不是老三届的. 七五届 差不多 相差甚远呢.
血色未浓
浪漫不高
关于中贝先生对《血色浪漫》电视连续剧的“血色未浓,浪漫不高”的评价,我表示赞同。但是同时也觉得该剧作拍得也很不错了,该作品比较真实地记录了他们时代经历。当然,在反映社会大场面上,存在避重就轻、一笔掠过的问题。我已经看完了这部作品,很有感慨,等有空再写写感想吧。
30#
发表于 2008-1-1 22:1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沾阿车光...

最初由[三和居士]发布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沾阿车光...



其实我不大会欣赏刀郎。

为什么两部片的主题曲在音乐上那样吻合,是刀郎才尽了吗?


正是, 这两首插曲是源于同一曲子, 虽然不同歌词, 但与此曲结合, 效果都很动人心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