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9°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7°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8°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6°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5°
    温度感觉: 14°
查看: 65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的基本概念内涵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23:1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所谓中医,就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简称。
所以这里面有三个概念内涵不可少,第一是中国,第二是传统,第三是医学。这三个概念缺少任何一个,都不是中医。
所以,给中医立法,必须有古汉语,这是根本技术语言。
可以承认一些衍生的中医部分,比如说英式中医、法式中医、韩式中医、日式中医等等,但要证明其内容的中国传统性。
否则,就是野生的东西,根本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了。

现在的安省立法,回避这三个概念的内涵,故意使用什么“解剖针灸”等假冒伪劣的东西,混淆视听,达到鸠占鹊巢的目的。这是华人社区所不能容忍的!!必须坚持中国传统特色,保证多元文化的存在,反对歧视!
沙发
发表于 2010-1-2 13:12:3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实话实说发表于  | 只看该作者


谈谈古汉语

所谓的中医,实际上应该叫做汉医,汉人的医学会比较合乎实际。只不过汉人占了中国人口 94%,也就是变成中医。

不过如果我们跳开中国的意识。中医也可以解释成一个(阴阳)平衡的医学。”中“可以代表自然的风调雨顺,人的气血调和,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理解。

至于古汉文,年过40以上从中国中医药学院毕业的,你们那一个在学校修过古汉语的?
现在古汉语来,古汉语去,我都搞昏了,到底是要古汉语在加拿大中医扮演何种角色?
古汉语是工具,就像英文也是我们在安省生活和工作的工具一样。


维基百科: 直到現在,還沒有對古代漢語和近代漢語定下公認明顯的劃分界線。一般都以「五四運動」/「白話文運動」為分水嶺。古代漢語可以細分為上古漢語、中古漢語及近古漢語。

以下为陕西师范大学古汉语课程的介绍: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以中国古代书面语中的文言文为教学对象的基础课。由于这门课不仅是从事汉语言文字学教学与研究的基础,同时也和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哲学、古籍整理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从事这些相关学科教学和研究的工具,所以它同时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课。


近几年,中国中医药学院因为学生普遍古文不好,所以渐渐一些学校开始设立中医古汉语的课程。譬如以下的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古汉语课程为例。基本上是汉朝以前的古文,过半不是汉医学的文章。这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古文基础,古文不好,四大经典还有一些文言的医书那里念的通?

教学大纲:    中医古汉语基础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中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七年制本硕连读要求学生“具有必要而广泛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能顺利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重视文理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和文理科学素质培养”。根据这些精神,开设本课,以培养学生中医古籍的研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课程设置以古代文选为主,以古汉语通论、常用词、练习为辅。共选范文五十篇,分十个单元。前五个单元选自《论语》、《大学》、《左传》、《国语》、《老子》、《吕氏春秋》、《周易》、《尚书》等,都是普通古文,遵循由“传”到“经”,由浅入深的原则排列先后。虽然多是未言及医学,但是所反映的古代人文历史背景与各派哲学思想,都是中医理论产生的土壤。第六单元选自《诗经》、唐诗、宋词等,都是韵文,旨在介绍古代诗歌,也是提高文化素养的一个方面。第七单元选的是历代医家传记,第八单元选的是医书序言,第九、十单元选的是医论和《内经》原文。这些是医学方面的古文,大都是历版《医古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古汉语通论二十个,讲授文字、音韵、训诂、语法、词义、修辞、句读、今译、目录版本校勘、诗词曲格律、工具书、古代文化常识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得古汉语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可以反过来以理论指导阅读实践。另有常用词、练习,都是为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而设的。
    学习古汉语的基本方法就是多读,多积累古汉语的感性知识。学生应大量阅读古文原文,以培养读书自学的良好习惯。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和学生自学。内容分为精读、泛读两个部分。

文 选 部 分
  
    一、論語二十章 …………………………………………………《論語》
    二、大學 …………………………………………………………《大學》
    四、許行章 ………………………………………………………《孟子》
    六、晉靈公不君 …………………………………………………《左傳》
    七、晉侯有疾 ……………………………………………………《左傳》
    十、莊辛說楚襄王 ……………………………………………《戰國策》
    十一、老子六章 …………………………………………………《老子》
    十六、秋水 ………………………………………………………《莊子》
    二十、本生 …………………………………………………《呂氏春秋》
    二十一、繫辭上 …………………………………………………《周易》
    二十二、洪範 ……………………………………………………《尚書》
    二十三、醫師章 …………………………………………………《周禮》
    二十五、漢書藝文志序 …………………………………………《漢書》
    二十六、詩經三首 ………………………………………………《詩經》
    三十一、扁鵲傳 …………………………………………………《史記》
    三十二、華佗傳 ………………………………………………《三國志》
    三十四、丹溪翁傳 ……………………………………………… 戴  良
    三十六、傷寒論序 ……………………………………………… 張  機
    三十七、黃帝內經素問注序 …………………………………… 王  冰
    三十八、新修本草序 …………………………………………… 孔志約
    三十九、類經序 ………………………………………………… 張介賓
    四十、温病條辨叙 ……………………………………………… 汪廷珍
    四十一、養生論 ………………………………………………… 嵇  康
    四十二、大醫精誠 ……………………………………………… 孫思邈
    四十四、汗下吐三法該盡治病詮 ……………………………… 張從正
    四十五、病家兩要說 …………………………………………… 張介賓
    四十九、異法方宜論 ……………………………………………《素問》

   

            通 论 部 分

             通論一、 工 具 書           
             通論二、 句    讀           
             通論三、 文 字(上)        
             通論四、 文 字(下)      
             通論五、 詞 義(上)      
             通論六、 詞 義(下)      
             通論七、 語 法(上)     
             通論八、 語 法(下)     
             通論十三、訓 詁(上)        
             通論十四、訓 詁(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3 01:57: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就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简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