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我在找歌时,很多时候都看到“我住长江头”的这首歌。我个人认为这首歌的旋律不算是很特殊,为什么它就这样出名? 是什么背景什么原因呢?
涛声依旧 发表于 2010-4-30 19:20
旋律分析应该是您的长项啊!
转贴:
[宋]李之仪词,青主曲 《欣赏指引》 这是一首情思壮美、格调清新的抒情歌曲。这首歌曲的歌词是北宋诗人李之仪的名作《卜算子》,是写一位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表现她对爱情的坚贞。青主以悠扬、深情、激愤的音乐成功地体现了原词的意境,但又赋予它新的含义。1922年,他从德国留学回国后,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大批革命者被蒋介石杀害,他也被国民党反动派通缉。他被迫“亡命乐坛”后,用一种曲折的方式,通过这首歌曲来表现自己的内心的愤恨,以及寄托自己对老战友的思念,透漏对明天的向往。这首歌曲感情的真挚和艺术的纯朴优美,是它的一个显著特色。起伏的旋律,悠扬的激情。节奏平稳,几乎没有多少变化,显得很朴实。每个乐句的结尾,都有一个上行或下行的拖腔,接近于吟诵古诗的意味,却又比吟诗更为激情。钢琴伴奏以江水般流动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音贯穿全曲,衬托着悠扬而激情的歌唱,仿佛那长江水深深的爱和绵绵的恨,奔流不息。 这首歌曲的结构处理也富有创造性。作曲家并没有简单地将词牌的上、下阕采取平行反复的结构形式,而是分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在上、下两阕的连接处,作曲家运用了一个直线上升的旋律音程的大跳,将上阕平稳的情绪转向了下阕激情的歌唱,起着紧密的连接作用。作曲家还将下阕四句词作了单独反复两次的处理,情绪一次比一次激动,为第二次反复的情绪发展推行高潮,将作曲家郁积心头的愤恨和对当年并肩战斗的老战友的怀念,作了充分的表现。歌曲最后在高音区以ff结束了全曲。这样的处理突出了思念之情的真切和执著,并举由单纯的情歌所没有的昂奋力量。 由于运用了自然调式的旋律与和声,显得自由舒畅,富于浪漫气息,并具有民族风味。 一般的演唱者不了解这一点,往往唱得过于婉约柔美。 作曲家简介:青主(1893—1959),原名廖尚果,广东惠阳人。早年曾参加“辛亥革命”,后赴德国学习法律,并兼学哲学和钢琴、作曲理论。青主著作有《乐话》(1930)和《音乐通论》(1933),提出“音乐是最高、最美的艺术”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