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3°
    温度感觉: 13°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4°
    温度感觉: 1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0°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5°
    温度感觉: 15°
  • 实时天气:温尼伯
    温度感觉:
楼主: 狠好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敢预言这次西方多利比亚的战争将必然失败

 
106#
发表于 2011-4-6 19:59:3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要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11-4-6 20:04:1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要顶的
到底谁怕谁? 发表于 2011-4-6 20:59


是啊,要顶。发展成怎样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11-4-6 20:52:0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要顶的
到底谁怕谁? 发表于 2011-4-6 20:59


一定要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11-4-6 22:03:33 | 只看该作者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104/news-gb2312-1325993.html

萨科奇悄然变脸:法国淡化利战争领导角色的五大无奈                 Local Access打往中国电话卡1.3¢/分种
       
        文章来源: 凤凰网 于 2011-04-05 17:02:31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随着美国退出利比亚战争,现在的利比亚战争正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是打下去还是和谈,西方国家正处在一个争论的阶段,对于法国来说,曾经视卡扎菲为座上宾,现在又成为侵略利比亚的领导者;曾经第一个承认反对派政权,现在又称只是派出代表,只了解一下情况;曾经说能独立领导这场战争,现在又要求退出领导角色。如此的变化,恐怕令萨科齐的智囊团都跟不上他的变化。

  法国为何前后如此不一致,现在又要淡化其领导角色呢?其实,法国淡化利比亚战争领导角化是由法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决定的,萨科齐淡化这场战争的领导角色正是他无奈的选择。

  一是根本没有能力打赢一场战争。无论从其历史,还是看现在,法国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强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也许只能算拿破伦时期,但终归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竟然被德国灭了,要不是美苏的加入,现在恐怕没有法国,顶多只是一个附庸国。现在的法国,跟在美国后面摇旗呐喊还可以,要想在国际上有所作为,恐怕只能是一厢情愿,不要说在国际上算不上一个大国,就是在欧洲,不但在俄罗斯面前只能嘴巴强硬,在德国和英国面前那也不敢放肆,因为法国本身无论从经济、军事包括国土面积都主导不了这场战争,所以,法国要想领导这场利比亚战争无异于自慰。

  二是随着战争进入僵持阶段,西方各国都在打各自的小算盘。现在,利比亚久攻不奏效,反对派根本不是卡扎菲的对手,原来估算胜利之后的利益还遥遥无期,而且西方国家除了美国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大国,持久的战争是西方国家能够支撑下去的,而唯一的大国美国又陷入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泥潭无法自拔,所以,对于战争前途的悲观情绪在西方国家表现了出来,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只吆喝不出力,让法国陷入两难的境地,更何况德国和土耳其一直到现在都反对。

  三是美国的警告性退出,让西方国家更加一盘散沙。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有自己的无奈,而且做大哥做习惯了,肯定不习惯做小弟,所以,4月5日后美国退出战争,逼着萨科齐交出领导权,要让北约来领导,这让本来就靠美国支撑的西方国家更加一盘散沙,看着老大都不参加了,这些小兄弟自然谁也不服谁,哪个都有哪个的狠,你法国算什么,何况这场战争就是你法国挑起的,你有本事你自己去打吧,大家看得出这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将是你,因为你与利比亚不远,而且你一直将北非视为你的势力范围。

  四是法国内部的政治斗争,让萨科齐无奈淡化。这场战争如果持久下去,法国人民是不同意的,何况在战争之初,法国就举行了示威流行,反对攻打利比亚,现在,久攻无效果,更加让在野党有了口实,如此下去,不但萨科齐本人连任成问题,其政党能否继续执政也要打个问号,所以,国内的政治斗争让萨科齐无奈选择淡化。

  五是新兴国家的反对,让法国和萨科齐更加孤立。这场战争,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高层都明确表示反对西方联军在利比亚的空袭行动。胡锦涛主席3月30日在北京会见萨科齐时明确表明中国反对使用武力的立场。涛哥一句话,“武力不能解决问题”,让萨科齐里外不是人,西方阵营的反对,新兴强势国家的反对(何况这些国家法国一个都惹不起),法国官方担心,国际舆论会给法国国内舆论造成影响,在西方联军无法在利比亚速战速决的情况下,法国国内可能出现反战浪潮。

  所以,法国现在淡化领导这场利比亚战争,其实是萨科齐无奈的选择!淡化之后,法国可能也会退出这场战争,这样一样,“伟大”的卡扎菲也许可以肆无忌惮的调戏西方国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1:03:2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要顶的
到底谁怕谁? 发表于 2011-4-6 20:59



    还没有顶破?: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11-4-7 07:45:17 | 只看该作者
破没破你自己最清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10:21:46 | 只看该作者
破没破你自己最清楚啊
到底谁怕谁? 发表于 2011-4-7 08:45



    看来你也就这怂样,硬不起啦!: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11-4-7 11:45:19 | 只看该作者
破没破你自己最清楚啊
到底谁怕谁? 发表于 2011-4-7 08:45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你光顶没用。要常报道一些利比亚的最新战况。现在炸得怎么样了?好像西方媒体都不怎么关心炸利比亚了。我们都等你的报道呢。  哦,利比亚的一条难民船在意大利附近翻了。死了20多,有卡扎非在里面么? :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11-4-7 16:05:48 | 只看该作者
人类在进步,民主自由是必然结果,只有有脑子的人都明白。卡扎菲和中共独裁必定灭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11-4-21 22:49:56 | 只看该作者
不顶不行啊: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11-4-21 23:03: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向真善美 于 2011-4-22 00:07 编辑

我认为拿下卡扎菲虽非易事但也不是多大的难事,主要问题是:

1、如今的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并不是当年的美国白人总统里根;
黑与白毕竟不同,个人能力与抱负更有所不同;

2、美国之外的其它西方大国或强国更看重利比亚之外的更重要东西,而且也不是强有力的领导人。

各怀鬼胎、既合作又离心离德、又欺骗成性和老奸巨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11-4-21 23:05:44 | 只看该作者
当年美国总统里根二话不说就下令轰炸利比亚首都特里波利与第二大城市班加西,把卡扎菲的养女炸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11-4-22 08:43:10 | 只看该作者
二零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下午四时四十四分

(的黎波里22日综合电)利比亚的战局21日有了新进展,政府军在多个地方受挫,暂时转入防御;而反对派武装则发动新的攻势,并夺下边境重要关卡。

半岛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利比亚反对派武装21日在紧靠突尼斯的瓦辛边关与政府军展开激战,最终迫使政府军弃守,边卡于当晚升起了反对派的旗帜。

突尼斯官方通讯社称,此前与利比亚反对派武装交战的13名利比亚政府军军官当天向突尼斯军方投降,报道没有透露其他细节,利比亚反对派当天还对通往艾季达比亚的公路发起攻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11-4-22 08:44: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野驰 于 2011-4-22 09:47 编辑

两记者在利比亚遭炮击身亡

(2011-04-22)

早报导读

        
  (米苏拉塔美联电)两名西方战地记者前天在利比亚的战火中遇难,另两名在他们身边工作的摄影记者也受了伤。当时,利比亚的革命军队正和政府军发生激战。

  遇难的赫瑟林顿(Tim Hetherington、40岁)生于英国,目前任职于《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他是战争纪录片《当代启示录》(Restrepo)的导演之一,因此纪录片曾获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提名。这部影片描述的是美国士兵在阿富汗一个前哨站的经历。

  他周三在革命军唯一占据的西部米苏拉塔市丧生。该市几个星期来都遭到政府军猛烈炮火的攻击。

  另一名同时遇难的摄影记者是格蒂(Getty)图片公司的职员杭德罗斯(Chris Hondros、41岁)。他的作品广泛为世界各地的畅销杂志和报章所采用,他获得的奖项包括战争摄影的最高奖——罗伯特卡帕金牌奖。

  《华盛顿邮报》报道,一批记者跟随革命军前往米苏拉塔市中心的的黎波里大街,被一枚火箭发射的榴弹击中。当救护车把赫瑟林顿送到伤兵急救帐篷时,一名美国摄记恳求司机赶快再回去搭救其他伤员。

  这名摄记穿的防弹衣已溅满鲜血。赫瑟林顿的脚不断涌出鲜血,他在抵达帐篷15分钟后不治。杭德罗斯则因为炸弹碎片刺进头部丧命。

  赫瑟林顿牺牲前一天在推特上说:“米苏拉塔被包围,卡达菲部队猛轰滥炸。没看见北约的踪影。”

  他曾在接受法新社访问时说,当你“经历过那么多的战斗后……你追求的是一种情感上的诚实。”他说,诚实“不是政治上左倾或右倾,而是呈献这些人他们真实的一面”。

  美国政府已对悲剧的发生表示难过。白宫呼吁利比亚和其他政府应该采取行动保护记者的安全。
--------------------------------



XXX党的喉舌这时候不谴责滥杀平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11-4-22 12:20:15 | 只看该作者
独裁卡扎菲一定没有好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