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30°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7°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3°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30°
    温度感觉: 34°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8°
    温度感觉: 18°
楼主: Rose20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岁华裔感冒入院11天死亡 医院回应

 
76#
发表于 2012-7-31 09:5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6# 起风


    This is for 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2-7-31 10:10:24 | 只看该作者

家属质疑:20岁华裔感冒入院11天死亡

发烧40多天后才去医院,如果父母在身边不会是这样吧!结果也许没这么惨。
若谷 发表于 2012-7-30 23:40



    这是至今最好最有用最准确的评贴。
不少人自视钱高于一切,不少移民将自己10多岁孩子托给所谓的“加拿大的朋友”朋友照顾,夫妇两人到中国挣“钱”去,最后结局都不好------,这种情况,基本孩子都废了。基本最后都是白忙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2-7-31 10:53:1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至今最好最有用最准确的评贴。
不少人自视钱高于一切,不少移民将自己10多岁孩子托给所谓的“加拿大的朋友”朋友照顾,夫妇两人到中国挣“钱”去,最后结局都不好------,这种情况,基本孩子都废了。基本最后都是白忙乎!
jzh 发表于 2012-7-31 11:10


说句让现在的年青人泄气的话, 现在的年青人远没有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自律自立精神了. 当时1%大学录取率的高考确实是精英选拔赛, 能通过的孩子都比较成熟自立, 基本不需要家长或别人再督促/照顾了. 现在孩子都在温室里长大, 心理成熟至少晚5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2-7-31 10:57:52 | 只看该作者
同情死者的父母, 节哀! 不过感冒发烧是可以死人的, 我的一亲属38岁男的, 还有 一同事的妈妈53岁, 十几年前在中国都是感冒发烧死的, 平时都是非常健康的.

我在加拿大生活了十几年, 也去过几个不同的医院和急疹, 我觉得不论医疗设施, 技术水平, 还是服务都是非常好的, 是国内的医院赶不上的. 这里和国内不同, 用药很谨慎, 不象国内, 小病也挂滴流, 人体的自身免疫力都破坏了, 我很赞同这里的做法. 至于看病等候时间长, 那要看是什么情况, 如果真是危险的急诊, 是一分钟都不等的, 我就亲身经历过, 登记都是进到急疹病房后才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2-7-31 11:07:28 | 只看该作者
同情死者的父母, 节哀! 不过感冒发烧是可以死人的, 我的一亲属38岁男的, 还有 一同事的妈妈53岁, 十几年前在中国都是感冒发烧死的, 平时都是非常健康的.

我在加拿大生活了十几年, 也去过几个不同的医院和急疹, 我觉得不论医疗设施, 技术水平, 还是服务都是非常好的, 是国内的医院赶不上的. 这里和国内不同, 用药很谨慎, 不象国内, 小病也挂滴流, 人体的自身免疫力都破坏了, 我很赞同这里的做法. 至于看病等候时间长, 那要看是什么情况, 如果真是危险的急诊, 是一分钟都不等的, 我就亲身经历过, 登记都是进到急疹病房后才做的.
冷悦 发表于 2012-7-31 11:57



这样中肯评论,在51算异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2-7-31 11:26:58 | 只看该作者

家属质疑:20岁华裔感冒入院11天死亡

本帖最后由 加拿大老张 于 2012-7-31 12:32 编辑
我在加拿大生活了十几年, 也去过几个不同的医院和急疹, 我觉得不论医疗设施, 技术水平, 还是服务都是非常好的, 是国内的医院赶不上的. 冷悦 发表于 2012-7-31 11:57


看看这个, 绝不是造谣:

2011/10/19
(世界日报)一位高龄妇女最近在安省尼亚加拉瀑布市(Niagara Falls)一家医院病房内跌断骨头後求救时,该院急诊室的人居然叫她自己致电911。

上周在大尼加拉全科医院(Greater Niagara General Hospital)的病房内,82岁老人瓦勒丝跌倒,腿骨骨折,手臂也跌破。医院的保全人员见状,即刻向医院的急诊室求援,想不到急诊室的人说,这种事情必须由受伤者自行致电911寻求帮助。

瓦勒丝的儿子只好舍近求远,致电911求救,但当急救人员半小时后赶到病房时,已有一位恰好路过的外科医生在照料腿臂均受伤的瓦勒丝。

在主流媒体的新闻网站上,很多网友读到这条新闻时,纷纷严厉谴责大尼加拉全科医院急诊室的医务人员草菅人命,没有责任心,没有同情心,不配在急诊室工作


加拿大如此"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国内的医院肯定赶不上, 也不敢去赶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2-7-31 11:28:11 | 只看该作者
普天之下,真正研究医术,分析病理的人几何?
绝大多数人是看重高工资才做医生的,加拿大医生都是半个律师,不乱用药,病人死活不说,看化验/透视结果下药,好了命大,不好也怪不到医生.
中国医生救命时不等结果出来,先凭经验下药,但万一回天无术,有些家属能把医生搞进监狱.

多运动,少生气,不贪心,远疾病才是正道.

也不怪医生,天下总统/主席/律师/法官,有几人说话能让人放心呢?
compart 发表于 2012-7-30 23:13


这是箴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2-7-31 11:36:2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连是啥病都不知道就在这里比较哪个系统好哪个系统差是不负责任的。

医学是个实践科学,需要医生不断积累临床实际经验。因此落到每个具体医生,他们的水平是有差异的。你遇到"好"(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你可能就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治疗效果也会好。这在任何医疗系统里面都是一样的。

医生既然是人,也就会犯错误。关键是犯错的这个医生要明白到底犯了啥错误?这是一个好的医疗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让以后更多的年轻医生明白为何不能这样处理?!

泛泛地去评论哪家医院好与坏,哪个系统好与坏是不明智的。

还是那句话,让逝者安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2-7-31 11:40:37 | 只看该作者
说句让现在的年青人泄气的话, 现在的年青人远没有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自律自立精神了. 当时1%大学录取率的高考确实是精英选拔赛, 能通过的孩子都比较成熟自立, 基本不需要家长或别人再督促/照顾了. 现在孩子都在温室里长大, 心理成熟至少晚5年.
加拿大老张 发表于 2012-7-31 11:53



    true,Thank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2-7-31 11:43:07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像这样的病人每天排出多少尿液是决定输入多少液的重要参考指标。他们怎么只管输进去不管出来多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2-7-31 11:44:01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同情死者,但本文作者不诚实。
发烧时间之长,说明不是感冒,血相十分不好,说明病情凶险。 但是作者说感冒死了人,说话如此偏颇,很难让人相信其他的话,比如体重增加了100磅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2-7-31 11:46:37 | 只看该作者
加拿大急诊,争诊医护人员有时也看你患者的身份地位气质的。
有的人一进医院,医护人员就左一个sir,右一个sir 的。医生也不敢对其造次!
此孩子年轻,移民,英文不行,一看就没融入主流,长在华人区,就读的学校也没有名。医院和医护人员是很势利的------。如果是个多大滑大的优秀生,医院必定引起重视,处理就不会一样了!
---上述情况只有经历过了才能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2-7-31 11:47:44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像这样的病人每天排出多少尿液是决定输入多少液的重要参考指标。他们怎么只管输进去不管出来多少啊。
凤妮 发表于 2012-7-31 12:43


估计肾功能已经衰竭了(文章里面有描述)。除非做透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2-7-31 11:52:55 | 只看该作者

家属质疑:20岁华裔感冒入院11天死亡

本帖最后由 加拿大老张 于 2012-7-31 12:54 编辑
在中国像这样的病人每天排出多少尿液是决定输入多少液的重要参考指标。他们怎么只管输进去不管出来多少啊。
凤妮 发表于 2012-7-31 12:43


估计管输液的是一个医生, 管排尿的是另一个医生.  管输液的严格按输液规程输液, 决不缺斤少两少输液!  管排尿的严格按规程发放利尿药, 输了几百磅液与排尿规程无关. 于是病人死了, 所有医生和护士都没过失, 大家都是按规程治疗, 没有乱给药乱治疗, 这就是西方的就事论事思维, 只须考虑自己的一滩事, 没有全局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2-7-31 11:55:02 | 只看该作者
肾上腺素adrenalin一般都是带药剂的针,在emerg cart里,开封直接扎,不需要什么开瓶盖再用针管吸进去。血压一旦降到低于正常,血压仪早就bb的不停了。
另外,能进ICU说明的确病的不清,医生护士也都明白,救不过来也经常是意料之中了。

我不是怀疑故事的真实性,只是觉得里面很多东西都是一面之词,而且作者未必知道医护人员在干什么。
水箱 发表于 2012-7-30 06:13


有理,不能是一家之词。
HOWEVER,一个鲜活的小伙子没了,父母真是会疯,很同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