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2°
    温度感觉: 22°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4°
    温度感觉: 1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7°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3°
    温度感觉: 12°
楼主: Rose20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矫海涛:海外大陆移民是祖国的“三种人”

 
46#
发表于 2012-10-22 19:2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6# 东方之剑


    这是我很久就想说的一句话。每当我看到那张图片,立即让它过。绝不看其内容。我并不反对gay. 但像异性恋一样,不要拿出来展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2-10-22 19:24:08 | 只看该作者
直接说海外大陆移民是祖国的三等人吧! 人家不把咱当回事没关系;以后中国有啥事也同样把我们当成外国人就行。我们改支持一切共产党的敌对势力。别指望我们这帮回出生地要邀请信的人出来说话就好!那帮JB侨领请自重,愿意舔共产党屁眼的只管自个去。请别代表我们支持共产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2-10-22 20:24:45 | 只看该作者
直接说海外大陆移民是祖国的三等人吧! 人家不把咱当回事没关系;以后中国有啥事也同样把我们当成外国人就行。我们改支持一切共产党的敌对势力。别指望我们这帮回出生地要邀请信的人出来说话就好!那帮JB侨领请自重,愿意舔共产党屁眼的只管自个去。请别代表我们支持共产党.
你爹 发表于 2012-10-22 20:24


搞掂。就这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2-10-22 20:25:24 | 只看该作者
印度掀起“海归”潮:他们为何选择回国?(组图)
他也叫拉合尔,37岁,来自美国。“我父母一直希望我回到美国,而我现在仍然待在印度。”资料图片
伊戈尔,23岁,来自巴西。“我想在另一个"金砖之国"工作,以便增长自己的见识。”
瓦莱丽,29岁,来自美国。“印度的机会让人振奋,没有什么市场是已经饱和的,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991年,在多年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危机之后,印度经济向世界敞开了胸怀,政府大幅度削减关税、一批中产阶级出现、贫困率急速下降……相比之下欧美国家的发展却步调缓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生于海外的印度人,正在向几十年前他们父母曾经生活过的国家回流。这一次移民大潮中,这一波又一波的印度裔英国人、印度裔美国人,回到祖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了寻觅更多的发展机会,还是找寻文化上的认同?专题编译/杨涵

  行动

  上百万人加入人才计划

  拉合尔是一名从英国移居回印度的回流移民。不论怎么说,他比父母更加“印度”。这并不是讽刺,尽管他的父母出生于印度、说着印度的语言、吃着印度食物,还懂得所有的印度风俗和文化。

  他出生在英国艾尔斯伯里,成长在英国的米尔顿凯恩斯,最近十年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伦敦。拉合尔有着很强的英式幽默感,虽然知道如何去系好纱丽服(编者注:印度的一种传统服装),却从来没有做出过像样的印度薄煎饼。

  但是法律上来说,他现在是家庭中更“印度”的一个。由于父母多年前就放弃了自己的印度护照,而去年十月他成为一个“海外印度公民”亦被称作 OCI(OverseaCitizenofIndia的缩写,意为海外印度公民)卡持有人。“海外印度公民”保留自己的原国籍,但也持有一个终身签证,使他们能够一直在印度生活和工作。

  该计划开始于2005年,针对那些出生印度的移民的后代,还有那些曾经的印度国民。自成立以来,它已经吸纳了超过一百万人加入,这仅仅是印度海外移民回流的表现之一,越来越多的移民后代移居回了印度。

  冲突

  为什么这代人追寻“印度梦”?

  拉吉夫就是一个例子。他来自美国,现在搬到了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记者见到他时,他的三个朋友均是来自美国的OCI持卡人,正在大吃炸薯条和玉米片。当拉吉夫打包行李准备回印度的时候,他的父母并不支持。“我搬到这里来,他们非常沮丧。即使是现在,他们仍然希望我回到美国。”拉吉夫说。

  拉吉夫的父亲1972年离开印度,他的母亲在1978年也离开了,两人在美国创造了成功而稳定的生活。而他们的孩子(拉吉夫的一个兄弟也已经移居回印度)正在地球另一侧寻求机会,这似乎让人难以理解。他们并不孤单,越来越多的印度海外移民后代移居回祖国。很多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离开印度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他们的孩子会放弃所谓的美国梦或者英国梦,而去追求所谓的“印度梦”。

  拉吉夫说他无法想象很快搬回美国。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正在创造自己的事业和另外两个有着清晰想法的美国回流移民经营着网站360living.in。相比于在美国,他的妻子萨拉和三个孩子在这里能够享受更好的生活,但更大的吸引力是能够与那些只是听说过,却从未真正了解过的同胞有所接触。

  “在美国,我总是被视作与众不同,而且我的文化之根和祖先之根都在印度所以我回到印度有点像是"回家"这正是我所归属的地方。我想在我的祖国有更大的影响力,而且对于很多印度人,这是一个驱动他们回国的原因。”拉吉夫说。

  现状

  贫困腐败与财富机会共存

  越来越快的西化过程,使得印度变得更加舒适和宜于居住。现在的印度,与1980年代,这些现在30多岁的回流移民小时候在家庭度假时看到的印度,已经大不一样。印度的巨变始于1991年,在多年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危机之后,它向世界打开了怀抱。随后政府开始大幅度削减关税,这导致了印度一批中产阶级的出现,并且使得这个国家的贫困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下降。

  如今的印度仍然有许多问题贫困和儿童营养不良、腐败、基础设施落后、过多的官僚主义,但它也有新的财富和机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业人才。十年前,甚至更短几年前,如果你说要移居回印度,别人很可能会对你高扬起眉毛表示不屑一顾。而如今却大不一样。英国的最新数据表明,2010年,有创纪录的30000人离开英国,去印度创造生活,这一数据很可能会继续上升。

  [回国原因盘点]

  市场潜力巨大,早回国早挣钱

  拉合尔很早之前就移居回印度,对于这一类很早回国的人来说,他们归国的态度很明确。

  他生长于伯明翰,1996年回到了印度,是当时孟买为数不多的归国者之一。“那时候印度的经济发展很慢,人们纷纷问我在印度究竟干些什么。而现在人们只会说:哇哦,你在印度!”谈起印度的变化,拉合尔颇有感慨,“那个时候,我们甚至连快餐都没有,这里的餐厅也少得可怜……而如今,人们的装束都不再保守,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开放,商业运作也变得更加专业。”

  目前,拉合尔是一家成功的手机公司的老总。印度手机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这一行业提供的机会越来越多。然而在印度创建公司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最初的一些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对于那些战胜了困境的创业者来说,回报是丰厚的。

  相比前几年,尽管印度经济的增长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着5%以上的增速,而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近乎停滞。对于那些聪明的毕业生来说,可能提供高额回报的印度市场,无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沙赫从洛杉矶移居到了孟买从好莱坞到宝莱坞(编者注:宝莱坞位于印度孟买,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

  沙赫毕业于美国颇有名气的商学院,其公司“狂野东方”致力于给名人们打造品牌。她决定将业务从洛杉矶移到印度,以便谋求更好的发展。“狂野东方”的名称似乎很好地诠释了印度市场的现状有着巨大的潜力却仍未被大商业家驯服之地。“尽管目前来说很多人还不了解我的工作内容……甚至于对于未来我也有点不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印度寻找机会不是什么难事,这是我离开收入相对更高的洛杉矶的唯一原因”,沙赫说。

  沙赫的想法很直接,“印度有12亿人口,我有很多方式为他们提供服务,每天结束,我的收入也相当可观。”她说,“即便是从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分一小杯羹,所得的收益也有可能高于整个美国市场所能提供的。”

  不再做少数族裔,移民文化或会形成

  那些海外移民的子女返回印度,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更高的生活质量;可以雇佣人洗衣做饭,从而腾出时间陪伴家人;更低的生活花费等等。但仍有一些东西让人难以界定,拉合尔称之为“燃眉之急”。

  几乎所有从英国回来的印度人都会有这个问题我究竟是哪里人?“在英国出生,在英国长大,你对于自己国家的文化有很多疑问只有当你回到了印度,明白印度正在发生些什么,你才能够回答这些问题。”拉合尔说。

  萨维卡与丈夫维卡斯一同回到孟买,对于他们来说,回到印度意味着自己再也不是有色少数族裔。萨维卡称自己在英国的成长过程中,曾遭遇过种族歧视,她希望搬回印度能让自己的孩子免于遭受同样的经历。

  “我是海外第二代印度人,然而仍然会被问到从哪里来”,总是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提醒你,你并不属于那里。“来到印度后,投向你的目光来自于跟你一样的同胞,我非常喜欢这一点,我认为这很重要,尤其是对孩子来说”。

  然而,对于大部分从海外移居回来的人来说,对于印度,他们同样会感觉归属感不够强烈。“我仍然有很强的英国思维,我的一些朋友也告诉我,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完全"的印度人。”萨维卡说。这一趋势,正在各个层面促进新的文化的形成也许就像移民文化曾经极大改变美国人和英国人的生活那样大量的“回流移民”正在逐渐改变印度裔英国人、印度裔美国人的定义。

  “几乎每天我的母亲都会问我什么时候回英国,但正如成千上万来到印度的人一样,我并不能给出答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当下,印度就是我的家。”萨维卡说。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10/22/204362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2-10-22 21:09:39 | 只看该作者
印度掀起“海归”潮:他们为何选择回国?(组图)
他也叫拉合尔,37岁,来自美国。“我父母一直希望我回到美国,而我现在仍然待在印度。”资料图片
伊戈尔,23岁,来自巴西。“我想在另一个"金砖之国"工作,以便增长自己的见识。”
瓦莱丽,29岁,来自美国。“印度的机会让人振奋,没有什么市场是已经饱和的,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991年,在多年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危机之后,印度经济向世界敞开了胸怀,政府大幅度削减关税、一批中产阶级出现、贫困率急速下降……相比之下欧美国家的发展却步调缓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生于海外的印度人,正在向几十年前他们父母曾经生活过的国家回流。这一次移民大潮中,这一波又一波的印度裔英国人、印度裔美国人,回到祖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了寻觅更多的发展机会,还是找寻文化上的认同?专题编译/杨涵

  行动

  上百万人加入人才计划

  拉合尔是一名从英国移居回印度的回流移民。不论怎么说,他比父母更加“印度”。这并不是讽刺,尽管他的父母出生于印度、说着印度的语言、吃着印度食物,还懂得所有的印度风俗和文化。

  他出生在英国艾尔斯伯里,成长在英国的米尔顿凯恩斯,最近十年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伦敦。拉合尔有着很强的英式幽默感,虽然知道如何去系好纱丽服(编者注:印度的一种传统服装),却从来没有做出过像样的印度薄煎饼。

  但是法律上来说,他现在是家庭中更“印度”的一个。由于父母多年前就放弃了自己的印度护照,而去年十月他成为一个“海外印度公民”亦被称作 OCI(OverseaCitizenofIndia的缩写,意为海外印度公民)卡持有人。“海外印度公民”保留自己的原国籍,但也持有一个终身签证,使他们能够一直在印度生活和工作。

  该计划开始于2005年,针对那些出生印度的移民的后代,还有那些曾经的印度国民。自成立以来,它已经吸纳了超过一百万人加入,这仅仅是印度海外移民回流的表现之一,越来越多的移民后代移居回了印度。

  冲突

  为什么这代人追寻“印度梦”?

  拉吉夫就是一个例子。他来自美国,现在搬到了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记者见到他时,他的三个朋友均是来自美国的OCI持卡人,正在大吃炸薯条和玉米片。当拉吉夫打包行李准备回印度的时候,他的父母并不支持。“我搬到这里来,他们非常沮丧。即使是现在,他们仍然希望我回到美国。”拉吉夫说。

  拉吉夫的父亲1972年离开印度,他的母亲在1978年也离开了,两人在美国创造了成功而稳定的生活。而他们的孩子(拉吉夫的一个兄弟也已经移居回印度)正在地球另一侧寻求机会,这似乎让人难以理解。他们并不孤单,越来越多的印度海外移民后代移居回祖国。很多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离开印度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他们的孩子会放弃所谓的美国梦或者英国梦,而去追求所谓的“印度梦”。

  拉吉夫说他无法想象很快搬回美国。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正在创造自己的事业和另外两个有着清晰想法的美国回流移民经营着网站360living.in。相比于在美国,他的妻子萨拉和三个孩子在这里能够享受更好的生活,但更大的吸引力是能够与那些只是听说过,却从未真正了解过的同胞有所接触。

  “在美国,我总是被视作与众不同,而且我的文化之根和祖先之根都在印度所以我回到印度有点像是"回家"这正是我所归属的地方。我想在我的祖国有更大的影响力,而且对于很多印度人,这是一个驱动他们回国的原因。”拉吉夫说。

  现状

  贫困腐败与财富机会共存

  越来越快的西化过程,使得印度变得更加舒适和宜于居住。现在的印度,与1980年代,这些现在30多岁的回流移民小时候在家庭度假时看到的印度,已经大不一样。印度的巨变始于1991年,在多年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危机之后,它向世界打开了怀抱。随后政府开始大幅度削减关税,这导致了印度一批中产阶级的出现,并且使得这个国家的贫困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下降。

  如今的印度仍然有许多问题贫困和儿童营养不良、腐败、基础设施落后、过多的官僚主义,但它也有新的财富和机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业人才。十年前,甚至更短几年前,如果你说要移居回印度,别人很可能会对你高扬起眉毛表示不屑一顾。而如今却大不一样。英国的最新数据表明,2010年,有创纪录的30000人离开英国,去印度创造生活,这一数据很可能会继续上升。

  [回国原因盘点]

  市场潜力巨大,早回国早挣钱

  拉合尔很早之前就移居回印度,对于这一类很早回国的人来说,他们归国的态度很明确。

  他生长于伯明翰,1996年回到了印度,是当时孟买为数不多的归国者之一。“那时候印度的经济发展很慢,人们纷纷问我在印度究竟干些什么。而现在人们只会说:哇哦,你在印度!”谈起印度的变化,拉合尔颇有感慨,“那个时候,我们甚至连快餐都没有,这里的餐厅也少得可怜……而如今,人们的装束都不再保守,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开放,商业运作也变得更加专业。”

  目前,拉合尔是一家成功的手机公司的老总。印度手机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这一行业提供的机会越来越多。然而在印度创建公司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最初的一些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对于那些战胜了困境的创业者来说,回报是丰厚的。

  相比前几年,尽管印度经济的增长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着5%以上的增速,而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近乎停滞。对于那些聪明的毕业生来说,可能提供高额回报的印度市场,无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沙赫从洛杉矶移居到了孟买从好莱坞到宝莱坞(编者注:宝莱坞位于印度孟买,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

  沙赫毕业于美国颇有名气的商学院,其公司“狂野东方”致力于给名人们打造品牌。她决定将业务从洛杉矶移到印度,以便谋求更好的发展。“狂野东方”的名称似乎很好地诠释了印度市场的现状有着巨大的潜力却仍未被大商业家驯服之地。“尽管目前来说很多人还不了解我的工作内容……甚至于对于未来我也有点不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印度寻找机会不是什么难事,这是我离开收入相对更高的洛杉矶的唯一原因”,沙赫说。

  沙赫的想法很直接,“印度有12亿人口,我有很多方式为他们提供服务,每天结束,我的收入也相当可观。”她说,“即便是从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分一小杯羹,所得的收益也有可能高于整个美国市场所能提供的。”

  不再做少数族裔,移民文化或会形成

  那些海外移民的子女返回印度,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更高的生活质量;可以雇佣人洗衣做饭,从而腾出时间陪伴家人;更低的生活花费等等。但仍有一些东西让人难以界定,拉合尔称之为“燃眉之急”。

  几乎所有从英国回来的印度人都会有这个问题我究竟是哪里人?“在英国出生,在英国长大,你对于自己国家的文化有很多疑问只有当你回到了印度,明白印度正在发生些什么,你才能够回答这些问题。”拉合尔说。

  萨维卡与丈夫维卡斯一同回到孟买,对于他们来说,回到印度意味着自己再也不是有色少数族裔。萨维卡称自己在英国的成长过程中,曾遭遇过种族歧视,她希望搬回印度能让自己的孩子免于遭受同样的经历。

  “我是海外第二代印度人,然而仍然会被问到从哪里来”,总是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提醒你,你并不属于那里。“来到印度后,投向你的目光来自于跟你一样的同胞,我非常喜欢这一点,我认为这很重要,尤其是对孩子来说”。

  然而,对于大部分从海外移居回来的人来说,对于印度,他们同样会感觉归属感不够强烈。“我仍然有很强的英国思维,我的一些朋友也告诉我,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完全"的印度人。”萨维卡说。这一趋势,正在各个层面促进新的文化的形成也许就像移民文化曾经极大改变美国人和英国人的生活那样大量的“回流移民”正在逐渐改变印度裔英国人、印度裔美国人的定义。

  “几乎每天我的母亲都会问我什么时候回英国,但正如成千上万来到印度的人一样,我并不能给出答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当下,印度就是我的家。”萨维卡说。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10/22/2043622.html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10/22/2043622.html[/url]
lakeontario 发表于 2012-10-22 21:25


:thumbu: :clap:
印度政府在这件事情上比中国政府聪明多了,中国政府只知道蝇头小利收取签证费和维稳以及与其他国家搞好友好关系,却把海外大陆华人遗弃,真是鼠目寸光啊。中国政府有必要搞的草木皆兵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2-10-22 21:15:37 | 只看该作者
香港人要回也回香港,谁没事老往大陆跑,那你现在能去欧洲,澳洲,也能去香港,新加坡,你会老往那里去吗?真笨。
潇洒游子 发表于 2012-10-22 17:09

如果那些地方有我的父母兄弟和亲戚朋友,我当然会去!谁没事老往大陆跑?很多港澳同胞都在大陆发展(买房、工作、学习和生活等等),难道你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2-10-22 21:25:18 | 只看该作者
还三种人?自己想得到美!

在我党眼里,你们顶多就是兲朝弃民,哪根葱也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2-10-22 21:29:53 | 只看该作者
具体的不十分清楚,但中国大陆就是一个。

虽然中国大陆声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承认双重国籍”,但是混淆了一个十分清楚的事实,这就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是不承认他国国籍,而只承认本国国籍。如要放弃本国国籍,必须当事人申明申请。
华荣 发表于 2012-10-22 18:21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胡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2-10-22 21:34: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2-10-22 22:22:30 | 只看该作者

矫海涛:海外大陆移民是祖国的“三种人”

本帖最后由 华荣 于 2012-10-22 23:53 编辑
胡扯
week12 发表于 2012-10-22 22:29

你不要只会两个字 - 胡扯。


看看事实是什么:


世界上完全而明确地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是少数;同样,完全而明确地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也是少数。绝大多数国家是默认、或有条件地允许双重国籍的存在,换言之,就是不主动剥夺他人祖籍国国籍、不主动承认他国国籍。

http://bbs.51.ca/viewthread.php?tid=357559&extra=&page=1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size=1.15em]第十五条规定
  • ㈠ 人人有权享有国籍。
  • ㈡ 任何人的国籍不得任意剥夺,亦不得否认其改变国籍的权利。

http://www.un.org/zh/documents/udh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2-10-22 22:26:04 | 只看该作者
矫G:其实,


大陆移民是共党最不想要的人.

别自做多情了,好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2-10-22 22:27:08 | 只看该作者
同感。令人作呕。回复 46# 东方之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2-10-22 22:46:32 | 只看该作者
户口是转走了,但能改变你是娘家人的事实吗?回娘家还需要申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2-10-22 22:48:53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如果一个人结婚了,她的户口就会从娘家的户口上转到自己的小家,不可能娘家还给你保留一份户口就因为你是娘家人。对吧? 同样,你入籍了,自己给自己找了新的婆家,为什么还让娘家给你留户口?不通情理,你是娘家人,但是这不是你要保留 户口的理由呀!不要没理搅三分
Rose2013 发表于 2012-10-22 10:51


什么逻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2-10-22 22:49:33 | 只看该作者
户口是转走了,但能改变你是娘家人的事实吗?回娘家还需要申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