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老匠
道教和佛教属于宗教范围应该没有什么争议。对儒家是不是宗教的争论似乎有一点历史了。转一篇徐兆寿的文章。其实他的观点俺也不认为都对。比方说他说儒家没有供奉的神像,这个不完全符合现在情况。印尼政府曾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儒家为宗教,遭到拒绝,但是他们已经将儒家正式定为宗教。
答潘石纥:儒家是不是宗教
潘石屹曾经问过一个问题:儒家是宗教吗?
虽然他的文章里有些东西似是而非,年代也有些问题,但他问的这个问题却是中国人乃至外国人一直纳闷的问题。我的学生也这样问我。有必要在此进行一些澄清。
在孔子时代,很显然,它不是宗教。孔子是一个只阐发人伦道德的思想家、教育家、实践家,他不是一个宗教创始人。孔子只提倡的是仁与礼,仁是他的道德核心,礼是他的外在形式,但孔子时代提倡的礼是一种非常宽泛的礼,还没有完全的形式。到了孟子时,加了义。按照老子的说法,是仁的精神都已经丢失了,所以才讲义。在对仁的精神的进一步发挥时,仁的另外一些精神便被丢弃了。旬子不同,他提倡礼与法。也就是将儒家精神进一步法制化。他的学生李斯和韩非走得更远。
但到了董仲舒时,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董仲舒已经意识到儒家和道家、法家、阴阳家等的不同。与道家相比,儒家缺乏一种明显的形而上的阐发,他补充了,他说“天不变,道亦不变”。道家的学说被他借用了。与法家相比,儒家缺乏明确的条理,于是他不但确立了“三纲五常”的道德纲纪,还在他的影响下,汉时的法家将法律儒家化,这就是“春秋”决狱。与阴阳家相比,儒家缺乏一种神秘的宗教式的情感体验。正好汉时人们都信阴阳,好五行,于是,董仲舒便将儒家的学说神秘化,宗教化,使“天”人格化,提出“天人感应”的学说。自此,儒家的道德伦理开始有了宗教一样的稳定的秩序。
“天”成为道德的创立者,与数学的公理一样,“五德”成为伦常,也就是说,它具有永恒的判断性。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儒家学说就成了像西方的基督教一样的宗教。它不但是世俗的,是社会性得以稳定的基本准则,它还是超验的,有一套完整的形而上哲学与伦理纲常。它再也不是一个经验的道德。同时,它还是政教合一的宗教。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三纲五常”就成了神圣的伦理。君乃天的儿子,臣子怎能不敬,这实际上是将宗法制和礼教神圣化了。这是人类父系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一种强力和暴力哲学。在父系文化下,父亲是绝对的法律,儿子怎能不从?在父系文化下,男性又是女性的法律。董仲舒认为这一切都是“天”的安排。而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也是上天给予人的基本的人性。由于天的威慑,这一切便成不可反抗的准则。
这与宗教有什么两样吗?
但是,从宗教的基本特点与儒家的整个历史来看,又与真正的宗教似是而非,便不能将它当成真正的宗教。
先来看看与宗教的对比。人类迄今为止的四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都有几个基本的特点,或者说是要素。
一是创世说。基督教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人类,佛教模糊地可以说是佛,伊斯教是真主,道教是“道”,儒家也可以说是“天”,但不同的是,上帝、佛、真主等都是绝对人格化了,是随处可见的存在,而儒家的“天”往往与道教混合,特别是后期儒释道合一后更是难以区分了。中国人对天的认识更多的是依赖于阴阳五行学说。在创世说中,对圣人还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神化。耶稣、释伽弁尼、穆罕默德是创始人,从他们开始,宗教就已开启,但中国的儒教(也包括道教)不同,孔子并没有说他的学说是宗教(老子也一样)。这是很大的区别。此外,在创世说中,其它的几个宗教都有创世者的一些形象,即使真主是不能有形象的,但其实他有一种情感的形象,相反,儒家的“天”是根本没有形象的。
二是灵魂说。几大宗教都有灵魂不朽的学说,儒家似乎也有,但仍然与道教混一。更何况孔子是一般不语“乱力怪”(实际上晚年孔子在编撰《易经》时常说神、鬼等,这也许是儒家为何变成宗教的一个先兆),创始人如此,后来人若何?
三是三世说。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有天堂、地狱、人间三世说,都有审判期。也就是说,现世的一切都是有价值可估的,都有回报的。这是宗教的最大的价值。它使人的生活有了意义。而一点,是哲学、政法、艺术等无法实现的。佛教提倡轮回说,虽不是三世,但也可说成前世、今生、来世三世。儒家没有这一套。它仍然是依托道教实现自我的。这也是非常奇怪的。儒家与道家从产生时到成为宗教时都是相依在一起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如果道家没有儒家的道德,道家虽无法进入俗世的,相反,如果没有道家和道教,儒家学说就没有了更为广阔的背景,也就没有了形而上的支撑。
四是宗教情感体验。这是宗教实现的必然径。没有了宗教情感体验,宗教就成为虚无,就不被人相信。董仲舒创立的“天人感应”学说就是想实现这一点。中国人有喊“天啊”的习惯,说明中国人在存在的深处是信赖天的。这是董仲舒的功劳。但是,中国人其实往往信的是某些神,这就是说中国人有泛神论的原因。在信仰一些神的时候,“天”便被遗忘了。但这种宗教情感的体验仍然与道教混在一起。
五是信仰者的态度。这是儒家不是宗教的重要标志。
在儒家学派里面,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学者,一派如孟子、董仲舒、朱熹等相信“天”具有人格化特点的,即所谓的唯心主义学者。特别是董仲舒开始的这一派儒家学者,他们相信“天人感应”的观念,这种观念对于中国人也有很深的影响,如他们强调“慎独”时,会将“天知,你知”这样的观念,也就是说在你这个存在之外,有一个大存在,那就是全知的“天”。还有,中国人好论及皇权,说某个皇帝要没落时,自然界便会有灾难发生。这是董仲舒的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即天子与“天”的感应特征。很多儒家都认为,圣人能上知千古,下通万年,觉得圣人是天生的。
另一派在儒家学者队伍里也是很有影响的。最早是与孟子同时期的旬子。当孟子将天道神秘化时,旬子站在了对立面。当董仲舒创立宗教一般的儒教时,王充站了起来。历代也有不少。直到最后一个儒学的唯心家康有为出现时,他的对立面同时也出现了,那就是章太炎。我们不仅把孟子、董仲舒、康有为等这些人称为大儒,同时也将旬子、王充、章太炎等人称为大儒,可见,儒家本身就分为两派。这是儒家文化能够对话的原因,也是儒家文化得以发展的内在原因。(其实他们在后期也并非单纯的唯物主义者,而是趋于唯心)。他们的对话使儒家始终成为一种学术,而不是宗教。其次,在其它几个宗教里面,总是有教徒,而儒教没有。
六是宗教形式。在其它的宗教里,都有神像供人们来崇拜,但儒家没有。儒家除了学术的传承外,几乎没有形式的供奉。
与几大宗教对比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发现,儒家像是宗教,但它是寄生在道教和佛教的基础上的。它是不明确的宗教。相反,我们更应该将它当成一种与宗教一样有积极意义的学派和道德实践团队。
其实,从儒家整个历史来看,它不能被当成宗教,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孔子的态度。孔子的态度是历代儒家学者所尊崇的。儒家对于其它宗教,也总是敬之以礼,而不是抱着坚决拒之的态度。这一点,是西方学派难以做到的。”
齐力 发表于 2014-6-12 17:06
说得很好,这里涉及这几天本地的一个热点--孔子学院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