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仰与文化,兼谈华人为何不需要基督

 
31#
发表于 2014-6-12 11:40:09 | 只看该作者
这也不是我说的,是我不知道从哪里看来得。真正的宗教是要斗争的,上帝在一边,撒旦在另一边,人在中间晃悠。儒释道里有这些么,中国文化里的天地人,反映了中国人心中的人与自然(上帝)之间的关系。人立于天地之间:头朝天(要有远大的志向:佛家);脚踩地(要脚踏实地,要有正确的方法,当然首先要把身体锻炼好:道家);要以人为本,把自己的人做好,并和他人搞好关系,这当然是儒家了。

你说儒家不是宗教还说得过去,道教就难说了,属于也是也不是的那种。佛教怎么也不是宗教了?她可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呀!?
老匠 发表于 2014-6-12 02:49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4-6-12 11:41: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匠 于 2014-6-12 13:09 编辑

“天命”这一概念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历代儒家经典无论是四书五经还是后起的各种学说,无不以此作为核心内容。从名称上看,天命这一概念归属儒家,但实际上所表达的内在含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儒家思想的范畴,而是属于哲学本体论方面的内容,是一切哲学思想都必然拥有的思想前提和观念基础。应当说,无论何种思想,也无论是否以“天命”为其命名,实质上都包含着天命这一概念所表达的实际内容。那么,天命究竟有怎样的含义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命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然而事实上它的含义却非常复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天命的内涵不断发生着演变和转义,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含义,因而对天命概念的界定,必须依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内容作出仔细的辨析。以往人们以为天命的起源与演变已成定论,而事实上其中尚有一些环节和内容长期被忽略。笔者认为,准确而深入地了解天命观念的起源与演变是研究儒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前提,也是对儒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作出准确定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性内容,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这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一、天命概念的界定

天命,顾名思义,本义是指上天的命令,以及上天主宰之下人的命运。它原本是一个极具宗教色彩的概念。天命这一名称是由周人提出来的,但它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对“帝”这一神灵的信仰。周人以“天”来替代此前的“帝”或“上帝”,并从中引发出一些新的有别于“帝”的观念。孔子奠定的儒家思想是从周文化发展而来,因此,以“天命”命名的这一概念便延续到后来的儒家文化中,成为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建立之前,天命的概念就已经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天命观正是在这一演变基础上奠定并发展起来的。因此,上古时期天命观的起源和演变对孔子及其后儒哲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天命的原初内涵——“帝”

根据近代许多学者的研究,“天”字乃由“帝”字演变而来,“帝”字有根本之意。吴大澄在《古史辨》中说:“帝”像花蒂的“蒂”字,即为天地万物之根本。罗光大在《中国哲学大纲》中进一步指出:“帝”字“代表唯一的神”。“帝”字后来演变为“天”,名虽异而义实同。《说文》解释其字义,说:“天者,巅也。至高无上也。从一从大”。胡适在《古史辨》中指出:商朝的“帝”字与“天”字大概同出一源。人类学者施密特也有与此相类似的意见。因此,“帝”、“天”的本意是指远古时期中华民族对唯一的至高主宰上帝的信仰。“天”字所蕴含的“至高无上”与“从一从大”说明了信仰对象独一与全能的特性。这一点许多学者都有所证实。冯友兰说:“《诗》、《书》、《左传》、《国语》中,言天、帝之处甚多,多指有人格的上帝”,“皆似主宰之天”。在《诗经》、《书经》、《易经》等我国上古典籍中,对“天”“帝”的创造性、公义性、仁慈性等都作了多方面的描绘。仅《诗经》一书,“帝”、“上帝”、“天”的名称就出现421次。何世明对此总结说:“此一主宰,既有完美之品格,亦有无限之全能,其存在乃超乎宇宙时空之上,其品格与权能,亦非世间任何品格与权能所能及,是以称之为超越。”吴康在《诸子学概要》中更明确地指出:“诗书中所云天、或帝、或上帝,皆人格化之最高主宰,乃宗教上之天,同于西方基督教或犹太教等之上帝(神)也”。在这样一种含义之下的所谓“天命”,就是指独一的、至高神的命令,或其主宰之下人的命运。这是中华民族远古时代最早的天命观,也是“天命”最原初的内涵。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以“帝”为代表的独一超越性信仰在我国上古时期的真实存在并未提出异议。但对此种信仰是否早于泛神信仰这一问题尚存有分歧。许多学者认为,至上神的观念是殷人在泛神信仰基础上抽象出来的,因此这一信仰并非代表最早的天命观念,也就是说,在上古时期,这种独一的超越性的信仰只是流而不是源。但从这一信仰的名称“帝”的涵义,以及此名称出现的时间早于其他代表泛神信仰的名称这一点上看,独一的超越性信仰应早于泛神信仰。近年来,许多学者也逐渐发现并印证了这一观点。任继愈在《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一书中证明了至上神的观念并非始于殷商,而是可以远溯到传说中的五帝时期。殷人只是继承了这一观念而已。陈庆真在《世界观的交锋》一书中以考古学的发现为论据,证明了至上神的信仰早于泛神信仰这一说法的真实性。人们之所以忽略或混淆了天命这一最原初的信仰内涵,一方面是因为商以前有文字的历史资料较为稀少,更重要的是因为早在夏朝时期,这种独一的至高上帝的信仰就已经开始逐渐向泛化的鬼神信仰过渡,两种信仰的相互交替和掺杂使后人难以作出准确的分辨。

根据史料的记载,在尧舜时代,以“帝”为代表的具有超越性的独一上帝的观念就已不再是唯一的信仰了。《尚书·舜典》所记舜主持的一套宗教仪式是:“肆类于上帝,?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端,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大意是指,舜首先祭祀上帝,然后按尊卑次序祭祀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等六宗,以及名山大川丘陵坟衍等群神。这里说明,此时的古人,已在敬拜超越性的独一上帝之外,又敬拜多种神灵。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上古时期盛行的巫觋之风,其巫已有了“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巫”的信仰特征是“民神杂糅,家为巫史”,这显然与《国语·楚语下》中记载的“古者民神不杂……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的信仰有所不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古人,仍将上帝放在群神之首,并且尚未将上帝与群神相混同。也就是说,在“帝”的独一性含义被逐渐消解的过程中,还保留着其至高与独首的特性。这是上古时期与后世天命信仰的显著区别。

三、殷商时代的天命观——“鬼神”

如前所述,早在夏朝时期,独一上帝的观念就已逐渐失去了唯一信仰的地位了。在此信仰之外,还同时并存着更为浓厚的泛神信仰。“鬼神”一词的出现就是一种标志。这一特点发展到殷商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殷人无事不卜,无日不祭,用频繁的占卜祭祀来寻求各种神灵的辅佑。这成为殷商时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从卜辞中记载的殷人崇拜上看,殷人的信仰可分三类,“一是天帝崇拜,二是自然崇拜,三是祖先崇拜”。更具体地说,殷人的崇拜包括:“天神(帝、日、云、风、雨)、地?(社、山、川)、人鬼(先王、先公)”。尤其独特的是,殷人具有“先公先王宾帝”的观念。他们认为,先公先王死后,亡灵会升天位于上帝的左右,于是便能够直接与上帝交往,从而充当人与上帝沟通的媒介。这样,人间的子孙便可通过祭祀祖先的亡灵而获得保佑。虽然在这一观念中所表达的赐福主体仍然是上帝,但人们祈求的对象却由上帝转向了祖先的亡灵。因此,《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从这里可以看出殷人信仰的实质,即所拜之神是包括“天神”、“地?”、“人鬼”在内的泛神,而在泛神之中又尤以“人鬼”为先。由于殷人相信因着血缘关系,人可藉着自己的祖先而向上帝“走后门”,因而就淡化了上帝“惟德是辅”的道德因素。崔大华在《儒学引论》中说,殷人的信仰“就其精神内容而言,只是为了求得某种佑助,排除自己心中对某一行动、某一事物的恐惧和惶惑,而没有其它更多的观念成分。换言之,在殷人思想观念中,先公先王,乃至帝与诸神,只是具有某种‘令雨’、‘足年’、‘降孽’、‘受佑’的功能性的人格品性,而从没有显现某种道德的人格品性”。[5](P8)也就是说,殷商时代更盛行的是在上帝之外,对无道德内涵的“天地鬼神”等泛神的信仰。这种“无道德性”,也是“鬼神”与“上帝”的重要区别。

殷商时代的天命观仍在一定程度地保留了远古时代对“上帝”的信仰,也保留了“上帝”与“鬼神”有所区别的观念。这一点从“先公先王宾帝”中可以看出。但不同的是,与尧舜时代先祭上帝、后祭群神的次序不同,先公先王先享祀,祭祀的重心便有了明显的倾斜。“鬼神”,已逐渐成为信仰的核心内容。

四、周代的天命观——“人”

周代在形式上与殷商时代相似,思想观念中仍具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但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别是,周代完成了由“帝”向“天”的信仰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仅表现在以“天”代“帝”的名词替换上,更重要的是,其“天”的含义增添了新的内容。“天”这一概念的含义,原本与“帝”(“蒂”)相同。《说文》中的释义为“天者,巅也。至高无上也。从一从大”。“天”之原义处处与“蒂”相通,因而才有了以“天”“帝”并举的说法。这种“天”“帝”并举的说法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以“天”代“帝”的名称替换。到周代,这一名称替换进一步获得了确定。从此,“帝”字逐渐隐退,而由“天”来承载其表达的信仰内涵。但是,在这一名称替换的发展过程中,“天”的含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到周代,“天”的含义已与原初的内涵有了极为明显的差异。崔大华在《儒学引论》中说:“周人的‘天’的观念常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广袤的、表现为种种自然现象的‘天’;一是指超验性的、作为人间祸福的主宰的‘天’或‘天命’”。这里所说的与超越性主宰之天有所关联的“天”是第二种。但值得注意的是,周人的后一种对”天”的理解,是将殷商时代尚未完全混同的一神与泛神的观念融合到了一起,缩小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使之获得了进一步的同化。也就是说,在殷商时代,虽然将信仰的重心从“上帝”转向了“鬼神”,但毕竟“上帝”不同于“鬼神”,他们是有所区别的信仰对象。而在周代,这两种信仰对象已逐渐含混不清,合而为一,“鬼神”取代了“上帝”,成为了所有神灵信仰的代名词。这是周代与此前信仰有所不同的一个重要特征。另外,周人对”天”的前一种理解,是指显在的物质之天,这已经脱离了起初那种与“帝”同义的“天”的宗教性含义。这种“将自然性的‘天’升华为超验的超越性存在,等同或代替殷人的‘帝’,淡化殷人宗教思想中最高主宰的人格特征,实际上也是削弱了它的宗教性质”。)因此,崔大华指出,在近乎相同的形式下,殷周宗教思想在深层观念上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周人这里,祭祀之信仰的、宗教的功能,转变为一种教育的、道德的功能”。也就是说,祭祀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敬天,乃在于律人。因为在周人看来,天命虽由神的意志而决定,但决定的标准却在于人的道德。表面上看,这并未否认神的主权,但实质上却隐含着一种人才是影响神的意志的决定性因素的思想。这样,周代的祭祀便已失去了先前宗教性的实质内容,而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外在形式,用来作为提升人的道德品质的途径。在这样一种祭祀观念下,周人便从殷人的敬拜鬼神转向了尊人崇德。这正是《礼记·表记》中记载的“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的内涵。王国维曾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而这种变革根本上“还是集中在宗教色彩浓郁的天命观念上”。

周代的天命观与前代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帝”的观念隐退于幕后,代之而起的是泛化的“鬼神”观。从此,泛神观念成为中华民族宗教信仰的主体代表,而与此同时,一种超出宗教之外的人本主义信仰渐渐浮出地表。

五、天命观发展与演变的特点

从以上的梳理中可以看出,在孔子之前的三代文化中,天命中“天”的内涵大致有三项内容:一是指独一的最高主宰上帝;二是指泛化的包括各种自然现象和祖先亡灵的鬼神;三是指人。表面上看,在三代文化中,这三种不同的对“天”的认识往往是盘根错节,难分彼此。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就是三代对“天”的认识,具有一种从一神(帝、天)到泛神(天地鬼神)再到无神(自然现象、人)的下移过程。孔子曾在《论语·为政》中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礼,起源于上古时期以祭祀为核心而产生的秩序、礼仪与规范。孔子通过礼而发现了三代的不同和变化,而这实际上是天命信仰的不同与变化。礼,只不过是一种外在的表现罢了。内在信仰的不同导致了外在礼仪的变化。《礼记·表记》以“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而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信仰发展线索:从敬上帝,到拜鬼神,再到尊人崇德。

综上所述,中国上古时期天命观的起源和演变经历了一个从神本到人本的发展过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思想正是在上古时期三代天命观发展与演变的基础上产生的,孔子以“吾从周”而表达了其天命观的选择方向,这一顺延的选择方向决定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思想的基本性质,此后的中国儒家文化都是在这一人本主义的方向上延伸与发展的。Z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4-6-12 11:44:35 | 只看该作者
这也不是我说的,是我不知道从哪里看来得。真正的宗教是要斗争的,上帝在一边,撒旦在另一边,人在中间晃悠。儒释道里有这些么,中国文化里的天地人,反映了中国人心中的人与自然(上帝)之间的关系。人立于天地之间:头朝天(要有远大的志向:佛家);脚踩地(要脚踏实地,要有正确的方法,当然首先要把身体锻炼好:道家);要以人为本,把自己的人做好,并和他人搞好关系,这当然是儒家了。
SUPERFAN 发表于 2014-6-12 12:40



儒家只能算是学说;道家没有完整的经文、教义,虽然有觀,但与佛教的庙宇大相径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4-6-12 11:49:22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其实与哲学更近,所以说她不是真正的宗教。
儒家只能算是学说;道家没有完整的经文、教义,虽然有觀,但与佛教的庙宇大相径庭。
老匠 发表于 2014-6-12 12:44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4-6-12 12:04:39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其实与哲学更近,所以说她不是真正的宗教。
SUPERFAN 发表于 2014-6-12 12:49



听到你的话,释迦摩呢该如何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4-6-12 12:06:51 | 只看该作者
哲学高于宗教,佛祖一定会很开心
听到你的话,释迦摩呢该如何是好?
老匠 发表于 2014-6-12 13:04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4-6-12 12:08:12 | 只看该作者
哲学高于宗教,佛祖一定会很开心
SUPERFAN 发表于 2014-6-12 13:06


他只个佛教的创始人,不是佛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4:1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从来没有救世主 于 2014-6-12 15:33 编辑
信仰是每个个体的选择,每个选择都有它的背景和契机,不该规定什么人应该信什么教。有信仰和无信仰,区别不在高级和粗俗。

“精神加肉体的协调”,你认为的协调是什么?东方人(中国人)信耶稣就是不协调吗?
“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的控制”你认为信了耶稣的人,就是一群被某种集体意识操控的木偶和机器人吗?

老弟,一样东西好不好,合不合适,还看它的result,如果这样东西给你生命带来的是仁爱、喜乐、和平、 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那它就是好的,就是合适的,不管你的肤色和种族,你就有权利和自由拥有它。

有无信仰的区别,除了生命所结的果实不同,还有这人是否“重生”reborn,不是物质生命的重生,而是灵里的重生。每个人刚降生的时候只是一个泥胚,这个泥胚用什么样的方式在什么样的环境底下打造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个世界改变着我们,我们也在改变这个世界,其中有的是良性循环,有的是恶性循环。

基督徒和非基督的区别在于,基督徒愿意让上帝的手来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件合上帝心意的作品,这件作品一定是有别于其他独一无二的作品,可能表面并不华美,但里面盛着得是爱,是圣洁,是生命的活水。
白色百合 发表于 2014-6-12 11:39


谢谢百合从基督徒层面的分析,这个题目确实有点大,我理解的基督徒也包括信圣母和犹太教的,不可否认的是基督本来就是一个西人的信仰,描写的是西人的历史,融合的是西人的文化。
关于信仰的比较容易被大家一致接受说法,就好比孩子们心目中的圣诞老人,本来就是一个人类虚拟出来的爬烟囱的角色。随着各民族的融合,开始有了黑的、印巴的、黄色的圣诞老人,大人们其实是不信的,但还是年年乐此不彼地买礼物、塞袜子。一切为了自己高兴,也为了孩子开心。孩子上大学了,就失去了这么一个乐子,再后来就跟孙子辈的玩这个游戏了。与其说是逗孩子开心,还不如说是满足自己角色扮演(RPG)游戏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4-6-12 14:43: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百合从基督徒层面的分析,这个题目确实有点大,我理解的基督徒也包括信圣母和犹太教的,不可否认的是基督本来就是一个西人的信仰,描写的是西人的历史,融合的是西人的文化。
关于信仰的比较容易被大家一致接受说法,就好比孩子们心目中的圣诞老人,本来就是一个人类虚拟出来的爬烟囱的角色。随着各民族的融合,开始有了黑的、印巴的、黄色的圣诞老人,大人们其实是不信的,但还是年年乐此不彼地买礼物、塞袜子。一切为了自己高兴,也为了孩子开心。孩子上大学了,就失去了这么一个乐子,再后来就跟孙子辈的玩这个游戏了。与其说是逗孩子开心,还不如说是满足自己角色扮演(RPG)游戏的乐趣。
从来没有救世主 发表于 2014-6-12 15:11


:n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4-6-12 15:22:18 | 只看该作者
说的没错啊,我一直用相信圣诞老人的孩子来比喻上帝的羔羊,这引起了羔羊们的极大不满,他们硬要说我手上拎的就是他们。

我是怎么用的呢,比如我的白人同事matt以讽刺挖苦天主教徒为乐,我给他举了个例子,如果对那些满心欢喜盼望得到圣诞老人礼物的孩子说,圣诞老人不存在,得到的会是他们的眼泪和破碎的童心,正确的是用迂回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判断圣诞老人是否存在,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他们会自己得到正确的答案,当然会有一部分人喜欢一辈子生活在童话世界中,这是他们的自由。

谢谢百合从基督徒层面的分析,这个题目确实有点大,我理解的基督徒也包括信圣母和犹太教的,不可否认的是基督本来就是一个西人的信仰,描写的是西人的历史,融合的是西人的文化。
关于信仰的比较容易被大家一致接受说法,就好比孩子们心目中的圣诞老人,本来就是一个人类虚拟出来的爬烟囱的角色。随着各民族的融合,开始有了黑的、印巴的、黄色的圣诞老人,大人们其实是不信的,但还是年年乐此不彼地买礼物、塞袜子。一切为了自己高兴,也为了孩子开心。孩子上大学了,就失去了这么一个乐子,再后来就跟孙子辈的玩这个游戏了。与其说是逗孩子开心,还不如说是满足自己角色扮演(RPG)游戏的乐趣。
从来没有救世主 发表于 2014-6-12 15:11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5:42:17 | 只看该作者
说的没错啊,我一直用相信圣诞老人的孩子来比喻上帝的羔羊,这引起了羔羊们的极大不满,他们硬要说我手上拎的就是他们。

我是怎么用的呢,比如我的白人同事matt以讽刺挖苦天主教徒为乐,我给他举了个例子,如果对那些满心欢喜盼望得到圣诞老人礼物的孩子说,圣诞老人不存在,得到的会是他们的眼泪和破碎的童心,正确的是用迂回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判断圣诞老人是否存在,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他们会自己得到正确的答案,当然会有一部分人喜欢一辈子生活在童话世界中,这是他们的自由。
SUPERFAN 发表于 2014-6-12 16:22


谢谢您的理解,这圣诞老人的信徒包括2种人,我们不能简单归类为童趣童真。

愿意生活在童话中的,那部分是善良和幸福的,我祝福他们。

另一部分是做圣诞节生意的,他们以此谋生,卡片啊、袜子啊、糖果啊、铃铛啊、burger king的合影啊、等等,他们是希望信徒越多越好,当然我也要祝福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4-6-12 15:55:41 | 只看该作者
圣诞老人,这个融童话世界于现实世界的传说,我表示欣赏。
这给一代一代、多少孩子的童年增添了多少节日的欢乐,不论贫的、富的孩子。
当他们长大,从梦中醒来,带给他们的,不是梦灭的失望,而是温馨的童年记忆。

谢谢您的理解,这圣诞老人的信徒包括2种人,我们不能简单归类为童趣童真。
愿意生活在童话中的,那部分是善良和幸福的,我祝福他们。
另一部分是做圣诞节生意的,他们以此谋生,卡片啊、袜子啊、糖果啊、铃铛啊、burger king的合影啊、等等,他们是希望信徒越多越好,当然我也要祝福他们。
从来没有救世主 发表于 2014-6-12 16: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4-6-12 16:0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 老匠

道教和佛教属于宗教范围应该没有什么争议。对儒家是不是宗教的争论似乎有一点历史了。转一篇徐兆寿的文章。其实他的观点俺也不认为都对。比方说他说儒家没有供奉的神像,这个不完全符合现在情况。印尼政府曾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儒家为宗教,遭到拒绝,但是他们已经将儒家正式定为宗教。 :-D

答潘石纥:儒家是不是宗教

      潘石屹曾经问过一个问题:儒家是宗教吗?

      虽然他的文章里有些东西似是而非,年代也有些问题,但他问的这个问题却是中国人乃至外国人一直纳闷的问题。我的学生也这样问我。有必要在此进行一些澄清。

      在孔子时代,很显然,它不是宗教。孔子是一个只阐发人伦道德的思想家、教育家、实践家,他不是一个宗教创始人。孔子只提倡的是仁与礼,仁是他的道德核心,礼是他的外在形式,但孔子时代提倡的礼是一种非常宽泛的礼,还没有完全的形式。到了孟子时,加了义。按照老子的说法,是仁的精神都已经丢失了,所以才讲义。在对仁的精神的进一步发挥时,仁的另外一些精神便被丢弃了。旬子不同,他提倡礼与法。也就是将儒家精神进一步法制化。他的学生李斯和韩非走得更远。

      但到了董仲舒时,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董仲舒已经意识到儒家和道家、法家、阴阳家等的不同。与道家相比,儒家缺乏一种明显的形而上的阐发,他补充了,他说“天不变,道亦不变”。道家的学说被他借用了。与法家相比,儒家缺乏明确的条理,于是他不但确立了“三纲五常”的道德纲纪,还在他的影响下,汉时的法家将法律儒家化,这就是“春秋”决狱。与阴阳家相比,儒家缺乏一种神秘的宗教式的情感体验。正好汉时人们都信阴阳,好五行,于是,董仲舒便将儒家的学说神秘化,宗教化,使“天”人格化,提出“天人感应”的学说。自此,儒家的道德伦理开始有了宗教一样的稳定的秩序。

      “天”成为道德的创立者,与数学的公理一样,“五德”成为伦常,也就是说,它具有永恒的判断性。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儒家学说就成了像西方的基督教一样的宗教。它不但是世俗的,是社会性得以稳定的基本准则,它还是超验的,有一套完整的形而上哲学与伦理纲常。它再也不是一个经验的道德。同时,它还是政教合一的宗教。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三纲五常”就成了神圣的伦理。君乃天的儿子,臣子怎能不敬,这实际上是将宗法制和礼教神圣化了。这是人类父系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一种强力和暴力哲学。在父系文化下,父亲是绝对的法律,儿子怎能不从?在父系文化下,男性又是女性的法律。董仲舒认为这一切都是“天”的安排。而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也是上天给予人的基本的人性。由于天的威慑,这一切便成不可反抗的准则。

      这与宗教有什么两样吗?
      但是,从宗教的基本特点与儒家的整个历史来看,又与真正的宗教似是而非,便不能将它当成真正的宗教。

      先来看看与宗教的对比。人类迄今为止的四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都有几个基本的特点,或者说是要素。

      一是创世说。基督教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人类,佛教模糊地可以说是佛,伊斯教是真主,道教是“道”,儒家也可以说是“天”,但不同的是,上帝、佛、真主等都是绝对人格化了,是随处可见的存在,而儒家的“天”往往与道教混合,特别是后期儒释道合一后更是难以区分了。中国人对天的认识更多的是依赖于阴阳五行学说。在创世说中,对圣人还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神化。耶稣、释伽弁尼、穆罕默德是创始人,从他们开始,宗教就已开启,但中国的儒教(也包括道教)不同,孔子并没有说他的学说是宗教(老子也一样)。这是很大的区别。此外,在创世说中,其它的几个宗教都有创世者的一些形象,即使真主是不能有形象的,但其实他有一种情感的形象,相反,儒家的“天”是根本没有形象的。

      二是灵魂说。几大宗教都有灵魂不朽的学说,儒家似乎也有,但仍然与道教混一。更何况孔子是一般不语“乱力怪”(实际上晚年孔子在编撰《易经》时常说神、鬼等,这也许是儒家为何变成宗教的一个先兆),创始人如此,后来人若何?

      三是三世说。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有天堂、地狱、人间三世说,都有审判期。也就是说,现世的一切都是有价值可估的,都有回报的。这是宗教的最大的价值。它使人的生活有了意义。而一点,是哲学、政法、艺术等无法实现的。佛教提倡轮回说,虽不是三世,但也可说成前世、今生、来世三世。儒家没有这一套。它仍然是依托道教实现自我的。这也是非常奇怪的。儒家与道家从产生时到成为宗教时都是相依在一起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如果道家没有儒家的道德,道家虽无法进入俗世的,相反,如果没有道家和道教,儒家学说就没有了更为广阔的背景,也就没有了形而上的支撑。

      四是宗教情感体验。这是宗教实现的必然径。没有了宗教情感体验,宗教就成为虚无,就不被人相信。董仲舒创立的“天人感应”学说就是想实现这一点。中国人有喊“天啊”的习惯,说明中国人在存在的深处是信赖天的。这是董仲舒的功劳。但是,中国人其实往往信的是某些神,这就是说中国人有泛神论的原因。在信仰一些神的时候,“天”便被遗忘了。但这种宗教情感的体验仍然与道教混在一起。

      五是信仰者的态度。这是儒家不是宗教的重要标志。
      在儒家学派里面,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学者,一派如孟子、董仲舒、朱熹等相信“天”具有人格化特点的,即所谓的唯心主义学者。特别是董仲舒开始的这一派儒家学者,他们相信“天人感应”的观念,这种观念对于中国人也有很深的影响,如他们强调“慎独”时,会将“天知,你知”这样的观念,也就是说在你这个存在之外,有一个大存在,那就是全知的“天”。还有,中国人好论及皇权,说某个皇帝要没落时,自然界便会有灾难发生。这是董仲舒的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即天子与“天”的感应特征。很多儒家都认为,圣人能上知千古,下通万年,觉得圣人是天生的。
      另一派在儒家学者队伍里也是很有影响的。最早是与孟子同时期的旬子。当孟子将天道神秘化时,旬子站在了对立面。当董仲舒创立宗教一般的儒教时,王充站了起来。历代也有不少。直到最后一个儒学的唯心家康有为出现时,他的对立面同时也出现了,那就是章太炎。我们不仅把孟子、董仲舒、康有为等这些人称为大儒,同时也将旬子、王充、章太炎等人称为大儒,可见,儒家本身就分为两派。这是儒家文化能够对话的原因,也是儒家文化得以发展的内在原因。(其实他们在后期也并非单纯的唯物主义者,而是趋于唯心)。他们的对话使儒家始终成为一种学术,而不是宗教。其次,在其它几个宗教里面,总是有教徒,而儒教没有。

      六是宗教形式。在其它的宗教里,都有神像供人们来崇拜,但儒家没有。儒家除了学术的传承外,几乎没有形式的供奉。

      与几大宗教对比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发现,儒家像是宗教,但它是寄生在道教和佛教的基础上的。它是不明确的宗教。相反,我们更应该将它当成一种与宗教一样有积极意义的学派和道德实践团队。

      其实,从儒家整个历史来看,它不能被当成宗教,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孔子的态度。孔子的态度是历代儒家学者所尊崇的。儒家对于其它宗教,也总是敬之以礼,而不是抱着坚决拒之的态度。这一点,是西方学派难以做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6:0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匠

道教和佛教属于宗教范围应该没有什么争议。对儒家是不是宗教的争论似乎有一点历史了。转一篇徐兆寿的文章。其实他的观点俺也不认为都对。比方说他说儒家没有供奉的神像,这个不完全符合现在情况。印尼政府曾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儒家为宗教,遭到拒绝,但是他们已经将儒家正式定为宗教。

答潘石纥:儒家是不是宗教

      潘石屹曾经问过一个问题:儒家是宗教吗?

      虽然他的文章里有些东西似是而非,年代也有些问题,但他问的这个问题却是中国人乃至外国人一直纳闷的问题。我的学生也这样问我。有必要在此进行一些澄清。

      在孔子时代,很显然,它不是宗教。孔子是一个只阐发人伦道德的思想家、教育家、实践家,他不是一个宗教创始人。孔子只提倡的是仁与礼,仁是他的道德核心,礼是他的外在形式,但孔子时代提倡的礼是一种非常宽泛的礼,还没有完全的形式。到了孟子时,加了义。按照老子的说法,是仁的精神都已经丢失了,所以才讲义。在对仁的精神的进一步发挥时,仁的另外一些精神便被丢弃了。旬子不同,他提倡礼与法。也就是将儒家精神进一步法制化。他的学生李斯和韩非走得更远。

      但到了董仲舒时,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董仲舒已经意识到儒家和道家、法家、阴阳家等的不同。与道家相比,儒家缺乏一种明显的形而上的阐发,他补充了,他说“天不变,道亦不变”。道家的学说被他借用了。与法家相比,儒家缺乏明确的条理,于是他不但确立了“三纲五常”的道德纲纪,还在他的影响下,汉时的法家将法律儒家化,这就是“春秋”决狱。与阴阳家相比,儒家缺乏一种神秘的宗教式的情感体验。正好汉时人们都信阴阳,好五行,于是,董仲舒便将儒家的学说神秘化,宗教化,使“天”人格化,提出“天人感应”的学说。自此,儒家的道德伦理开始有了宗教一样的稳定的秩序。

      “天”成为道德的创立者,与数学的公理一样,“五德”成为伦常,也就是说,它具有永恒的判断性。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儒家学说就成了像西方的基督教一样的宗教。它不但是世俗的,是社会性得以稳定的基本准则,它还是超验的,有一套完整的形而上哲学与伦理纲常。它再也不是一个经验的道德。同时,它还是政教合一的宗教。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三纲五常”就成了神圣的伦理。君乃天的儿子,臣子怎能不敬,这实际上是将宗法制和礼教神圣化了。这是人类父系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一种强力和暴力哲学。在父系文化下,父亲是绝对的法律,儿子怎能不从?在父系文化下,男性又是女性的法律。董仲舒认为这一切都是“天”的安排。而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也是上天给予人的基本的人性。由于天的威慑,这一切便成不可反抗的准则。

      这与宗教有什么两样吗?
      但是,从宗教的基本特点与儒家的整个历史来看,又与真正的宗教似是而非,便不能将它当成真正的宗教。

      先来看看与宗教的对比。人类迄今为止的四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都有几个基本的特点,或者说是要素。

      一是创世说。基督教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人类,佛教模糊地可以说是佛,伊斯教是真主,道教是“道”,儒家也可以说是“天”,但不同的是,上帝、佛、真主等都是绝对人格化了,是随处可见的存在,而儒家的“天”往往与道教混合,特别是后期儒释道合一后更是难以区分了。中国人对天的认识更多的是依赖于阴阳五行学说。在创世说中,对圣人还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神化。耶稣、释伽弁尼、穆罕默德是创始人,从他们开始,宗教就已开启,但中国的儒教(也包括道教)不同,孔子并没有说他的学说是宗教(老子也一样)。这是很大的区别。此外,在创世说中,其它的几个宗教都有创世者的一些形象,即使真主是不能有形象的,但其实他有一种情感的形象,相反,儒家的“天”是根本没有形象的。

      二是灵魂说。几大宗教都有灵魂不朽的学说,儒家似乎也有,但仍然与道教混一。更何况孔子是一般不语“乱力怪”(实际上晚年孔子在编撰《易经》时常说神、鬼等,这也许是儒家为何变成宗教的一个先兆),创始人如此,后来人若何?

      三是三世说。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有天堂、地狱、人间三世说,都有审判期。也就是说,现世的一切都是有价值可估的,都有回报的。这是宗教的最大的价值。它使人的生活有了意义。而一点,是哲学、政法、艺术等无法实现的。佛教提倡轮回说,虽不是三世,但也可说成前世、今生、来世三世。儒家没有这一套。它仍然是依托道教实现自我的。这也是非常奇怪的。儒家与道家从产生时到成为宗教时都是相依在一起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如果道家没有儒家的道德,道家虽无法进入俗世的,相反,如果没有道家和道教,儒家学说就没有了更为广阔的背景,也就没有了形而上的支撑。

      四是宗教情感体验。这是宗教实现的必然径。没有了宗教情感体验,宗教就成为虚无,就不被人相信。董仲舒创立的“天人感应”学说就是想实现这一点。中国人有喊“天啊”的习惯,说明中国人在存在的深处是信赖天的。这是董仲舒的功劳。但是,中国人其实往往信的是某些神,这就是说中国人有泛神论的原因。在信仰一些神的时候,“天”便被遗忘了。但这种宗教情感的体验仍然与道教混在一起。

      五是信仰者的态度。这是儒家不是宗教的重要标志。
      在儒家学派里面,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学者,一派如孟子、董仲舒、朱熹等相信“天”具有人格化特点的,即所谓的唯心主义学者。特别是董仲舒开始的这一派儒家学者,他们相信“天人感应”的观念,这种观念对于中国人也有很深的影响,如他们强调“慎独”时,会将“天知,你知”这样的观念,也就是说在你这个存在之外,有一个大存在,那就是全知的“天”。还有,中国人好论及皇权,说某个皇帝要没落时,自然界便会有灾难发生。这是董仲舒的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即天子与“天”的感应特征。很多儒家都认为,圣人能上知千古,下通万年,觉得圣人是天生的。
      另一派在儒家学者队伍里也是很有影响的。最早是与孟子同时期的旬子。当孟子将天道神秘化时,旬子站在了对立面。当董仲舒创立宗教一般的儒教时,王充站了起来。历代也有不少。直到最后一个儒学的唯心家康有为出现时,他的对立面同时也出现了,那就是章太炎。我们不仅把孟子、董仲舒、康有为等这些人称为大儒,同时也将旬子、王充、章太炎等人称为大儒,可见,儒家本身就分为两派。这是儒家文化能够对话的原因,也是儒家文化得以发展的内在原因。(其实他们在后期也并非单纯的唯物主义者,而是趋于唯心)。他们的对话使儒家始终成为一种学术,而不是宗教。其次,在其它几个宗教里面,总是有教徒,而儒教没有。

      六是宗教形式。在其它的宗教里,都有神像供人们来崇拜,但儒家没有。儒家除了学术的传承外,几乎没有形式的供奉。

      与几大宗教对比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发现,儒家像是宗教,但它是寄生在道教和佛教的基础上的。它是不明确的宗教。相反,我们更应该将它当成一种与宗教一样有积极意义的学派和道德实践团队。

      其实,从儒家整个历史来看,它不能被当成宗教,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孔子的态度。孔子的态度是历代儒家学者所尊崇的。儒家对于其它宗教,也总是敬之以礼,而不是抱着坚决拒之的态度。这一点,是西方学派难以做到的。”
齐力 发表于 2014-6-12 17:06


说得很好,这里涉及这几天本地的一个热点--孔子学院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4-6-12 16:1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匠



      六是宗教形式。在其它的宗教里,都有神像供人们来崇拜,但儒家没有。儒家除了学术的传承外,几乎没有形式的供奉。

      
齐力 发表于 2014-6-12 17:06


这一点作者是错的,基督教就没有神像供人们来崇拜。上帝是反对基督徒拜偶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