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9°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9°
    温度感觉: 19°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1°
    温度感觉: 20°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6°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9°
    温度感觉: 19°
楼主: alfons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视频)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19: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alfonso贴出

70年代中,我从农村回城“探亲”时,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立即被她吸引,小提琴声是从后街一家木屋改建的砖瓦平房里传出来的,我知道那是我小学的好同学汤先生的家。他出身好,69年“初中毕业”分配到了广钢,自从66年8月我自动脱离了我亲手组织的“战斗队”,把位置让给汤先生后,几年来我两从未交谈过。但是就是这好听的琴声,令我不顾政治的尴尬,地位的差异,贸然登门拜访,聆听他练琴。他用的是工会的琴,还说,对政治已不大感兴趣了,和几个音乐爱好者分头拉,他负责第二小提,练熟了再合练。

到80年代,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用这曲子第一乐章作为版头音乐,那时娱乐少,围着电视机看体育节目是国人的乐事,我想大多数的观众由此认识了她。
沙发
发表于 2007-8-25 16: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最初由[alfonso]发布
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哈, 往事不堪...我们这个年龄, 每听到个过去常听的老乐曲,都会相应地回响起许多过去同时间发生的事...

看来你也是年少有志, 在那火红的年代"亲手组织起“战斗队”",没有被伟大的红太阳召去北京天安门嗅嗅? 最有劲的还是革命大串联,坐上不要票的火车(我是被人从火车窗户推进去的), 连厕所都挤满人,一路上小将们斗志昂扬, 一路高歌, 想不兴奋都不行...
不怕你笑话,串联没去成,我妈不让去,说我年纪小,只是小学生,领到的长征小红旗,语录卡片,十块八块的宣传费,全交给我哥了。他倒是傻乎乎的步行到了湛江,再乘火车经泥塘,柳州,株洲,又回到广州了。内子也和她二姐姐步行到了井冈山,可现在问起一路的经历,她说什么也记不起了,也难怪,才11岁的女孩呢。
组织战斗队是很自然的事,文革前我是学校里的“孩子王”,运动之初是响应号召,和几个毕业班的学生干部就住到学校里,吃饭才回家。
退出也是很自然的事,因为仅两个月时间,我便从“天之骄子”跌到耻辱的深渊,自知没有革命的资格。
板凳
发表于 2007-8-26 17: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最初由[alfonso]发布
回复:回复: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那不叫"傻乎乎的步行",革命术语叫"革命大串联", 文革后期叫"拉练"...  :rolleyes:



为何从“天之骄子”跌到耻辱的深渊?发生什么拉? :rolleyes: 文革初期分派时你选错队了? 还是把红宝书坐屁股下边了?那可是反革命罪哟     

那些陈年旧事说起来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我知道是叫大串联,文革小组是希望学生相互交流斗争经验,把社会给闹起来;另外鼓励学生学习红军长征传统,做宣传队,播种机,所以到设在教育局的长征办事处一报名,就发给红旗,语录卡片和一些钱。“聪明”的学生都是坐火车串联的,比如两个分别来自北京,广州的学生在武汉相遇认识了,当时规定凭学生证领取回原地的火车登车证,那么他们就能互换车票,广州的去了北京,北京的来了广州,后期串联的简直就是免费旅行,所以说那些不会变通,一路步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是“傻乎乎”。但是火车也不好坐,您说了,是蹬着别人肩膀从车窗爬进去的,因为走道,甚至厕所都挤满了人。我问过他们是如何小解的,是用干毛巾捂着,解决后扔出窗外,男女都不例外。
“拉练”是中苏干仗后,68年10月“复课闹革命”以后才出现的事,不能混淆。
地板
发表于 2007-8-26 19: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英雄莫问出处,落难别提根由。可我都这把年纪了,也不怕说给大伙听听。文革前我是“党的好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网里那么多博士专家,智育我就不说了,体,学校体操队,射击队;德,少先队大队长。所以说组织“毛泽东思想战斗队”就象是接受大队总辅导员布置的任务一样自然,也是自觉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运动。“天之骄子”,是老师,校长,总辅导员都喜欢的学生,自以为考上名校广雅中学是十拿九稳。跌入耻辱的深渊是因为父亲。57年反右相对还是较温和的,斗争只在单位内部进行,父亲的处理是最轻的一种,降职降薪留用(重的劳改/下放农场),专业上仍象个专家。文革来了,66年8月,大字报贴到家里,从三楼一直吊到楼下,把底全兜出来(现在来看,那些老底倒是挺骄傲的),在灵魂上折磨你,羞辱你,令你生不如死。在抄家前,我是不知道父亲的右派身份和解放前的经历的,我从理所当然的“革命事业接班人”,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黑五类”,才有知趣地退出运动,“逍遥”了两年又两个月。
66年8月红卫兵运动还未成熟,没形成“派性”,那和我不沾边。派性是67年才出现的,67年7月广州发生第一次大型武斗(7.21思想兵/后来发展为旗派把主义兵包围在中山纪念堂,双方动用了砖头和汽枪),以后继续升级,直到68年10月派军宣进驻学校,令学生自动交出武器,接着就是“上山下乡”运动开始。
5#
发表于 2007-8-27 05: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最初由[alfonso]发布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知足吧, 惨的有的是...我们毕竟活着"这可是我老爸当时的原话 :p
最近我想,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是,活着的意义就是让人活着,活好。所有的理论,学说,主义都是这样,殊途同归,当然,以剥夺一部分人活着活好的权利为代价,换取另一部分人活好,是不可取的,反动的。人类文明的最终目标也不外如此。

复制我的另一跟帖如下:
成功人要素:
1。好死不如赖活。
2。活下来,就得努力让自己活得好,快乐。
3。让自己的亲人活好,快乐。
4。让自己的朋友活好,快乐。
5。让不是自己亲人朋友的人们活好,快乐。
6#
发表于 2007-8-27 13: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最初由[alfonso]发布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替你"叹口气"...  那种特定时代引起的扭曲社会伦理...尤其是成为被文化革命对象的子女,在那种环境成长,紧张、惶恐,迷惑不解, 其心理平衡是完全被打破的...没有身处其境,不会理解...

文革中不同时期的不同议题, 但都涉及到了学生...

随便一个片段:
珍贵的文革纪录片,我怎么也贴不出来哎,空白框!只好给链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 ... related&searc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 ... related&searc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 ... related&searc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 ... related&search=
7#
发表于 2007-8-28 04: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最初由[alfonso]发布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而现代人如果没有钱财,那将如何继续下去?人活着似乎就是为生命而在不停的奔波,所谓的理想与贡献都是废话,后来移民加国还是为了能更好的活着而活着....

我最近到是常想我还能活几年,十几年...!时间急迫哦

所谓钱财,就是生存资源。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物质的生产,分配,组党结社,创教传教,学说,主义,斗争,妥协,革命,议会,殖民,全球化,民族主义,爱国卖国,这一切,抽离了表面的概念,就看到一切都是冲着生存资源来的,特别是它的分配方式。芸芸众生,真如上演一场大戏。

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生命必须受到尊重,自己的,别人的。到该走的时候,决不拖累别人。

觇透了死亡,也认识了生命的全部意义,标致着人格的最后成熟。
8#
发表于 2007-8-30 05: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LZ交谈

当年批剥削有功,现在看完全是断章取义。有功还是有罪,合理还是不合理,愚以为在于一个“度”字。被剥削者给剥削者提供了剩余价值,剥削者给被剥削者提供了劳动和获取生存资源的机会,在平衡状态下,剥削就合理。再说部分剥削者本人也是劳动者;老恩也说利息是给予投资者的风险补偿。
完成原始积累后,也可选择参与剥削阵营。时下流行的出租房屋,无利可图的话,房东肯干吗?钱在彩票局和证券交易所里是不会增值的,中了奖和股票投资获利还不是占了别人的劳动成果吗?就更不说办企业顾员工了,那都是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

当年读《钢铁》,一是被他的意志所鼓舞,二是被里边的情爱描写所吸引,其实冬尼娅和保尔是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的人,林妹妹与焦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