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6°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0°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4°
    温度感觉: 13°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2°
    温度感觉: 12°
查看: 3165|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视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18:03: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十几年前(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当时电视录音机在中国还不普及, 音乐欣赏只能来自于"半导体" 或"收音机",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当时电台常放的古典音乐之一.

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 1787 年8月24日 在维也纳完成,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这是一部轻快的乐曲,充 满了淳朴、真挚的感情。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倍大提琴演奏。由于它是莫扎特全部小夜曲中唯一用弦乐演奏的,所以被称作《弦乐小夜曲》或《G大调弦乐小夜曲》。它堪称18世纪器乐小夜曲的典范。

原有五个乐章,后第二乐章因故失传,所以现存只有四个乐章。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18:06:0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4/4拍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结构,具有进行曲风格。开始四小节的前奏为号角特征的引子乐句,
音调明朗有力,充满信心。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清新、流畅,情绪饱满,颤音的出现更显得生机勃勃。

副部主题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题节奏鲜明,连奏、断奏音型交替出现。

第二部分是连续反复的颤音和断奏,幽默而轻巧,蕴含一种自得其乐的情绪。

展开部非常短小,主要以引子乐句和副部主题的第二部分音型展开。

再现部按奏鸣曲式原则,副部主题的调性由属调转为主调,其它基本是呈示部的再现,最后是短小精悍的尾声。整个乐章
节奏明快、旋律生动、简洁利落和富有推动力。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18:09:4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2拍,抒情的浪漫曲

第二乐章:行板,是一首抒情的浪漫曲,具有回旋曲式的特征。主题淳朴、抒情、典雅、宽广。

第一插部旋律富于流动性,轻歌曼舞。

第二插部跳音与连奏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插部是全曲中唯一小调性的主题,它运用一个回音音型,连续不断地出现于小提琴与大提琴对答之中,形成高音部与
低音部的对比,增加了乐曲的戏剧性。

最后,整个乐章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18:17:3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乐章,小快板,G大调,3/4拍,小步舞曲

第三乐章:短小、精致的小步舞曲,复三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主题由明快、有力和抒情、流畅两种富于对比性的旋律构成,带有舞曲风格。

第二部分旋律甜美柔和,具有歌唱性。也由两种对比性旋律构成。

第三部分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全乐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18:23:2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乐章,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

第四乐章:快板,回旋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含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活泼轻快,充满着
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光辉,这一主题在本乐章中重复五次,但调性每次有变化。

第二主题优美、纤巧、生动,与第一乐章副部主题的第二部分近似,具有舞曲的风格。

展开部是以主部主题为基础的调性变化与发展。

再现部以副部主题在前、主部主题在后,倒置出现,从而加强了回旋曲特有的热烈情绪。

《G大调弦乐小夜曲》在欢快、明朗、兴高采烈的气氛中结束。
6#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18:52:05 | 只看该作者
我比较了几个YOUTUBE 上的乐队演奏, 这个乐队的效果是我比较欣赏的...当然比较老版本(我在中国听到的版本), 这个乐队处理的所有章节的节奏都快了一些,但这也是我为何觉得效果更好...
7#
发表于 2007-8-23 19:08: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alfonso贴出

70年代中,我从农村回城“探亲”时,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立即被她吸引,小提琴声是从后街一家木屋改建的砖瓦平房里传出来的,我知道那是我小学的好同学汤先生的家。他出身好,69年“初中毕业”分配到了广钢,自从66年8月我自动脱离了我亲手组织的“战斗队”,把位置让给汤先生后,几年来我两从未交谈过。但是就是这好听的琴声,令我不顾政治的尴尬,地位的差异,贸然登门拜访,聆听他练琴。他用的是工会的琴,还说,对政治已不大感兴趣了,和几个音乐爱好者分头拉,他负责第二小提,练熟了再合练。

到80年代,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用这曲子第一乐章作为版头音乐,那时娱乐少,围着电视机看体育节目是国人的乐事,我想大多数的观众由此认识了她。
8#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20:1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最初由[三和居士]发布
谢谢alfonso贴出

70年代中,我从农村回城“探亲”时,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立即被她吸引,小提琴声是从后街一家木屋改建的砖瓦平房里传出来的,我知道那是我小学的好同学汤先生的家。他出身好,69年“初中毕业”分配到了广钢,自从66年8月我自动脱离了我亲手组织的“战斗队”,把位置让给汤先生后,几年来我两从未交谈过。但是就是这好听的琴声,令我不顾政治的尴尬,地位的差异,贸然登门拜访,聆听他练琴。他用的是工会的琴,还说,对政治已不大感兴趣了,和几个音乐爱好者分头拉,他负责第二小提,练熟了再合练。

到80年代,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用这曲子第一乐章作为版头音乐,那时娱乐少,围着电视机看体育节目是国人的乐事,我想大多数的观众由此认识了她。

哈, 往事不堪...我们这个年龄, 每听到个过去常听的老乐曲,都会相应地回响起许多过去同时间发生的事...

看来你也是年少有志, 在那火红的年代"亲手组织起“战斗队”",没有被伟大的红太阳召去北京天安门嗅嗅? 最有劲的还是革命大串联,坐上不要票的火车(我是被人从火车窗户推进去的), 连厕所都挤满人,一路上小将们斗志昂扬, 一路高歌, 想不兴奋都不行...
9#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20:2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最初由[三和居士]发布
谢谢alfonso贴出

他用的是工会的琴,还说,对政治已不大感兴趣了,和几个音乐爱好者分头拉,他负责第二小提,练熟了再合练。

第二提一般是负责拉乐曲二部, 我在大学里也混在校乐队里,我们有一次演出 拉的是两个曲子, 一个是 莫扎特小夜曲的第一乐章, 另一个是四个小天鹅,乐队人数规模及配器与这个乐队相近, 虽然是非专业水平,但演出结果还是满热烈的..掌声不断, 只好又拉了一个铁臂阿童木的主题曲...
10#
发表于 2007-8-25 16:5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最初由[alfonso]发布
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哈, 往事不堪...我们这个年龄, 每听到个过去常听的老乐曲,都会相应地回响起许多过去同时间发生的事...

看来你也是年少有志, 在那火红的年代"亲手组织起“战斗队”",没有被伟大的红太阳召去北京天安门嗅嗅? 最有劲的还是革命大串联,坐上不要票的火车(我是被人从火车窗户推进去的), 连厕所都挤满人,一路上小将们斗志昂扬, 一路高歌, 想不兴奋都不行...
不怕你笑话,串联没去成,我妈不让去,说我年纪小,只是小学生,领到的长征小红旗,语录卡片,十块八块的宣传费,全交给我哥了。他倒是傻乎乎的步行到了湛江,再乘火车经泥塘,柳州,株洲,又回到广州了。内子也和她二姐姐步行到了井冈山,可现在问起一路的经历,她说什么也记不起了,也难怪,才11岁的女孩呢。
组织战斗队是很自然的事,文革前我是学校里的“孩子王”,运动之初是响应号召,和几个毕业班的学生干部就住到学校里,吃饭才回家。
退出也是很自然的事,因为仅两个月时间,我便从“天之骄子”跌到耻辱的深渊,自知没有革命的资格。
11#
发表于 2007-8-25 17:42:52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这里的艺术沙龙,爱说什么就说什么.
因为这艺术与历史文化紧紧相连有什么历史文化背景就有什么文化艺术作品.那种超脱的艺术品可能就是那小便池之类了.
很欣赏各位并没有掩埋过去而装扮成有高尚艺术修养之情怀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8-25 20:4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最初由[三和居士]发布
回复: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不怕你笑话,串联没去成,我妈不让去,说我年纪小,只是小学生,领到的长征小红旗,语录卡片,十块八块的宣传费,全交给我哥了。他倒是傻乎乎的步行到了湛江,....

那不叫"傻乎乎的步行",革命术语叫"革命大串联", 文革后期叫"拉练"...  :rolleyes:

最初由[三和居士]发布...退出也是很自然的事,因为仅两个月时间,我便从“天之骄子”跌到耻辱的深渊,自知没有革命的资格。

为何从“天之骄子”跌到耻辱的深渊?发生什么拉? :rolleyes: 文革初期分派时你选错队了? 还是把红宝书坐屁股下边了?那可是反革命罪哟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8-25 20:57:1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solstice]发布
我喜欢这里的艺术沙龙,爱说什么就说什么.
因为这艺术与历史文化紧紧相连有什么历史文化背景就有什么文化艺术作品.那种超脱的艺术品可能就是那小便池之类了.
很欣赏各位并没有掩埋过去而装扮成有高尚艺术修养之情怀
不愧是艺术家, 评论竟都恋恋不忘提及小便池之类的艺术作品 :p

只是不确定是讽刺挖苦还是表扬鼓励...

随奉送一小便池艺术之品

1188093517.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0)

1188093517.jpg
14#
发表于 2007-8-25 22:07:47 | 只看该作者
不是表扬鼓励或讽刺挖苦.而是说明现代艺术已穷途末路
15#
发表于 2007-8-26 17:5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最初由[alfonso]发布
回复:回复:回复:谢谢alfonso贴出



那不叫"傻乎乎的步行",革命术语叫"革命大串联", 文革后期叫"拉练"...  :rolleyes:



为何从“天之骄子”跌到耻辱的深渊?发生什么拉? :rolleyes: 文革初期分派时你选错队了? 还是把红宝书坐屁股下边了?那可是反革命罪哟     

那些陈年旧事说起来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我知道是叫大串联,文革小组是希望学生相互交流斗争经验,把社会给闹起来;另外鼓励学生学习红军长征传统,做宣传队,播种机,所以到设在教育局的长征办事处一报名,就发给红旗,语录卡片和一些钱。“聪明”的学生都是坐火车串联的,比如两个分别来自北京,广州的学生在武汉相遇认识了,当时规定凭学生证领取回原地的火车登车证,那么他们就能互换车票,广州的去了北京,北京的来了广州,后期串联的简直就是免费旅行,所以说那些不会变通,一路步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是“傻乎乎”。但是火车也不好坐,您说了,是蹬着别人肩膀从车窗爬进去的,因为走道,甚至厕所都挤满了人。我问过他们是如何小解的,是用干毛巾捂着,解决后扔出窗外,男女都不例外。
“拉练”是中苏干仗后,68年10月“复课闹革命”以后才出现的事,不能混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