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4°
    温度感觉: 24°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4°
    温度感觉: 24°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0°
    温度感觉: 19°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3°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5°
    温度感觉: 24°
楼主: 三和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至今仍未能超越的几首50年代初少儿歌曲

16#
发表于 2010-12-9 20:2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三和居士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
我们新少年的先锋。
团结起来,继承我们的父兄,
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新中国的太阳,
开辟了新中国的方向,
黑暗势力已从全中国扫荡,
红旗招展前途无限量,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勇敢前进前进,跟着共产党。

我们要拥护共青团(青年团),
准备着参加共青团(青年团)。
我们全体要努力学习和锻炼,
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站在民主阵营最前线。


对于这首歌,作曲绝对是优秀的,但郭老的作词却不敢恭维,作为科学院的院长,这些歌词有点捧臭脚的嫌疑,如此助长了领袖们的傲气,也就滋生了未来太多的不堪回首。领袖们为所欲为,自行其是,狂妄自大,与我们的科学家们缺乏马寅初和黄万里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体制问题。又跑了,看来音乐不单纯是音乐啊,它也是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12-9 20:3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三和居士
谢谢三和兄的推荐,这首歌我是第一次完整地听完,也是感觉作曲特别优秀。作词总是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如今听起来有些偏激,因为绝大多数地主是好的,哈哈。正如当年学习政治课的时候认为,所有资本家都是坏人一样,而事实是,当今社会需要大量的资本家,也需要地主。继续欣赏三和提供的美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2:14: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和居士 于 2010-12-9 22:41 编辑

郭沫若之不齿,最突出是在文革。那时从国家主席到死老虎地富反坏右都遭了殃,只有他过得好,因为他投靠了张春桥江青一班人,嗅觉很好,知道跟队没跟错,写了好些令人肉麻、作呕的“作品”。

用现代人的觉悟来看当时的文字,当然是有很多吹捧、唱赞歌、甚至是“洗脑”的成分,但这事得历史地看,一般人怎会有胡适、马仁初之学识、见识,以及与其学识见识相匹配的锐利眼光。建国之初,基层干部大部分都是有理想的,艰苦朴素建设民主新中国,老百姓也是对新政权给予很高期望。农民出身的部队干部给组织管得紧,小农劣根性给压住。老毛开始也挺谨慎,不敢太狂,因为党内党外的各实力派还没全收拾。总之,50年代初社会上对土改、镇反、公私合营等运动是容忍的,社会风气是意气风发的,直至57年反右,才变了调。看看那些优秀的少儿歌曲作品,我们的田野(53年),让我们荡起双桨(55年),我们快乐地歌唱(54年),我们多么幸福(55年),前少先队歌(50年),都是这时期产生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57年),是反右期间的作品,音乐很优秀,词左了,因为整个社会风气再向左转,管桦也身不由己,平心而论,文字写得是不错的,很朴素,散文。从57年后到80年,二十多年里,可以说没有艺术水平高的少儿歌曲问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