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9°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9°
    温度感觉: 19°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1°
    温度感觉: 20°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6°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9°
    温度感觉: 19°
查看: 16024|回复: 2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忧郁抒情的的阿尔比诺尼G小调 柔 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10 23:36: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次听到它是在一次音乐会开始之前在大厅里徘旋回荡的一首乐曲,虽然整体旋律是平缓慢板,但我只感到随着那缓缓展开的旋律,心情也慢慢地变得沉重起来...这是一首深刻、含蓄、多变且耐人寻味的曲子。它能够表现出人类最深层,最炽烈的情感和最为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听后留给许多遐想,思考,回味的余地...

因不知它的曲名,及作者,为了寻找这首曲子,我一次又一次游荡在YOUTUBE,不断变化各种关键字,终于寻到我渴望再次听到的旋律...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上网搜寻资料,除了有关作者的背景简介,竟查不出更多此曲相关信息遗憾!如谁有此资料,请慷慨推荐指教!

此MV配的图片很有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月明中"那种触景生情,愁绪万千,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的效果.更有种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结合此旋律将蕴蓄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

本人建议:此曲需将音量调大,可充分感受出那管风琴中提琴部分旋律的起伏所带给的一种荒凉,凄迷的意境...
Adagio in G Minor (Albinoni)



最初由[海船长]发布

听阿尔比诺尼《G小调柔板》随感

海船长


反复听了这支曲子,感受非常复杂,心情万分沉重。这支曲子一开始,用模糊、低弱的音符缓缓拖出了悲伤、忧郁的递进旋律,仿佛拉开了一出悲剧的帷幕,预示着整个曲子的悲怆主题。这个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一个不幸的婴儿诞生了,可怜的婴儿尚不知晓等待他的将是悲惨的命运;也让人联想到整个人类诞生于混沌初开、蒙昧无知的时代,等待着他们的是漫长的苦难和艰难的求索。

正如琴键老师所说,随着曲子的发展,旋律的层层递进,提琴、双簧管、管风琴交替应和,一遍又一遍诉说着延绵不绝的悲伤。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的一生是多么的悲哀,可能会面临亲人同胞的遗弃、爱人好友的背叛、衣冠禽兽的虚伪和残忍,生存下来已属不易,何谈快乐与幸福;即使是出生在皇亲贵族之家,虽有锦衣玉食和至尊的地位,却也内心明白,自己是多么的卑鄙和丑恶,灵魂是多么的肮脏与堕落。人生太短暂,再多的金钱、再高的地位,也免不了走向坟墓,保养得再好的肉体终会腐烂如泥。当然,旋律里面也有短暂欢快和激昂的音符,那是苦中寻乐,用肉体的麻醉来忘却心灵的苦痛;或者是举头问苍天,是对命运的质问和抗争。整首曲子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反复出现的、由高向低、层次递进的悲伤旋律,重复倾诉着个体人生的悲哀与苦难,也哭诉着整个人类的悲剧性宿命。乐曲带着强烈的疑惑,引出人类思考:人生在世,究竟什么才是幸福与快乐?人生活的意义何在?为什么人心是如此的诡异和复杂?人类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于人于己都是有意义的、快乐而高尚的人生?

我个人认为,这支曲子值得很深入地体会,它是关于人类个体生命、人类整体存在的哲学思考。所以,阿方索凭着灵敏的听觉抓住了这支不朽的乐曲,琴键老师给出了细致的评论,三和居士感觉到它带有浓烈的宗教气息,也就不足为怪了。这说明诸位敏感的心灵已经感受到了这支曲子传达的深刻内涵。以上是船长的一些随感,如果有浅陋冒昧之处,请各位不要客气,可以明确地指出来。


2008年2月23日



最初由[三和居士]发布

读了船长的《听阿尔比诺尼〈G小调柔板〉随感》,佩服船长对乐曲分析得入木三分,细致深刻,而且还引出了人生活的意义以及幸福观的话题。

这话题我也有兴趣,我记得读书时教授讲过的话:一切生物其所有活动都是为着两个目的,个体生存和种系生存。他还举了个例子,一种生存在极地冻原的植物,一年364天都处于休眠状态,却能在夏季的一天里,利用冰雪融化、有光照、较温暖的6个小时,完成萌芽、长叶、开花、结实整整一个世代的全过程。我当时听了就很震撼,而且把这观点牢牢记住了。

我把这生物行为学的普遍观点应用在分析人的活动上,因为人也是生物啊。纵观人一生的活动,觅食(婴儿一生下来就懂找母亲的乳房)、成长、求学、恋爱、婚嫁、入队、入团、入党、物质生产、文化活动、国家观念、民族情绪、政治斗争、战争。。。凡此种种,都贯穿着一条个体生存&种系生存的红线。这样就不难解释人为什么人会作出遗弃、背叛、虚伪、残忍、甚至肉体消灭等行为了,必定是他(或者是某一群体)的个体生存OR种系生存受到威胁了,才作出那样种种“不道德”行为的...

至于什么是幸福?记得学过“人类需求理论"什么的,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是:基本需求、安全需求、居住需求、交际需求、成功需求。需求满足了,就会幸福。越高级的需求就越难满足,但一旦满足了,幸福感也越强烈。
沙发
发表于 2008-2-11 09:18:57 | 只看该作者

谢阿兄美致死的柔板------俺背过的^_^

托马索·齐奥凡尼·阿尔比诺尼1671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是一个富裕的造纸商的长子。少年时当过歌手,而作为小提琴手他当时更出名,后来从事歌剧和乐器作曲。因为父子关系不和,1709年其父亲去世前在遗嘱中免除了他的财产继承权(按意大利人的惯例,家庭财产应由长子继承)。从此他专心孜孜地为自己的爱好而作曲,并办了一所相当成功的专门培养歌唱家的艺校。他妻子就是一位歌剧演员。阿尔比诺尼一生在威尼斯度过,但去过许多地方,并得到当地名流的款待。他创作过81部歌剧,但大多数未出版,以后手稿遗失。其乐器作曲较为幸运,出版过10集,当时深受欢迎,并多次印刷,可惜他所有的音乐手稿和印刷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中几乎毁于一殆。1945年,莱莫·齐亚左托,米兰的一位音乐理论家,为了完成阿尔比诺尼的传记和作曲总表,来到原来保存阿尔比诺尼手稿的、但已被炸成废墟的图书馆。在废墟中,齐亚左托只发现了一些手稿的碎片,从中齐亚左托整理出惊世之作的《G小调柔板》,这也是能使人们想起阿尔比诺尼的唯一的一首曲子。不过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会把阿尔比诺尼和齐亚左托联系在一起,通常会在《G小调柔板》后面写上:阿尔比诺尼作曲,齐亚左托整理。

莎拉 布朗曼 演绎:






3 21 76, 6-#5, 4 32 17, 7-6, 6 56 453, 4--, 5 45 342, 3--, 4 34 231, 2--, 3 4 3。。。  其中的三连音,和#5, 以及旋律的层层递进,提琴,双簧管,管风琴交替的应和, 一遍又一遍诉说着延绵不绝的悲伤。。。在短短的几分钟里, 能感受到光阴的流逝,生命的脆弱。。。

生命如彩虹绚丽多姿,如阳光温暖灿烂,却也似琉璃脆弱易碎, 不堪一击。未来的命运就象只充满神秘屋的彩球,时刻都可能给你带来爆破的惊喜和遗憾, 谁也不知道自己会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多远。。。。每个人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现在, 所以应该认真的过好每一天,工作的每一天,家庭的每一天,友谊的每一天。。。虽然我们无法挽留生命的脚步,但是可以将每一步走的更坚实而精彩;尽管我们无力阻止生命之花的凋零,却能够让它在绽放的日子里更加美丽动人。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2-11 20:5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谢阿兄美致死的柔板------俺背过的^_^

最初由[琴键上的舞蹈]发布
谢阿兄美致死的柔板------俺背过的^_^


3 21 76, 6-#5, 4 32 17, 7-6, 6 56 453, 4--, 5 45 342, 3--, 4 34 231, 2--, 3 4 3。。。  其中的三连音,和#5, 以及旋律的层层递进,提琴,双簧管,管风琴交替的应和, 一遍又一遍诉说着延绵不绝的悲伤。。。在短短的几分钟里, 能感受到光阴的流逝,生命的脆弱。。。

生命如彩虹绚丽多姿,如阳光温暖灿烂,却也似琉璃脆弱易碎, 不堪一击。未来的命运就象只充满神秘屋的彩球,时刻都可能给你带来爆破的惊喜和遗憾, 谁也不知道自己会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多远。。。。每个人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现在, 所以应该认真的过好每一天,工作的每一天,家庭的每一天,友谊的每一天。。。虽然我们无法挽留生命的脚步,但是可以将每一步走的更坚实而精彩;尽管我们无力阻止生命之花的凋零,却能够让它在绽放的日子里更加美丽动人。

谢谢老师,对这首曲子这么高的评价呢! 又一个"美致死" :p

正是你上述的几个三连音和#5的层层递进,我才感到旋律中那种触景生情后愁绪万千的内涵,也正如你所讲的"一遍又一遍诉说着延绵不绝的悲伤"...

谢谢老师补充的这些资料...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2-11 21:0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谢阿兄美致死的柔板------俺背过的^_^

最初由[琴键上的舞蹈]发布
谢阿兄美致死的柔板------俺背过的^_^

托马索·齐奥凡尼·阿尔比诺尼1671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是一个富裕的造纸商的长子。少年时当过歌手,而作为小提琴手他当时更出名,后来从事歌剧和乐器作曲。因为父子关系不和,1709年其父亲去世前在遗嘱中免除了他的财产继承权(按意大利人的惯例,家庭财产应由长子继承)。从此他专心孜孜地为自己的爱好而作曲,并办了一所相当成功的专门培养歌唱家的艺校。他妻子就是一位歌剧演员。阿尔比诺尼一生在威尼斯度过,但去过许多地方,并得到当地名流的款待。他创作过81部歌剧,但大多数未出版,以后手稿遗失。其乐器作曲较为幸运,出版过10集,当时深受欢迎,并多次印刷,可惜他所有的音乐手稿和印刷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中几乎毁于一殆。1945年,莱莫·齐亚左托,米兰的一位音乐理论家,为了完成阿尔比诺尼的传记和作曲总表,来到原来保存阿尔比诺尼手稿的、但已被炸成废墟的图书馆。在废墟中,齐亚左托只发现了一些手稿的碎片,从中齐亚左托整理出惊世之作的《G小调柔板》,这也是能使人们想起阿尔比诺尼的唯一的一首曲子。不过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会把阿尔比诺尼和齐亚左托联系在一起,通常会在《G小调柔板》后面写上:阿尔比诺尼作曲,齐亚左托整理。

莎拉 布朗曼 演绎:





这首由莎拉 布朗曼演唱的歌名叫"Anytime, Anywhere"《随时随地》....

Strade son' cambiate.
归路径途灭
Faccie son' diverse.
人面朱颜改
Era la mia città.
今独还故乡
Non la conosco più.
面目以全非
La ora io sono solo un' estranea
却如异乡客
Senza patria.
片土不沾襟
I remember you were there.
彼时故乡人
Any one emotion.
情意莫绵绵
Any true devotion.
山盟誓海枯
Anytime, anywhere.
桑田沧海变

Case son' cambiate.
雕粱朱阁异
Voci son' diverse.
5#
 楼主| 发表于 2008-2-11 21:18:21 | 只看该作者
说到莎拉布莱曼,很多人都会联想到音乐剧女皇。说道音乐剧,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古典音乐,这一连串误解的联想使得现在大部分的人误以为,莎拉布莱曼是一位以古典艺术为主的歌唱家,不仅为她灌上了不必要的大家称号使人望尘莫及,更将她近几年来所做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就全部的抹杀掉。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莎拉布莱曼在国际上的名声但国内却鲜为人知,相对比感觉我们还停留在80年代末期。

十八岁时的莎拉加入了Aroene Phillops的舞团Hot Gossip,
并以由她担任主唱的流行单曲“I lost my heart to a starship Troop”获得了她生平第一张全英Top l0单曲。

莎拉布莱曼的成名可以说是相当的年轻,但之后也进如一段低迷的时期。直到音乐剧《猫》 让她有了新的机遇,以至于后来,由安德鲁·洛依德·韦伯专门为她量身定做的世界著名音乐剧《歌剧魅影》使她进入了事业的高峰,同时也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此之后,莎拉布莱曼便很快的离开了音乐剧舞台,同时一个新的领域正等待着她去开掘.其实很不愿意为这个领域去定位。我们暂且称之为“跨界”因为这个领域不需要固定的模式,更多的是一种独特的构思,一切的元素都可以为我所用,不需要过多的在概念上,分门别类,纠缠不清,这就是现在,莎拉独特的音乐风格,说她是一种风格,其实也不叫风格,因为她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参考,也不是单纯的变来变去或融合。这种形式更灵活。

莎拉布莱曼早年从事的流行音乐以及后来的古典音乐和舞台剧加之现在制作人弗兰克·彼得森,从而孕育出了具有崭新色彩的歌唱特色。于是有人又为莎拉定位了 说她是新纪元歌手
的确莎拉在90年代早期的一些作品中有新纪元的特色 但在近几年的专辑看来已经摆脱了新纪元的音乐风格 。
正如上面所说的“这个领域不需要固定的模式,更多的是一种独特的构思,一切的元素都可以为我所用,不需要过多的在概念上,分门别类,纠缠不清”。
关于月光女神这个称谓已经使大部分人所耳闻。莎迷们也认同了 莎拉布莱曼=月光女神
6#
发表于 2008-2-11 21:23: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两位老师推介。

觉得乐曲特缓慢,感觉太悲了。是否带有宗教音乐的痕迹?
7#
发表于 2008-2-11 21:34: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阿兄,好眼光。我感觉这支曲子是非常的古典,含义深刻,深切的悲怆啊,我需要再反复仔细听听。
8#
 楼主| 发表于 2008-2-11 21:38:09 | 只看该作者
Sarah也是个语言奇才,可用5-6种语言唱歌...

其实除了听她唱的世界著名音乐剧《歌剧魅影》片段比较多,另外我最喜欢的是她全球巡回演唱会“The Harem World Tour”中的"Harem".呈现出来的是广袤沙漠、无垠空间以及那种平和与充满灵性的感觉,这张专辑可能是莎拉布莱曼到目前为止最独特且最具个人特色的作品,不但展现了她在作曲方面的才华,她充满热情的创意构思以及举世无双的天籁歌声也都在其中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Sarah Brightman - Harem

9#
 楼主| 发表于 2008-2-11 21:47:2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三和居士]发布
谢谢两位老师推介。

我们这里只有一位老师. 另一位是谁 :rolleyes:


觉得乐曲特缓慢,感觉太悲了。是否带有宗教音乐的痕迹?

看来三和兄与我有同感, 除了此旋律的特点,还有管风琴的音效,
岂止宗教音乐的痕迹,我还觉得很有点"宿命"的感觉...不敢再往深说了,见好就收吧,老师在这呢 :rolleyes: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2-11 21:50:2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海船长]发布
谢谢阿兄,好眼光。我感觉这支曲子是非常的古典,含义深刻,深切的悲怆啊,我需要再反复仔细听听。

这曲子也很适合在航海时,多少天靠不了岸,在船上慢慢感觉它

另外,你的有些乐评写的蛮深刻的,是否听后能将个人感受写出来,让我们也能分享一番?
11#
发表于 2008-2-11 22:31:2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alfonso]发布[/i  Sarah Brightman - Harem   


这首歌让人联想到 belly dance,  Sarah Brightman 属于圣洁型, 不属于妖艳性感型。 如果让中东的女人演绎会更合适。
12#
发表于 2008-2-11 22:36:4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三和居士]发布
是否带有宗教音乐的痕迹?

感觉到位, 看来拉小提琴的人对音乐是很敏感。。。羡慕啊

等春暖花开时,居士和alfonso来个小提琴二重奏?! 我期待呢 :clap:  :clap:
13#
发表于 2008-2-11 23:19:0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海船长]发布
我感觉这支曲子是非常的古典,含义深刻,深切的悲怆啊,我需要再反复仔细听听。

感觉很到位, 看来您对这首曲子很有感觉, 期待您的乐评。。。
14#
发表于 2008-2-11 23:23:1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alfonso]发布
这曲子也很适合在航海时,多少天靠不了岸,在船上慢慢感觉它


这首音乐很悲啊, 在船上慢慢听, 船长会晕船的  :confused: :confused: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2-13 00:21:53 | 只看该作者

Himekami - Kaze no Inori



桃花流水杳然去
明月清风何处游

流水夕阳千古恨
凄风苦雨百年愁
..............

魂归九天悲夜月
芳流三秦忆春风

仿佛音容犹如梦
依稀笑语痛伤心

....................
.............


1202880113.gif (0 Bytes, 下载次数: 34)

1202880113.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