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0°
    温度感觉: 20°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0°
    温度感觉: 10°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0°
    温度感觉: 20°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0°
    温度感觉: 21°
楼主: 紫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紫黄简说“中国百年史”

 
76#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22:08:19 | 只看该作者
扯,继续扯。再怎么扯也掩盖不了你那半桶水却非要臭显的本性。
25 past 6 发表于 2011-6-6 22:46


你怎么不戴绿钢盔了?越混越没人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1-6-6 22:35:28 | 只看该作者
你怎么不戴绿钢盔了?越混越没人样。
紫黄 发表于 2011-6-6 22:08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小样,急了,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1-6-6 22:48:57 | 只看该作者
把中国人民称“淫民”的,可见其心是多么龌龊和恶劣。你还很大加赞许?
紫黄 发表于 2011-6-6 22:52


相信他指的是极少数不要民主,不要平等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1-6-6 22:57:39 | 只看该作者
相信他指的是极少数不要民主,不要平等之人。
东方强 发表于 2011-6-6 22:48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阿黄理屈辞穷的时候就是这样,东拉西扯开始躲避话题了,你不用上他的套。中国淫民这只不过是句玩笑话,学得还是老毛的湖南乡下口音: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1-6-6 23:07:04 | 只看该作者
阿黄理屈辞穷的时候就是这样,东拉西扯开始躲避话题了,你不用上他的套。中国淫民这只不过是句玩笑话,学得还是老毛的湖南乡下口音。
25 past 6 发表于 2011-6-6 23:57


建议:还是换一个字吧.

要不又有借口禁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1-6-6 23:46:56 | 只看该作者
哈!有意思!搬个沙发,坐着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1-6-7 10:25:52 | 只看该作者
我来互补一下,请各位指点。

我认为,清朝的民族压迫固然可恨,贵族阶层的腐败、自大、无知固然可悲,但,以当今的价值观看,孙文(中山是他在日本活动时的化名)的反清是西化为表,复汉为实。观其轨迹,以言论极端为始,恐怖手段为终。国共两党都是他的学生,蒋、毛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孙文以降,一百年来中国陷入内乱,间接造成日本入侵十四年,外蒙基本永久丢失。更甚者,百年内斗,造成民心好斗,谦谦君子荡然无存。没有孙文的革命,中华或可演进的更好。

顺便声明,我祖祖辈辈都是汉人。上面言论是从大中华人民福祉着想,就事论事。
三和居士 发表于 2011-6-6 17:33


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三和居士:

孙中山主张的是三民主义,毛泽东则是马列主义的信徒,怎么能说毛泽东是孙中山的学生?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革命,各个朝代的诞生都是革命的结果,怎么能把毛泽东的共产革命变成是孙中山发明的了?

孙中山的革命是要五族共和,毛泽东的革命是搞阶级斗争,怎么能把现在中国大陆人的好斗怪到孙中山头上?

孙中山是传统中华文化的继承者,讲的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毛泽东是传统中华文化破坏者,搞的是仇恨和斗争。谁是为大中华人民福祉着想,谁是祸国殃民的汉奸,难道还有疑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1-6-7 12:0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2# 我在

[我在]网友:
     因打字要花时间,思考要花脑汁,我岁数大了,恕我不一一作答吧。

    翻番网络文章,刚好有些可作参考的,文章长,不全文复制了,仅录部分于下,并给链接,祝阅读快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ffdf0c0100qmjc.html

  莫被孙中山的嘴炮所欺骗

       孙中山只会一些说词,因为除了卖弄些概念,孙其实一无所有。(当有人问他某次到国外筹款回国带了多少钱,孙说只带了精神。)说到底就是忽悠民众。然而一旦他觉得自己有点影响了,什么民主共和也就成了狗屎。居然让黄兴等一众大佬也要宣誓对他孙某效忠。一旦自己做不成总统,就到处忽悠反袁,搞什么二次革命,甚至不惜卖国。孙逸仙一生,军事上,未领导过哪怕一场战争的胜利。政治上,未领导过哪怕一场革命的成功,因能力不济只得以贱妾身份献身于军阀轮流玩。论坚持华夏主义,他是彻头彻尾的洋奴,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抄自美利坚白蛮,民族主义抄自日本列岛(日本抄自德意志白蛮),一个毫无理论建树的白蛮奶水充塞的华夏皮囊而已。论个人人品,背叛真心帮助他的朋友无数,糟蹋女人就更不在话下。后来的体制就是孙文作乱之后的历史继承和发展。先亲美,后媚日,再联苏,二次革命,护法战争,广东割据,出卖满蒙,挑起内战。一生奔波反复无常为那般。留下徒孙三支,皆以国家为一党之私产,对内残暴对外卖国,亲日的去南京曲线救国与日本共荣,亲美的去台湾三明主义反攻大陆,宁为美国玉碎不为中国瓦全。另一派也曾高喊过武装保卫苏联。不过建国后被人翻盘,对外称苏联为修正主义,对内以各种名义清洗亲苏派。对于孙中山,中国人要避讳,而外国人则会秉笔直书。美国的史扶邻先生在《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一书的正文之外,以括号的形式审慎地指出,“孙中山和黄兴赞同三井总经理的建议:以二千万日元和两师军队的装备,作为割让满洲的交换条件。据说,此建议遭到东京政府的否决。”。鄙人认为,国家领土丝毫不得与外敌用作交易!反之,不管他出于什么理论,就是民族败类。

       法国史学家百合吉尔也认为孙中山是“头脑不清的政客”,主意多但思路混乱的机会主义者,醉心权力游戏等。错就错在我们的历史包括“学者”们重来都是“造神不造人”,君王、领袖包括西方的各式各样的人物,一吹就把他们吹成神仙了,这样很容易造成别人的反感,并抓准漏洞批判。孙、蒋、毛这些人物都是这样的。更重要的是,辛亥革命所创造的中华民国,是一个有“宪法、议会,国旗是五色共和旗、多党制”的国家,这些都被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党政力量消灭了。我等国民陷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境地的民国军阀混战,确是由孙中山1913年二次革命开了先例,孙中山是个天生的革命家,民国建立后自己想修20万里铁路一寸修不成,还得继续革命至死,最后却美其名曰“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说得真好,反正他自己是不痛苦的。孙中山那点理论,在他之前就已经有了,而后来的传播,基本都是在学生和知识分子。这主要得益于新文化运动中涌现的一大批思想家,教育家,而这批人,以北大为首,还真不关你孙文的事,基本上都出现在北洋军阀时期。而孙中山1914年创立中华革命党时叫党员按指模子对孙文本人效忠而不是基于整个民众的意志,强调妥协共和本来就与强权政治是同套的做法。孙文的军阀行为不仅在宋教仁死后严重的破坏了民国的基础,使得力量均衡受到了破坏,还接受苏联的援助创造黄埔军校北伐。从此国内无宁日。孙文晚年代表的是国民党左派,思想源泉是列宁,国民党提出的节制资本是什么东西?列宁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而已,中国资本在近代都没有壮大和发展,他却提出要学习苏联,搞所谓的节制资本,打击和摧毁资本发展,变成国家和官僚控制的极权党国主义,把中国刚露头的工业文明摧毁于萌芽之中,这就是孙文的真面目。在其后其统治的几十年里,中国没有宪法、没有议会,面对这样的成绩。这种伟大国父,世人真不能欣赏,孙文的国父形象是在1920年后随激进主义和党国体制伪造出来的,是党国体制不断洗脑灌输的产物,而不是人民自动选择的结果,就如同当年的毛太阳一样,孙文神象由于两党需要,从没倒塌过,在毛形象倒塌后,愚民需要另外一个神象来捍卫,于是就造就了孙文。各种各样的政治需要把他打造成所谓民主的化身,正义爱国的化身,如此而已,为政治强暴人民思想而已。而现在的某些孙粉一方面高歌“浩浩荡荡不可阻挡之历史潮流”,一方面又夸大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荒谬至极。由于不能树立自身内心的独立信仰,无法构建强大的内在精神世界,一些国人是当奴才的最佳材料,这也是很多人现在盲目崇拜孙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1-6-7 12:3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3# 三和居士

谢谢三和居士的答复,但是这篇链接文章的水平不高。

文章的作者不懂孙中山却大谈孙中山,就像51论坛里的五毛不懂民主却大谈民主是一样的。

袁世凯后来背叛民国而称帝,证明孙中山的二次革命是有远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1-6-7 12:4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三和居士

谢谢三和居士的答复,但是这篇链接文章的水平不高。

文章的作者不懂孙中山却大谈孙中山,就像51论坛里的五毛不懂民主却大谈民主是一样的。

袁世凯后来背叛民国而称帝,证明孙中山的二次革命是有远见的。
我在 发表于 2011-6-7 13:33


不谢不谢。刚好有一篇是关于二次革命反思的文章,当然,我想其水平也是不高的,再参考参考,如何?

转载:
  
  反思民国"二次革命"的悲剧:兼论史学的价值与真知
  
  孙文做为一个职业革命家,其反抗满清的革命,当然是肯定的。
  我们争论的,是民国以后,二次革命孙文的过失。其实,还原这个事实,指出孙文的错误,并不就能否定其历史功绩。
        
  我们反思的,就是共和宪政的基础是什么;搞清楚民国共和宪政失败的原因在哪里。袁世凯走向专制,有其内在的价值观与成长经历为基础,这是不争的事实。更有其民国初期的困局在那里。但是我们不能说,袁世凯自上任民国总统开始,就必然会称帝,必然会摧毁民国宪政。这是一种马共的历史决定论思维,我不认同。
  记得民国的宪政顾问一个美国人,名字忘记了,说过这样一句话:民国约法本来就是一部没有明确界定国会、内阁、总统权力的宪法,是一部实践中无法执行的宪法。这是民国宪政乱局,包括后来袁世凯死了以后纷争不断的原因之一。
        
  共和宪政的失败,这个悲剧有多种原因,但我们不可以获得民国共和宪政必然失败的结论。
  历史无法假设,按袁世凯本人的性格与其事方式,绝对不是一个不懂得妥协的极端人物。袁世凯的一些个人品格,是令我们后来那些所谓的革命家无地自容的,比方说,袁世凯对部下只关心其政治忠诚与否,从不鼓励部下对其本人进行个人崇拜,因而吸收并留住了许多一流人才在身边。晚清的改革,成功部分基本上都是袁世凯实行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如果孙文不发动二次革命,其实朝野是有协商博弈空间的。因为如果袁世凯真是喜欢用军事行动解决三督军的问题,四月就可以出手了,可是袁世凯一直在妥协,袁世凯根本就不愿意用军事手续解决内政问题,这绝对是书海这些人的盲点。
  总之,在民国共和宪政框架下,拆诸暴力来解决违宪争端问题,朝野双方都是最可悲的。非暴力原则应该成为共和宪政民主的一个起码共识。
  国共两党从其自身的合法性需要出发,神化了孙文。还因为国共两党一直就垄断了话语资源,对一些历史常识也弄混了。
  后人谈史论学,更应该有理性的眼光来评价,而不需要以成败论英雄。这才是史学的价值与真知

http://groups.tianya.cn/tribe/sh ... 4f37755618&fm=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1-6-7 13:5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5# 三和居士

宋教仁被刺杀,就是有人企图破坏民国的宪政,结果引起了二次革命。

说二次革命破坏宪政,不是倒果为因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1-6-7 15:0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三和居士

宋教仁被刺杀,就是有人企图破坏民国的宪政,结果引起了二次革命。

说二次革命破坏宪政,不是倒果为因了吗?
我在 发表于 2011-6-7 14:53


陈水扁肚皮那子弹谁打的?宋教仁谁杀的?天一定知道!有空的话,不妨在参考参考:

全文:  http://bbs.tiexue.net/post2_2965969_1.html

暗杀宋教仁案:凶手是自己人 袁世凯被冤枉了(节选)
张永东在《百年之冤-替袁世凯翻案》一书写道:……宋教仁血案的主谋很清楚,陈其美、应桂馨、洪述祖都是共进会成员,他们不满宋教仁对国民党的领导,而陈其美则更是对宋教仁的“议会党”改组不满,刺杀宋教仁对孙中山、陈其美来讲真是“一举两得”。既能煽起人们对北京政府的不满,又能清除自己的“政敌”。宋案最大的赢家是孙中山与陈其美,他们既清除了党内的“政敌”,又起到了煽动反对北京政府的目的,后来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就是他们目的大暴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1-6-7 15:1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25 past 6 于 2011-6-7 15:22 编辑

回复 87# 三和居士

江湖上谣言众多,没想到在你那儿特有市场,可惜历史不是娱乐圈,你可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说袁氏杀害宋教仁或许没有直接证据,说孙中山策划了暗杀你就有证据了?事实上,这件事情当年是有公论的。下面是转载http://bbs.wenxuecity.com/memory/376728.html。
-------------------------------------------------------------------------------------------------------
前言

    话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当时不过一有影响的民主人士,真正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是袁世凯,袁对孙就任大总统一职肯定不服气。在后来的孙袁交涉中,孙中山承诺袁世凯: 只要能说服清帝退位,就将大总统之位让给他。

    1912年2月12日,清末帝宣统帝退位,孙中山第二天即向国会递交了辞呈,2月14日正式辞职。紧接着国会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但坚持袁到南京就职。随后派出专使团北上迎袁到南京。北京忽来兵变,袁借口维持秩序,不能南下。且兵变为专使们所见证,电告孙总统。孙最终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以后的史实证明,孙中山等人犯了多大的错误,虽然后来袁当权势不可挡。
   
    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两个月后,迫使要求行使责任内阁权力的唐绍仪等辞职,同时要求黄兴裁撤南方革命军队。这引起了同盟会员的普遍不满。
   

    宋教仁在1912—1913年
     
    宋教仁就是随唐绍仪内阁的解散而下岗的。宋下岗后,深感同盟会实力的薄弱,于是,开始以自己不世出的组织天才和旺盛的精力来扩大同盟会的基础。吸收有志来归的小党,另组国民党。宋教仁和孙中山都是同盟会中的智囊,所不同的是,孙中山搞的多是海阔天空的哲学思想,宋教仁搞的多是扎扎实实的行动计划。事实上,宋教仁的理论水平也不输于孙中山。民国临时政府的许多重要法律《临时政府组织法》、《临时参议院组织法》和在民国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临时约法》几乎是宋氏一手起草的。宋教仁是搞行动的理论家和有理论水平的组织家。
   
    当宋教仁随唐内阁下岗后时,各省正为搞国会选举而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当时南北小党共数百家之多,但这些小党党魁若想当选议员,并非容易的事,所以他们需向大党靠拢才有希望。时恰逢宋教仁扩大同盟会为国民党,需招安一些“游击队”,双方一拍即合。
     
    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的国民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与会者数千人,极一时之盛。此时,孙中山应袁世凯的邀请,于前一日抵京,当天也出席了大会作主题演说,并以1130票当选为理事长。孙力辞不就,国民党中央决定由宋教仁代理,可见宋教仁当时在党中的地位。这样,宋教仁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大党之党魁,其锋头之健,气势之高,一时无二。
     
    1912年秋冬,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参众两院大多数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根据法律,国民党即将组建责任内阁来限制总统的权力。国民党选战初胜,多数党员难免骄纵,有人甚至公开主张改选总统,让孙、黄复位。袁世凯闻讯色变。为了安抚宋教仁领导下的国民党,袁世凯对宋教仁采取了传统的收买手段加以笼络。袁声称让宋出任国务总理,并派人给宋教仁送去一张50万元的银行支票。宋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到长江流域各省演说,阐述政见,声称要组建清一色的国民党内阁,并痛陈袁氏政府的腐败。
   
    袁世凯见宋教仁顽固,一计不成,再想它辄。在听说了宋教仁发表不利于自己的言论后,袁世凯也可能气得咬牙切齿,但目前并无资料显示是袁世凯下令杀掉宋教仁的。那么,宋教仁到底是谁杀害的呢?
   

    宋教仁之死
     
    1913年初春,在宋教仁旅行演讲锋头正健之时,袁世凯连电召宋氏前去北京磋商国事。袁的本意或许就是试“重用之”,不成,再“除之”?目前也无明确的资料可以证明。
   
    顺便提一下,唐绍仪内阁解职后,陆征祥组超然内阁(国务委员一律脱党)。陆氏不孚众望,称病辞职(1912年9月)。袁曾有意召宋教仁为总理,组成“混合内阁”(不分党派),但由于宋教仁一贯主张组建一党内阁,这样会对袁不利。所以袁世凯提拔前任内务总长赵秉钧暂代。因为明白宋教仁组阁的决心和实力,赵秉钧视宋为政敌,欲除之而后快。
     
    宋教仁奉袁的电召于3月20日晚,从上海北站乘夜车去北京。很多人认为宋氏此行可能是入阁拜相,所以送行者甚众。当车上汽笛方鸣,他和黄兴、廖仲恺等诸多送行者走向月台入口处时,不意一个刺客忽然在背后出现,向宋的腰际开了一枪,击中要害,宋应声倒地。车站一时大乱,刺客乃乘乱逃去,无影无踪。
     
    宋教仁被刺之后,自知不起之时,也不曾怀疑是袁世凯对他下的毒手,所以他临终还上书总统作最后的谏诤。有史料为证:
         
    北京袁大总统鉴:仁本夜乘沪宁车赴京,敬谒钧座。10时45分在车站突被奸人自背后施枪弹,从腰上部入腹下部,势必至死。穷思仁自受教以来,即束身自爱,虽寡过未获,从未结怨于私人。清政不良,起任改革,亦重人道,守公理,不敢有毫权之见存。今国基未固,民福不增,遽尔撒手,死有余恨。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家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临死之言,尚祈见纳。

                             载1913年3月22日《民立报》
   
     宋教仁忧国忧民的情怀,读来哀婉。袁世凯或许没有立刻杀宋之心,然赵秉钧为保存其相位,而乘机除一劲敌,或为杀宋之主要动机所在,亦未可知。如果真是这样,袁世凯反为赵背杀宋之黑锅了。   

    那么,凶手到底被谁所收买行刺宋教仁呢?
   
    据调查,凶手名叫武士英。
   
    武士英,原名吴福铭,只是个失业军人,并非行动机警的职业杀手。由于在上海滩流浪,被赵秉钧派在上海的特工应桂馨(原名应夔丞)临时收买,对宋行刺。武氏在穷困潦倒时,曾向同住在鹿鸣旅馆(一说是六野旅舍)的两个学生借钱,并夸口杀人还钱。他自己甚至不知道所杀为何人。迨宋案发生后,这两位学生阅报后提供线索,上海警方前往六野旅舍搜查武士英不获,却发现了应桂馨的名片,从而逮捕了应桂馨。并顺藤摸瓜,抄获大批原始文件后,暴露了应桂馨背后的那只黑手:国务院内务部的一位秘书——洪述祖,资金也来源于他。抄获文件显示,洪又受命于赵秉钧。但抄获文件多为密电隐语,且多是洪、应二人的片面之词,并未取证于赵秉钧。
     
    因为人证、物证不充分,所以在法律上难以确定元凶是赵秉钧或袁世凯。但义愤填膺的国民党员就认定是袁世凯指使的。有黄兴的对联为证: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
    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

    “宋教仁案”过去近一百年了,在当今法治社会,证据不足,我们不能武断地说就是袁世凯指使的。但我们不妨推想一下:即使袁世凯不曾明示过要杀宋教仁,但手下人看出宋教仁是主子的心腹之患,心里明白如果除掉宋氏,上司肯定会高兴的,所以,自作主张,暗地里收买刺客,对宋行凶也是可能的。
   
    佛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某次灵山大会上,佛祖拈花微笑,大迦叶尊者就知道佛祖的意思了。在中国政治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大迦叶者,他们看到领导的一举手、一投足,就能揣度出领导的意图,然后不声不响按照领导未加明示的意思办事,以讨上司的欢心。这种本领在英语中叫做“read one’s mind”。如果事情办得好,那会平步青云,深得领导的厚爱。一旦出现问题,你得为领导背尽一切黑锅,尽负一切责任。领导如果为了化解自己的责任,要借你的人头一用时,不管你情愿与否,你都得将头颅献出来,这才是义士。王朝时代这叫“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才是忠臣。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证据不足,不足以判定元凶。然而其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人甚感蹊跷,却仍因证据欠缺而眼睁睁地看着诸事暂成“历史疑案”。宋教仁离世不久,凶手武士英在牢中中毒而死。未几,洪述祖畏罪潜逃,赵秉钧竟蹙毙。这一连串事件,偶然乎?有人有意为之乎?
     
    叩问历史,没有回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1-6-7 15:26: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和居士 于 2011-6-7 16:27 编辑

不是好信谣言,是加拿大的教育,鼓励质疑,不迷信。

好了,我该下网了。同祝中华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5:4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5# 三和居士

“国共两党从其自身的合法性需要出发,神化了孙文”。这句很有哲理。

中国社会最重视“合法性”和“正统性”。古往今来,围绕“合法性”和“正统性”,演绎出了形形色色、跌宕起伏、错综复杂历史故事。

连大流氓杜月笙,都知道要为自己塑造一个“出处”。后来7搞8搞,这个卖涞鸭梨出道的混混,居然被“考据”出“杜之先出于帝尧”!哈哈哈。

没有“正统”,就说不响站不正。以“孙中山学生”名义,那就什么都“革命有理”了。越神化孙文,也就是越显得传人的不同凡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