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1°
    温度感觉: 21°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1°
    温度感觉: 10°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1°
    温度感觉: 20°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1°
    温度感觉: 21°
楼主: 紫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紫黄简说“中国百年史”

 
121#
发表于 2011-6-13 15:39:05 | 只看该作者
现实的中国民众的政治态度,会让不少人难受、愤懑。

最好办法就是熟视无睹、或者自我幻想、或者暗地里诅咒。只是外面的阳光不会因为阴暗人的难受而不照射。
紫黄 发表于 2011-6-13 15:14

紫黄总算说了句公道话,说得好!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1-6-28 17:37:29 | 只看该作者
陈水扁肚皮那子弹谁打的?宋教仁谁杀的?天一定知道!
三和居士 发表于 2011-6-7 16:01


芦笛影响了《建党伟业》
万维读者网    2011-06-27 22:48:22

万维读者网记者傅芮岚评论文章:正在中国热播、由海内外华人明星联合汇演的大片《建党伟业》,刻画了1911年辛亥革命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总共10年期间,中国历史的许多人物和事件。由于中国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出任总导演,并拥有无限的资金和号令天下的党权力,每30秒出现一个大明星的电影《建党伟业》,毫无疑问将成为年度大片和票房冠军;无数个千万富翁明星演绎的无产阶级政党成立故事,也必将成为极具讽刺意味的中国特色。

网上看完这场电影,除了对于电影演员的演技和庞大阵容的惊叹之外,最大的感受就是,十年海外中文网络(包括万维天下论坛在内的海外论坛)的政治与历史辩论,不仅催生了芦笛这样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而且深重的影响了、或者转变了曾经被国共两党刻意隐瞒、扭曲的中国近代史。

电影《建党伟业》中有两个历史事实,放在10年前,国共都不会承认:其一是蒋介石刺杀了陶成章,从而给孙中山递上了投名状;其二是电影中暗示了是陈其美暗杀了宋教仁,而没有像过去的历史所说的“袁世凯暗杀宋教仁”。细心的观众可以从《建党伟业》两个场景中看到这第二点:场景一是在宋教仁发表慷慨激昂的“政党政治”演讲之际,陈其美和蔡元培交头接耳,暗批宋教仁的“理想化”;场景二则在宋教仁车站遇害之际,镜头回放了陈其美和蔡元培的交头接耳,以此来暗示到底是谁杀了宋教仁。电影紧跟着就是“二次革命”导致的战争,而没有谈及百年来被国共指责的袁世凯是杀人凶手这个问题,显示了电影编导和历史顾问,对这个问题上的有意回避。

青帮头子、孙中山密友、同盟会会员陈其美,扮演了民国肇始这两场暗杀的幕后主角,可是多年来由于影响到了同盟会、国民党、孙中山的伟大形象,而遭到国共的刻意隐瞒和歪曲(把罪名捏造给袁世凯)。而洪门大佬孙中山作为这两场暗杀的最终受益者,尤其是利用指责“袁世凯暗杀宋教仁”来发动“二次革命”,从而浑水摸鱼,再度掌握了国民党,却因暴乱搞乱了民国后的宪政步伐,辛亥革命胜果不再,刺激了袁世凯的称帝梦想,而中国则陷入了无穷无尽的乱局。

蒋介石刺杀陶成章、陈其美涉嫌暗杀宋教仁这两件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暗杀丑闻,特别是蒋介石刺杀陶成章,由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蒋介石日记》的公开,而广为天下人所知;而陈其美涉嫌暗杀宋教仁,却是深受海外著名评论家芦笛的历史名篇《芦笛:是谁杀了宋教仁?》的影响。在《是谁杀了宋教仁?》一文中,芦笛以详尽的历史资料和证据,伴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还原历史当年的社会现实,分析出了宋教仁的暗杀凶手,及受益对象,基本上是只能是陈其美和孙中山。

实际上,蒋介石暗杀陶成章,受益人是孙中山这样的历史丑闻,也曾经是芦笛作品中经常论及的部分,并透过他力透纸背的作品传播,而广为世人所知,并深受国内史学界重视,才会有了杨天石教授亲访斯坦福大学《蒋介石日记》的后来。

10多年中文互联网,正如辛亥后10多年的中华民国,百花齐放、万马奔鸣的自由言论时代,为民国带来了大师胡适、陈独秀,为今天的中国带来了芦笛、刘晓波。党国(国民党)和共产国(共产党)的崛起,扼杀了言论的自由,从黑暗走向更黑暗;长城防火墙的崛起,也扼杀了中国21世纪难得的一个言论自由时代。芦笛这一代思想家正在远逝,电影《建党伟业》终将是他们辩论过、思想过、影响过的纪念。

参考阅读: 《(图文)2010年威胁中共的7个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11-6-28 19:04: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0 past 6 于 2011-6-28 19:06 编辑

回复 122# 三和居士


  我找了芦笛的这篇文章看了,这篇文章主观性之强,客观性之弱,叹为观止。我只举几例:

1。芦笛上来就说“综上所述,该案头绪纷繁,凶手接二连三离奇死亡。从所谓circumstantial evidence来看,袁世凯有一定嫌疑。但根据“无罪推定”的文明常识,应该在排除了所有其他可能、特别是充份考虑了被控方的辩护后才能认为袁是幕后指使人。在这些工作完成以前,必须将此案视为悬而未决的疑案。此乃史家应备的起码职业道德。”
---------------------------------
ok,说老袁和赵丙均是幕后黑手没有铁的证据,说孙文陈其美是真凶就更加没有证据。全文以推测和心理揣度的方式得出孙陈是真凶的结论,前文自己所说的‘无罪推定’无疑是自打耳光。

2。作者对于应洪赵之间的电文内容的分析更加可笑。那些电文一眼就知上都是些极简短的交待和暗语,有谁会傻到把暗杀命令用明文发送并留底的。

3。 作者说“本文拟提出宋案的一种另类解释。因为是票友,限于掌握史料的困难,我只能从逻辑和常理来加以分析,目的是提出一个批判靶子。如果谁能驳倒了本文,则也就等于部份地间接证实了经典指控。倘若此,则死者幸甚! ”
----------------------------------------------------
这是一个非常霸道的命题。在自己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先声明自己正确,在明知无人有确凿证据的可能的前提下,再证明自己正确。作者玩了一个盗用逻辑的手法,来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可惜,这篇文章弱就弱在他自己的论据上,‘无罪推断’。

4。居士用‘建党大业’这种戏剧化的历史来说事,是不是太儿戏了。如果你看过‘走向共和’,一部同样来自大陆但是很快被禁播的影视剧,你应该记得里面对宋教仁被刺的历史片段的描述。‘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建党大业’为什么有上亿票房,关于历史的真实面目,想丑化谁想打击谁,你难道不能从中有所玩味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07:27:08 | 只看该作者
紫黄总算说了句公道话,说得好!顶一个!
铁人 发表于 2011-6-13 16:39


老兄,你理解反了。我不介意你收回你的“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